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法检测钢筋及钢筋锈蚀检测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4557427 上传时间:2024-10-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法检测钢筋及钢筋锈蚀检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电磁法检测钢筋及钢筋锈蚀检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电磁法检测钢筋及钢筋锈蚀检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钢筋检测,钢筋检测方法目的及依据,验证和修正,钢筋检测仪自校验方法,Windows软件及检测报告,钢筋检测仪器,钢筋检测钢筋检测方法目的及依据,一、结构实体钢筋检测方法,1、,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2、,对旧有结构进行评估、改造时对配筋量的检测需要。,3、,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贯彻实施的需求,依据其附录E的规定实施。,一、结构实体钢筋检测方法1、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1.1、检测依据及要求,1.检测的构件、抽样部位及数量,只对结构实体的梁、板类构件进行保护层厚度检测。,抽样部位: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依据构件的重要性选取。,抽样数量:梁、板类各抽取构件总数的2%且不小于5个。其中若有悬挑构件,则其中抽取的数量不小于该类构件总数的50%。,1.1、检测依据及要求1.检测的构件、抽样部位及数量,2.测点的布置,梁类构件: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板类构件: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检测其保护层厚度。,3.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及测试误差,梁类:10mm、7mm;,板类:8mm、5mm;,测试误差:不大于1mm。,2.测点的布置梁类构件: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1.2、检测方法及原理,雷达检测,&,钢筋检测仪。,雷达:电磁波波动,定性,钢筋仪:电磁感应,可定量。,由于雷达法对保护层厚度检测的测试精度有限(几个mm),目前结构实体检测中广泛使用的是用电磁感应原理的钢筋检测仪,1.2、检测方法及原理雷达检测&钢筋检测仪。,1.3、钢筋仪的构成及基本原理,钢筋仪:,传感器信号线主机,原理:,主机,传感器,电磁场,铁磁介质,激励信号,感生电磁场,接收信号,1.3、钢筋仪的构成及基本原理钢筋仪:传感器信号线主机主,1.4、理论及分析,(1),1.位置及保护层,信号值、当前距离、滚动条、声音、指示灯,E,位置,:检测峰值点 “滞后效应”,(2),保护层厚度H=y-D/2,1.4、理论及分析(1)1.位置及保护层信号值、当,2 钢筋直径,由公式(2)可知,在直径与保护层厚度均未知的情况下,必须对两个不同状态的信号值测量,得出二元方程组,求解出D和H。,两次测量的实现方法:,(1)正交测量法:,手动改变传感器与钢筋的相对位置(平行、垂直),两次测量。,引入两次定位误差。,(2)内部切换法:,主机自动切换传感器的工作状态,进行两次测量。(传感器为多收发系统结构)。,2 钢筋直径由公式(2)可知,在直径与保护层厚度均未知的,1.5、板、柱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1.位置检测,平行扫描法:,先在与箍筋(或上层钢筋)设计方向垂直的方向扫描两条相互平行的测线a1、a2;确定箍筋钢筋的准确位置和走向。沿间距较大的箍筋(或上层钢筋)中间位置扫描两条相互平行的测线b1、b2,确定下层钢筋的准确位置和走向。(右上图所示),避免出现误判。(右下图所示),1.5、板、柱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1.位置检测先在与箍筋,旋转扫描法:,(适于指向性传感器),首先沿与被测钢筋相垂直的方向扫描线b1匀速移动传感器,当找到钢筋时旋转传感器,找到信号值最大的传感器位置,此时其与钢筋平行;,保持传感器角度不变,平行左右移动传感器,找到信号值最大的位置,即为钢筋准确位置及走向。,总结:,布筋明确的构件:用平行扫描法,快、准。,布筋不明确的构件:平行扫描法与旋转扫描法结合,准。,旋转扫描法:(适于指向性传感器)首先沿与被测钢筋相垂直的方向,2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1)准确测定钢筋位置,将传感器置于钢筋正上方时,测量值即为保护层厚度值,,(2)将传感器与被测钢筋平行,以垂直于钢筋的方向越过钢筋正上方,仪器自动记录保护层厚度值。,注意:,尽量将传感器置于与被测钢筋垂直、间距较大的两根钢筋的正中间。,对于同一根筋宜多测几个测点,同时去除明显异常测点的数据(可能受绑扎丝的影响),2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1)准确测定钢筋位置,将传感器置于钢筋,精确测量钢筋保护层厚度,精确测量钢筋保护层厚度,1.6.,梁类构件的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筋间距较密,仪器接收的信号值变化相对较小,其显示的保护层厚度值变化更小,甚至几乎没有变化。多数仪器无法自动测量。,方法:确定箍筋位置,在间距大的箍筋中间以慢速匀速移动传感器,人工判定钢筋位置;在相反的方向重新扫描一次,两次扫描结果相互验证。为了慎重起见,最好在另外两条上层钢筋中间重复上述测量,以核实测量结果,并且准确定向钢筋,。,解决办法,:,(1)磁场集焦,(2)自动跟踪,1.6.梁类构件的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 钢筋间距较,2.保护层厚度检测影响因素、检测及修正方法,测量准确度影响因素(不可控因素):,相邻钢筋、绑扎丝、骨料品种(含铁质成分)、钢筋材质、水泥品种等。其中较大且可知影响为相邻钢筋。