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实践探究

上传人:L****s 文档编号:27575723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实践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实践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实践探究 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最常见方法,是一种复杂而有效的心智活动。教师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朗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同时让他们爱上语文学习。当乐趣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自然而然能够有效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朗读教学的最佳境界。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70-01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教学,要让学生大胆地读,在朗读中感知和感悟,培养语文的语感,在文章的朗读过程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识字量较大,课文篇幅也比较长,这就更显得语文教师教学指导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小学生“念经式”地读,甚至有的张动着嘴巴假读,这些都是效率极其低下的朗读方式。笔者以为,如何有效利用课堂的40分钟去培养学生有效的朗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采用合作朗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与学习其他内容一样,语文朗读也需要学生浓厚的兴趣作基础。作为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式。然而当学生只张嘴不发声,或者光看书不读出来,则多半说明朗读教学的失败。造成朗读教学低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学生对字词不熟悉,或者对课文内容不感兴趣,等等。因此,朗读教学首要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采取合作朗读的模式,将全班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以句号为点断符号,每人一句的方式来进行朗读训练。朗读时力求读音准确、句子通顺,不能读错、读漏和多读,同时要引导学生保持前后的情感性和连贯性。 一段朗读训练结束后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纠正读错或漏读的地方,对读得仔细认真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对于普通长度的文章可以采取“一人一句”的读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新鲜的教学读法感到好奇,比如爱变现的学生盼着自己读到的句子长一点,但可能轮到他的时候只有几个字,而不善言语的学生则巴不得读的文字越少越好。于是每一个学生都会用心地认真去读,即使在别的同学读的过程中,也会专心盯住课本认真地听。随着这样训练的不断强化,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自然越来越浓,就连有些平时不爱听讲的学生也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这样合作式的朗读教学可以给每个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检查孩子们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2 实行比较式朗读,强化提升学生语感 语文朗读能力的提高,还是要靠多读。反复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活化学生的思维,在锻炼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其朗读技巧。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语文学习,甚至关乎到学生未来的各种学习,语言的感悟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一句话,可能停顿或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有可能就千差万别。小学生由于其年龄阶段特点,朗读的时候经常一字一顿,或者不知停顿地连续读,这些都是朗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情况。比如在朗读“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一句时,学生一字一顿就容易读成“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或者有的学生就是不停顿一口气读完。我们在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明晓“词”与“短语”的概念区别,但是和一个学龄初的孩子谈这样的逻辑定义显然不太合适。于是乎读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读中比较,在读中培养语言的感觉,让学生尝试不同的停顿点去读同一句话,自然可以找到最合适的停顿点和感情点,达到朗读的最佳境界。 3 引导学生激情朗读,仔细品味文章语句 朗读教学同样少不了学生激情的迸发。朗读的激情,主要体现在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扬抑上。如果学生能用合适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一篇文章,说明他们对课文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比方说,故事类的课文,高兴处可用高昂些的语调,悲伤时的语调略显低沉,激烈的场面语速快些,自然的情境语速平缓。对于抒情类文章的朗读,可以妙词佳句为突破点,引导学生用欣赏的态度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和韵律,逐渐主动揣摩出课文中语言和文字的美妙之处,从而实现积累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在激情朗读中,尤其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读,以他们对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的理解来读,表情、动作全由他们所想去表达。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完后,让其他同学来谈谈听后感,谈谈在他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可以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说说听到的好词妙句,比如一些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 4 带真情朗读文章,引导学生感悟语文之美 情感是朗读的翅膀。一部优秀的作品,凝聚着作者的灵感、激情和思想,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才能对他们进行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实现道德教育。读通课文、读懂语句并理解课文内容,这些最终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没有思想的文章是空洞的,同样没有思考的读者是肤浅的。只有用心去读和思考,才能在文章中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才能在朗读中读出真情。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比如有关“时间”的课文,就有一些精彩的故事素材,其中语言的哲理对教育学生也是很有价值的。在朗读中,要让学生知道时间的珍贵性,学会珍惜一去不复返的时间。实际结合想象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者的文章内容产生碰撞共鸣,这样就会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文就是一门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学科,最后还是要回到生活。引导学生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在体验语文魅力的同时体验到生活,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顾美玲.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艺术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2】 郑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教育评论,2006,(03) 【3】 罗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种朗读训练方法尝试J.教育革新,2005,(05) 【4】 万小玲.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