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Slide Title-48 Pt.,First level bullet-32 pt.,Second level-28 pt.,Third and subsequent levels-24 pt.,Line spacing:,.9 lines,.3 before paragraph,*,目 录,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外科感染,*,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Surgical infection,-7th edition,Dr.Xu-Lin Chen,*,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Fluids and Electrolytes Disorder,-7th edition-,Dr.Xu-Lin Chen,*,第三篇 外科疾病概要,外科疾病,概述:,定义,指需要以手术或手法处理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一类疾病。,外科疾病很多,形成独立的外科学。并派生出许多支学科(普外、胸外、神经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血管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脏器移植外科等);,开设外科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对外科疾病特别是外科常见病有个大体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实现自我保健、为防病治病提供有益的帮助。,外科疾病的概述,一、什么是外科疾病,凡是需要以手术或手法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疾病属于外科性疾病;,而以药物或调节饮食、生活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疾病属于内科性疾病。,也就是说:外科医师与内科医师的从业区别,在于他们多掌握了一门运用手术、手法治疗疾病的技术。,即外科医师内科医师,1,把刀,二、外科疾病的范畴,在弄清什么是外科疾病之后,就不难理解外科疾病所涵盖的范畴。简单的说,外科疾病大致可分为五大类:,1,、先天性畸形;,2,、损伤;,3,、感染;,4,、肿瘤;,5,、功能障碍。,外科常见病,主要介绍最常见的一些疾病。,1,、外科感染;,2,、常见损伤性疾病,3,、常见梗阻性疾病,4,、恶性肿瘤;,第十一章,外,科,感 染,Surgical Infection,外科感染在外科领域中最常见,占所有外科疾病(,Injury tumor infection malformation,),的1/3,1/2,。,外科感染,-概念,感染,:微生物,入侵,机体,,滞留,与,繁殖,,并引起局部和/或全身,炎症反应,的过程。,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也包括,创伤,、,手术,、,烧伤,、,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8,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需氧菌与厌氧菌),以内源性(自身)感染为主,病原体多来自人体的正常菌群。,局部症状明显,(,有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多为器质性病变,常有组织化脓坏死,而需外科处理,外科感染的,特点,9,第一节 常见皮肤和软组织 急性化脓性感染,10,一、疖(,furuncle),(一)病因和病理:,疖(,furuncle,)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病菌以金黄葡萄球菌为主,偶可由表皮葡萄球菌致病。,感染好发于颈项、头面、背部毛囊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因金黄葡萄球菌的毒素含凝固酶,脓栓形成是其感染的一个特征。,(二)临床表现,12,面疖特别是鼻、上唇及周围所谓,“,危险三角区,”,的疖症状常较重,病情加剧或被挤碰时,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出现颜面部进行性肿胀,可有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等,病情严重,死亡率很高。,不同部位同时发生几处疖,或者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疖,称为,疖病,。与病人的抗感染能力较低(如有糖尿病),或皮肤不洁且常受擦伤相关。,(,三)预防:,注意卫生、勤洗澡换衣、剪指甲。,(四)治疗:,早期热敷、外敷鱼石脂软膏;化脓后有波动感时可切开引流;口服抗菌素。,疖病,需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提高免疫力,肌注或静注丙种球蛋白,静注抗生素。,(一)病因和病理,痈指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以金黄葡萄球菌为主。,二、痈,(carbuncle),病人年龄一般在中年以上,老年居多;部分病人原有糖尿病。病变好发于皮肤较厚的部位,如项部和背部(俗称,“,对口疔,”,和,“,搭背,”,)。局部:微隆起,红紫色,界限不清,中央有多个脓栓,破溃后有多量脓液排出,中央塌陷如,“,火山口,”,状。全身:畏寒、发热、食欲不佳、白细胞计数。,(二)临床表现,1.,全身治疗:休息、营养、镇痛剂、抗菌素。,(三)治疗要点,2.,局部治疗:早期热敷,鱼石脂软膏外敷;出现多个脓点、表面紫褐色或已破溃流脓时,需要及时切开改善引流。在静脉麻醉下作,“,十,”,或,“,+,”,形切口切开引流,深达筋膜,切断皮下纤维小梁,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伤口用干纱布或碘仿纱条填塞。,(一)病因:,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以为厌氧性细菌。