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会考知识点详细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4655087 上传时间:2021-07-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会考知识点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思想政治会考知识点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思想政治会考知识点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常识考试内容:第一课基本知识点内容:1 、( 1 )商品: 用 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2 )商品经济: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3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是没人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 与物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物品和其他劳动产品的共有属性,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有价值的产品一定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联系: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也叫两个因素)。它们共存在于商品统一体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则没有价值,有价值必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也不是商品。区别: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可供人们使用的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得使用价值和价值。2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 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分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即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3 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理解三个关键词:“商品”“固定”“一般等价物”。 本质: 一般等价物。4 货币的职能 (前两个是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是用来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流通手段,即用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交换从时空上可以分离,有利于扩大商品的交换。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注意: 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的差别。贮藏手段:把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世界货币: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就由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5 纸币与通货膨胀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它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本质是货币符号。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部分国家的纸币)尽管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但国家却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的贬值。其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但并不是所有的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或=(待售商品总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6 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作用:第一: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考试内容:第二课基本知识点内容:1 、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不仅包括 国有经济 (理解其作用“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 (理解农村中的集体经济形式),还包括混合经济( 注意性质的判定 )中的 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根据生产社会化和生产经营特点的不同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就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例如:股份制 (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都可以利用。2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公有制占主体地位,这是前提。( 2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注意: 三者的含义、作用)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 、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决定因素是: 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 )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4 、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 )其分配的方式有: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素分配等。此外也包括福利性分配。(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因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方式。其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5 、市场经济及其特征:( 1 )市场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识记含义 )( 2 )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即主要作用)的经济。( 3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平等性是指在市场上经济活动的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从根本上说,这种平等性是由价值规律的作用决定的。竞争性是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开放性是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6 、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含义、任务和手段A、原因: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自身存在着弱点和缺陷即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B、含义: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C、主要目标和任务: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D、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货币、税收银行利率等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E、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他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 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一、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第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一、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标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二、要实现共同富裕,在分配中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第一、公有制决定着社会各部门、各企业及劳动者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第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控制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第三、党有能力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考试内容:第三课考试目标:1、市场主体: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市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和其他非盈利性机构。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2、企业的含义: 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的作用:(1)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2)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3)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企业法人的含义。3、公司(1)含义:公司是以法设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2)分类:股份而有限公司和而有限责任公司出较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彳 司点资本划分等额股份发行股票筹资,资本必须是货币股东人数有最低的限制,没有最高限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 500万元设立程序较复杂适应于大中型企业资本不划分为等额股份出资证明,出资不一定是货币,还可以为技术、厂房、土地等股东人数限制为150个以下最低注册资本为3万元10万元设立程序简单适应中小型企业1、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相 2、股东均匀负有限责任司点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组织机构均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及总经理4、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柱作用更显得重要。第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民经济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贡献最大,为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着 重大的作用。第三、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有企业,尤其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因此,必须大力搞好国有企业。5、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含义: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它一般是通过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企业经济效益的含义: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就是利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确的方法有两条:第一、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企业,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使企业的经营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转变。第二、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少的消耗,生产最多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6、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的含义、意义7、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8、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1)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2)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3)良好的业务素质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含义、作用、集中表现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考考试内容:第四课基本知识点内容:1、三大产业的划分及依据、GDP和GNP2、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1)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农业提供食物和其他基本生活资料,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第二、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2)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不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和现代 化。(3)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现代化程度较低,农业基础脆弱的状况很长时期难以改变。具体表现:(略)(4)发展农业的政策和措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第一、发展农业要依靠党的政策 。要把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 并不断充实完善。同时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第二、 发展农业要靠增加农业投入 。第三、 关键是发展农业要靠科技 。必须积极推广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使我国农业走上高产优质高效之路,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第四、 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3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新型工业化( 1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我们今天经济生活的主轴,它的旋转带动着其他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随之旋转,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2 )工业在国民经济的的作用第一、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第二、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第三、工业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第四、工业是国家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第五、也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条件( 3 )新型工业化的含义:略4 、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1 )第三产业的含义和组成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装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和各种行业的总称。组成: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质业和仓储业等。第二层次:是指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和信息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体育、文化、卫生、教育等事业。