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2 古文二则,孙权劝学,22 古文二则,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孙权劝学,鲁肃赞学,吕蒙就学,孙权劝学鲁肃赞学吕蒙就学,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揣摩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3树立正确的学习观。,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出生于河南光山县,原籍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出生于河南光山,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其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吕蒙(178220),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明。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称其“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不久病死。,吕蒙(178220),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明。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初:,谓:,当涂:,博士:,见:,当初,对说,执政,掌权,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了解,知道,辞:,借口,重点词语,文白对译,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才略:,才干和谋略,更:,遂:,重新,于是,过:,到,拜:,拜见,重点词语,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1.本文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话 劝学,2.,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现身说法,“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3.,本文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1.本文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话,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邪”表反问语气。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告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邪”,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4.分别用一句话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孙权:善劝、好学、关爱部下。,鲁肃:爱才、敬才。,吕蒙:听劝、学有所进。,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示例:,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示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