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上传人:女**** 文档编号:252386957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篇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只有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才能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规律。,第四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与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工资,资本流通公式和商品流通公式的比较,资本运动总公式的矛盾,劳动力的买和卖,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流通公式和商品流通公式的比较,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商品)-,G(,货币)-,W(,商品),资本流通公式:,G(,货币)-,W(,商品)-,G(,货币),共同点,1,、都是,W-G(,卖)和,G-W(,买)两个阶段的统一,2,、每个阶段都有买者和卖者相对立,3,、都有三个当事人(一个买者,一个卖者,一个又买又卖者),区别,1,、,流通的形式不同,:,商品流通公式,:,先卖后买,,流通的两头都是商品;货币充当流通的媒介;,资本流通公式,:,先买后卖,,用货币购买了商品,再把商品卖掉,重新取得货币,流通的两头都是货币,商品成了媒介。,2,、,流通的目的和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过程,,商品所有者是,为买而卖,,他出卖商品,是为了取得货币,以便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是为了消费;,资本流通,,资本家是,为卖而买,,资本家开始垫支货币的时候,就要取回货币。,流通两头的货币尽管是同质的,量却可以不同。,资本流通公式的修正:,G-W-G,G=G+G,.,在原来垫付的货币额,G,加上一个,增殖额,G,。马克思把这个增殖额叫作,剩余价值,。,正是这种运动,使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的秘密,W,-,G,-,W G,-,W,-,G,3,、流通的界限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过程是有限的:只要换得了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就进入了消费,这一流通过程就结束了,资本流通的过程本身是无限的:,经过一个过程,,G,增殖了,增加了一个,G,。但,G,很快又和原来的,G,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更大量的,G,,开始了一个新的运动过程,目标是一个新的,G,。,运动一旦停止,货币就会立即失去增殖的能力,不能带来剩余价值,也就丧失了资本的特性,变为普通的货币。,资本这种运动的承担者就是资本家,资本家不外是资本的人格化。,G,W,G,是资本运动的一般公式,或称资本的总公式,资本运动总公式的矛盾,G,W,G,的矛盾是指资本运动总公式同前面讲的价值、货币、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因为按等价交换原则,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只是在商品流通中表现价值和实现价值。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它只会引起价值形式的变换,而不会引起价值的增殖。,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不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离开流通:在流通之外不和其他商品生产者发生联系,商品生产者是不能使价值增殖的,并由此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前提。,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了商品,以等价物的交换为出发点。资本家按照价值购买商品,按照价值出卖商品。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G,W,阶段,也不能产生在,W,G,阶段,买和卖阶段本身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只能有一种可能:价值增殖发生在所购买的商品上。,不是发生在商品的价值上,,因为与这种商品的交换是等价的,只能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它的使用价值能成为价值的源泉,能够创造比自身更大的价值,这种商品是人的劳动力,剩余价值的产生之所以不能在流通中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就是因为购买劳动力及出售商品都是在流通领域;但是剩余价值的产生,,劳动力的使用,不是在流通领域,而是离开流通领域进入了,生产领域,以后。,劳动力的买和卖,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它的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力所有者是自由人,只有这样,他才能自由地处置自己的劳动力,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2,、劳动力所有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他除了出卖劳动力以外,再无别的谋生之路。,这两个条件是在封建社会瓦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逐渐形成了这两个根本条件,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就在此条件下蓬勃发展了起来。所以,商品、商品生产、货币、资本都是历史范畴,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在一定条件下灭亡的。,劳动力的价值:生产劳动者必需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1,、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培养及训练,费用,总起来说,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这些生活资料无论在数量还是在构成上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国劳动力的价值的变化取决于:,1,、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的价值趋于降低;,2,、,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所制约的,生活资料构成和数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劳动力的价值趋于提高;,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力价值的物质的变化:,1,、交通工具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教育和训练费用有了迅速的增长。,3,、三是在劳动力价值中,吃、住基本的生活需要比重下降了,而文化生活和其他费用增加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能够进行劳动。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就是劳动过程。,劳动,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量还大的一个价值增殖,,或剩余价值,这里的关键是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后者大于前者,,剩余价值的秘密也正是在这里。,劳动力的买卖,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的,在这里,一个愿买,一个愿卖,他们之间进行的,是平等交易,,这里是商品生产者的自由王国。但是,,劳动力的消费过程,才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劳动力的所有者不仅将要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而且将要为资本家生产出一个剩余价值来,。