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原理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6660018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规划原理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居住区规划原理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居住区规划原理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规划原理知识点整理方法:细心观察生活,随手翻规范,再就是有空看看电视剧一、前言一居住1)、城市: 城,防卫;市,交易。2)、城市规划:古代的城市规划一次 坊、里、瓦、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开端:1898年,霍华德的田园城市3)、f城市规划纲要层(总体规划J城市总体规划;1分区规划次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4)、居住:a、居住是城市四大功能之一:雅典宪章中城市的四大功能工作、游憩、交通、居住b、居住形式在城市中的存在c、居住用地占城市用地:20%32%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沿革)一一对应课本P492-P494A、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克拉伦斯 ?佩里提出,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提出了现代布局的六条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 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 规模为5000人左右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单位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英亩,每英亩 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0.8km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应用:新泽西州的雷邦德和英国哈罗新城B、扩大街坊: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空间布置上比邻里单位更强调轴线构图和周边布置,扩大街坊比邻里单位更活泼。C、居住综合体:是指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是建筑组合体应用:1940年代末1950年初,法国,勒 ?柯布西耶,马赛公寓(素混凝土)这种居住综合体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是十分有利的D、居住小区:以城市道路或是自然界限(如河流等)划分,并不被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规模,一般以设置 小学的最小规模 为其人口规模下限 的依据,以 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最大服务半径 作为用地规模上限 的依据应用:对我国从1950年代末开始的居住小区建设以及其后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另外:还有“扩大小区”与“居住综合区”模式和新城市主义模式(了解)常识:人的步行速度,4km/h ;人骑自行车的速度:1215km/h ;人步行的心理承受力:1015min三、现行居住区规范A、1)居住区按照居住户数或是人口规模分类10000-16000 户3000 5000 户300-1000 户居 居住区:30000 50000人,住 经济、舒适、美观b、居住区规划的编制内容:(书上的全部编制内容, 红色字为上课老师讲的内容,)(1)选择、确定用地的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在城乡地域尺度的范围内考虑居住区用地的适当选择,满足城市功能布局、就业岗位和公共设施配置的总体要求。 应考虑多样的居住类型及对居住地点选择的要求。住区用地适宜性分析a对建成区的空地和待改造地区、拟开发地区和计划开发的居住区进行用地适宜性分析,适宜性因素包括可达性、 避免灾害、与公共服务和城镇设施的临近程度、延伸这些服务的成本、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可服务空间等b现有居住区进行调整以及增加新的居住邻里的适应性。c规划拟定的公共中心位置、城镇设施、交通系统。开放空间系统d基础设施的有效延伸和环境保护等。(2)确定住区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a针对特定的功能构成住区的合适要素,确定将要采用的针对性的设计原则。b根据基地特征,公共中心系统,交通系统、城镇设施系统和开放空间系统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住区规划的功 能和目标,研究适宜的邻里关系类型的空间组合、家庭类型、支撑性服务设施的现状与问题。以及与交通系统、 商业及就业中心、开放空间等之间的关系。c根据功能、目标要求和采用的特定原则,提出该住区规划的概念模式和初步方案,并进一步比较修改和深化(3)确定居住人口数量规模(或户数)和用地的大小a评估未来住宅和相应服务设备的空间需求,测算初步方案中各类居住单元的容量,将空间需求分配到初步方案所 拟定的未来各类居住单元中。b估算未来居住人口所需的住宅数量、住宅的桃树和类型组合,估算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家庭人口比例,并根据 家庭类型对住宅进行分类(4)拟定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以及布置方式(5)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设备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6)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辆和停泊方式。(7)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8)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9)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10)对不同阶段方案进行必要的公共参与和专家咨询,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要求。C、居住区的基本概念(见规范:P3-P6)1、居住区规划的适用范围:是城市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工作,并主要适用于新建区。