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一、形态学基础,心肌细胞分类:,普通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细胞: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窦房结、房室束、房室结、 普肯耶纤维,第一节 心血管的损伤形态学和生理功能基础,心脏毒性的常见靶点:,心肌的能量利用,离子通道,细胞内钙的转运,Ca,2+,的转运是心脏毒性的常见靶点,心肌细胞,Ca,2+,池容量小,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高。药物或毒性对,Ca,2+,转运的影响易导致心脏毒性,短时间药物心血管的毒性作用:,大多可逆:心肌酶谱变化、心律失常等,长时间药物心血管的毒性作用:,出现代偿性变化:如心肌肥厚,第二节、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的类型,药源性心力衰竭,药源性心律失常,药源性高血压,药源性低血压,其他:药源性心肌炎、心肌缺血、血栓病、瓣膜病等,一、药源性心力衰竭,药物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心脏,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前后负荷增加、组织对供血的需要增加等,导致心功能失代偿、心排出量减少、外周组织灌注不足,无法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而产生的综合征,称为药源性心力衰竭,(drug-induced heart failure,,,DIHF),。,临床特点:发病急骤,进展较快,死亡率高。,药源性心力衰竭近年来随着各类新的化学药品的不断问世,罹患者与日俱增,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药源性心力衰竭主要原因:,抑制心肌收缩力,诱发心律失常,使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而诱发,其它:,心肌细胞直接毒性作用,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诱发心肌缺血。,诱发过敏性心肌炎、过敏性心包炎,二、药源性心律失常,1995-200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646,例药源性心血管疾病的病例的统计分析:,诱发心律失常的药物涉及,155,种,其中心血管系统药最多,占,37.2%,。,以普罗帕酮引起的最多,为,75,例,致死病例,35,例(,5.4%,)。,药源性心律失常,是指药物非治疗目的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导致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药源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多种多样,如持续或非持续性室速、扭转型室速,(TDP),、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和室上性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主要由,冲动传导异常和冲动起源异常,引起,前者包括单向、双向传导阻滞,后者包括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活动,(,早后或迟后除极,),,某些药物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亦能引起上述机制从而导致心律失常。,三、心肌炎与心肌病,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超敏性心肌炎(无剂量依赖性),中毒性心肌炎(剂量依赖性),四、心包炎,普鲁卡因胺,异烟肼,麦角新碱,五、心脏瓣膜病,结构毁损、纤维化、粘连、缩短、黏液瘤样变、缺血性坏死、钙质沉着,药物:麦角新碱、摇头丸,六、高血压,第三节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损伤的评价,一、在体评价,1.,心电图:简便、实用、经济、无创,2.,超声心动图:无创、只管观察心脏重构和功能,3.,核医学检查:心功能、断层显像、心肌灌注显像、心肌代谢显像,4.,心电向量图,5.,核磁共振,二、临床病理学评价,1.,组织病理学检查,心脏大小、形态、心重指数,HE,染色、病理改变,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心肌透射电镜,2.,心肌酶谱和心肌蛋白检查,心肌酶谱:持续时间短、敏感性、特异性差,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其中,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敏感性、特异性相对较高,心肌蛋白,肌红蛋白:特异性不高、敏感性高,是心肌早期受损的标志物。,肌钙蛋白:其中,cTnI,心肌受损后出现早,持续时间长,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是动态心脏毒性检测的常规指标。,3.,电解质,电解质紊乱可致心血管急症,引起心源性猝死,三、动力学评价,心排出量、心率、心室内压、血压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