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第十三章社会现代化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247959797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9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第十三章社会现代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社会学概论第十三章社会现代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社会学概论第十三章社会现代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三章 社会现代化,本章教学目的:,本章旨在使大家了解社会现代化的涵义,把握社会现代化的特征,着重了解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分析社会现代化的不同类型。对中国当今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有一个全面把握和认识。,本章重点:,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特征,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社会现代化的不同类型,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本章基本概念:,社会现代化,趋同论,趋异论,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早生内生型现代化,晚生外生型现代化,依附论,第一节 社会现代化概述,一、社会现代化的涵义,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变传统社会为现代社会的过程,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不同于工业化:,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指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武装国民经济和国防的各个部门,对整个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技术改造,使社会经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这种观点比较接近的另一种看法是,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就是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提高。很显然,它们是把现代化单单理解为经济方面的现代化。,经济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是起支配作用的部分,经济的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化对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经济的现代化毕竟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并不是现代化的全部,把现代化仅仅看作经济的发展是片面的。,社会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西方化”一词的含义是,西方或欧洲的制度本身是现代化的根本内容,其他社会可以忘掉自己的历史传统而采纳西方或欧洲式的现代价值标准和各种制度。不可否认,西方或欧洲是现代化的发源地,直到目前,它们的现代化程度仍然高于许多国家,是当代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地区。但是,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历史传统、自然环境和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带有自己国家或本民族的特点,即使极力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经验和制度,也不可能完全“西化”。,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持续的历史过程:,社会现代化作为在一种理论提出并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是在本世界50-6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原有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被彻底打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批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后,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缩短同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物质生活上的差距、巩固已经取得独立国家的地位的人物。因而,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将其视为改变落后状况的必然步骤,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发展。,从广泛意义上说,社会现代化这样一切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于300多年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下,英国国会开始了反对英王查理一世的斗争,从此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在欧美大陆接连发生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从而结束了几百年中世纪的统治,开始了全面改造社会的开端。可以说,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既是世界近代史的起点,又是目前这场我国正在经历的社会现代化的实际开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现代化,不是把它现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同本国过去情况相比较,而是同现代社会的标志相比较。,二、社会现代化的特征,这场独特的社会变迁,从内容上讲,是一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从速度上讲,是一场异常迅速的社会变迁过程;从广度上说,是全球性的社会变迁过程,是世界性的,并不是局限于某个国家、某一地区;从深度上讲,它已经引起整个世界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程度之激烈,影响之深刻,都是历史上少见的。,1、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中的各个部分和各种现象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依存、变化相关的。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变社会物质生产面貌,而且还要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变整个社会的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整体社会的变迁。,2、社会现代化是一场进步性的社会变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社会进步程度都会高于所经历的阶段。,现代化的每个步骤都是对社会系统原有糟粕因素的抛弃和对精华因素汲取基础上创造出积极成果。,现代化对历史传统的批判与抛弃不是完全地拒绝与决裂,而是弘扬,是批判地继承。,3、社会现代化是一场异常迅速的社会变迁过程,人类社会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有人称它为加速度发展。可以说,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世纪。,从1640年以来的300多年时间里,科学代替了蒙味,机器工业代替了自然农业,民主战胜了专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4、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变迁过程,事实上,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也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制度,或迟或早都要走现代化的道路。在这种全球性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现代化既会有不同的特点,又会有共同的特征。,趋同论与趋异论,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1、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这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内容,经济现代化在任何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中,都一致占据突出的地位。从经济发展的观点来看,社会现代化就是用新技术更快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现代化包括着广泛的内容,如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生产手段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合理产业结构的建立等。其中,工业化是核心。,2、以效率和民主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即是经济现代化不可少的保证,又是经济现代化发展自然提出来的要求。