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244830234 上传时间:2024-10-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走专业化之路 做专业化教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标准出台的历程,标准的时代意义,标准的基本性质,标准的基本功能,标准内容的解读,标准出台的历程,课题研究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负责人:史宁中,讨论起草起草组,征求意见,修改定稿,颁布出台2012年2月,标准的时代意义,标准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具有成熟的专业技能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2.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3.拥有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标准是建国以来的第一个明确教师专业要求,健全教师专业管理制度的政策性文件。,契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潮流,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20世纪80年代,美国卡耐基教育促进会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和霍姆斯协会的明天的教师报告发表,西方国家掀起教师专业化运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加强变化世界中教师的作用“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综览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在大多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品质、专业关系协调能力等维度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诉求,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首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从法理上确立了教师的资格、聘任、培养、培训、考核等一套法律制度。,标准,从,专业,(行业、职业)领域,对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指示了方向,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诉求。,标准的基本性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但是该法律以及此后的法律文本、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标准是我国关于,中学教师专业要求,的第一份政策文本。,标准的定位是“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这意味着标准的规定超越于对不同学科、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具体要求,是对所有中学教师的一般性共同要求。,从标准的前言和实施建议两个部分中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标准既具有“,评价,”标准之性质,也具有“,导向,”标准之特征。作为“评价”标准,它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是评价教师和教师教育质量的依据,是进行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管理的抓手。作为“导向”标准,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是引领中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基础。,标准的基本功能,实施专业标准将是我国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制度改革。专业标准具有多种功能,重点体现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管理,等方面。,(1) 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标准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建成能具有满足教育发展需求,高水平的教师专业队伍。,(2) 教师教育培养的依据,专业标准是中学教师教育院校开展中学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主要依据。,“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专业标准引领的教师教育改革路向,师范院校要以专业标准为依据,确立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向,将专业标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贯穿在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社会实践、教育实习,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等系列改革中,造就符合专业标准的大批新型教师和创新人才。,(3) 教师队伍管理的依据,专业标准强调中学“要将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4) 教师自身发展的依据,专业标准强调中学教师要“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标准内容的解读,标准的构成(部分),标准的主要特征,标准具体内容解读,标准的构成(部分),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三大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三条,基本要求,实施建议,标准的主要特征,(1)师德为先的,教师性,特征,教师性是教师区别于社会其他专业或职业的基本属性。传统教师的基本职责应为“传道、授业、解惑”,,当代的“教师”具有,多功能性、专门(业)性、高素质性、发展性,等特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要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热爱中学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真正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学生为本的,教学性,特征,“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这既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教学工作的追求,要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发展。,(3)突出能力的,实践性,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领域,(4)强调终身学习的,发展性,特征,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工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要优化知识结构,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5)整体联系的,结构性,特征,结构是事物存在的属性。结构性标志着系统的组织化、有序性的程度。,专业标准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三个部分组成,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具有良好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标准具体内容解读,一、基本理念,(一)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依法治教2.爱岗敬业,3.热爱学生,4.严谨治学5.团结协作6.尊重家长7.廉洁从教,8.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富有爱心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佩斯泰洛奇精神”,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人格魅力强大的教育力量,指导者,引路人平等师生关系,(二)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生为本“以人为本”价值追求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提供适合的教育教育公平的诉求,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的本质追求,(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研究中学生中学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要内容,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终身学习教师的表率(典范);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功利目的性学习+逸致精神性享受,二、基本内容,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专业,理念,理念,行动的向导;,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哪些?,(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位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14.尊重和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身教”对学生的影响,专 业 知 识,(五)教育知识,20.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1.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2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3.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24.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5.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专业与非专业的根本区别,教育知识条件性知识,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六)学科知识,26.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7.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8.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9.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学科知识本体性知识;精深,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七)学科教学知识,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2.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3.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八)通识性知识,34.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5.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6.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7.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通识性知识学生“向师性”的要求;广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精神,专 业 能 力,(九)教学设计,38.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9.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40.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专业能力:(1),教学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教学评价能力等;(2),育人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3),沟通合作能力,同伴之间、教师与学生、与家长、管理者、社会;(4),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反思能力(品质)、创新能力,职业倦怠问题&高原期困惑如何破解?,(十)教学实施,4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4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5.发挥好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46.,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4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8.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9.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50.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1.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2.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53.妥善应对突发事件。,良好的师生关系,“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的交往,。”,苏霍姆林斯基,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良好师生关系的条件;爱生尊师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关心、爱护、尊敬、信赖);教学相长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共同参与、双向交流、共同发展);共享共创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十二)教育教学评价,54.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6.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十三)沟通与合作,57.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8.,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9.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60.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沟通与合作教育工作的性质所决定;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途径(自我学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沟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与家长沟通合作?,(十四)反思与发展,61.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2.,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3.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教师的研究什么是研究?教师做研究有优势吗?教师应该做什么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