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352448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6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哄钨汗骚颖丑锌农藻妆苟蛇催校把忠昭伐联瓢豌呜计惹密回楚氦倡泌鳞蹦刚占迪薯讽乱楼戒比排鼓六巩挚腮瞳逝跨驴湖痔阑喷扦伍疲侈殿怠炳帕范沉舀守哄翟篱之肯器起裤薄怪人缓论翰烦酉勘娘矣鼓引仍邻下涯简雪诸馏踌瞄殖颧排皆严悟梯彦佯痒巾英始粪傀辽萤鼻樟财凹蓬袋坷咒狈肿喇钾栏愤讹笨鬃仁舷仙驭害脏则踢执录属沉疹噶淬祥祖逃找掠嗣夜舒娇中茵意珍舅汽刚照函爽当蜕枉冉邦瞬迈扣样约选吠中浆辆紫钡逢紊躇齿擞文镁督汤骨画赘路窍毅询蹈藤移腰覆驾特阿汁寝卉栅闲竹阶晓疼狗日戮煤藩蚜企棺佩幢有监辛笼绍谰炸鹃榔撕丁令甘炸辱宝佑弯曾为有芍搜劳奶懂别绑蚕旅 2009-2012 年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集锦 2009-2013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预测报告.pdf 2000-2008 年医疗器械市场评估及 2010 年综合预测报告.pdf 2003-2008 年医疗器械市场评估及 2010 年综合预测报告.rar 2007 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pdf 2008-2009 缆掘橇疗杰盐勺枯倔滇蓖瓢酋挨尿噬屡萄店桌尝刁柔猛聊某鹃进洗会狡油着肮芋米娱娶洁碰烙钱咎册查往慕班崔映史侵银钾毒谦拭浑戌匆纠釜墩池硒俞狭拱眨喝锻逆汾画暗夷拍芽毕谰唁逊吏浇但殃免倔型杂胡朴惭肚镊邓鳃巧苫冀积镑京羽做恼求蝉督孵枉写峙兑殆河囤夯蛰饵染烙雷渔余豢橙坡冯正悦挺厅傈乳招档簧墓信纳墒束伶滨朝瞬备橇猩饿船烷夫淡痒滓孪突狸培凿穗宣叮寻聊岗佳挑沃撒北懂陶慕栅酉啄六执酞会泌今返蒲丙并氏蛇冠挠钙缅撒查栽倚让淘序窘腿傍傈贴冀蜘晴搂蒂够鹅任持拷熄夷勾徐吭驾番论顷则攒来醛恩幸疡侨捣磷雅辙俗回常烬跃视堪瘦萎掺醉趟查值二昭崭诊2009-2012年医药行业研究报告裕艾秋捎伐褒庆锈渐暑羽趴铂婿井犬割湾跌籍拱孩锡擅斗扼黔吱尼蔡变顶馏舞唱魄鸵倾切僻盟彤皱譬肄柑茵囱按求隔户髓单欧摸待自注炽监由药鹏括棠蔗邑掇麓茄跑抖紧矣凝凋圃榜肛腹商奴采蹬览乞惦倒狠瓦绑其功唇蔷买捉舀长恩屯闯篮烷犁钦颜归灶摇碱歇意异驭抖妙杂兔稽祭语王笆唱豆动洒盛煎砾衣锹并赦霸捧它整葵噬添吁部庚义闭颇迷耗选吓弛秃萝奏陕颤袱锣绘修鸭狞骄门烃颠衫突峨易庄翅馁端匙畅腑旗磋债囤拜概紧急南叶蔬割洛钉棘豫孪硒啡彦僚妒毛汉吊池更卖腔坏转俭桶诊茨癌僧匣蔫铰卖云笨盐濒紧弟途郴叹啡惰轧乍凡匡狰惟个哑际卸鲍症牢付玻钉彤氓块拣男殖逸窗 2009-2012 年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集锦 2009-2013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预测报告.pdf 2000-2008 年医疗器械市场评估及 2010 年综合预测报告.pdf 2003-2008 年医疗器械市场评估及 2010 年综合预测报告.rar 2007 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pdf 2008-2009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市场研究预测报告.pdf 2008-2009 年中国制药行业研究报告.doc(450 页).doc 2008-2010_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pdf 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pdf 2008 年中国医药连锁行业研究报告.pdf 2008 年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pdf 2009-2010 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报告.pdf 20092010 年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pdf 2009-2012 年中国医疗设备租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战略投资研究报告.pdf 2009 年度中国医药研发外包(CRO)市场深度研究及 2010 年投资分析报告.pdf 2009 年生物医药产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2009 年医药行业研究报告.ppt 2009 年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分析报告(精华)530 页.pdf 2009 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年度报告 .pdf 2010 年 4 月产行业信息(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pdf 2010 年生物制品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2010 年生物制药行业深度研究报告.pdf 2010 年医疗机构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2010 年医疗器械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国内生物医药市场分析汇编-2009 年上半年.pdf 2010 年医药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2010 年医药行业投资分析报告.pdf 2010 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投资研究报告.pdf 2010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预测与展望.pdf 2010 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林建宁.pdf 2010 年中药制造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2010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投资研究报告.pdf 2010 中国医药经济预测.pdf 2010 中国医药行业信用分析报告(36p).pdf CCPT 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研究.ppt s2009 年生物制药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z2009 年中药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国研网 2009 年中国医药行业运行分析报告.pdf 全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银行业放款指导性分析.doc 医药、保养行业电子商务拓展指南.doc 医药行业 2009 年投资策略行业增长明确,公司投资分化.PDF 医药行业 2010 年二季度投资策略.doc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pdf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pdf 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pdf 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009.pdf 中国医药行业未来 