(见规范P53,理由)2、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 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 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3、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4、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河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5、配建设施:与人口规模或与住宅规模 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6、公共活动中心:配套公建相对集中的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和组团中心等。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 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8、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 建筑物基底位置 的控制线。(图解)9、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10、用地概念10.1、 住宅用地(R01):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10.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各 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10.3、 道路用地(R03):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10.4、 公共绿地(R04):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 集中绿地.应包括 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10.5、 其它用地(E):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般情况下的各个用地的比例关系(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11.1、/ h m )或以居建筑面积毛密度: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m 住区总建筑面积(万m 2)与居住区用地(万 m2)的比值表示。居住区建筑总面积(万 m2)居住区用地(万 m2)内部成本外部化(权利的寻租)容积率f市政投资t11.2、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每公顷 居住区用叽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 2/hm 2)。住宅建筑总面积(万 m2)一居住区用地(万m2)控制住宅的数量11.3、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牢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2)住宅建筑总面积(万 m2)住宅用地(万m2)注意净密度和毛密度的区别11.4、 建筑密度: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各类建筑的基地总面积(万 m2)居住区用地(万 m2)11.5、 人口毛密度:人口数量人口净密度:居住区用地11.6、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高层:一般15%多层:一般25%人口数量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套密度(净)居住区用地11.7、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 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 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绿地覆盖率)房屋间距遮挡房屋檐高11.8、 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日照J满窗日照:3h 大城市要求1满窗日照:2h 小城市11.9、 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车的停车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11.10、 地面停车率、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11.11、 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11.12、高层住宅比例:低层住宅: 多层住宅: 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建筑面积一迁宅总建筑面积1-3层4-6层7 9层10层以上中高层住宅比例:中高层住宅建筑面积住宅总建筑面积7层以上的住宅要增设电梯小高层:12层以上的(建筑上常用)四、居住区的组成、类型和规划结构A、组成1)、组成 物质要素:由自然和人工两大要素组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建筑以及工程设施等;要素)精神要素:指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修养等。2)、组成J建筑工程:主要是居住建筑,其次是公共建筑、生长性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用房和小品建筑等。 内容室外工程: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包括:道路工程、绿化工程、工程管线以及挡土墙、护坡等。3)、居住区的用地组成规划I居住区用地 用地I其他用地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l公共绿地(重点内容,注意规范上的定义 )4)、居住区内部居住环境:住宅内部的和住宅楼公共部分的环境环境组成外部生活环境:住区的外部生活环境,空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热环境等B、居住区的功能(课本 P491)C、居住区的规模1)居住区的规模:a、包括人口和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为主要的标志b、适当规模的原因:本身的功能、工程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要求2)、居住区的规模的决定因素a、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合理的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 距离,一般为 8001000m)b、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城市干道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以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快速和畅通,一般应在6007000m之间。