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综述

上传人:奇*** 文档编号:252392024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3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3,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2),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3),社会经,-,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经济发展的成就,(1),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2),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区。,3,.,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2),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低,。,(2),改革开放以后,:,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2,.,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三、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突出。,2,.,对策,(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3),搞好城镇和,-,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如下图所示。,-,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4,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表中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图,1,-,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图,2,-,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答案,:,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填写序号,),国际金融,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3),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说明城市之间密切协作,等级体系完整。,2,.,迁移应用,第,(1),题,考查城市群的特征。图中两城市群特点的共同之处表现为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第,(2),题,考查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首位城市作为区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中心,在整个城市群中占据经济主导地位,所以主要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第,(3),题,考查城市群的发展措施。主要措施有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等。,-,1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3,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图,1,-,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图,2,(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质量,(,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原因,2,.,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3,.,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4,.,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会开辟国际市场。,-,17,-,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图所示。,-,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2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材料二,:,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上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答案,:,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答案,:,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整零协作,”,是核心城市为整车生产、周边城市为零部件生产的模式,;“,向周边地区转移,”,说明周边地区成了零部件企业的移入地。,(2),图表信息,:,-,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2,.,迁移应用,第,(1),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我国汽车工业与美国相比发展的优势可从消费市场、生产成本等角度考虑。第,(2),题,考查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汽车,“,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可从分工协作、工业化水平、经济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等方面考虑。,-,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2015,重庆二模,)2015,年,2,月,10,日,中国领导人在听取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读京津冀产业结构及其联系图,完成第,13,题。,-,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1,.,图中,a,、,b,、,c,、,d,所代表的含义是,(,),A.a,为第一产业,B.b,为第二产业,C.c,为第三产业,D.d,为技术扩散,2,.,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会使北京,(,),A.a,比重增加,B.b,比重不变,C.c,比重增加,D.d,服务减弱,3,.,相对于河北而言,不利于天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职能,”,的条件可能是,(,),资源较贫乏,经济实力差,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城市规模大,产业密度大,交通和住房压力大,环境容量较小,A.,B.,C.,D.,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注意箭头的指向与各城市的特点,北京,a,比重最大为第三产业,河北、天津,c,比重都较大,为第二产业,b,则为第一产业,;d,从北京、天津指向河北,为技术扩散。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则必然促进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第,3,题,注意题干的要求,承接,“,非首都职能,”,主要是承接工业转移,与河北相比天津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原有产业密度大,交通、住房压力大。,答案,解析,关闭,1,3,.1.D,2.A,3.C,-,25,-,产业转移的综合分析,1,.,准确判断产业转移的方向,首先要把握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2),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图,1,苏南经济发达,苏中、苏北相对落后,故箭头,b,表示产业转移的方向。,-,26,-,2,.,对比分析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首先要判断出示意图中产业的转出地和转入地,对比各自的优势,然后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如图,2,安徽省成为服装加工基地的区位因素分析,:(1),要分析转入地区的优势,即安徽省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低,;(2),要分析转出地因素,即广东等省级行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3),结合图示,分析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安徽靠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27,-,3,.,探究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产业转移是把双刃剑,无论对转出地还是转入地都会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注意从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保护、社会就业等角度分析。如下图,(,以日本为例,),。,图中直观地反映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28,-,对应训练,(2015,安徽卷,3031),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第,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