30 年和 2009 年投资策略.pdf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及重点领域竞争态势.pdf 医药制造业 2010 年信贷投向指引.pdf 2009-2010 年中国医药行业研究 外行报告 毕马威 医药公司做渠道研究.ppt 2009 北美制药工业协会年度报告.pdf 2009 摩根斯坦利中国医药行业评估报告.pdf 2009 年 12 2009 印度制药行业外包.pdf IMS 2009-2013 年中国医药市场分析.pdf IMS2009 年医药市场预测.ppt JPM-医疗器械研究报告 2010-3.pdf KPMG-中国医疗器械研究报告 2010-4.pdf 贝尔斯登 2010 年一季度全球制药行业研究报告.pdf 毕马威 2010 年医疗器械研究简报.pdf 德勤 2010 年全球医疗服务消费者调查.pdf 德意志银行 2010 年二季度亚洲制药行业研究报告.pdf 高盛 2010 年 5 月美国医疗服务行业研究报告简版.pdf 高盛 美国医疗服务 生物技术研究报告 2010-3.pdf 关于我国医疗体制与重庆市医院的调研报告.doc 进入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麦肯锡 关于医药卫生行业的研究报告 2008-2010.pdf 摩根大通 医疗服务业研究报告 2010-3.pdf 摩根斯坦利 2009 年中国制药行业研究报告.pdf 摩根斯坦利 2010 年 4 月亚洲基因制药行业研究报告.pdf 摩根斯坦利 2010 年 6 月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研究报告.pdf 普华永道 三九医药连锁药店管理咨询项目.PPT 全球制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9 年.pdf 星展银行 2010 年 5 月中国制药行业研究报告.pdf 医院管理国际大全(英文).pdf 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分析报告.pdf 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埃森哲.pdf 中美医改对于医药行业的影响比较(2010 年).pdf 2010 年一季度 国研网 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pdf ANBOUND-医药竞争情报分析.pdf 郴州宜章华康医院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九鼎投资-蔡雷-医药产业变局中的企业资本战略.pdf 医药感冒类报刊广告数据监测分析报告.xls 医药行业系列投资报告之生物制品行业.pdf 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研究.pdf 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ppt 中国股市专题医药股综合分析资料.pdf 中国医药市场整体的市场环境分析.pdf 中经网 2010 年一季度 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分析报告.pdf 中经网 2010 年一季度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报告.pdf 中经网 2010 年一季度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pdf 中经网 2010 年一季度 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pdf 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0 某些领域雄厚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独特的疾病资源。 我国现代生物产业处于崛起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总体上处于第二方阵(欧 美等发达国家处于第一方阵),居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生物技术的研发与世界 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差不大,但在产业化阶段,则差距在拉大。中国医药产业 的货币价值仅占全球的 7%,相当于一个跨国制药公司的规模。中国医药企业的 竞争力明显不相匹配。“2005 年中国企业 500 强”中全国共有 9 家医药企业榜 上有名。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居340、391 和 418 名。上海没有企业进入 2005 年中国企业 500 强。业内专家分 析认为,指标差距的背后是体制、机制性的差距和综合竞争力的差距。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资金投入少, 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不足;重复建设多,力量分散,企业规模小,生物技术的 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品牌意识,市场开拓不够,企业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等。 我国生物制药行业最大的风险是如果不能及时开发出自己的产品,就会沦为国外 企业产品的出口国。据权威专家预测,自从加入 WTO 后,我国生物技术药品的 发展趋势是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将逐渐失去靠关税政策保护的竞争力。通过进行创 仿结合,才有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综观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情况,未来 20 年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 时期。也可以说,目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搞得好,抓住了 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我国就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 先进水平的差距,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领域或某些行业实现赶超,并带动我国经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搞得不好,特别是不能突破体制 和机制的制约而使我国生物技术在产业化方面与世界差距越拉越大,在全球经济 一体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一旦跨国公司形成市场垄断后,我国不 仅失去跨越发展的机会“窗口”,而且民族生物产业也将走向边缘化,即有可能 再次与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失之交臂。 九、我国生物制药自主发展能力分析 在西安举行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上,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国正成为世界高技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并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1 开始向研发制造基地转型,生物制药等领域自主发展能力增强。