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03 十一月 2024,第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岩浆作用模型,4.2,岩浆作用过程中微量元素分配演化的定量模型,*,2,4.2.1,岩浆形成过程中部分熔融的定量模型,4.2.2,岩浆结晶过程中结晶作用模型,2013/10/11,自然体系如岩浆作用中,元素在不同相间的分配并非是静态的分配,而是,动态演进式,的分配。,例如,橄榄石自玄武岩浆中结晶,(Ni在橄榄石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14),随着晶体内部结晶Ni将在晶体核心富集,同时使与之平衡的熔体中Ni浓度降低,当晶体外层依次结晶时,尽管,Ni的分配系数,不变,但是在熔体中Ni浓度愈来愈低的情况下进行分配的,结果不仅橄榄石晶体核心到边缘Ni浓度逐渐变低,而且,熔体中的Ni也随橄榄石晶出而愈益贫化,。,3,2013/10/11,岩浆作用,指岩浆形成、演化和固结成岩的一系列作用。岩浆作用过程中,往往经历,部分熔融作用、同化混染、岩浆混合和结晶作用,等过程。,微量元素在矿物和熔体之间的分配可能导致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微量元素的浓度变化达,几个数量级,。,因此,微量元素分配的定量研究可以用来作为岩浆演化高度灵敏的,指示剂,。,4,2013/10/11,如果在开放体系中,岩浆分异通过以下两种过程进行:,与其它固体混染物的,同化作用,(Assimilation of an initially solid contaminant),两种以上成分不同的岩浆的,混合作用,(Mixing of two or more contrasting magmas),5,2013/10/11,岩浆作用,*,6,源区部分熔融,原始岩浆,快速上升,喷出地表,火山岩,结晶分异,同化混染,侵入,上升的地幔柱头,软流圈,岩石圈地幔,中下地壳,2013/10/11,研究微量元素在岩浆过程中的分配演化规律,仅仅依靠简单的分配定律显然不够,还必须研制出适用于表征地质体系各类作用过程微量元素行为的,数学模型,。,径过努力,地球化学已径有了模拟多种岩浆作用过程中元素分配演化的定量模型,。,最常用的为,分离结晶和部分熔融过程模型,。,这些模型都是以微量元素在晶体相与熔体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为基础的。,7,2013/10/11,4.2.1,岩浆形成过程中部分熔融的定量模型,微量元素一般原则也可用于岩浆部分熔融,说明随熔融进行,Tr,在形成岩浆中富集或贫化的趋势。三种端元模式:,批次或平衡熔融(batch melting):,部分熔融过程中熔体与残余固相发生连续再平衡,直到熔体移出-,平衡部分熔融。,分馏熔融(fractional melting):,部分熔融产生的无限小量熔体连续地自残余相移出。,收集熔融(collection melting):,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连续自残余相移出,聚集于一个岩浆房中,经充分混合最后得出一种平均成分。,8,2013/10/11,4.2.1,岩浆形成过程中部分熔融的定量模型,1.,平衡部分熔融,2,.定量模型假设,3,.定量模型,*,9,2013/10/11,1.,平衡部分熔融,岩浆形成最常见和最可能的就是,平衡部分熔融(,equilibrium melting,),,在整个部分熔融过程中,熔体与残留固体始终保持平衡,直到熔体离去,这种熔融又称,批次熔融、平衡熔融或一次熔融,。,10,4.2.1,岩浆形成过程中部分熔融的定量模型,2013/10/11,在整个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在固相和液相之间的总分配系数始终保持不变;,整个熔融过程中,残余固相中各矿物相对,形成熔体的贡献比例保持不变。,*,11,2.,定量模型,2,个假设,2013/10/11,推导出批次熔融定量模型,:,(5.1),C,i,L,-元素,i,在形成熔体中的浓度,,C,i,0,-,i,在原始固相中的浓度,,D,0,-熔融开始时,i,在母岩矿物集合体与熔体之间的总分配系数,,F,-形成熔体占母岩重量百分数,反映部分熔融程度(0到1熔融程度增大)。,P,-元素在被熔参加熔体的那些矿物与熔体间的总分配系数。,3.,定量模型,12,2013/10/11,如果熔融过程中原始固相中某一矿物质量百分数,W,i,0,等于,熔融后残余固相中该,矿物的重量百分数,W,i,和进入到熔体中该矿物相的重量百分数,P,i,,,W,i,0,W,i,P,i,,则,D,0,D,P,,即如果各种矿物相的熔化是按照它们在母岩中的标准比例进行,熔化过程中式,D,中的,W,i,保持不变,或形成的熔体与母岩具有相同成分,,P,D,0,,式(5.1)简化为:,或,D,0,代替了,P,,为模式批次熔融模型(modal melting),。,(5.2),(5.3),13,2013/10/11,地壳中要确定一种,岩浆形成的源岩及其矿物成分一般很困难,,式(5.1)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但部分熔融的,残余固相往往可在岩石深源包体中找到,,所以赫尔托根和吉贝尔斯(1976)考虑在方程式中只包含可能为母岩的Tr浓度,熔体自残余体移出时残余固相的矿物成分以及部分熔融程度。