c、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居住区的规划与居民行政管理体现相适应,街道办事处管理一般3-5万人d、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e、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的规模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人口 5万,50-100hm)3)、居住区的分类(与前面相同)D、居住区的规划结构1)、规划结构:是根据居住区的功能要求,综合解决住宅月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相互关系而采取 的组织方式。(规划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基本形式,在结构形态上也可归纳成若干模式)2)、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主要取决于居住区的功能要求,而功能必须满足和符合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居民在居住区内的活动规律和特点是决定因素。(日常生活最频繁的活动、经常必须的活动)居民日常生活活动应尽量接近居民,小学生上学不应跨越城市干道,与公交车站不大于500米,因此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 和城市道路 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两个重要方式。此外居民行政管理体系,城市规模,自然地形的特点和现状条件等也对其影响。3)、居住区结构的基本形式(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可以保证居民生活的方便,安全和区内的安静,利于城市道路的分工和交通组织。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上限,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2)以居住组团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总结:居住区一一居住小区一一住宅组团。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住宅组团组成。4)、布局形式a、向心式住区住区结构:围绕占主导地位要素组织b、围和式住区结构c、轴线式住区结构:韵律、均衡d、片块式住区结构e、集约式住区结构(规划结构图中常见的画法、形状)五、住区的规划设计1)、基本理念(课本 P498)2)、基本原则(课本 P500)1 .整体性:环境特色和个性取决于整体性2 .经济型:节地节能节材3 .科学性:“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改善居住区功能,提高居住区质量带来经济环境效益4 .生态型:居住区的生态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建材5 .地方性和时代性:地方性是反映当地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生活习惯、建筑材料和历史文脉等因素。继承创新,6 .超前性和灵活性:面对现实兼顾当前实际情况 有弹性 有余地7 .领域性与社会性8 .健康性3)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1 .使用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最基本要求。2 .卫生要求为居民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的居住环境。要求居住区有良好的日照、通风等条件,以及防止噪声的干扰和空气的污染等。3 .安全要求为居民创造安全的居住环境。a.防火 建筑物之间要有一定防火间距,防火间距因情况而异。b.防震灾 1居住区选择避免在地震是有崩塌危险区域2考虑有适当的安全疏散用地 3居民区道路应平缓畅通,便于疏散,并分布于坍塌范围之外4居住区各类建筑除考虑建筑设防烈度要求外,房屋体形计量简单,采用合理层数,间距和密度c.防空 1 “平战结合”原则 2防空地下建筑与地下工程管网的规划设计密切结合4 .经济要求居民区的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降低居住区建筑的造价节约城市用地5 .美观要求为居民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把居住区作为有机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六、居住区的建筑构成A、居住区的住宅设计1 .住宅户内组成及分析1)影响住宅设计的主要因素: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地方特点 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丁克家庭)2)消费方式转变:温饱型一小康型宏观的社会经济背景户生活方式转变:物质消费一服务消费,户内消费一户外消费 生活闲暇化:消费结构,文娱、医疗、旅游比重上升生活时间分配,外出休闲娱乐时间增加2.住宅户内组成(实用常识)1)分类:居住活动、辅助活动、交通及其他活动。2)各部分组成(按空间使用功能分类)一套住手 居及 厨房卫生间、门厅或户内过道(户内楼梯)、贮藏ph室外活生间国*而T庭院、阳台 露台等一三个领域:个人圈、劳动圈、公共圈私密性分析:处至、卫生间 一务里g室、厨房一+门3强3)指标(概念)结构面积:指住宅的所有承重墙(柱)和非承重墙所占的面积总和,即内墙、外墙、柱等结构件所占面积的总和。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为生活起居所使用的净面积之和。房屋租赁时一般计算使用面积(可全面反映住宅所有权人和住宅使用权人的租赁关系),买卖中不用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墙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如果计算多层或是高层住宅楼的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低于1.2m,不算建筑面积与层高有关系 在1.22.2m之间,算一半高于2.2m,算一层公用面积:住宅楼内为住户方便出入、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设置的公共走廊居住面积:住宅建筑各层中直接供住户使用的居室净面积之和。所谓净面积就是要去除墙、柱等结构件所占有的水平面积(即结构面积)套内使用面积系数(得房率) :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建筑面积+规定分摊的公用面积B、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其设计a.分类: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1)低层住宅设计基本特点1 .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2 .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3 .