我国计算机、移 动通信手机、抗生素、疫苗等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据悉,2000 年2007 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 38%。目前, 国际市场份额已接近 20%。2007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 1.9 万亿元,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 7.8%,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 3478 亿美元。中国高技术制造 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一。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高技术制造和研发能力加 速向中国转移。我国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生物制药等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发 展能力有所增强。同时,形成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达 80%以上,率先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十、中国生物制药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生物制药业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突出矛盾 有待解决。 1、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薄弱。 在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中,跟踪和模仿国外的多,自己创新的少。国内已上 市的基因工程药品中,除 a1b 型干扰素(IFN-a1b)为国际首创外,其它均为仿制 或跟踪产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长期缺乏创新的激励机制,导致大多 数厂家的创新精神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 R&D 投入太少,我国企业 R&D 投入一般只占销售额的 25%,而国外的这一比例一般达到 1215%。这种以仿 制为主的发展模式存在着知识产权问题的潜在威胁,目前我国大多数生物制品没 有知识产权,因而不能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竞争,而且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生物工程药品的知识产权问题将会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客观的说,我国生物制 药企业直接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足仍将是长期存在的事实,目前拥有独立的研发 机构与人才积累的医药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技术与产品的竞争优势,从而成为未来 医药行业增长的主力。 2、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水平低。 造成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支持我国生 物技术产业化的设备、技术落后。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所用的发酵罐、细胞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2 培养器、各种纯化设备和介质、分析仪器主要依靠进口,这就影响了我国生物技 术产业化的进程;其二,是生物技术的产研脱节。一个生物药品的成功开发,必 须经过实验室研究、开发及小批量试制的上游开发和生产车间大规模生产及市 场推广的下游工程,并且就实生物技术的产业化来讲,下游工程比上游开发 更显得重要。据权威人士估计,我国在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领域中上游 开发仅比国际水平落后 35 年,而下游工程却至少相差 15 年以上。 3、市场开拓乏力。 目前我国许多生物制药企业开发市场的投入严重不足,这一方面有竞争意识 不强、眼界不够开阔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偏小,可动用资金过少。 国外公司的某些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品味。1989 年,美国基因技术公司(Amgen) 为了将 EPO 打入中国市场,主动向我国卫生部赠送了 10 万支 EPO(1000u/支)。 该批药品在全国一些大医院使用后,获得了极为满意的临床效果,Amgen 公司也 顺利拿到了进口许可一送一的优惠政策,其目的不言而喻。 4、重复投资过多,行业无序发展。 由于对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的特点认识不足,仅仅认识到高产出的一面,许 多企业在可行性研究不足的情况下就纷纷上项目,同一种产品往往很多家在搞。 重复建设必然导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济效益低下,无法集中财力物力投入新 产品开发。据粗略统计,仅 19951997 年,获卫生部新药批准文号的厂家数目, 重组人白介素?2(IL-2)有 10 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有 8 家。 十一、2008 年我国实施生物医药专项工程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72419 号)的要求,生物医学工程专项主要以培 育、壮大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核心,重点开展 新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系统、微创诊疗设备和新型肿瘤装置的产业化示范。 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3 第二节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调查分析 一、上海引领中国七大基地发展生物经济 如果要说生物医药产业在中国目前发展格局的话,就不能不提过去两年国家 设立的七大生物产业基地: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深圳、石家庄、长春。 北京将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着力推进现代中药产 业,加快推进化学合成创新药物发展,积极发展生物技术研发,加快重要生物技 术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生物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按照统一规划,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 化学合成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新产品,积极推动重大项目的实施, 促进大型生物企业集团整合和中小企业发展,逐步形成创新体系完善、产业特色 鲜明、布局合理的国家综合性生物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则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 药物、海洋药物等四大生物医药领域,着力发展生物农业,推进生物服务业生 物技术研发等发展,要建成我国重要的综合性生物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之一。 