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认知与学习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3014097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认知与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幼儿认知与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幼儿认知与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向光富,QQ,:,363870102,1,一、幼儿的认知与人格发展,二、学习的概念,三、,0-3,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四、,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五、,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特点,2,一、幼儿的认知与人格发展,(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3,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此阶段儿童主要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图式,。,它可分为,六个小阶段,:,(,1,)新生儿期,(0-1,个月,),,婴儿以先天具有的,无条件反射,(,吸吮反射、抓我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来适应环境,这为日后,条件反射,的形成提供先决条件。,4,(,2,)初级循环反应(,1-4,个月),,此阶段出现了最初的,习得性适应动作,,如吸手指,。开始学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并表现出最早的,身体机能游戏,(津津有味地重复一种简单动作)和模仿性动作。,(,3,)二级循环反应(,4-8,个月),,出现了,有目的,的动作,;此阶段的婴儿已从对动作,过程,的兴趣转移到对动作的,结果,感兴趣,开始认识到,客体永久性,。,5,(,4,)协调二级循环反应(,8-12,个月),,动作的目的和手段,逐渐分化,。此阶段的儿童已能明显地组织头脑中已经建构的,认知图式,,将单个二级反应,整合,成新的更为复杂的动作次序,使动作具有明显的,目标定向,,,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的获得是婴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里程碑,(或者哥白尼式的革命),为日后的时间、空间和因果图式的产生奠定了前提。,6,(,5,)三级循环反应(,12-18,个月),,此阶段的,学步儿,能在积极的试验活动中,发现解决问题新方法或手段,。因此,此阶段的特征是,尝试性,和,创造性,的。,(,6,)形成心理表象(,18,个月,-2,岁),,通过心理组合,创造,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此阶段的特点是产生了,心理表象能力,(儿童能表征不在眼前的事物或过去发生事件)。学步儿能用顿悟的方式解决感觉运动的问题,这是其,认知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感知运动阶段的末期婴儿表现出了三个认知成就:,客体永久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出现了,延迟模仿,;出现了,假装游戏,。,7,*,对感知运动阶段新近研究,对皮亚杰理论的挑战,(,1,)新近研究发现,3,个半月的婴儿即可认识到,客体永久性,;,(,2,),心理表象,能力和,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时间早于皮亚杰的时间;,(,3,),问题解决,能力的出现也早于皮亚杰。,8,2.,前运算阶段(幼儿期),是指儿童的思维方式尚未完全达到合理程度之前的一段时期,。,主要特点,:,出现了,符号功能,、,表象,和,直觉思维,。,分为两个小阶段,:,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直觉思维阶段(,4,7,岁),9,主要智慧特点及其局限,A.,自我中心,(,egocentrism,):,指儿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整个世界,不知道可以变换角度或者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例:三山实验,实验者从,A,、,B,、,C,、,D,四个角度拍摄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给他看拍摄照片,要求其挑选出对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张照片。,C,D,B,A,10,B.,不可逆性,:,思维只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不能够在头脑中使物体恢复原状。,C.,直觉性,:,以知觉到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显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时变化的若干维度。往往只注重结果、状态,而不关注变化的过程。,D.,泛灵论,(Animism,),:,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原因,:,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的现象,E.,现象学因果性,(,Phenomenalistic Causality,):,指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11,F.,自我中心言语,:,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表现形式):,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动作。,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12,*,新近的关于前运算阶段的研究,(,1,)关于,自我中心,的研究,降低任务难度后,2-3,岁幼儿从别人的角度呈现材料和采择别人的观点。,(,2,)关于幼儿的,泛灵论,研究发现“泛灵论”不是幼儿的固有思维特征。,(,3,)关于,前逻辑思维,(不能守恒),简化实验任务,并使考察的问题密切联系幼儿的日常生活,容易被幼儿理解的时候,其表现好于皮亚杰的实验结果。,13,(,4,)关于,缺乏分类能力,近来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分类能力要视任务难度而定,幼儿的简单分类能力好于皮亚杰的实验。,(,5,)关于,静态和动态,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缺乏守恒原因之一是他们只能把握事物的静态,而不能把握其运动变化,所以学前儿童的记忆表象是完全静态的,但近来的研究动摇了该说法。,14,*附:幼儿成长的一些关键期,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15,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的关键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16,(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2.,儿童期(,1.5,3,岁):自主活泼与羞愧怀疑的冲突,3.,学龄初期(,3,5-6,岁):主动探索与退缩内疚的冲突,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7.,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17,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18,2.,儿童期(,1.5,3,岁):自主活泼与羞愧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19,3.,学龄初期(,3,5-6,岁):主动探索与退缩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20,二、学习的概念,1.,广义的学习,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学习定义:“由,经验,引起的个体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认知心理学家的学习定义:“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行为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综合的定义:人和动物通过,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心理状态,),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21,理解,:,学习总是意味着个体身上发生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要维持,相对持久,的一段时间;,这种变化,不是,由成熟、疲劳、创伤、药物反应、感觉适应等因素带来的;,这种变化可以是,外显,的,表现在行为上的变化,也可以是,内隐,的,表现在心理上的变化,即认知和情感上的变化。,22,2.,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的学习有其固有的特征:,(,1,)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过程,有着明显的意识性;动物的学习是,被动,的,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2,)人类的的学习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扩大了个体经验获得的范围;动物的学习基本上局限于,直接经验,。,(,3,)人类的学习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来进行的,这使人类的经验可以传承;动物即使是最高级的灵长目动物,通过人们训练也只能达到,非常低级的水平,。,23,3.,狭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主要指学校里由教师引导学生所发生的学习。这种学习有如下特点:,(,1,)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一般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进行的,强调过程的目的性、有效性和高效率。,(,2,)它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的,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与此同时学校也组织学生参加直接的,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直接经验。,(,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可归结为,认知的、情感的和动作,的三个方面,。,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通过经验引起的、符合教育目标的行为或心理上的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24,三、,0-3,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个体不断重复地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习惯化表明婴儿已经习得了这种刺激,如果这时有新异刺激的出现,婴儿的注意就会转向它。对新异刺激反应的增加就是,去习惯化,。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适当运用是促进婴儿学习的有效手段。,25,2.,经典条件反射学习(信号学习),儿童能在,无条件反射,(本能),的基础上形成多种,条件反射(学习),。,3,个月婴儿能很快形成,条件联系,,包括延缓性的、分化性的和消退性的条件联系。,3-6,个月婴儿能在社会交往中利用,延缓性条件作用,。当刺激物延迟出现,如母亲离开,他们会等待做出反应。,同时,他们还会形成,分化性条件作用,,如,5,个月婴儿能区分倒置的人脸照片。,612,个月婴儿出现了辨别不同人脸的认知能力。他们会区分熟人、依恋对象和陌生人,并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反应,。,1,岁婴儿还能学会辨别数量,能容易地区分,2,个和,3,个物体,随后能区分,4,个和,5,个。,研究指出,婴儿明显地偏爱直立与平放的人的正常面孔。婴儿还会形成条件反射的消退。,已经建立的条件联系,如果长时间不予以强化,即会消失。,2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