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试题解析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252625984 上传时间:2024-11-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三化学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三化学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初三化学探究性试题的特点及解法,一.探究性试题的特点,1.命题素材丰富。探究性试题的命题素材涉及面较广,可以是化学基本概念的探究(如对催化剂的探究、对溶解度影响因素的探究),可以是物质性质类的探究(如对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酸、碱、盐性质的探究),还可以是对物质的性质、制法和实验操作的综合探究等。其中,化学实验的地位十分“显赫”,各类探究性试题常常以实验作为问题的背景。,2.要素可多可少。科学探究的八大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与交流。但在探究性试题的命制过程中,这八个要素不一定都涉及,有些要素即使涉及,也是以题给信息的方式呈现的。,3.信息可新可旧。探究性试题中给出的信息,有些是教材中出现的为同学们所熟知的,也有部分探究性试题,为了考查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所呈现的信息是全新的。面对试题中的全新信息,同学们首先要沉住气,凝神静气阅读试题,直到读懂题意为止;其次,要学会处理信息,从题给信息中删除次要信息、干扰信息,提取有用信息;再次,要学会运用信息,将提取出来的有用信息用于具体问题的解答。,4.方法有规律可循。虽然探究性试题中所渗透的思想方法是丰富多彩的,但只要留心总结,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思想方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控制变量的思想(如探究催化剂的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必须控制温度、催化剂的浓度等影响因素一致);化隐性为显性的思想(如用塑料软瓶做反应容器,可将二氧化碳溶于水这一看不见的现象转化成软瓶变瘪的明显现象);对比探究的方法;追踪探究的方法(见下文例题中的“方案设计”)。,二.探究性试题的解法,例题 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不是也有多种可能?”,猜想与假设: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只有;只有CO;既有;又有CO。,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1)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2)若试纸_,石灰水_,则只有CO。,(3)若试纸_,石灰水_,则既有,又有CO。,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且干燥的。,(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与评价:,(1)该实验开始通一会儿的目的是_。,(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_。,(2006年江西省中考题),分析:该题呈现的探究要素有六个,但结论猜想、方案设计、实验验证等基本要素已经全盘托出,属于探究环节较为完善,但探究难度不是很大的一类试题。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一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可由阅读试题得出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检验。因此,“方案设计”中的(2)、(3)两问以及“结论”中问题的解答较为容易。“反思与评价”中的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问题(1)的分析可由空气组分入手如果不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问题(2)的解答,可由一氧化碳的毒性去思考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会向空气中逸散,装置末端少了一个尾气处理装置。,答案:方案设计:(2)变蓝无明显现象(3)变蓝变浑浊,结论:反思与评价:(1)排出装置内的空气(2)没有尾气处理(吸收)装置,随着第三轮中考复习的进行,同学们还将会遇到难度较大的探究性试题。因此,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对这一类试题解答方法进行总结,不断提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中考化学酸与碱题型解析,1.为什么酸或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答:酸或碱的水溶液,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能够导电,这说明这些溶液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例如HCl在水中解离出H和Cl-,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SO42-;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Ca(OH)2在水中会解离出Ca2和OH-。我们看到酸都能解离出H,而碱都能解离出OH-,也就是说虽然有不同的酸或碱,但其溶液中都包含相同的成分H或OH-,所以它们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2.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答:不是。因为中和反应的定义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除了酸和碱作用能生成盐和水外,在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中我们还学到过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2NaOHCO2Na2CO3H2O);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CaO2HClCaCl2H2O)等,但这些都不是中和反应。,3.pH值小于7、等于7、大于7的溶液加水稀释,其 pH值将分别出现怎样的变化?,答:pH值小于7的溶液是酸性溶液,若加水稀释,溶液会变稀,浓度变小,溶液的酸性随之减弱,pH值会增大,但不会超过7,只会无限接近于7。pH值大于7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同理pH值会减小,但不会超过7,只会无限接近于7。pH值等于7的溶液,显中性,稀释后还是中性溶液,所以其pH不变,还是等于7。,4.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遇到氢氧化铁会变色吗?,答:不会。酸碱指示剂只有遇到酸溶液或碱溶液时才会改变颜色。大多数的酸都是溶于水的,而碱则不同,只有少数碱是能够溶于水的,如: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钡Ba(OH)2)和氢氧化钙Ca(OH)2。当石蕊和酚酞遇到它们的水溶液时会变色,而氢氧化铁Fe(OH)3等是不能溶于水的碱,所以石蕊和酚酞不会变色。,5.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盐酸,为什么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会减小?,答: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长期敞口放置易吸收空气中水分,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能否将试纸用水润湿?,答:不能。润湿后相当于将溶液稀释了,酸性和碱性都减弱了。