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整理课件,*,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自然通风与局部送风,本章要求:,1、了解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2、理解自然通风的计算;,3、掌握自然通风系统中的工艺布置原则;,4、了解局部送风的有关知识。,整理课件,第七章 自然通风与局部送风整理课件,1,第一节,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空气流过窗孔时的阻力P,为窗孔两侧的,压力差为:,P=v,2,/2 (7-1),则 v=2P/(),1/2,=(2P/),1/2,(7-2),通过窗孔的空气量:,L=vF=F(2P/),1/2,(7-3),G=L=F(2P),1/2,(7-4),整理课件,第一节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整理课件,2,一、,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根据流体静力学原理,,窗孔b的内外压差,为,Pb=PbPb,=(Pagh,n,)(Pagh,w,),=Pa+gh(,w,n,),(7-5),Pb+(-Pa),=Pb+Pa,=gh(,w,n,),(7-6),把gh(,w,n,),称为热压,。,整理课件,一、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整理课件,3,二、,余压及,中和面,:,何谓余压:,位于中和面上的窗孔是没有空气流动的。,P,xa,=P,xo,h,1,(,w,n,)g,=h,1,(,w,n,)g,(7-7),P,xb,=P,xo,+h,2,(,w,n,)g,=h,2,(,w,n,)g,(7-8),整理课件,二、余压及中和面:整理课件,4,三、,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正压区,;,负压区,,即,空气动力阴影区。,空气动力阴影区最大高度,为,H,c,0.3(A),0.5,(7-9),了解建筑物周围气流运动状况,不但对自然通,风计算、天窗型式的选择和配置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进、排风口的配置也有重,大影响。如第六章所述,局部排风系统排放的有,害物质浓度不符合排放标准要求时,如将其排入,空气动力阴影区内,有害物质会逐渐集聚;如有,整理课件,三、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整理课件,5,进风口布置在该区域,有害物质会随进风进入厂,房。图7-4是铸造车间化铁炉烟气采用不同排放,高度时有害物质分布示意图。图a,烟气排入建,筑物上部空气动力阴影区内,有害物质在车间上,部及周围集聚。图b是烟气排入空气动力阴影区,以上,,这样车,间周围,有害物,质浓度,大大下降。,整理课件,进风口布置在该区域,有害物质会随进风进入厂整理课件,6,室外气流吹过,建筑物时,其四周,的静压分布如图,7-5所示,迎风面,为正压区,顶部,及背风面均为负,压区。图7-6所示,的双凹形天窗2和,4,从局部看处于,迎风面,由于它们处于整个建筑所造成空气动力,阴影之内,所以窗孔2、4处均为负压。,整理课件,室外气流吹过整理课件,7,风压的定义,:,和远处未受扰动的气流相比,由于风的作用,在建筑物表面所形成的空气静压力变化。,风压值,:,某一建筑物周围的风压分布与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和风向有关。风向一定时,建筑物外围结构上,某一点的风压值可用下式表示:,P,f,=Kv,w,2,w,/2,(7-10),整理课件,风压的定义:整理课件,8,四、,热压、风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迎风面窗孔a的内外压差,为,Pa=P,xa,K,a,v,w,2,w,/2,(7-11),背风面窗孔b的内外压差,为,Pb=P,xb,K,b,v,w,2,w,/2,=P,xa,+hg(,w,n,)K,b,v,w,2,w,/2,(7-12),整理课件,四、热压、风压同时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整理课件,9,第二节 自然通风的计算,根据现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规定:放散热量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其自然通风应仅考虑热压作用。