,(二)病理:,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特点是: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三、,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21,局部:,一般皮下蜂窝织炎,红肿、剧痛明显,,向四周迅速扩散,病变部位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中央部分常坏死。,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由厌氧菌(肠球菌、兼性大肠杆菌、拟杆菌、兼性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引起。,新生儿皮下坏疽,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蜂窝织炎,皮下空虚、漂浮感、积脓多时有波动感。,(三)临床表现,24,全身:,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白细胞计数;,口底、颌下和颈部的蜂窝织炎,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时炎症可蔓延到纵,隔。,25,26,(四)治疗,全身及局部早期治疗同一般原则。患部休息、早期热敷理疗;抗菌素治疗(,抗生素或甲、替奥硝唑,);,严重的急性蜂窝织炎应做广泛的切开。,口底、颌下、颈部的急性蜂窝织炎应早期切开。,对有捻发音者要早期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用,3%,过氧化氢或,0.02%,高锰酸钾液湿敷。,四、,丹毒(,erysipelas),(一)病因病理:,致病菌为乙型溶血型链球菌,是皮肤及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很少有组织化脓坏死。,(二)临床表现:,好发于面部和下肢,,局部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略隆起,指压可退色,红,肿区皮肤可有张力性水疱,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头痛、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足癣和丝虫病可引起,下肢丹毒反复发作。,28,(三)治疗要点,1.,休息、抬高患肢。,2.,50%硫酸镁湿热敷。,3.,静脉应用抗菌素,青霉素、红霉素、先锋类。,4.,防止接触性传染。,(四)预防,-,下肢丹毒有足癣者应同时治疗。及时处理皮肤粘膜小伤口,29,五、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急性淋巴管炎,(一)病理和临床表现,急性淋巴结炎(,acute lymphadenitis),早期:淋巴结肿大,疼痛和触痛,可活动,皮肤正常。,晚期:淋巴结融合成块,疼痛和触痛加重,皮肤红肿,可形成脓肿。,急性淋巴管炎(,acute lymphangitis),表浅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红线征,局部触痛。,深部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行有条形触痛区。,30,(二)治疗,1、局部理疗、热敷,2、处理原发病灶,3、淋巴结化脓形成脓肿时切开引流,4、有全身症状:应加用抗菌素,(三)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灶:如足癣手部感染、扁桃体炎,龋齿。,32,33,五、浅部脓肿,组织感染液化,局限性脓液积聚,有完整的纤维性脓腔壁者,称脓肿,。,位于体表软组织内的脓肿,常继发于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疖等;可发生于损伤后感染处;或因脓血症的脓栓迁移而成。,外科感染,乳房脓肿,臀部脓肿,36,临床表现,1,、浅部脓肿:,全身症状轻,局部表现突出;局部隆起,红、肿、热、痛,压之剧痛;有波动感,波动程度与脓肿大小、深浅、脓腔壁厚薄有关;脓肿小、位置深或脓腔壁厚者,波动感一般不明显。,外科感染,37,外科感染,脓肿波动试验,38,2,、深部脓肿:,全身反应较重,局部表现不明显;局部红、热虽不明显,但有肿胀、疼痛和压痛;主要诊断方法是穿刺。在压痛或水肿最明显处,用粗针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诊。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定位,,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外科感染,39,鉴别诊断,1,、外伤性血肿:,外伤史;穿刺抽出血性液,涂片检查无脓细胞。,2,、冷脓肿,(,寒性脓疡,),:,有结核病灶;病程长、发展慢;局部无红、痛、热等急性炎症表现;穿刺脓液稀薄、含干酪样碎屑;多发生在脊柱旁、腰部或腹股沟区。,外科感染,40,3,、感染性动脉瘤:,多位于腋窝、腘窝及腹股沟区;虽有红、肿、热、痛等,但肿块呈膨胀性搏动,其部位有较大的血管经过;有时可听到血管收缩杂音,如阻断动脉近端,搏动和杂音可消失。,4,、脑脊膜膨出症:,位于腰背部中线位;加压时能缩小;穿刺抽出脑脊液。,外科感染,41,治疗,1,、脓肿未成熟前,治疗与疖、痈相同。,2,、使用抗生素。,3,、脓肿形成即应行切排术。,4,、支持,疗法。,外科感染,42,外科感染,浅表脓肿切开引流,43,外科感染,深部脓肿切开引流,44,外科感染,深部脓肿切开引流,45,复习思考题,1,、,常见皮肤和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有哪些?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是什么?,2,、,何谓痈、疖、丹毒、蜂窝织炎、脓肿?,抗菌素选择的原则:,1,、可根据感染的部位,感染的器官,感染的性质,脓液 的性状,病情的严重程度选用抗菌素。,2,、可以用一种抗菌素控制的感染,不联合应用抗菌素;可 用窄谱抗菌素控制的感染,不用广谱抗菌素。,3,、有数种同样有效的抗菌素可选择时,应选用药源充足、价格较廉和副作用较小的。,4,、对全身情况不良的病人应尽量使用杀菌性抗菌素。,5,、对不同类细菌选择首选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