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财政支出概述,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第二节 财政支出原则,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第四节 财政支出效益,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一、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类别: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简易建筑费支出、地质勘探费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支援农业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价格补贴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抚恤与社会福利费支出、国防费支出、行政事业费支出、债务支出,意义:便于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并对资金进行及时的管理和监督,是进行其他各种分类的基础,二、按费用类别分类,类别: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意义:可以将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直接联系起来,使得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明确,也便于公众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年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它支出,1950,1952,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5,1990,1991,1995,1996-1999,34.7,50.8,66.6,53.8,56.1,57.7,59.9,56.1,48.4,41.5,39.2,11.6,14.5,13.5,15.2,11.1,10.9,14.4,19.7,23.2,25.7,27.0,38.3,23.8,12.2,19.1,21.8,19.2,16.4,11.9,9.1,9.5,8.6,12.7,8.5,6.0,6.4,5.4,5.0,5.3,7.9,11.8,13.8,15.0,2.7,2.4,1.7,5.1,5.6,7.2,4.0,4.4,7.5,9.5,10.2,三、按最终用途分类,补偿性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等,积累性支出:用以增加固定资产的支出,消费性支出:文教科卫支出、抚恤与社会福利费、行政管理费、国防费等,意义:便于分析、研究和正确的安排国民经济中的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四、按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分配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而且对微观经济主体形成较强的预算约束,相比之下,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社会的生产和就业,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大,而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大,年份,财政支出总额,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1950-1952,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1998,366.6,1345.7,2288.7,1205.0,2518.5,3919.4,5311.0,7712.5,13334.9,26791.4,35357.0,2.02,3.78,3.68,4.76,1.75,1.24,6.42,24.23,34.78,24.48,24.96,97.98,96.22,96.32,95.24,98.25,98.76,93.58,75.77,65.22,75.52,75.04,年份,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债务,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费,1950-1952,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6-1990,1991-1995,1996-1999,-,-,-,-,-,-,208.1,1009.1,1623.3,1674.1,1718.0,-,-,-,-,-,-,-,507.0,2325.4,2060.5,1039.4,4.4,25.2,50.5,19.2,7.9,1.5,28.6,229.3,469.2,2403.9,5626.3,3.0,25.6,33.8,38.1,36.2,47.0,104.2,123.5,219.4,419.6,441.4,第二节 财政支出原则,一、西方财政支出原则,1,、效益原则,通过对经济资源的配置,把资源最有效地用于生产,两方面的内涵:,最大限度的不妨碍生产,满足各部门的需要,2,、公平原则,通过对社会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社会分配的状况趋于公平,3,、稳定原则,通过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社会商品供需关系的调节,使社会经济保持均衡稳定的发展,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二、我国财政支出的原则,1,、量出为入原则,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侧重点,我国目前坚持量出为入原则的原因:,2,、优化支出结构原则,含义: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各种比例,使之实现结构的最优组合,以促进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判定标准,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经济目标,财政支出各项目之间的相对增长速度,年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它支出,1950,1952,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1985,1990,1991,1995,1996-1999,34.7,50.8,66.6,53.8,56.1,57.7,59.9,56.1,48.4,41.5,39.2,11.6,14.5,13.5,15.2,11.1,10.9,14.4,19.7,23.2,25.7,27.0,38.3,23.8,12.2,19.1,21.8,19.2,16.4,11.9,9.1,9.5,8.6,12.7,8.5,6.0,6.4,5.4,5.0,5.3,7.9,11.8,13.8,15.0,2.7,2.4,1.7,5.1,5.6,7.2,4.0,4.4,7.5,9.5,10.2,3,、公平与效率原则,1,)一般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公平: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效率:与配置资源相联系的概念,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和经济运行方式,把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借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者联系:公平分配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分配的基础,二者矛盾:,表现,解决方法