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环境4 .对基地的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住户可以自己动手制作5 .占地面积较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平面组合形式:独院式、双联式、联排式(简图)2)多层住宅设计基本特点1 .从平面组合来看,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而非电梯)来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2 .与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住宅比低层住宅节省用地,造价比高层住宅低,适合于目前一般的生活水平3 .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虽不需高层住宅所必须的电梯,上面几层的垂直交通仍会感 到不便设计要点: 1)单云划分一般以数户围绕一个楼梯间来划分单元;2)单元组合拼接方式;3)基本平面类型: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集中式(点式) (简图)3)高层住宅设计基本特点1. 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节约城市用地2. 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3. 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4. 用钢量较大,一般是多层住户的34 倍5. 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平面类型:单元组合式、长廊式、塔式、跃廊式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以楼梯为辅; 12 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的电梯应不少于2 部b.合理选择住宅类型住宅建筑与用地经济的关系1 住宅层数 合理提高住宅建筑的层数是提高住宅建筑面积密度、节约用地的主要和最基本地手段和途径。住宅层数在35层时,每提高一层,每公顷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m2;而6层以上,效果将显著下降6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说都是比较经济的2 进深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加大谨慎也有利于节约用地。3 长度住宅长度直接影响建筑造价,单元拼接越长,山墙越省,利于降低造价和采暖费,但是住宅不宜过长,过长需要增加伸缩缝和防火墙等,且对通风和抗震不利。4层高住宅层高的合理确定不仅影响建筑造价,也直接和节约用有关。层高每降低10cmx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 2%c. 合理选择住宅类型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住宅标准包括面积标准和质量标准,2 )套型和套型比(课本P5033)确定住宅建筑层数和比例4)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特点和居民的生活习惯5 )要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6 )城市建筑面貌的要求套型:每套住房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和卫生间的数量。(如一室一厅、二室二厅一卫)套型比:各类套型的比例。在确定套型比时应参照当地的人口结构和市场的需求平衡套型比的方法:1)、选用多种套型的住宅,套型比在一个单元或一幢住宅内平衡2)、选用单一套型的住宅,在几幢住宅或更大范围内进行平衡3)、即采用单一套型又采用多种套型的住宅。C.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1)知识储备a.小知识筑自身.比例空间的理解:图底关系;有一无区分L建筑群体内空间空间的形成:围和、占领、联结尺度 人和建筑空间的使用:少就是多密切距离 距J 个体距离 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30cm以内35120cm 之间120 300cm 之间300 900cm 之间可视距离:250 300cmb.空间手法的运用:1 .轴线:实体占领和围和2 .45 建筑细部,采取丰富建筑细部设计的手法视线组织4 27 建筑整体的最佳视角18 一建筑及其背景3.群体的空间组合c.住宅群体空间组合应考虑的因素1)构筑适宜在其中进行各类户外生活活动空间环境和心理要求3)形成良好而富有特征的景观2)满足住户基本生理和物理需求,满足住宅空间安全2)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1)行列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这种布置形式能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良好日照和通风。2)周边布置 建筑眼界防火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形成较封闭的院落空间, 便于组织公共绿化休息园地。有利于节约土地,提高居住建筑密度,阻挡封杀减少院内积雪。但有一部分朝向差,施工复杂,不抗震。3)混合布置 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形势,最常见以行列式为主,以少量住宅或公共建筑沿道路或院落 周边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4)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的布置。3)住宅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1 .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住宅群体的组合可以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合成组或成团,作为居住区或居住小 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的发展使用。这种基本组合单元可以由若干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或结合公共 建筑)组合而成。组团的规模主要受建筑层数、公共建筑配置、自然地形和现状等条件的影响而定。一般为10002000 人,较大可达 3000人。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功能分区明确,组团用地有明确范围,组团之间可以用绿地、道路、公共建筑或自然地 形进行分隔。这种组合方式也有利于分散建设,即使在一次建设量较小的情况下,也容易使建筑组群在短期内建 成,并达到面貌比较统一的效果。2 .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成街的组合方式就是以住宅 (或结合公共建筑)沿街成组成段的组合方式, 而成坊的组合方式就是住宅 (或 结合公共建筑)以街坊作为整体的一种布置方式成街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城市和居住区主要道路的沿线和带形地 段的规划。