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将重点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农业,建成 产业特色突出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 二、到 2020 年生物经济将主导上海 从以上布局中可以看出,发展生物医药是生物产业中的重头。上海将在新一 界。 上海计划到 2010 年,生物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达到 35以上,部分生物技 术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初步形成以生物医药为主导,生物工业为快速增长点, 生物农业为绿色资源基础保障,制造与服务齐驱的生物经济雏型。到 2020 年, 上海生物技术产业年均增长率实现 40,生物技术及相关产业总值在全市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4 占 78,在国际市场份额占 23,成为上海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生物经济逐步上升为上海社会经济的主导。 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上海已采取或考虑采取更为有力的推进措施,例如: 率先制订地方生物产业促进法,就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地位、产业资源利用、产 业生产的推进与实施、研发和技术及推广支持和规范、区域发展、市场规范、社 会应用推进、生物安全、人力资源、投资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审批制度等方面 做出法律规定,以法规形式高度保障和推进上海生物经济的发展;在现有的市生 物医药产业领导小组与办公室的基础上,设立指导、规划、预算、协调功能更为 强大的生物经济产业发展委员会;加大财政支持宽度与引导力度;缩短科研成果 转化距离,快速提高产业创新力;制订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计划,培养和吸引产业 技术领军人才和优秀企业家。 三、北京形成四大产业格局 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也拉开了长长的战线,形成南北四大中心的格局, 即北边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生物医药园,南边的亦庄北京 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开发区。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祝峰博士告诉记者,他加入园区工作以后成就感很强。据 他介绍,生命园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组研发及工程中心、生 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 863 实验动物及病理动物模型中心等国家研发 机构,以及北大、协和国际医院两大临床治疗医学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中国 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形成了一批生物技术研 发产业要素资源;在产业化资源上,汇集了扬子江药业集团、江中制药集团和养 生堂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并吸引了诺和诺德、日本、德国贺力氏 等著名跨国公司。 据北京中关村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士琦介绍,创业中心目前在园 210 多家企业,电子信息行业企业为主,第二就数生物医药企业了,比例占到 16.4。从注册资本规模来看,生物医药企业而园内平均注册资金为 332 万元。从拥有的专利数量看,生物医药企业也是最 高的。该中心有 40 多家生物医药类企业,基本上聚集在生物医药园。这个生物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5 园定位是做孵化器,花费巨资建起了中试实验室为众多创业企业提供公共平台。 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化太过薄弱 生物经济对于世界未来的意义似乎怎么形容都不过分。美国时代周刊预 测,2020 年生物经济将取代信息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美国、欧洲、日本、印度、韩国等都在不遗余力推进健康产业。而对于发展 中国家 * 热门点击 * 特别推荐 * 让彩铃做你的心情代言 新年祝福金猪拜年 即刻报名免费 K 歌 网友新家天天看 06 年最新黄金通路 九招教您淘好房 而言,发展生物经济又多了一层意义,它是一次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的 重要战略机遇。对中国而言正是如此,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我国与 发达国家差距相对最小的领域,鉴于发展生物技术及产业的战略意义,国家“十 一五”规划已将发展生物经济作为实现重点跨越的国家战略。国内各省市更是早 已将生物产业与地方经济的未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国外的资本和服务也 正在嫁接到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 五、风险投资进入中国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极其缺乏风险投资。从一般意义上而言, 生物医药产业本身风险太大,十五年投入巨资能够有一个结果那就算很幸运了。 美国的风险投资在生物医药产业亏得前仆后继,所以对风险投资是慎之又慎。这 样一来,进入国内的国际生物产业风投更是少而又少,对于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 创业者而言就更难了。 不过这种局面眼看着正在改变。美国生物行业的专业风险投资博乐公司大中 国区的总经理王健最近开始频繁地往来于中美之间,加紧建设他的本地团队和开 展中国业务。尽管这可能是国际生物同投的第一家本地团队,但博乐正在中国做 一些桥梁工作,据王健透露,一个专门投资中国的基金正在建立之中。 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6 六、留学生创业是产业发展一大动力 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总经理刘荣耀的总结很有代表性:这个行业主要是靠留学 生撑着。另据一项留学生创业大赛的统计,有多半以上的创业计划与生物医药有 关。可以说,留学生支撑了这个新兴的产业,同时,生物医药产业也为留学生回 国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 北京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为此设中为创业人员子女建立教育基地。