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52205237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两块糖背后的奥秘:儿童延迟满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两块糖的故事,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1972年。,斯坦福大学Bing幼儿园。,16个男孩和16个女孩,年龄在3-4岁。,“,使人惊奇的房间,”,装有单面镜的实验室。,一套小桌椅、装有巧克力的糖果盒、一个门铃。,任务:儿童只有等到实验者工作完回来,才能吃到两块巧克力,等待的过程中不能碰或吃巧克力;如果无法坚持可以按铃叫回实验者,但只能吃到一块巧克力。等待时间为15分钟。,2,两块糖的故事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1972年。2,两块糖的故事,结果:,3岁孩子大部分很难坚持到最后,4岁孩子有接近50%能够延迟满足,坚持到最后。,有趣的是:,那些在幼儿期能够做到自我延迟满足的孩子,读大学时的学业能力倾向测验(SAT)分数也高,社会适应能力也强。,3,两块糖的故事结果:3岁孩子大部分很难坚持到最后,4岁孩子有接,什么是自我延迟满足?,自我延迟满足:,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调节能力。,包括两阶段:,延迟选择、延迟维持。,4,什么是自我延迟满足?自我延迟满足: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国外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研究,50年概况,发展特点:,3-12岁儿童,社会影响因素:,父亲缺失、社会责任、社会学习、群体压力、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社会文化,心理影响因素:,注意、心理表征、元认知、心理冲突、情绪、言语、观念诱导、性别差异,预期作用:,幼儿期的自我延迟满足水平对青春期后社会适应水平的预测,特殊领域:,大学生学业延迟满足、职业延迟满足、幼儿亲社会性延迟满足,5,国外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研究50年概况发展特点:3-12岁儿,国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研究,10年概况,发展特点:,2-12岁儿童,社会影响因素:,社会文化,、家庭婚姻质量、社会学习、群体压力、亲子关系,心理影响因素:,注意,、认知表征、,元认知,、情绪、,言语,、心理理论、观点采择、,气质,、,性别、,脑损伤,预期作用:,4岁自我延迟满足水平对小学阶段的社会交往和初中阶段的学习适应的预测,特殊领域:,初中生学业延迟满足、职业延迟满足、,幼儿亲社会性延迟满足,6,国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研究10年概况发展特点:2-12岁儿,介绍三项研究,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预期的追踪,中国和澳大利亚3.54.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跨文化比较,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7,介绍三项研究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研究一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预期的追踪,8,研究一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研究目的与假设,采用追踪设计,首先考察儿童4岁时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在5年后考察儿童9岁时的学校社会交往能力,以探讨4岁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儿童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的预期作用。,9,研究目的与假设采用追踪设计,首先考察儿童4岁时的自我延迟满足,研究方法,测量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Time 1:1999年1011月),样本总体:,辽宁师范大学幼儿园随机抽取86人,平均年龄4岁,男女各半。,追踪样本:,54人,平均年龄4岁,男24人,女30人。,22(被试间性别被试内奖励物)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10,研究方法测量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10,主要实验工具,实验前,11,主要实验工具实验前11,主要实验工具,正式实验,12,主要实验工具正式实验12,延迟时间计时,幼儿完成等待的时间标准为15分钟。,三种情形:一直等到15分钟,中途按铃终止延迟,中途因违规而终止延迟,延迟时间:计时起点和终止点间隔的时间,以秒为单位。,13,延迟时间计时 幼儿完成等待的时间标准为15分钟。13,延迟策略编码,时间取样观察法,每15秒记录该时间段内典型行为。,幼儿表现出何种行为就在相应策略下记1分。,11种延迟策略:(1)企图按铃;(2)消极行为;(3)寻求母亲;(4)寻求目标;(5)回避铃;(6)动作分散;(7)离座;(8)静坐;(9)任务自语;(10)非任务自语;(11)自我强化,对两位评分者做编码培训,二人达到90%一致后,再编码,确保研究可靠性。,14,延迟策略编码 时间取样观察法,每15秒记录该时间段内典型行为,研究方法,测量儿童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Time 2:2004年1011月),追踪样本:,54人,平均年龄9岁,就读于大连市23所普通小学36个班级中。,以自编小学生学校适应教师评定问卷、同伴限定提名法、社交焦虑和孤独感量表,测量学校社会交往能力。,15,研究方法测量儿童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Time 2:20,结果与讨论,考察追踪样本对样本总体的代表性,16,结果与讨论考察追踪样本对样本总体的代表性16,能力分组后追踪样本对样本总体的代表性,注:(高分组:,M,0.67,SD,中分组:中间部分,低分组:,M,0.67,SD,),17,能力分组后追踪样本对样本总体的代表性注:(高分组:M0,不同组儿童自我延迟满足使用延迟策略差异,18,不同组儿童自我延迟满足使用延迟策略差异,儿童9岁时学校适应的差异,19,儿童9岁时学校适应的差异 19,儿童9岁时同伴接纳水平的差异,20,儿童9岁时同伴接纳水平的差异 20,儿童9岁时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差异,21,儿童9岁时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差异 21,研究二 35岁幼儿自我延迟 满足能力的发展特点,22,研究二 35岁幼儿自我延迟,研究目的与假设,依据选择等待实验范式,观察并分析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过程中的自发行为表现,分年龄段取样,深入考察我国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23,研究目的与假设依据选择等待实验范式,观察并分析幼儿自我延迟满,研究方法,被试:大连市两所普通幼儿园随机抽取118名35岁幼儿,3岁39人(男19人,女20人),4岁40人(男女各半),5岁39人(男19人,女20人),322(年龄性别奖励物)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选择等待实验范式的程序同研究一。