成坊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规模不太大的街坊或保留房屋较多的旧居住地段的改建。成街组合是成坊组 合中的一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特别在旧居住区改建时,不应只考虑沿街的建筑布置,而不考虑整个 街坊的规划设计。3 . 整体式组合方式 整体式组合方式是将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用连廊、高架平台等连成一体的布置方式。4)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群体空间的构图手段:多样统一规律、对比、节奏、韵律、比例与尺度 平面组合:空间形状的变化、围和程度的变化、布置形式的变化和住宅平面外形的变化 立体组合:层高、台阶和地形等 色彩、绿化、道路和建筑小品等5) 住宅群体组合与日照、通风和噪声的防治1. 宅群体争取日照和防止日晒的规划设计措施主要采用建筑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及利用地形、绿化等手段。在山地还可以利用南向坡地缩小日照间距2. 住宅群体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的规划设计措施1 .规划布局2.建筑组合3.利用绿化3. 住宅群体噪声防治的规划设计措施1) 合理布局2.利用绿化3.利用地形 3.利用人工壁障6)住宅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1 .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住宅底层可减少居住区公共建筑的用地。宜于布置在住宅底层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一些对住户干扰不大、本身对用地无特殊要求的公共服务设施。2 .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 空间的借用 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3 .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六、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其他用地的规划布置定内容、定容量、定位置2) .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定内容按使用性质分类教育一一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医疗卫生一一医院,诊所,卫生站等文化体育一一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游泳池,体育场,青少年活动中心商业服务一一食品、菜场、服装、棉服、鞋帽、家具、五金、交电等金融邮电一一银行、储蓄所、邮电局、邮政所、证券交易税社区服务一一居住委员会、派出所、物业管理等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市政公用一一公共厕所、变电所、消防站、垃圾站、水泵房、煤气调压站行政管理一一商业管理、街道办事处等行政管类机构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繁程度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居民必要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按盈利非盈利性分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3) . 公共服务设施指标的制定和计算方法(课本P516)定容量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个方面。其计算方法有“千人指标” 、 “千户指标”和“民用建筑综合指标”等。我国沿用的以“千人指标”为主。 “千人指标” ,即每千户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4)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定位置a.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应按照分级:根据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频繁程度对口 :对应人口规模配套:成套配置、建设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一般与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相适应。b.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 .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2 .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走向。3 .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4各级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规划布置的方式: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的方式一般以居住人口规模大小分级布置(1)第一级(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2)第二级(居住小区级)内容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场、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3)第三级(居住组团级)只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模式图) 二三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日常必须的,统称为 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公共服务设施课分为二级,也可不分。 c.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一般宜相对集中布置,以形成居住区中心。而医院由于本功能的要求,宜布置在比 较安静和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段,以便居民使用和避免救护车对居住区不必要的穿越干扰。居住区中心主要由文化 商业服务设施组成。1) .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位置的选择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并考虑居住区不同的类型和所处的地位。级别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半径(m)800-1000400-500150-2002) .