现在,G,W,G,已经成为可能的了,而这个剩余价值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则要具体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成了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了,成了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劳动者的劳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资本家,劳动过程的成果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抽象劳动过程,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是强制性的,它对于劳动者并不是“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举例说明,1,、,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雇用工人1天支付劳动力价值10元,工人劳动4小时即可将其等价创造出来;,4小时工人消耗棉花10斤,价值15元;消耗纱绽1个(包含各种磨损),价值2元。,工人4小时劳动生产的棉纱价值为15+2+10=27元,(与垫支资本相等),.,将物质形态改变了,但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2、,价值增殖过程,劳动时间延长一倍,棉纱的价值为30+4+20=54元,但资本家垫支30+4+10元=44元,剩余价值10元,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至此,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被彻底解开了:,资本按照价值去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种商品,,G,W,(,Pm,,,A,)(,Pm,代表生产资料,,A,代表劳动力;,经过,生产过程,已经产生了价值增殖,;,资本家再把已经增殖的商品,按价值出售,,最后实现了剩余价值。,劳动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内工人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工人创造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一方面作为,具体劳动,,生产出,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作为,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不仅包括补偿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包括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形态,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起完全不同的作用。根据它们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投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价值以不同形式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量不发生变化,只是改变了它们的物质形态。,可变资本,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价值量会发生变化,产生一个价值增殖。,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理论意义:,这个学说科学地证明了,剩余价值并不是资本家垫支的全部资本带来的,而只是其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带来的。,而可变资本之所以能够带来剩余价值,是因为它购买和使用了雇用工人的劳动力。从而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更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关系。,这个学说对于说明,资本的剥削程度,、,资本的有机构成,,,利润和利润率,、,平均利润和地租,等一系列理论,都有重要的意义。,不变资本在剩余价值中的作用?,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能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吗,?,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为:,C,V,m,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C,V,是预付资本,,V,m,是新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m=m/v,说明在雇用工人新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占有多少,工人得到多少;,不同表示方式:,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说明在一个劳动日中,工人用多少劳动时间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有多少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例:一个资本家有资本,50000,万元,其中,C,为,30000,万元,,V,为,20000,万元,经过一个生产过程,工人为资本家生产了,20000,万元的剩余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率为:,m,=m/v=20000/20000=100%,。,说明工人为资本家干活,一半有报酬,一半没有报酬。,剩余价值量公式,:,M=,(,m/v,),v=m v,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物的外壳掩盖下的生产关系,资本是历史范畴,资本以劳动力商品为存在的决定性条件,而劳动力成为商品则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赚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唯一的动机和直接目的。,对剩余价值的无休止的追求,一方面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同时也是由激烈的竞争所强迫的。,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生产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流通是为了实现剩余价值,分配是分配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就是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败,矛盾和冲突,发展和灭亡。,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用绝对延长工作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m=4/4=100%,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8/4=200%,如果必要劳动时间已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取决于劳动日的长度。,延长劳动日时间,,剩余劳动时间越多,剩余价值也就越多。,增加劳动强度,就是在单位时间付出了更多的劳动量,与延长劳动时间具有相同的意义,也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日的长度界限,劳动日的最低限:大于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日的最高限:,第一,是生理因素;,第二,道德的和社会因素;,劳动日的长短最后取决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用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必要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职业技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