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言文断句,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2.,初步理解文言材料,读懂文意,正确给文段断句。,文言文断句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1,知识点释析,什么叫“断句”,?,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这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知识点释析什么叫“断句”? 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2,一、注意:,1,、,平均断对了,2,条线,给,1,分,,但是可以上下浮动,1,条线,,2,、,断完了,应该翻译一遍,3,、,固定词汇不能断,而且是帮助断句的,(1),包括成语“唇亡齿寒”“以身相许”“辗转反侧”等等、等等,(2),固定结构(一般断句的线,划在这些词语的前面,有的前后都得断),5,分,就是断,10,条线,也就是说,,5,分断成,9-11,条,就对了。,一、注意:5分,就是断10条线也就是说,5分断成9-11条,,3,前提,:,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前提: 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4,探究一: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探究一: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5,总结归纳一,:,标名(代)词,定主宾,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代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总结归纳一:标名(代)词,定主宾 文言文中名词代,6,【,例,】,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005,年北京卷),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例】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2005年北京卷),7,【,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解析,】,在选段中,“匡庐即庐山”、“香炉峰”、“遗爱寺”、“太原”、“峰腋寺”都是,地名,,“草堂”是,常用的名词,,“元和十一年”是,年号,,“白乐天”是,白居易的,字,知道这些,对正确断句是很有益处的。,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包括人名、官名、谥号等,【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 北寺曰遗爱寺,8,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包括人名、官名、谥号等,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9,需要注意:,文言文中的,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需要注意:,1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探究二:,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11,总结归纳二,:,看虚词,找位置,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总结归纳二:看虚词,找位置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12,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等等,;,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13,【,例】(2006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典型例题,利用重要虚词可方便快捷地为上段文字断句。,【例】(2006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14,*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时必须注意灵活性。,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中,,“,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就不能断句。,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是说也,人常疑之。,”,*提示:,15,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面断开。,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独以钟名,何哉?,”,4,“,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有时甚至还可作名词,这几种情况都不能点断。,例如:,“,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并,16,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探究三: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探究三:给,17,总结归纳三,:,察对话,、,引文标志,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等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总结归纳三:察对话、引文标志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又一,18,总结归纳四,:,辨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等,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其它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总结归纳四:辨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19,探究五:,(1),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顶真,探究五:(1)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秦王坐章台见相如,20,探究四,:(2),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对偶、排比,探究四:(2)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对,21,总结归纳五,:,据修辞,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总结归纳五:据修辞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是,2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实战演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断句,宋 人 或 得 玉 献 诸 子 罕 子 罕 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 人 以 为 宝 也 故 敢 献 之,用斜线(/)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实战演练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断,23,(2008,北京)用斜线(/)断句。,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非子,说林上),实战演练,(2008北京)用斜线(/)断句。实战演练,24,课堂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找名词,看虚词,察对话,:,据修辞,:,辨句式,语感,句首,:,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句末,:者、也、矣、乎、哉、,耶、耳、,“曰”“云”“言”,顶真、排比、对偶 对称 反复,前提:读文段,课堂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语感句首:夫、惟、盖、凡、“曰”“,25,【,固定句式,】,无乃,乎,/,欤 何,之有 何,为,/,焉 得无,乎,/,耶 孰与,如,何 奈何 是故,/,是以 至若,/,至于,/,若夫 向使,【固定句式】 无乃 乎/欤 何 ,26,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4,、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课内回顾,】,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课内回顾】,27,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3,、,【,看总分,】,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2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29,文言断句步骤,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3,、寻找标志,各个击破,4,、通读全文,查漏补缺,文言断句步骤,30,小试牛刀,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小试牛刀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31,小试牛刀,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小试牛刀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32,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33,练习评讲,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吾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既出市,,桓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桓先曾以一羔裘与企生母胡,胡时在豫章,企生问至,即日焚裘。,练习评讲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34,参考答案,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企生答曰,/,吾为殷荆州吏,/,今荆州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颜谢桓公,参考答案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35,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 高 者 抑 之 下 者 举 之 有 馀 者 损 之 不 足 者 补 之 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 人 之 道 则 不 然 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唯 有 道 者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功 成 而 不 处。,二、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6,参考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参考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3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王 戎 死 孝,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给上面文言文语段中的文字断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王 戎 死 孝王戎,38,参考答案,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参考答案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3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