,1、设计计算:,2、校核计算:,3、计算时的简化条件:,1)通风过程是稳定的,影响自然通风的因素不随时间而变化。,整理课件,第二节 自然通风的计算整理课件,10,2)整个车间的空气温度都等于车间的平均空气,温度t,np,;,t,np,=(t,n,+t,p,)/2,式中t,n,室内工作区温度,,t,p,上部窗孔的排风温度,,。,3)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静压均保持相等,静压沿高度方向的变化符合流体静力学法则;,4)车间内空气流动时,不受任何障碍的阻挡;,5)不考虑局部气流的影响,热射流、通风气流到达排风窗孔前已经消散;,6)用封闭模型得出的空气动力系数适用于有空气流动的孔口。,整理课件,2)整个车间的空气温度都等于车间的平均空气整理课件,11,一、,自然通风的设计、校核计算步骤,1、计算消除余热所需的全面通风换气量;,G=Q/(c(t,p,-t,j,)kg/s,式中Q,车间的总余热量,KJ/s;,t,p,车间上部窗孔的排风温度,;,t,j,车间的进风温度,,;,c空气比热,c=1.01kJ/kg,。,2、确定窗孔的位置及中和面位置;,3、计算各窗孔的内外压差;,整理课件,一、自然通风的设计、校核计算步骤整理课件,12,4a、分配各窗孔的进、排风量,计算各窗孔面积。,4b、计算各窗孔的进、排风量,并校核自然通风量能否满足要求。,注:中和面在设计计算中应当假定;校核计,算中应当计算确定。,进风窗孔,=G,a,/(,a,(2h,1,(,w,-,n,),w,),1/2,),排风窗孔 F,b,=G,b,/(,b,(2,P,b,p,),1/2,),=G,b,/(,b,(2h,2,(,w,-,n,),p,),1/2,),整理课件,4a、分配各窗孔的进、排风量,计算各窗孔面积。整理课件,13,根据空气量平衡方程式,G,a,=G,b,,如果近似认为,a,b,,,w,p,。上述公式可简化为:,(F,a,/F,b,),2,=h,2,/h,1,或F,a,/F,b,=(h,2,/h,1,),0.5,7-20,从公式20可以看出,进排风窗孔面积之比是随中和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和面向上移(即增大h,1,减小,h,2,),排风窗孔面积增大,进风窗孔面积减小;中和面,向下移,则相反。在热车间都采用上部天窗进行排风,,天窗的造价要比侧窗高,因此中和面位置不宜选的太高,二、,车间排风温度t,p,(),1、温度梯度法:,适用于厂房高度不大于15m,当室内散热比,较均匀,且散热强度不大于116w/m,3,的场合。,t,p,=t,n,+t,H,(H2)(7-13),整理课件,根据空气量平衡方程式,Ga=Gb,如果近似认为a 整理课,14,2、有效系数法,适用于厂房高度大于15m,且散热强度大于,116w/m,3,的场合。,当作业地带无局部排风时:,t,p,=t,w,+(t,n,t,w,)/m,(7-14),当作业地带有局部排风时,:,t,p,=t,w,+Q0.278c(t,n,t,w,)G,jp,/(GG,jp,),(7-15),整理课件,2、有效系数法 整理课件,15,散热量有效系数m,m=(t,n,t,w,)/(t,p,t,w,),(7-16),通常m值宜按同类车间实测数据采用,见,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61表3-6。,当无实测资料时,单跨生产厂房可按下式,计算:,m=m,1,m,2,m,3,(7-17),整理课件,散热量有效系数m整理课件,16,第三节,避风天窗与风帽,一、,避风天窗,整理课件,第三节 避风天窗与风帽整理课件,17,整理课件,整理课件,18,二、,筒形风帽,1、,筒形风帽结构,2、,筒形风帽的选择,根据风帽直径,确定风帽的具体型号。,风帽直径可利用公式计算或由线算图查取。,整理课件,二、筒形风帽整理课件,19,第四节,自然通风与工艺,、,建筑设计的配合,一、,建筑形式,1、采用单跨车间;2、采用穿堂风;,3、采用双层结构;,4、进风侧窗离地面的高度:夏季不宜超,过1.2m,冬季应设在4m以上;,5、采用避风天窗;,6、多跨厂房应将冷热跨间隔布置。,整理课件,第四节 自然通风与工艺、整理课件,20,二、厂房总平面布置,1、厂房主要进风面一般应与夏季主导风向,成6090度角,不宜小于45度;,应避免西晒;,不宜将过多的辅助建筑布置在厂房四周。,2、自然通风的各建筑物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见课本p192表7-4。