证明,熔体移出时Tr在残余固体与熔体之间的总分配系数,D,由下式给出:,D,(,D,0,PF,)/(1-,F,)(5.4),代入式(5.1)得:,C,i,l,/C,i,0,1/,D(1F)+F,(5.5),14,2013/10/11,C,i,L,/C,O,i,1/,D(1F)+F,公式中各参数含义:,C,i,L,熔体中某元素浓度,C,O,i,母体或母岩中某元素浓度,F部分熔融程度:F=0,熔融开始,,F=1,熔融结束,D,残余固相与熔体间的分配系数,此式即为常用的批次熔融的定量模型。,*,15,2013/10/11,表明当熔体自残余体移出时,,,C,i,l,/,C,i,0,(,给定微量元素在熔体中的浓度与在母岩中原始浓度的比率)只依赖于该元素在残余固体与熔体间的总分配系数,D,及部分熔融程度,F,。,而Tr在残余固相中的浓度(,C,i,s,),与母岩中该元素的原始浓度(,C,i,0,)之比值(,C,i,l,/,C,i,0,),可以根据,C,i,s,/,C,i,0,C,i,l,/,C,i,0,D,这种关系式计算出来,因为根据分配系数的定义:,D,C,i,s,/,C,i,l,。,C,i,L,/C,O,i,1/,D(1F)+F,*,17,4.部分熔融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行为,2013/10/11,当,F,0,(,c,L,/c,o,1/D,),即部分熔融程度低时,微量元素在所形成的熔体中的,富集和贫化程度最大,;,随着,F,的增大,则熔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富集和贫化程度逐渐减小。,熔融程度很低时,D,1,的,不相容元素富集达到最大。如果知道某Tr在低度部分熔融岩浆中浓度和,D,值,据方程估计该元素在源区中浓度。,F1,时,即当岩石全部熔融,熔体中元素的浓度与母岩中该元素的浓度趋于一致;,2013/10/11,总分配系数,D,1的,相容元素,:,在部分熔融的熔体中贫化,贫化的速度随F值的增大呈现出变缓的特征,。,微量元素在两相间分配系数角度给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进行了定义。,在岩浆结晶过程中容易以类质同象进入固相或矿物相的元素,叫,相容元素,;,反之就是,不相容元素,。,2013/10/11,19,5.批次熔融实例,假定有一含,斜长石,45%,,单斜辉石3,7%,,橄榄石,18%的辉长岩源岩经历部分熔融,用批次熔融模型计算当F=0.05,0.1,0.15,0.2,0.3,0.4,0.5,0.6,0.7,0.8,0.9时Rb、Sr的,C,l,/,C,o,。绘制每种元素的,C,l,/,C,o,vs.F的演化图解。,20,2013/10/11,2013/10/11,2013/10/11,2013/10/11,当已知,F、D和现在地质体的微量,元素浓度,就可以预测或计算原岩微量含量。,4.2.2,岩浆结晶作用模型,*,24,2013/10/11,矿物从熔体中结晶的两种可能过程:,a.,晶体与熔体仅具表面平衡,,这是因为微量元素在晶体内部扩散速度远低于在熔体中的扩散速度,使元素在晶体边缘和核心分布不均匀,导致熔体仅与晶体边缘达到局部平衡,而与晶体内部不平衡。或者晶体形成后很快离开熔体(重力下沉等使晶体不断从熔体中移出)。,b.晶体,在缓慢冷凝条件下结晶并与熔体始终保持平衡,形成成分均一,没有环带的矿物。,前者为分离结晶作用,又称瑞利分馏作用;后者称平衡结晶作用。,25,2013/10/11,第一种情形:,微量元素在晶体中扩散的速度比在熔体中慢得多,来不及取得完全平衡,或者是矿物快速从熔体中晶出,矿物与熔体仅具表面平衡,从而造成矿物的核、边成分不均匀,形成矿物的环带结构,即,不平衡分离结晶;,第二种情形:,微量元素在熔体中扩散的速度比在晶体(矿物)中慢得多。,此中情况自然界极少。,*,26,分离结晶作用元素扩散类型,2013/10/11,1、结晶矿物与熔体只是表面平衡,原因:,微量元素在晶体中的扩散要比在熔体中慢得多,使得微量元素在晶体边缘和晶体核部的分布不均一,导致晶体边缘与熔体能达到平衡,而晶体内部则不能与熔体平衡,形成的晶体,具环带状构造。,*,27,2013/10/11,2、,定量模型,瑞利分馏定律(,Rayleigh fractionation law,),*,28,2013/10/11,c,i,L,/c,i,0.L,=F,(D-1),c,i,L,残余熔体中元素浓度,c,i,0.L,原始熔体中元素浓度,F为,残留熔体占原始熔体的分数,F=1岩浆开始结晶,F=0结晶完全,1F反映岩浆的结晶程度,D矿物和熔体间的总分配系数,*,29,2013/10/11,*,30,2013/10/11,总分配系数,D1,的元素(相容元素)在,分离结晶过程中倾向于在矿物中富集,并随矿物晶体的不断析出,微量元素在残余熔体随结晶度加大而迅速贫化。,而在 部分熔融中相容元素浓度随熔融程度(,F,)增大缓慢增大。,应用这种差别,可以判别一个岩浆系列是岩浆分异结晶的产物,还是由部分熔融所成,。,重点和难点,1.岩浆形成机制的两个定量模型(即公式):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模型;,2.,D,不同的微量元素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行为,3.计算、作图、描述元素行为,*,32,2013/10/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