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九章 德育 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D,)。,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C,)。,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A.,德育内容,B.,德育规律,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4.,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C,)。,A.,内容,B.,层次,C.,结构,D.,方法,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A,)。,A.,知,B.,情,C.,意,D.,行,6.,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D,)。,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B,)。,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C,)。,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9.,下列原则中属于德育原则的是(,A,)。,A.,导向性原则,B.,因势利导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0.,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A.,道德观念,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D,),A.,正面教育原则,B.,集体教育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2.,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D,)。,A.,各科教学,B.,周队活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13.,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C,)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A.,思想德育,B.,政治思想,C.,思想品德,D.,政治品德,14.,以下属于道德讨论中深入提问的策略有:(,C,)。,A.,突出道德争端,B.,询问“为什么”问题,C.,澄清与总结,D.,使情境复杂化,15.,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D,)。,A.,方法,B.,手段,C.,内容,D.,途径,16.,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校外活动,C.,劳动,D.,共青团活动,1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B,)。,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锻炼法,18.,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C,)。,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19.,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A,)。,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0.,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B,)。,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1.,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B,)提出。,A.,柯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费尔,D.,班杜拉,二、多项选择题,1.,说服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求有:(,ABCD,)。,A.,明确目的性,B.,富有知识性、趣味性,C.,注意时机,D.,以诚待人,E.,调动学生主动性,2.,认知模式的特征有:(,ACD,)。,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B.,坚持性善论,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E.,倡导民主德育观,3.,运用奖励和处分应注意的要求是(,ACD,)。,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C.,发扬民主,D.,注重宣传和教育,E.,坚持严格要求,4.,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的方面有(,ACDE,)。,A.,政治教育,B.,知识教育,C.,思想教育,D.,道德教育,E.,心理健康教育,5.,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ADE,)。,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6.,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ABCE,)。,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E.,疏导原则,7.,德育的途径主要有(,ABCDE,)。,A.,政治课教学,B.,班主任工作,C.,劳动,D.,共青团活动,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8.,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ABCDE,)。,A.,谈话,B.,报告,C.,参观,D.,讲解,E.,讨论,9.,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ABD,)。,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需求,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E.,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10.,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ABCE,)。,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内容,D.,德育目标,E.,德育方法,三、填空题,1.,学校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2.,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等形式。,3.,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4.,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5.,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6.,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7.,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8.,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1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1.,德育方法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12.,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13.“,润物细无声”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法,。,14.,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15.,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16.,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17.,体谅模式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18.,社会模仿模式主要是美国,班杜拉,创立的,吸取认知发展论某些观点与行为主义合理内核相结合。创立了新的认知一行为主义学说。,19.,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地统一过程。,20.,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