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1)文化类服务设施的布置(掌握)沿街线状布置应根据道路的性质和走向等综合考虑。在交通过于繁忙的城市交通干线上一般不宜布置。沿城市主干道或居住区主要干道布置时,交通量不大,可两侧 布置,交通量较小是可沿一侧布置。道路走向也影响建筑的布置。道路交叉口时,以注意人流和车流的合理组织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应根据各类服务设施的功能要求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建筑群体沿街立面要求,内部空间的组合,合 理组织人流、货流线路。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吸取前两种方式的优点。根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气候条件、建设规模、特别市用地的紧张程度及现状条件等 综合考虑。(2)居住区商业类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住宅底层商业服务设施独立设置的商业服务设施(3)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医院宜布置在比较安静和交通较方便的地段,以便居民使用和避免救护车对居住区不必要的穿越干扰 d.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居住组团相当于一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一般包括居委会、老年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包括图书馆)、车辆存放处、服务站卫生站、小商店等。 (1)托儿所的规划布置应设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总平面上要保证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朝向。又拖的总平面布置要保证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朝向,室外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地和活动器械(2)小商店的规划布置:组团入口一般设在路口,服务半径端(100150m),使用方便(3)其他设施结合建筑功能布置e.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掌握中小学规划布置要求)在居住区和居住小区规划结构中就应以考虑。保证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能就近上学,一般小学服务半径500m中学服务半径1000s学生上学(特别是小学生)不应穿越铁路干线、厂矿生产区、尝试交通干道、市中心等人多车杂的地段。应设在居住区或小区的边缘。沿次要道路比较僻静的地段。避免对居民干扰,与住宅保持一定距离。七、居住区道路与交通的规划布置1 .居住区地交通组织及交通方式交通方式的选择:一步g ,与 必动车、下机动车一共存近距忘前7b院)”远距离活动(外出t交通特征及类型:通勒性交通、生可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垃圾清运、邮件投递等)、应急性交通(消防救护)明显的生活性特征交通组织方式: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人车共存三种基本形式2 .路网布局 原则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分级布置,逐级衔接;因地制宜,经济建设;功能复合,人性空间;整体空间,注重景观;避免影响城市交通3 .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1 )功能:1.居民区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是主要的,也是大量的。我国目前以步行、自行车交通为主;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居住区内,还会通行公共汽车,还要考虑通行出租车、私人摩托车和小汽车的问题。2 .通行清除垃圾,递送邮件等 市政公用车辆。3 .居住区内 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的货运车辆通行。4 .满足铺设各种工程管线要求。5 .道路的走向合线型是组织居住区建筑群体景观的重要手段,也是居民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2 )分级分级宽度功能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20-30m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居住小区级道路建筑控制宽度:10-14m 车行道宽度:不小于 69m居住区的次要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建筑控制宽度:810m 车行道宽度:不小于 35m居住区的支路宅间小路宽度:一不小于 2.5 3m通向各户或是各单兀门前的小路备注居住区级道路相当于城市的道路中的支路 宅间小路不属于居住用地中的道路用地而是住宅用地补充:(各级道路在规范中的定义)居住区(级)道路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小区(级)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组团(级)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宅间小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道路断面简图)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组团道路道路与各种工程管线4. 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0 点) 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住区服务, 住区内道路系统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分级。不宜有过多的车道出口通向城市交通干道。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150m 。 街道走向要便于居民上下班,尽量减少芳香交通。住宅与最近的公告交通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500m 。 充分结合地形, 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 南方多河地区, 道路宜于与河流平行或垂直布置,减小桥梁和涵洞的投资。丘陵地区减少土石方的工程量。 在旧城进行旧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 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1.5m ,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m 。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 150m 时,应设不小于 4m*4m 的消防通道。