,主筋直径18、箍筋直径8、不同间距、不同保护层厚度的实测数据,主筋间距,40,60,120,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实际值,80,90,100,110,120,80,90,100,110,120,80,90,100,110,120,20,16,17,19,19,19,16,17,19,20,20,17,19,20,20,20,30,25,26,27,28,28,25,26,28,28,29,27,28,29,30,30,40,33,34,35,36,36,34,35,36,37,38,36,37,38,39,40,50,43,43,43,44,44,44,44,45,45,46,46,47,48,48,49,2.保护层厚度检测影响因素、检测及修正方法测量准确度影响因素,相邻筋影响分析:,(1),保护层厚度测量值偏小,(2),直径与保护层厚度相同时,间距越小,偏差越大。,(3),直径与间距相同时,保护层厚度越大,影响越大。,(4),间距大于一定数值(不同保护层厚度其值各不相同),影响可忽略。,相同情况下,不同的仪器其影响情况不同,一般的传感器尺寸越大,影响越严重。,相邻筋影响分析:(1)保护层厚度测量值偏小,1.7 直径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单筋或间距较大时,较准,现场检测偏差,较大,除相邻钢筋、绑扎丝、骨料品种(含铁质成分)、钢筋材质、水泥品种等影响外,,位置定位精度。,钢筋直径的检测一般是以单棵钢筋为物理模型,实际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都以主筋加箍筋方式或网状布局方式设置,与物理模型存在较大差距,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测量误差。在钢筋间距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钢筋间距较小的情况下,测量结果与真值存在很大的偏差。,1.7 直径检测现状及影响因素单筋或间距较大时较准,直径测量方法:,(1)准确定位钢筋,(2)选取钢筋间距较大的部位,并尽可能在相邻筋中间。,(3)测试钢筋直径(保护层小、钢筋间距较大),(4)若数据随机误差较小、局部剔凿予以确认或修正,(5)若随机误差较大则用剔凿检测。,无损检测的方法仍需进一步提高,直径测量方法:(1)准确定位钢筋,主筋直径18、箍筋直径8的在不同钢筋间距下实测结果,主筋间距,40,60,120,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80,90,100,110,120,80,90,100,110,120,80,90,100,110,120,20,22,25,25,25,18,20,20,20,20,18,18,18,18,18,30,25,25,28,28,20,20,22,22,22,18,18,18,18,18,40,28,28,28,28,28,22,20,22,22,22,20,20,18,18,18,50,28,28,28,28,28,28,25,25,25,25,25,22,20,20,20,主筋直径18、箍筋直径8的在不同钢筋间距下实测结果 主筋间距,小结:,(1)保护层厚度、主筋间距大致相同时,测量结果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较小,,(3)箍筋间距为大于80mm,保护层厚度为30mm时,测量结果基本符合真实值。,小结:(1)保护层厚度、主筋间距大致相同时,测量结果存在明,主筋直径18、箍筋直径8的在不同钢筋间距下实测结果(某国外仪器),(随机误差较大),主筋间距,40,60,120,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80,90,100,110,120,80,90,100,110,120,80,90,100,110,120,30,40,44,50,50,20,20,20,20,22,16,14,14,14,14,40,50,50,50,50,32,28,28,28,32,20,18,16,16,16,50,50,50,50,50,50,40,40,36,32,36,28,20,20,25,18,主筋直径18、箍筋直径8的在不同钢筋间距下实测结果(某国外,1.8 保护层测试要求及数据分析处理,1.保护层测试要求,详见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建设部标准,送审稿)和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技术规程(北京地方标准,送审稿),2.数据处理(合格判断),当合格率为90%及以上时,检验结果合格。,当合格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增加抽取同样数量的构件进行检测;若两次抽样点总和计算的合格率大于或等于90%时,检验结果合格。,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1.8 保护层测试要求及数据分析处理1.保护层测试要求,二,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将测试结果和实际值进行对比验证,是检查测试结果准确性的最好方式,二 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 将测试结果和实际值进行对比验证,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考虑,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考虑,对检测结果有疑义,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1.5,箍筋间距-200mV,锈蚀概率5;,200 mV350 mV,锈蚀概率50;,350 mV500 mV,锈蚀概率95。,根据中国冶金部部颁标准:,当检测电位-250 mV,不腐蚀;,250 mV400 mV,可能腐蚀;,-400 mV,腐蚀。,5.评价方法 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6.,注意问题,(1)半电池电位随着润湿程度逐渐稳定下来。为了加强润湿剂的渗透效果,缩短润湿结构所需要的时间,采用少量家用液体清洁剂加饮用水的混合液润湿结构效果较好,仅需约15min时间就可以达到电位稳定。,(2)应结合工程安全检测,开展对比检查,分析,。将钢筋锈蚀状态检测结果与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相关关系。同时对少量测点凿除对比检查,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评价钢筋锈蚀状态的可靠性。,6.注意问题 (1)半电池电位随着润湿程度逐渐稳定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