( 2)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意义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和一个重要特征(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一、可以有效的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第二、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第三、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A、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只要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 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 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B 、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劳动者履行的义务有: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机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C、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是统一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每个劳动者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才成了统一的关系,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得以保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任何权利的实现总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没有权利就无所谓义务,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劳 动者在享有法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是二者的统一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不可能得到统一。6、劳动合同制度( 1)、劳动合同制度的含义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关系并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而专门规范劳动合同的制度叫做劳动合同制度。2)、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后达成的关于权利和义务事项的条款。( 3)、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及程序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首先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书,然后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签证。( 4)、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的选择。可以促成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 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是维护劳动者权利、 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要有健全的劳动合同制度与之相适应。7、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1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及内容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一种制度。其主体是国家或者政府; 对象是社会的全体成员。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一是: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过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会2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造成政府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社 会保障, 要把基点放在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上, 要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低、 人口众多而且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基本国情出发,考虑国家、企业、个人的承受能力,坚持兼顾发展生产与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原则。二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社会保障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每个劳动者都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的一面, 又都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障费用的义务的一面。 劳动者应在履行规定义务的前提下, 去享有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3 )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又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总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民权、关注民生、解除民忧的制度保障。考试内容:第五课基本知识点内容:1 、国民收入的分配( 1)、国民收入的含义国 民收入在社会总产品中, 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 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 用货币表示就是净产值。 国民收入是新创造的社会财富。( 2 )、增加国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是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 )、 国民收入的实际用途积累:扩大再生产(主要部分)、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消费:个人消费(主要部分)和公共消费( 4)、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A. 在 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积累的最低限是使生产规模有所扩大,积累的最高限是保证人民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B.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 质构成相一致。一方面,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另一方面,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相一致。C. 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 关系。2、财政收入和支出(1) 、 财政的含义含义: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特 点和本质: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2) 、预算和预算体系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国家预算 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计划称作。计划在批准前称为预算草案;计划执行的结 果称决算。国家预算的总体结构状况称为预算体系。在我国国家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3) 、财政收入含义:国 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形式:税、利、债、费。(4) 、财政支出含义:国家预算支出的资金分类:财政支出按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其他支出等。(5) 、财政运行状况财政收支平衡当 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财政赤字当年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 额的现象。财政节余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经济现象。3、财政的巨大作用( 1 )、财政在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A. 有效地 调节资源配置。财政是实现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B. 促进经济发展。C. 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D. 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的提高。E. 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2) 、影响 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A. 经济发展 的水平。经济发展的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B. 分配政策。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4 、税收及其基 本特征(1) 、税收的含义税收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2) 、税收的基本特征A.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 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税收强制性是指税收是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强制征收的。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的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在征税之前就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比例关系,不经过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B. 税 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连的。首先,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其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总 之,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C.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3) 、 违反税法的表现和处理A. 偷税:是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B. 欠税:是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C. 骗税:是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 惠的行为。D. 抗税:是纳税人抗 拒税法规定的违法行为。5、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 )、 我国税收的性质A. 税收的共性。 都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都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服务的。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税款都是取之于民。B. 我国税收的性质:取 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取之于民:在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税收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体现出分配关系是国家、企业、个人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用 之于民: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税收最终受益者是劳动人民。( 2 )、 我国税收的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A. 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B. 经济调节的重要杠杆;C. 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6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 基本义务(1) 、纳税人A. 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B. 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2) 、我国的主要税种A. 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B. 营业税:是以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 为征税对象的税种。C. 消费税: 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为什么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 p26D. 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收益征收的一种税。E. 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对象、征税范围、意义、税率、特点。 P27-28(3)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依法纳税为什 么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从税收的作用来看,自觉依法纳税是提高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保障。从我国税收的性质来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觉依法纳税,最终的受益者也是纳税人。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来看,即公民与国家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享有国家给予的各项权利,就必须履行国家规定的义务,自觉纳税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也要求公民依法纳税( 4 ) 在依法纳税的同时,还应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行使纳税人的权利。第六课 银行和储蓄者第一节 我国的银行一、 银行的产生1 、金融和金融机构资 金的融通,称为金融。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称为金融机构。银行是主要的金融机构银行及其金 融机构共同构成国家的金融体系。2、银行的产生银 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银行的含义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二、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我国现阶段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三类。1 、中国人民银行1)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政府的组成部分。2)职能:第一,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第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中国 人民银行总行是发行人民币的唯一金融机构)第三,经理国库。第四,中国人民银行还具有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的职能2、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是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企业法人。( 2)银行利润的计算:银行利润=贷款利息- 存款利息 - 费用利息的计算:利息=本金X利率X存贷款期限(注意:利率和存贷款期限的单位要一致)( 3)五大国家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3、政策性银行( 1)政策性银行是为确保国家大型基本建设和大宗进出口贸易的顺利完成而设立,并向这些项目提供国家政策性专项贷款的专业银行。