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Public Finance,财政学,2009年1月23日 财政部新闻办公室,春节前城乡困难群众一次性生活补贴全部发放到位,标准为:农村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每人100元,城市低保对象每人150元,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等人员每人180元。为此中央财政共下拨专项资金90.67亿元。截至1月23日中午,全国补贴对象人数共7570万人,目前已发放7520万人,发放比例达到99%,1月24日全部发放到位。,截至2008年底,中央财政累计下拨汶川地震灾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417.94亿元。其中:下拨临时生活救助资金82.74亿元,救助“三无”和“三孤”人员922.44万人;下拨后续生活救助补助资金25亿元,救助对象349.25万人;下拨倒损房屋农户住房重建补助资金300亿元(共安排400亿元,其余100亿元将于近日下拨到位),,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降税承诺,自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将进一步降低鲜草莓等5个税目商品的进口关税。,2009年的关税总水平与2008年相同,仍为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仍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仍为8.9%。,经过此次降税,除上述鲜草莓等5种商品还有1年的降税实施期外,我国已经基本履行完毕加入世贸组织的降税承诺,关税总水平由加入世贸组织时的15.3%降至目前的9.8%。,第一章 财政的概念、特征及其与经济的关系,本章讲授内容,一、财政的,历史发展,二、,财政的概念,三、,财政的本质与特征,四、,财政的基本要素,五、,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本章重点:,各社会阶段财政的构成要素,财政与经济的关系,目的和要求:了解财政的历史演变;财政的构成要素;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掌握财政的概念和特征。,一、财政的历史发展,(一),奴隶制国家财政,(二),封建制国家财政,(三),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四),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小结:,财政的主体、客体、形式、手段等的变化,(一)奴隶制国家财政,1.奴隶制国家财政的主体,2.奴隶制国家财政的内容,3.奴隶制国家财政的形式,4.奴隶制国家财政的职能,返回,(二)封建制国家财政,1.封建制国家财政的主体,2.封建制国家财政的,内容,3.封建制国家财政的形式,4.封建制国家财政的职能,返回,(三)资本主义国家财政,1.财政主体,2.财政内容:P15-16,3.财政形式,4.财政职能,返回,美国,的,财政收支,(四)社会主义国家财政,1.财政主体,2.财政内容:P1719,3.财政形式,4.财政职能,返回,我国的收入与支出,主体,财政内容,财政形式,财政职能,奴隶制国家,国家,收入:奴隶无酬劳动产品,掠夺和纳贡;支出:战争、祭祀、王室费用、水利,实物、力役,组织收入,安排支出,封建制国家,国家,收入:农民无酬劳动,赋税,专卖;支出:军队开支,王室和官俸,水利交通,实物、劳役地租,组织收入,安排支出,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收入:税收,公债,支出:军费,行政费用,投资,社会福利,价值形式,配置自由,收入分配,稳定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收入:税费利债,支出:,军费,行政费用,投资,社会福利,价值形式,配置自由,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小结:财政的历史发展回顾,二、财政的概念,(一)、从财政活动的历史演变中总结,1、组织收入,2、安排支出,政府的行为活动与政府收支,理解点,政府的行为活动与政府收支,政府的根本任务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需要一定的 资金作为后盾 引起政府收支活动,一方面,政府以征税、收费、举债,等方式取得收入 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政府以投资、拨付经费、补助,等方式进行支付 财政支出,(二)、关于财政概念,中国的界定:,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国计,、,国用,、,度支,。,“财政”一词在我国出现还是近百年的事情。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事”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20世纪40年代辞海对财政解释如下:“,财政谓理财之政,即国家或公用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展为目的而获得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西方关于财政的不同解释,英文中的财政为“,Public Finance,”,意为“,公共财政,”,有代表性的财政定义有:,1、财政是,政府收入和支出的管理,。,2、财政是,货币事务及其管理,。,3、财政是,公共部门的经济,。,本书的财政概念:,广义:,狭义:,其他对财政涵义的界定,:,所谓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对财政的理解:,1,、财政活动的主体:国家或政府,这其中包含三层意思:,(1),财政活动以政府为前提;,(,2),政府在财政活动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3,)财政活动是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的经济活动。,2,、财政活动的目的:保证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3、财政活动的基础:是法治,要求依法管理财政收支。这具体通过国家预算来进行。