润湿后测定的酸性溶液的pH值比实际溶液的pH值偏大,而碱性溶液的pH值比实际溶液的pH值偏小。,7.“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是一回事吗?,答:不是。酸溶液仅指溶质为酸的溶液,一定属于酸性溶液;如盐酸、硫酸。但某些盐类化合物的溶液如NaHSO4也显酸性,却不属于酸溶液;碱溶液指可溶碱的溶液(KOH、NaOH、Ca(OH)2、Ba(OH)2、NH3H2O),一定属于碱性溶液;但某些盐类化合物的溶液如Na2CO3溶液也显碱性,却不属于碱溶液。,8,.我们平日所说的调味品盐与化学上的盐是一回事吗?,答:不是。我们平日所用的厨房调味品盐指的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NaCl),而化学上所指的盐是一类化合物的名称,就像酸、碱一样,这类化合物在水中都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像氯化钙(CaCl2)、碳酸钠(Na2CO3)、硫酸钾(K2SO4)等都属于盐类物质。,9.如何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进行?,答:我们可以利用指示剂来完成,在烧杯中加入约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边滴边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为止,此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10.为什么将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密封保存?,答: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CO2+2NaOH=Na2CO3+H2O,会潮解、变质。同样生石灰会有如下反应CaO+H2O=Ca(OH)2,CO2+Ca(OH)2=CaCO3+H2O而变质,所以二者都需要密封保存。,中考必考的四方面化学实验知识,一、重视探究题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探究。常见物质的探究。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Ca2+等。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黑色粉末的探究。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离子作用的探究。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溶液酸碱性的探究。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二、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学生应熟悉实验室制H2、CO2、O2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气体中所含杂质H2O的证明、除杂方法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理也要熟知。,三、计算题要巩固典型题型,如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题,铁矿石炼铁型计算题,解决生活实际的方程式计算题,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图像型分析计算题。,四、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及社会热点,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学与环境污染,药品与健康及今年的限塑令、节能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应该清楚地了解。雪灾、地震、奥运会、洪水等是今年的热点,包括地震中水的处理方法、消毒剂的选用、南方雪灾中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奥运会火炬材料、燃料的性能等。,中考化学重点难点剖析 化学与生活,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B)A、醋酸B、碳酸C、蛋白质D、淀粉2、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C)A、水B、二氧化碳C、蛋白质D、脂肪3、提供人体能量主要来源的一组营养要素(A)A、糖类、油脂、蛋白质B、水、无机盐、维生素C、油脂、维生素、无机盐D、水、蛋白质、糖类4、下列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C)(选项中的“所有”错误。不同的酶有不同的催化作用。)A、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B、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危害身体健康C、酶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所有反应D、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疾病5、人类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乏,又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中,对人体有害的是(B)A、锌B、铅C、硒D、碘6、下列广告语从化学角度,没有科学性错误的(D)A、“K”牌咖啡,滴滴香浓,决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金属元素D、为了预防甲状腺疾病,请食用合格“碘盐”7、下列做法中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B)A、大量出汗后饮用淡盐水B、用二氧化硫蒸馒头C、用小苏打制发酵粉D、酱油中增加适量的铁元素,【重点难点解析】,物质的检验包括鉴定、鉴别和推断等类型.,鉴定是根据某物质独有的性质,选择简便而有明显现象的化学方法来确定该物质的过程,若是离子化合物,必须检验出它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鉴定是对这种物质而言的.,鉴别是在给定范围内,根据物质不同的化学性质,选择简便而又有明显现象的方法,对不同物质加以区别.鉴别是相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而言.,推断是根据已知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运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推理,得出被检验的样品是什么物质或样品中含有什么物质,不含什么物质等.,鉴定和鉴别的解题思路是:依据特性选试剂,加入试剂看现象,根据现象得结论,解答时一般应包括取样、操作、现象、结论四个部分.,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先取样,后操作”.如果样品是固体,一般先用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检验;,要“各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试管中”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要“先现象,后结论”,如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所观察到的现象应记录为“有气泡产生”或“有无色气体放出”,不能说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或“有无色二氧化碳气体放出”.,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鉴定方法现象化学方程式H+将少许石蕊试液滴入被测试液.取少许试液加入锌粒.溶液变红.产生气体(H2)Zn+2HClZnCl2+H2Ca2+滴入Na2CO3溶液,再滴入稀盐酸.白色沉淀,沉淀溶解,产生无色无臭气体.CaCl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