,整理课件,二、厂房总平面布置整理课件,21,三、,工艺布置,1、,以热压为主进行自然通风的厂房,应,尽量将散热设备布置在天窗的下方。,以穿堂风为主进行自然通风时,应把热源,单排布置在夏季盛行风向的下风侧。,2、,炎热地区,可把热源布置在厂房外面、,且位于夏季盛行风向的下风侧,仅把炉子操作,口放在厂房内。布置在室内的热源,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整理课件,三、工艺布置整理课件,22,3、,当热源沿厂房一侧外墙布置时,且外墙与热源之间无工作点时,热源应尽量布置在该侧外墙两个进风口之间。,4、,当散热设备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应尽量将其布置在建筑物的顶层。,如必须布置在其他各层时,应采取防止热空气影响上层的措施。,整理课件,3、当热源沿厂房一侧外墙布置时,且外墙与热源之间无工作点,23,第五节,局部送风,一、普通风扇,吊扇由叶片、吊杆、扇头、上罩及供电线,路组成。,适用于室温35,和热辐射照度小于300,w/,m,2,的场合。,当热辐射照度大于300 w/,m,2,试,工作地点,的风速:轻作业24m/s;中作业35m/s;,重作业57m/s。,整理课件,第五节 局部送风整理课件,24,二、喷雾风扇,1、作用,:增加风速及降温。,2、要求,:采用喷雾风扇时,应力求控制雾,滴直径不超过100m,最好在60m以下。,3、适用场合:,空气温度高于35、辐射照,度大于1400 w/m,2,,且工艺不忌细小雾滴的中、,重作业的工作地点。,工作地点的风速应采用35m/s。,整理课件,二、喷雾风扇整理课件,25,三、系统式局部送风,1、适用场合,:,当工人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辐射照度和空,气温度较高,且工艺条件又不允许有水滴,或,工作地点散发有害气体或粉尘不允许采用再循,环空气时,应采用系统式局部送风。,整理课件,三、系统式局部送风整理课件,26,2、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应按表7-6确定。,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表7-6,辐射照度,(w/m,2,),冬季温度(),冬季风速,(m/s),夏季温度(),夏季风速,(m/s),350700,7001400,14002100,21002800,2025,2025,1822,1822,12,13,23,34,2631,2630,2529,2428,1.53,24,35,46,整理课件,2、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度和辐射照度冬季温度(,27,(一)系统式局部送风的设计,1、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不应与进气通风,系统合并;,2、不得将有害物质或热气流吹向人体;,3、送风气流宜从人体的前侧或前侧上方倾,斜吹到头、颈和胸部,或从上向下垂直送风;,4、送到人体上的有效气流宽度,宜采用,1m;对于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3,的轻作业者,,采用0.6m。,整理课件,(一)系统式局部送风的设计 整理课件,28,送风口的型式及选用:,1、送风口(或喷头)型式:,有旋转送风,口、圆形送风口和球形可调风口等。,2、选用原则:,(1)当工作场所较大时,宜采用大型送,风口或旋转送风口;,(2)当工作地点固定时,可采用带有渐扩,短管的圆形送风口;,(3)球形可调风口适用于船舶、飞机、工,厂车间、电话交换机房等场合的定点送风。,整理课件,送风口的型式及选用:整理课件,29,(二)系统式局部送风的计算,1,、计算内容,:首先确定工作地点所需要的温,度和风速,然后求出送风口出口风速、送风量、,送风口尺寸以及送风温度。计算前,首先要根据,表7-6的规定,确定局部工作地点的温度和风速,,然后按自由射流规律进行计算。,2、,计算方法,: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系统的目,的是在工作地点造成一定的风速和温度,在自由,射流的边界附近,射流温度接近于室温,气流速,整理课件,(二)系统式局部送风的计算整理课件,30,度接近于零,边界部分的气流实际上起不,到局部送风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