人行出入口间距不宜超过80m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 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 ,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 12m*12m 的回车场地。 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每个150m 左右应设车辆互让处。 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 道路的线性、断面等应与整个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地结合。考虑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通道。5. 居住区停车场设施的规划设计a. 服务对象:居民私人停车场、区内的各类设施的服务停车、通勤车、来访车、出租车、其他外来车辆的临时停车b. 服务车种:自行车、摩托车、汽车c.停车形式: 室外停车、室内停车、路上停车、路外停车 依据停放的时间段、停放的车种的类型选择停放方式 白天、短时间或非机动车停放:室外、路上停放 夜间、长时间或机动车停放:室内、路外停放d. 车辆尺寸和车位尺寸:车辆总长总宽总高微型车3.51.61.8小型车4.81.82.0停车方式停放方式垂直通道方向尺寸(W)平行通道方向尺寸(L)通道宽度(R)前进停车6.02.86.0垂直式后退停车6.02.84.2平行式前进停车2.87.04.0e.住宅底层的停车一竖向设计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简图)细节:满足坡长、坡度要求加缓和直线段微型车设置竖曲线小型车15% , 1:6.6712% , 1:8.3八、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规范上的细节)1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遮阳、隔声、防风防尘、杀菌防病2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与标准组成: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内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化用地。如居住区公园、游园、林荫道、住宅组团的小块绿地等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附属绿地,指居住区内的学校、幼托、医院、门诊所、锅炉房等用地内的绿化宅旁和庭院绿地,指住宅四旁的绿地街道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种道路的行道树树池等绿地3 )居住区的绿地指标:平均每人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地率所组成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人口规模分别达到:人均住宅组团不少于5 /人广新区不低于30%绿地居住小区(含组团)不少于 1 itf/人面积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 /人旧区改建不低于25%4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基本要求(1)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完整统一的居住区绿地规划系统,并与城市总的绿地系统想协调。(2)尽可能利用劣地、坡地、洼地进行绿化,以节约用地。对建设用地中原有的绿化、湖河等自然条件要充分利用。( 3 )应注意美化居住环境的要求。( 4 )居住区绿化是面广量大的工程,不应追求名贵的花草树木,应以价廉、易管、易长为原则,绿化可以草地为主,树径不宜过小,宜在10cm 以上,在居住区的重要地段可少量种植一些形态优美、具有色、香和地方特色的花木或大树,使整个而居住区的绿化环境能保持四季常青的特色5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布置1 )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1h itf左右)、居住小区游园(0.5h itf)、小块公共绿地2 )公共建筑或公用设施附属绿地3 )宅旁和庭院绿地4 )街道绿地九、居住区市政设施的规划布置1)供水系统a. 供水量:居民生活用水、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水、绿化用水、环境清洁用水和消防用水分类供水、分压供水、分质供水b. 供水设施(水箱与泵房) :对水压不稳定、用水周期性强的进行调蓄多少建筑面积的公共服务设施设重水?泵房:一般100300m2,消防与给水泵一般分设水箱:容量一般在最高用水量的20%30%c. 管网:干管一般环网、两处与外部市政管网连接管径, 200 300mm2 )排水系统:污水与雨水排放系统a. 排水量:污水,给水量地80% 90%;雨水,一年的重现期、径流系数;b. 排水设施污水:一级处理(化粪池) 、二级处理(污水处理站) ;直接排入城市管网,自设处理厂中水系统,是否冲厕;一般85%的污水处理,85%回用雨水:排入水体或是城市雨水管网3 )供电系统a. 用电量:建筑用电和户外照明b. 供电设施变电所(箱) : 120 平米变电室 10 万平米6平米箱式变电 2-3 万平米开闭所: 300 平米开闭所 50-60 万平米(双回路供电)c. 供电线网4 )通信系统:电话、邮电、有线电视和数字网信息服务、宽带多媒体、电子付费、远程办公等功能光线终端机房、电话亭、信报箱等5 燃气系统:a. 供气量参照城市用气额定确定(小时定额* 不均匀系数b. 供气设施:气化站一液化石油气,供应范围1-2km,用户1-2万户调压站天然气,服务半径0.5-1.0km ,一般规模建筑面积6 平米,建筑间距c. 供气管网:高、中、低三级供气6 热供应系统a. 供应设备:城市热电厂、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区域集中供应系统以住户为单位的独立供应系统热力站,连接供热二级管网,实现热能转化为居民供热;新型热力站有加压功能;面积一般100 200品,可以服务15万m2建筑,可以室内布置b. 供应管网:主干管宜直、短,宜布置在车行道以外。7 消灾与环卫系统消防:消防道路力求短捷畅通高层建筑应设环形消费通道,如有困难,可以沿建筑物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宜小于3.5m,距建筑宜大于5m,净空不小于 4m其下如有管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辆的压力人防:居住区人防规模一般按照居住建筑面积的2%设置环卫设施: 公厕1000 1500 户,设一处公厕,面积不小于3060 平米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 米,面积23m2垃圾转运站:建筑面积不宜小于 100 平米,距住宅不小于 5 米8 工程管线综合:不同的敷设方式综合原则整体规划,远近结合;地下敷设,避免交叉,与道路平行布置压力让重力,小管径让大管径易弯让不易弯,临时让永久,新建让永建小工程量让大工程量,检修少的让检修多的避让原则压力让重力,小管径让大管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