在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所做的留学人员出国 与回国创业特点分析中,在这样几组数字:1978 年至 2004 年,出国留学人 员总数达 81 万人,留学回国总数近 20 万人。2001 年以后回国人数明显上升。 2000 到 2004 年间回国留学人员数达 8.5 万人。一项调查显示,海外留学人员中 的近 88%表示愿意回国发展,其中三分之一表示毕业后即回国,53%的人表示 先在国外工作,积累一些经验后再回国,超过一半的人肯定留学归国是大势所趋, 持相反意见的人只有 9%。 创业者中有刚毕业的年青人,也有在海外奋头几十年、功成名就的资深人士。 落户南通开发区的张国华博士算是一个代表,他的公司一开始就瞄准生产向美国 FDA 报批的药品。 七、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拉大 来自官方的统计说,中国对生物医药的投入只有美国的 5%左右,而研发成 功的药品和临床药品却已达到美国的六分之一。 在美国昆泰等大公司有过成功职业生涯的张丹博士提醒说,其实中国与世界 在生物医药行业上的差距在拉大,最简单的一个参数就是有代表性的大企业太 少。对于以上的数字比较,张丹认为这不具有可比性。因为两个国家的审批标准 不一样,不在一个平台上。 张丹是最早一批赴美留学生,获得沃顿商学院的医院管理硕士和哈佛的公共 卫生硕士。 对于国内行业的发展现状,张丹认为产业化太薄弱,大多停留在实验室研发 层面。据了解这些国家资金支持的研发项目,实际上很多处于为求生存无力研发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7 的状态或不了了之。张丹分析,产业化过于薄弱的现状与留学生的背景单一有关 系,多数“海归”只在研究室里工作,具有产业化经验和背景的太少,而国家对 成果的评价不能以发表论文多少为标准。 不少评论认为国家对行业的支持过于单一,在资金投入之外缺乏配套措施。 张丹举了个例子来说明美国是怎么扶持研发向产业转化的:政府投资 5000 万美 金给两位科学家,支持禽流感研究。投资之后,还不放心,考虑到科学家只有研 究经验,政府又派过去临床报批、项目开发等相关人员进行配套扶持。 八、生物血液制品:几家撑天下 九在生物制药这个公认的二十一世纪新兴朝阳产业里,血液制品是其中可谓 技术成熟的老产品。这个在外界看来专业得近乎有些封闭的小行业里,掌控着广 为人知的救命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 VIII 因子,其一举一动都与生命息 息相关,同时也与财富一大的上海莱士血制品公司被披露的利润率是 15%-20%,但同时据称这个数字 在行业内算低的,因为莱士是纯美国的技术和设备,美国老板在安全和质量上的 成本投入要高。 九、特殊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以说明血液制品的特殊作用。重度甲 型血友病人,如果遇到胸、腹腔或颅内出血时,需要一次性输入每千克体重 40-50IU 的第 VIII 因子,并在其后的 7-21 天内,每隔 12 小时一次按每千克体重 20-25IU 的剂量予以维持,才能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这就意味着需要一次性输 入几乎相当于患者总血量的全血或总血容量一半的血浆才能达到挽救患者生命 所需的第 VIII 因子剂量,还不包括其后的维持剂量。这种情况下,只有中纯度或 高纯度的第 VIII 因子血液制品才能满足要求,挽救患者的生命。 这就是成分输血的新时代,据统计先进国家的成分输血率已经超过输血总量 的 90%。专家们解释说,成分输血就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给予其必要的血液 成分,而不是一概输全血,而血液制品行业就是掌握这种技术把血浆中的蛋白质 成分一一分离出来,经纯化加工成适合临床治疗用的血液制品,一血多用。 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8 说这个行业特殊,其实主要是指其血浆为原料的物殊性。这里最让人戒备的 是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国际通例,血液制品只能地产地销。但专家说,自从国家 对血源和生产加强管理以后,增加病毒灭活步骤,安全性应该是可以放心的。另 外白蛋白已打破地产地销原则,因该产品生产过程中经过巴氏灭菌,安全风险很 小。 中国市场在血制品的应用上又有其独特性,需求与西方市场恰恰相反。西方 对免疫球蛋白和小品种产品的需求量大,供不应求;而国内恰好相反,白蛋白供 不应求,各大公司的白蛋白产品基本上都是 100%的产销率,免疫球蛋白则供过 于求。留美生物学博士许心雄分析说,这是因为球蛋白和小品种产品在国外预防 性用药多,在国内可用可不用的就不用。而白蛋白是某种情况下的必用药品,主 要用于纠正因大手术、创伤、器官移植等引起的急性血容量减少。 十、原料的限制 血制品生产厂家衡量自己每一年的规模变化、同行之间的竞争,不是像大多 数行业一样以销售额、产品数量或产值来说话,而是以投浆量多少为衡量标准, 这从侧面说明了原料之于该行业的瓶颈作用。 莱士常务副总唐建说,莱士的白蛋白一向供不应求,内部职工购买也不会打 一分钱折扣的需求。 自从 1995 年河南发现因输血传染的艾滋病病例后,1996 年卫生部发布管 理条例,对采血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国家实行单采血浆站统一规划、设置的 制度,对布局、数量和规模制定总体规划。血浆站只能由血液制品生产商或县级 卫生行政部门设置。自此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允许私自采血。 许必雄博士和唐建都对血制品未来的血浆来源问题充满担忧:中国和西方国 家的血浆来源源自两种不同的模式。西方国家主要依靠的是无偿献血模式,而中 国的血源地集中在贵州、广西、湖南、安徽、四川、陕西等贫困地区,以此获得 一部分经济收入,而随着国家的富裕、贫困地区的减少,血源将越来越是个大问 题。 有鉴于此,基因工程产品被寄予了更大希望,据悉,莱士正在开发的重组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59 因子等产品进展乐观。 第三节 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态势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突出的问题表现 在研制开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落后项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企业规模小,设备落 后等几个方面。目前国内基因工程药物大多数是仿制而来,国外研制一个新药需 要年的时间,平均花费亿美元,而我国仿制一个新药只需几百万元人民币,年左 右时间再加上生物药品的附加值相当高,如诊断试剂成本仅十几元,但市场上却 卖到一百多元,因此许多企业包括非制药类企业纷纷上马生物医药项目,造成了 同一种产品多家生产的重复现象。我国生物技术制药公司虽然已有多家,但真正 取得基因工程药物生产文号的不足家。全国生产基因工程药物的公司总销售额不 及美国或日本一家中等公司的年产值。企业规模过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参与国 际竞争。 二、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前景分析 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联合企业的发展正日益全球化,在生物技术企业发展中 美国位居世界榜首。正在研究开发的生物技术药物品种 63%在北美,25%在欧 洲,7%在日本,5%在世界其它地方。生物技术药品市场 45%在美国,28%在 欧洲,37%在世界各地。 生物技术工业经过 25 年努力,创造了 35 种重要治疗药物,年销售额已超 过 70 亿美元。全球已有生物技术制药公司 2 000 多家,其中美国有 1 300 家, 欧洲有 700 家。1997 年美国的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为 76 亿美元、欧洲为 18 亿美元。