政治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是政治和行政系统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即能够有效的发挥政治系统在动员资源、组织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在政治现代化的全部内容中,高度民主化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政治制度向民主化发展,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国家的管理,为社会成员的政治参与程度和政治能力。,3、城市化,城市地区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集中了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因而又聚集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经济方面,城市往往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在政治方面,城市往往成为现代政治的发源地。在文化方面,城市往往成为新文化的诞生地。城市也为新思想、新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条件,,4、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的具体的稳定的组成方式或构成方式。所谓社会结构的优化,是指社会要素或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最佳构成方式,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建立。社会结构的分化提高了人类活动的效率,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建立则为在理性原则基础上进行社会活动提供了可能。,5、文化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文化发展,则主要是指科学文化的进步,意识形态的建构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等方面。文化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具体表现,任何人类的进步,如果不能积累为人类的文化,这种近不时没有任何保障的,同时也不可能久远传递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可以被视为代表一个历史时代的特色的一种文明或文化的形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西方文化与本国文化,6、人的现代化,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只有实现了人的现代化,才有社会活动的现代化,才有现代社会的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个人现代化的程度较低,传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支配着人们的生活。这是造成现代化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人的现代化包括现代人数量的增加和现代人质量的提高。,四、社会现代化的类型,1、早生内生型现代化:,起始时间早,启动力量源于内部,渐进性,自下而上,强烈创新的手段,任务逐步提出并解决,英国、法国、美国的现代化属于这一类型。,2、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起始时间晚,启动力量源于外部,突发性,自上而下 人为色彩浓,采借的手段,任务一揽子解决,德国、俄国、日本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属于这一类型。,第二节 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是一种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及其内在规律为研究对象,探求对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社会发展进程中以现代化为基本特征的各种现象的解释或预测的社会历史理论。,一、现代化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发展理论的一个分支。,这一理论关注的主要对象不是发达国家而是发展中国家,企图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指出一条明路。,认为,西方世界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处于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目标就是达到目前西方国家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亦即西方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榜样,西方国家的今天就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经典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在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关于现代化的基本思想是大致一致的。,发展时段,发展阶段,发展原因,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特点,后现代化理论,20世纪70、80年代产生。,后工业社会理论,贝尔:后工业社会以科学知识、信息技术为主导,特征是生产事务的信息化、电脑化和自动化,知识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传统被抛弃。,后现代主义:分析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危机,反对现代化运动的哲学和实践,主张复兴传统要素和技术。,后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简评,现代化理论对现代社会特征的描述具有一些有益的启示,而且作为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具有合理的一面。,但是,因其带有强烈的西方中心倾向而受到各式各样的批判。,首先,简单化,其次,西方化、美国化,最后,实用性。,二、依附理论,20世纪60年代崛起。,试图用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的依附关系来解释边缘国家的欠发达现象,并把欠发达归咎于外部原因。,认为,第三世界国家今天的不发达不同于发达国家昨天的未发达,发达与不发达不是一个普遍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而是同一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关联的结果,西方国家的发达正是以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发达为代价的。,依附论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只有摆脱依附的地位才能脱离不发达的状况。在如何摆脱上,存在两种观点:,自发性发展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观点,依附发展理论:自由主义学派,简评,首先,在批判现代化理论的错误和缺陷的同时,又陷入了另一种错误和缺陷。,其次,忽略了世界体系中各部分的依存关系。,最后,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三、世界体系论,20世纪70年代兴起,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系统,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把每个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都看作是世界体系的结构要素。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关系就是世界体系内部的资本积累过程。,资本积累过程的结果是经济剩余不断地从边陲国家和半边陲国家转移到西方中心国家,以致后者越来越发达,前者越来越不发达,这是世界体系总体规律的必然结果。,所谓发展,就是改变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从边陲向半边陲或从半边陲向中心升迁。但是这种地位变化是由世界体系的结构状况决定的,社会内部的努力无济于事。因此,世界体系有自己的运动规律,并依此规律调节各国在体系内的地位。,简评,是对依附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引入半边陲概念,使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不再是静态类型的转换,而成为动态过程;同时,从体系和整体发展规律解释社会发展,比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单纯从内因和外因解释社会发展更高一筹。,但是也有缺陷。首先,三元结构解释全球国家,吃力和牵强;其次,结构决定论带有外部决定论的色彩;再次,忽视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后,不能反映世界发展和现代化的全貌等。,第三节中国社会现代化,一、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中国的早期现代化,是指自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其背景:,1、庞大的人口过剩压力与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2、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3、政治衰败、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