:兼顾公平与效率,寻求统一性,2,)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基本内容,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以求得个人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能够实现机会均等,体现:转移性支出作用的发挥,标准:转移支付量的确定,取决于收入分配差别的程度,取决于收入分配政策的选择,3,)财政支出的效率原则,基本内容,通过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已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标准(效益的内容):合理的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细化支出项目,体现:编制预算,确定合理的支出规模;对财政支出效益进行考察;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大力培育市场,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绝对量:财政支出的实际数量,相对量:,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GNP,的比重,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实证分析,1,、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绝对量:逐年增加,相对量:先降后升,原因:,2,、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变化,表现:不断增长,原因:,三、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一)理论成果,1,、瓦格纳法则,表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原因,政治因素:对经济法律和契约的需要,经济因素:解决拥挤等外部效应问题,需求的收入弹性: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用于教育、娱乐、文化等领域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快于,GDP,的增长,2,、马斯格雷夫、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发展早期:,政府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发展中期:,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弥补市场失灵,成熟阶段,教育、保健和福利服务的支出,3,、皮科克、怀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假定: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意多交税,内在因素:,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上升,政府支出上升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外在因素,发生外部冲突,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之后,支出不会退回到从前的水平,(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因素,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经济干预政策等,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社会性因素,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第四节 财政支出效益,一、财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1,、计算效益的范围不同,微观经济主体:直接、有形的,政府:还要考虑间接的、长期的、无形的,2,、衡量效益的标准不同,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3,、效益的表现形式不同,货币形式,多种表现形式,二、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法,1,、适用范围: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投资性项目,2,、方法,1,)确定备选方案,2,)计算成本效益,(1),归纳成本效益:,实际成本和效益,由于建设该项目而直接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以及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实际损失,金融成本和效益,由于该工程的建设,使得社会经济的某些方面受到影响,致使价格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某些单位或个人增加收入或减少收入,例:建水电站的成本效益,类型,成本,效益,实,际,的,成,本,和,效,益,直接的,有形,投入的人力、物力、维护费用,农产品产量、水力发电,无形,未开发土地的损失,美化环境,增强人民的健康,间接的,有形,水流转向的损失,减少了土壤的侵蚀,无形,野生资源的破坏,对农业生产的保护,中间的,兴建旅游投资项目,增加旅游收入,最终的,工程投入的费用和未开发土地的损失,增加农业产量、减少土壤侵蚀、水力发电,内部的,建设、管理、维护支出,直接福利(以上全部),外部的,下游地区对它的支持,帮下游控制洪水,金融,地价升高,土地所有者增加收入,(2),计算成本效益:价值形式(货币),有形的成本和效益:相应的市场价格(影子价格),无形的成本和效益:替代,货币的时间价值:,NSB=PV(B-C),贴现率:私人投资收益率和政府借债利率,项目,A,项目,B,项目,C,投资额,10380,10380,10380,预期年限,5,15,25,年预期净效益,2397,1000,736,3%,598,1538,2436,5%,0,0,0,8%,-809,-1821,-2523,3,)确定优先选择的次序,当比较的是两个规模投资相同的项目时:考虑,B/C,的比值,大于等于,1,;考虑,(B-C)/C,的比值,大于,0,规模不同时,参考支出规模和净效益:当选定的支出项目的成本和支出规模相符合时,同时满足净收益值最大,即为最佳方案,(二)最低费用法,1,、适用范围,成本易于计算,效益不易衡量,而且通过这类支出所提供的商品劳务不可能以任何形式进入市场交换,2,、步骤,确定备选方案,计算有形成本,按费用高低排序选择,3,、局限,各备选方案必须无差别的实现同一目标,很多情况下,要综合考虑各支出项目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三)公共定价法,1,、适用范围,成本易于计算,效益不易衡量,但通过这类支出所提供的商品劳务可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2,、原因,存在市场失灵,市场价格不能保证资源配置的自动高效,需要政府定价矫正资源配置结构,3,、内容,平均成本定价法:,AC=AR,二部定价法:产品价格由弥补固定成本的基本费用和弥补变动成本的从量费用共同组成的定价方法,负荷定价法:对于不同时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标准,三、政府采购制度,1,、含义,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竞争性公开招标采购为主要方式,对物品或服务的购买,2,、性质:公开、公正、竞争,3,、我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原因,以前:对资金使用单位直接拨款,由其自行采购,缺点:,财政部门对资金的分配和具体使用脱节,支出单位自主使用资金,不公开、不透明、易诱发腐败,分散采购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采购成本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