,4、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公共权力,由此采用的手段以强制性为主。,5、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6、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启示:,财政不仅是个经济范畴,还是一个政治范畴。,三、财政的本质与一般特征,(一)财政的本质:,不同学派的基本观点 P24,我国经济学界关于财政本质的不同观点:,1、,国家分配说,: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2、,剩余产品说,:认为财政的本质就是对剩余产品的分配。,3、,社会共同需要说,: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分配。,4、,货币关系说,:认为财政是以货币关系的形成的体系。,5、,社会再生产说:,认为研究财政的本质必须从社会再生产出发,以再生产为前提。,6、,价值分配说,: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价值的分配。,(二)财政的一般特征,1.国家主体性,2.无偿性,3.强制性,4.收支不平衡性,5.公共服务性,四、财政的基本要素,1.财政分配主体:国家(政府),2.财政分配客体:剩余产品,3.财政分配形式: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4.财政分配的手段:收入手段和支出手段,5.财政分配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五、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一),财政分配与经济的一般关系原理,生 产,交 换,消 费,分 配,(二)财政分配与经济的特殊关系原理,1.,财政分配与生产的关系,2.,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关系,3.,财政分配与价格分配关系,4.,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关系,1.,财政分配与生产的关系,A、生产决定财政分配,1.生产为财政提供分配对象,2.生产结构决定财政分配结构,3.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财政分配的性质,4.,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财政分配的特定形式,B、财政分配制约生产,1.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的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2.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结构,3.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巩固和发展,C、财政分配推动生产发展,1、支出结构的影响,2、税收结构的影响,2.,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关系,工资分配影响财政分配:,工资的变动引起财政收支的变化,B.,财政分配制约工资分配:,国家财力制约着工资增长的规模;财政分配通过对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影响制约工资分配;积累与消费比例工资;通过税收、公债调节工资。,3、财政分配与价格分配的关系,A,.价格分配影响财政分配:,价格变动将影响财政税收、财政补贴、财政投资支出的变化。,B.财政分配制约价格分配:,要价格变动要考虑财政承受力,并应通过控制财政补贴或收入核减等来制约财政分配。,4、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信贷分配(与财政分配相比)的特点:,自愿性、有偿性、周转性,B.,信贷分配影响财政分配:,对财政负担、财政平衡的影响,财政分配制约信贷分配:,对信贷资金来源、信贷收支平衡的影响,本章重点内容:,本章关键词:,财政本质 社会主义财政本质,工资分配 信贷分配 价格分配,思考题:如何理解财政与经济的相互关系?,the end,财政与银行不良资产:,2006年底,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称2006财年前6个月的税收收入达到1.81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8%,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公司税收的大幅增长(增加了26%至2500亿美元),以及个人股市收益和管理层奖金税收的增加。联邦政府债务已上升到8.3万亿美元,而布什上台时这一数字只有5.6万亿美元。布什政府正努力将政府债务上限提高到9.6万亿美元。,年份,政府收入(亿元),税收比重,教育费附加,其他收入,债务收入,预算外收入,1997,14322.45,57.49,0.72,4.76,19.73,17.30,1998,16602.66,55.80,0.68,5.02,19.94,18.56,1999,18834.31,56.72,0.67,4.91,19.73,17.97,政府收入构成,年份,国债发行量(亿元),国债依存度(%),国债负担率(%),1990,93.46,3.03,4.79,1991,199.30,5.88,4.89,1992,395.64,10.57,4.81,1993,314.78,6.78,4.46,1994,1028.57,17.76,4.90,1995,1510.86,22.14,5.74,1996,1847.77,23.28,6.52,1997,2412.03,26.12,7.53,1998,3228.77,29.90,10.09,1999,3702.13,28.07,13.11,2000,4680.00,29.47,15.54*,2001,5004.00,26.55,17.67*,表1我国国债依存度和国债负担率,封建制国家财政的内容:,收入内容:赋税、专卖、掠夺,支出内容:领主经济时期,地主经济时期,清代的,支出,表1:康熙中期,岁出统计,岁出项目,银额(两),百分比(%),京城官员俸银、杂项银等,2453772,84,京城、盛京八旗饷银,5348821,183,各省八旗、绿营饷银,13642496,467,各省存留俸工、驿站、河工等银,7761875,266,合计,29206964,100,资料来源:清史稿.食货志.会计六;清朝文献通考、圣武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