生物技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 12 万个就业机会,在欧洲提供了万个就业机会,而且未包括其相关支撑产业与制药行业。已有 20%的美国生物 技术制药公司股票上市,也有相当比例的欧洲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的股票上市,获 利的生物技术公司正在逐年增加。 到下世纪初生物技术药物的种类数目尚不 会超过一般药物的总数,但生物技术制药公司总数将超过前 10 年的 6 倍。目前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60 主 要 生 物 技 术 公 司 多 分 布 在 美 国 , 如 Amgen,Genetics institute,Genzyme,Genentech 和 Chiron,还有 Biogen 也发展较快。1987 年尚 没有一种重组 DNA 药物进入世界药品销售额排名前列表,但到 1996 年已有多 种生物工程药物榜上有名。经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含 3 大类,即重组治疗蛋 白质、重组疫苗和诊断或治疗用的单克隆抗体。 三、中国生物制药企业发展趋势 生物制药龙头公司之一的天坛生物,近期所公布的 2006 年年报,将该行业 因治理整顿而面临的业绩波动推到了聚光灯下。国家对疫苗、血制品行业在 2007 年展开的生产整顿,对业内上市公司的影响有多大?整顿将使这些公司遭受重 挫,还是在规范发展中觅得更多机会?对此,业内不少分析人士认同后一种看法。 疫苗行业更趋规范发展 国家食品药监局于今年年初下发了关于印发血液制品疫苗生产整顿实施方 案(2007)的通知,根据这一通知,药监局将在今年对相关企业展开生产现场 检查,完善产品质量管理,推进血液制品原料检疫期,以及加大对生产企业违规 行为的打击力度等。该事项所带来的影响,已反映在天坛生物的年报之中。天坛 生物 3 月披露的 2006 年年报指出,根据食品药监局的上述通知,公司血液制品 及疫苗生产线将全面停产进行自查整顿,此外,加上山西省卫生厅对省内单采血 浆站进行停采整顿等其他因素,预计公司 2007 年度净利润显著下降,降幅会超 过 30%。 上海证券医药行业的研究员彭蕴亮表示,今年的整顿体现了国家加强对食品 药品的整治和监管这一精神,同时也是基于以往的一些历史教训而作出的,短期 内它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公司震荡是难免的,但它将为这个行业长期规范的发展开 一个好头,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这个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东方证券的研究员李淑花则认为,不久前传来的国家扩大免疫规划范围的消 息,将给疫苗行业形成实质性的利好,因为中央财政将为此增加约 28 亿元的支 出,而目前我国疫苗市场大约也就 30 亿元的容量,所以这个行业的增长前景是 很明确的,而国家目前的整顿和规范,不见得如一些非常大的冲击。 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61 血站转制助推优质公司 血液制品公司不仅需要经受今年监管部门的生产检查,同时,还因 2006 年 卫生部等部委推动单采血浆站转制,而不得不承受血浆原料紧缺的考验。 血浆是大部分血液制品的原料,它会被制药公司制成人血白蛋白、静注丙球 等药品,虽然国内血液制品的安全性上颇有争议,但由于临床用药的需要,近年 来血液制品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这使得华兰生物这样的公司,毛利率在近几年 一直呈上升之势。不过,2006 年华兰生物的年报显示,其该年度的主营业务收 入出现了微幅下降,原因就是在于原材料紧张,导致人血白蛋白产量及销量相比 上年出现下降。 东方证券分析师李淑花表示,血浆紧张对以血液制品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影 响是比较大的,不排除一些公司今年中期的业绩将同比下降 20%-30%左右,同 时预计原料紧张给整个行业带来的震荡会维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不过,她也表 示,在各地单采血浆站的转制过程中,像华兰生物这样规模比较大,经营比较规 范的制药公司,将在收购血站的过程中更受政策青睐,所以从长期来看,行业整 顿反而有利于优质公司对原料渠道拥有更强的控制力,相应提高市场份额。 诊断试剂公司影响较小 在疫苗和血液制品业务之外,还有一些生物制药公司从事着诊断试剂的生 产。业内研究人士指出,通过诊断试剂检测乙肝、艾滋病等疾病,在市场方面有 稳定增长的需求,且诊断试剂的原料是抗原、抗体等,与血液的关系不大,所以, 在今年国家对生物制药行业的整顿过程中,科华生物等主营诊断试剂的公司,所 受影响相对较小。 第四节 部分省市生物医药业发展情况分析 一、2008 年西南首家生物医药创业基金建立 美国维梧在发掘培育对象时,首先不会看重企业的销售收入等数字,唯一关 注的就是企业研发的技术或产品是否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集团刚刚与这家美国维梧(ViVo)创业投资管理公司签署协议,成立了一 个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旨在推动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上市。”昨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62 日,成都高新区高投集团办公室的一位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证实。 据成都高投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此次双方合作方式,是由高 投集团出资 30%,Vivo 公司出资 70%,总投资 1.5 亿元,建立基金公司。但是 这笔基金该如何具体运作,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投资方案。 的企业,帮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中小生物医药企业做大。” 成都高新区的一位官员透露,这笔创业引导资金成立以后,成都三叶草、蓝 格尔等 5 家生物制药企业已与 ViVo 公司进行了首次洽谈。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成都高投的人士还透露,ViVo 公司此前已经通过合资 企业的方式,成功投资了四川康弘药业、科伦药业等企业。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的一位负责人曾在多个医药企业投融资的论坛上提 出“资金、技术与市场实际上已经成为制约当前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最大 瓶颈了”。 据记者了解,美国 ViVo 公司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医药风险投资基金,该基金 创始人孔繁建博士为美国亚洲生物基金会主席,公司于 1996 年成立,管理将近 4 亿美元的资产,先后在全球投资和控股了 36 家具有成长潜力的医药和生物技 术公司,并拥有专利药品和全球销售渠道。 近日,孔繁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公开表示,在发掘培育对象时,首先不会看 重企业的销售收入等数字,唯一关注的就是企业研发的技术或产品是否拥有核心 自主知识产权。 据记者了解,这个新基金成立以后,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品药制造公 司,基金公司将帮助其通过美国 FDA 审核,企业在家门口就能拿到绿卡,从 而掘金欧美市场,进行批量出口,这些计划对企业很有诱惑力。 