,24,研究方法被试:大连市两所普通幼儿园随机抽取118名35岁幼,结果与讨论,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平均延迟时间,25,结果与讨论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平均延迟时间 25,延迟时间的322 MANOVA分析,年龄:,F,(2,106),=11.303*,p,0.001,性别:,F,(1,106),=1.396,奖励物:,F,(1,106),=0.000,性别年龄:,F,(2,106),=2.319,性别奖励物:,F,(1,106),=0.793,年龄奖励物:,F,(2,106),=0.920,性别年龄奖励物:,F,(2,106),=0.273,26,延迟时间的322 MANOVA分析年龄:F(2,1,年龄与是否完成选择等待任务的,2,检验,2,=8.029*,p,0.05,3岁:39名幼儿中只有9名完成等待,4岁:40名幼儿中有11名完成等待,5岁:39名幼儿中有20名完成等待,27,年龄与是否完成选择等待任务的2检验 2=8.029*,由低至高将,延迟策略划分为四个水平,水平:,无意义策略,(企图按铃、消极行为),水平:,寻求策略,(寻求母亲、寻求目标),水平:,自我分心、问题解决策略,(回避铃、动作分散、离座、静坐),水平:,自我言语控制策略,(任务自语、非任务自语、自我强化),28,由低至高将延迟策略划分为四个水平水平:无意义策略(企图按,35岁幼儿延迟策略水平年龄差异检验,水平:,F,(2,115),=0.042,水平:,F,(2,115),=8.329*,p,0.001,水平:,F,(2,115),=8.332*,p,0.001,水平:,F,(2,115),=2.968,29,35岁幼儿延迟策略水平年龄差异检验水平:F(2,11,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延迟策略对延迟时间的多元回归分析,30,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延迟策略对延迟时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3,31,31,研究三 中国和澳大利亚3.54.5岁幼儿 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跨文化比较,32,研究三 中国和澳大利亚3.54.5岁幼儿,研究目的与假设,采用跨文化比较方法,对中国和澳大利亚3.54.5岁幼儿的延迟维持能力进行比较,并试图从分析两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和教育差异的角度,解释影响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深层社会文化因素。,33,研究目的与假设采用跨文化比较方法,对中国和澳大利亚3.54,研究方法,被试:中国大连两所普通幼儿园随机抽取86名3.54.5岁头生幼儿,男女各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市普通幼儿园随机选取36名3.54.5岁头生幼儿,男21人,女15人。,由澳大利亚研究合作者完成国外实验部分。,34,研究方法被试:中国大连两所普通幼儿园随机抽取86名3.5,研究方法,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国别,实验程序:同研究一、二,实验工具:考虑文化等值性,只用玩具车,延迟时间计时:同研究一、二,延迟策略编码:同研究一、二,延迟策略水平划分:同研究二,35,研究方法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为国别35,结果与讨论,中澳3.54.5岁幼儿延迟时间差异检验,M,中,=456.12s,SD,中,=353.98s,M,澳,=649.33s,SD,澳,=359.53s,t,=2.737*,p,0.01,36,结果与讨论中澳3.54.5岁幼儿延迟时间差异检验36,国别与是否完成选择等待任务的,2,检验,中国:86名幼儿中只有26名完成等待,澳大利亚:36名幼儿中有23名完成等待,2,=10.139*,p,0.001,37,国别与是否完成选择等待任务的2检验中国:86名幼儿中只有2,中澳3.54.5岁幼儿延迟策略水平差异检验,水平:,t,=2.696*,p,0.01,水平:,t,=1.555,水平:,t,=-5.536*,p,0.001,水平:,t,=-1.215,38,中澳3.54.5岁幼儿延迟策略水平差异检验水平:t=,中澳3.54.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延迟策略对延迟时间的多元回归分析,39,中澳3.54.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延迟策略对延迟时间的多元,40,40,研究结论,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具有发展性,表现出阶段性年龄特征。,中澳3.54.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既有一定跨文化差异性,也有微弱一致性。,4岁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儿童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各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41,研究结论 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具有发展性,表现出阶段,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999年开始中澳合作研究,2002,200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涉及四篇博士、四篇硕士、两篇本科学位论文。,35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特点及其中澳跨文化比较(杨丽珠,王江洋,刘文 2005),儿童4岁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对其9岁时学校社会交往能力预期的追踪(杨丽珠,王江洋 2007),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视觉认知过程(韩玉昌,任桂琴 2006),四种注意情境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杨丽珠,徐丽敏,王江洋 2003),幼儿气质与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关系(杨丽珠,刘文 2008),癫痫幼儿与正常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比较(杨丽珠,金欣俐,王江洋 2009),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杨丽珠,于松梅 2005),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培养(杨丽珠,刘闯 2008),幼儿期自我延迟满足水平对初中学习适应的预测(杨丽珠,王晓文 2009),幼儿亲社会延迟满足选择行为的发展(王江洋,刘歌 2009),私立幼儿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选择与责任心的关系(王江洋,冯辉莲 2008),42,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999年开始中澳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