( 2)建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3) 我国有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三、银行的业务和作用1 、基本业务: ( 1)吸收 存款( 2)发放贷款( 3)办理结算: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转账支票、汇票和信用卡。转账支票是办理同城转账结算,汇票是办理外埠结算,信用卡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2 . 银行的作用银行作为信贷结算中心和现金出纳中心,是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总枢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再 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2)银行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国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3)银行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第二节 公民的储蓄一、存款储蓄利国利 民1 存款储蓄的形式( 1)活期储蓄(2)定期储蓄2 邮政储蓄: 邮政部门具有点多面广、传递快、营业时间长、假日不休息等特点。既可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又可以更方便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3 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原则: “存款自愿,取款自 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4存款储蓄的作用( 1)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 2)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3)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二、 债券和商业保险1 债券( 1)债券和股票的异同。同:债券与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异:首先性质不同。其次,受益权 不同。第三,偿还方法不同。2 2)类型:根据发行者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政府债券:主体是国家,其特点是: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金融债券:主体是金融机构。其特点是:安全系数较政府债券低,但比公司债券高;利率一般高于政府债券和银行存款;可以进入一定的市场流通转让,流通性较强。公司债券:主体是公司。其特点是:公 司债券期限一般比较长,风险较高,但往往收益率也比较高。2商业保险( 1)公民购买商业保险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 投资方式( 2)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 的区别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性 质 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建立在商业原则的基础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给付标准 只保障其基本社会水平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较高费用 大多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或由政府承担 完全由个人负担保 险依据 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被保险人的需要保障范围 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保障项目广泛,保障范围大小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 3)分类: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4)作用:为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第 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第一节商品服务市场一、 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1 、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 1)消费品市场(2)生产资料市场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购买次数少,使用周期较长对商品一般都有严格要求。(3)服务 市场 特点:交易的商品是无形的服务性活动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地点上通常是一致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服务市场上的服务功能多样,门类繁多。2、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1)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2 2) 商品服务市场是人们)产、)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载体。二、市场交易的原则1 、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 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2 、 坚持市场交易原则必要性和意义 :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 家庭消费的内容1 、分类( 1)按内容:分为物质)活消费、精神文化)活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目的:分为)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2 、 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递进发展的。3、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1)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的制约。要提高消费水平,就要大力发展)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居民家庭收入。( 3)物价水平。一般来说,家庭消费水平与价格水平成负相关关系。控制消费品价格上涨,是维持家庭正常消费的有效途径。( 4)人口数量。在家庭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反比。因此,控制人口的增长,对于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2 、 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1)为什 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因为健康、 合理、 文明的生活消费, 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发展, 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 2 )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三、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消费者的主导地位决定其合法权益必须要得到保护。( 2)消费者对生产的支配作用决定其合法权益必然要被保护。消费者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生产经营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社会资源越能得到优化配置,市场的运行就越规范、越有序。2 、 消费者权益的内容( 1)安全 权。(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是消费者最主要的权利。)( 2)知情权。( 3)自主选择权。( 4)公平交易权。( 5)求偿权。( 6)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7)获得消费方面的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3、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行政 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司法机构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 院。社会团体消费者协会舆 论监督工具大众传播媒体4、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解决问题的途径( 1)与经营者协调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3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 )提请仲裁机关仲裁(5 )向人民法院起诉。5 、消费者要增强消费者权利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和权利,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 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第八课 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原因: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分工的发展(2)阶段:萌芽一一封建社会末期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后迅速发展一一二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2、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2)商品结构复杂化。二战前,以初级产品为主;二战后,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3)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成立区域性集团的目的:巩固和扩大集团内部市场,增强经济实力,加强集团同外部世界的竞争。( 4)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基地,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大企业。从事着国际化的生产和经营。( 5)市场竞争激烈化。3、外汇和汇率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 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 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说明外汇汇率下跌。外 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 外汇积累。我国的外汇储备包括拥有的外国货币外国政府公债和外国公司债券股票等。4 、 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1)原 因:交易中的一方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抬高某些商品的价格,压低另一些商品的价格。( 2)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剥削,主要是通过不等价交换进行的。( 3)解决途径: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二、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1 、世界贸易组织( 1)目标: p102( 2)原则:最重要原则非歧视原则(3)作用:大大幅度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在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规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秩序进行。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使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简单记:降低关税,规定原则,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4)意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使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公平竞争;享受最惠国待遇,增加出口。中国 需要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中国。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1)目标: p104(2)作用:指导成员国摆脱国际收支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 界1 、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 1)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3)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必要条件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和国际化(2)市场的国际化(3)资金的国际化(4)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5)信息传播国际化。第二节 我国的对外贸易一、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1 、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包括国际商品贸易、国际劳动贸易、国际技术贸易。2、进口和出口关系:出口是对外贸易的 基础,只有多出口,才能保证多进口;适当增加进口,也能带动出口3、顺差和逆差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 如果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4、海关和关税( 1)含义: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关 税是由国家海关当局依法对准许进出关镜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2)作用: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同时还起着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二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1 、方式对等贸易、展卖、加工贸易、补偿贸易(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种利用外资的形式)2、作用(1 )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 2)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4)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三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含义:就是指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 2)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呢? 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自主地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逐步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进而保障政治独立。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3)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2 、 平等互利的原则( 1)含义:国家不分大小,不分贫富与强弱,无论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有何差异,都应在国际交往 中平等对待,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意愿,使双方都能获得各自的利益。( 2)平等互利既是市场经济的普遍原则,也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 倾销( 1)含义:是指一国产品人为地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输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不公平竞争手段)( 2)危害:从表面看,外国产品价格低,进口国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其实不然,它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它直接打击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使其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乃至被迫这样,外国产品就垄断了市场,最后有可能形成垄断价格,获得高额利润,进口国的消费者仍然是受害者。退出市场,造成工厂停产、倒闭,失业率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