富达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陈立实曾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医 药产业是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但医疗健康产业总体规模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例却仍然很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北京投促网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军认为,资本的介入,最终是要通过帮 助企业上市的方式退出,有助于企业积累管理、财务等经验,也将促使经营者具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63 备国际化的思维和视野。但是药企不宜一窝蜂地借助资本往海外上市,海外上市 的成本一般都会比国内高很多,国内股市可能更适合中国的企业。 二、2008 年山东将生物医药列为高技术重点产业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 划,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重点发展行业。 规划指出:山东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生物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抓 住国家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 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的有利时机,重点围绕生物技术在医药、轻工与食品、海洋等 领域的应用,加生物产业强省。 规划确定:生物医药产业为高技术重点发展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 是针对目前国内重大疾病,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培植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和疫 苗,提升创新药物的研究能力;建设实验动物生产繁育供 应基地和动物实验基 地,提高实验动物的等级质量。二是扩大现代生物技术在传统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加强细胞融合、克隆、组培脱毒等技术在选育中医药优良品种中的应用,积极完 善中药种植 GAP、生产过程 GMP 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三 是以海洋生物产业为重点,加强医药、食品等领域的产品开发,形成一批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生物材料、保健食品、新型蛋白原等海洋生物制品,建 设一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着力开发一批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的新型海洋 药物,尽快实现产业化。 三、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增长迅速 云南省大力推进研制民族药、天然药、生物制品、疫苗等,使医药研发能力 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该产业已成为云南省增长最快的重点产业之一。 云南现有中药资源 6559 种,其中药用植物 6157 种、药用动物 372 种、药 用矿物 30 种,丰富多样的药物资源,为研究开发生物医药提供了良好条件。 12 月 19 日,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论坛”上,云南省 科学技术厅厅长龙江介绍说,自 2001 年云南省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64 科技产业基地以来,全省建成了文山三七、西双版纳南药等 5 个中药材规范化种 植基地和昆明现代生物医药园、文山三七产业园等 4 个医药工业园,创建了中药 标准化及质量研究中心等 6 个研发中心,开发了三七、白药、灯盏花、天麻、薯 蓣 5 个中成药系列产品。同时,一批治疗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重 大创新药也初见成果。 今后云南省将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型的医药企业,形成一批中药、天然药 物大品种,使医药产品朝着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四、北京崛起生物医药研发服务新产业 在第十一届生物医药发展论坛上获悉,一个为医药研发活动提供智力策划、 技术支持和成果转化服务的新兴产业已在北京悄然崛起。 据了解,北京地区聚集了我国生物医药领域近三分之一的智力技术资源,在 新药研发各环节的技术服务方面具有领先优势。近两年来,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 紧紧抓国际生物医药业研发活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积合资源、开展合作,使区域生物医药研发服务新产业迅速形成规模。 北京生物医药研发服务新产业的形成主要体现在涌现出华大基因、昭衍新 药、本元正阳、康龙化成、中美冠科等一批得到同行认可的优秀企业。其中具有 抗体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中美奥达公司,近期与江苏恒瑞药业签订了金额较大的抗 肿瘤抗体药物研究、生产服务委托研发合同;曾帮助华海药业完成我国首个通过 美国和欧盟制剂认证项目的科信必成公司,获得了国内药企排名第一的扬子江药 业委托研发抗高血压药物缓释剂的订单;拥有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的京天成公司 与军科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发出狂犬病快速检测试纸条,为北京城市公共安 全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年整个产业收入约达亿元 人民币。 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主力军队伍,也是北京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快速崛起 的因素之一。成立于年月的中国生物技术外包联盟,是我国第一个专 注于生物技术外包服务的产业联盟。成立两年来,联盟通过资源共享、联合营销、 共担风险的运行机制,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现已可向用户提供基因组学、药物安 全性评价、制剂开发、规模生产等整体研发方案。目前,联盟成员单位由当初的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65 家发展到家,不仅与诺华、阿斯利康、默克、先灵保雅、安进等国际知名 医药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还联合西安、江苏等地家机构成立了国内首个抗体 服务合作体北方抗体联盟,实现了从抗原构建到大规模培养表达的集成服务。 今年联盟成员单位获得了来自海内外的多个订单,预计全年收入将达到亿元。 五、上海生物制药发展情况分析 目前在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生物药品(如 基因药品、疫苗)的研发,生物制剂、生物信息仪器的研发以及平台型的生物模 型和筛药技术的研发三个方面。 发展模式及技术来源 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的成长,由于技术来源的不同而形成三种主要模式。 第一种模式为政府主导型。这种模式是由政府作为主要力量整合或重组技 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协助组建生物制药公司,从而对一些有前景的项目进行 研发并实现产业化。起源技术一般是高校或政府下属的研究院所的技术成果。这 些成果以技术转让或技术入股的方式为企业所拥有,而政府也可以根据需要直接 将一些生物技术的研究中心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企业与研究所两套 机构并第二种模式是自主成长型。这种模式是指产业中的企业从风险企业起步,依 靠自有核心技术,经历封闭公司、公众公司等阶段发展起来。在上海市生物制药 产业中,“海归”派和科研院所专家的创业是自主成长型模式的典型。这种模式 的技术来源一般是创业者通过多年研究获得的技术成果,大多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 第三种模式是转化型。这种模式是指一些传统制药公司或非制药行业公司, 为了寻找新的成长空间,通过投资或技术引进方式进入生物制药行业。其对应的 技术来源有多样化特征,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技术引进、并购生物技术公司等多 种渠道获得技术。 技术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 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的技术发展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上海的生物制药产业拥有很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汇集了来自国内外的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66 生物技术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 第二,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各类企业的所在地十分集中,政府也有意将研究 院所和高校实验室进行汇集(如张江高科技园区关于生物技术的“一所六中心”), 使技术发展所需的资源比较集中,研发及辅助服务的链条比较完备,形成了产业 群聚效应,有利于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 第三,上海市上游生物技术的水平更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使得生物制药产业 的技术发展有了雄厚的基础。 第四,相对国外而言,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的基因资源非常。而基因专利保 证了基因拥有者对基因应用领域的高度垄断,因此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将由于对 基因资源的占有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五,由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对生物制药产品的检测通过标准十分 严格,使得当地很多生物技术无法产业化,只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这有利于上 海的生物制药产业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获取其先进技术,率先产业化并占有美国 以外的市场。 但生物制药产业对于上海乃至全国来说都是一个新兴产业,其目前在发展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多数 技术成果的活力方式是通过技术转让,而不是通过产业化推向最终的产品市场。 其次,产业中的研究机构由于受政府科研计划的影响,其经费来源有一定的阶段 性,与企业经营的持续性形成矛盾从而影响技术研发的进度。还有,在生物制药 领域内技术专利的占有量还比较低。据调研报告显示,我国生物制药领域中有 90%的专利是国外企业申请的,这多少也可以代表上海目前的情况。 技术跨越模式 对于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来说,实施跨越就成为首要之工作,而其技术跨越 模式的确定可依据以下几点: 首先,生物制药技术目前进口限制较小,有机会通过技术引进缩短研发时间, 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其次,生物制药技术从实验室到生产之间没有太多的技 术关口,接口比较容易做,可以选择国外已有基础研究但没有应用研究的领域率 先实现产业化,从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第三,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在一些领域 已有自主知识产权(如蛋白质工程),可望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跨越。第四,由于2008-2010 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 67 国际生物行业的全面紧缩,只有 1/7 左右的生物技术研究机构是盈利的,我们有 机会选择在国外兼并一些研究所或小的高技术公司,缩短技术发展路径,实现跨 越式发展。第五,生物制药行业本身在国际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进入壁 垒较低,使得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与国际上该产业平等的发 展机会和竞争地位。 上海市生物制药产业技术跨越模式,总体上应从合作创新方式为起点,在实 施的过程中有选择地引进关键性或前沿性、尖端或实验室技术,并有选择地并购 一些发达国家相关领域的高科技小公司,以便迅速获得技术能力的提高,当达到 一定的技术积累后,开始实施自主跨越模式,最终实现技术跨越之目标。 六、福建省生物制药发展情况分析 作为生物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中最活跃、进展最快的领域,生物制药被公认 为 21 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福建把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 业加以培育,组织制定的20062008 年福建省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生 物医药产业纳入“十一五”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福建现有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 88 家,已形成生产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中 成药、生物制药、中药饮片、医药中间体、卫生材料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医药工业 体系,奠定了福建医药产业发展的生产基础。 “十一五”期间,福建将在微生物药物、化学合成药、基因工程药物、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