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4555149 上传时间:2024-10-0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专题: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专题: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冯至,一 作者简介,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家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二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46,年,历时三年。冯至从青年时代就非常热爱杜甫。抗战期间,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途中,还是在相对沉静的昆明山中,冯至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写作,杜甫传,的准备,并在,1945,年发表了,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和,我想怎样写一部传记,两篇相关文章。,三 介绍杜甫,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长安十年,时间,746,年,755,年,社会状况,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唐玄宗纵情声色,李林甫专权,连年灾害,民生凋敝,唐代进入坎坷多难的时期。,杜甫经历,漫游的豪放情绪 产生矛盾心理。,遭受打击,经济起了变化,做“宾客”。,写了三篇,【,三礼赋,】,,一时名声大噪,李从中作梗,仕途无望。,穷,衰弱。,写赋,为求官职不择手段。,关心百姓,儿子死去。,诗歌特点,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推崇贵族,倾诉心酸。,吸取民间方言口语。,诗的国土扩大。,描画杨氏姊妹的丑恶行为。,求得仕进的手段。,反映安史之乱前的社会状况以及杜甫内心的矛盾和伟大人格,也是其长安十年的总结。,代表作品,(,1,)三篇,大礼赋,:是他长安十年内最辉煌的一个时期。(,2,),兵车行,:他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3,),前出塞,九首:一再地对于侵略性战争提出疑问。(,4,),丽人行,:描画杨氏姊妹荒淫无耻的生活,是杜甫在长安真实的收获。(,5,),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是一篇杜甫划时代的杰作,也是杜甫长安十年生活的总结,标志着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超越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个诗人。,解读,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小结,长安十年的生活磨砺,杜甫已变成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不但在思想上已经成熟,而且在艺术上也已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流亡,时间,755,年,757,年,8,月,社会状况,安史之乱开始,唐代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变化:政治上,丧失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御不了外族的入侵;经济上,生产力下降,社会贫困日渐加深。,杜甫经历,杜甫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离开了长安。,756,年,6,月,9,日潼关失守,白水也沦陷了,杜甫在局势急骤的转变中开始了流亡的生活。,诗歌特点,时代的变化反映在杜甫的诗中,他在这些诗中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代表作品,(,1,),悲陈陶,和,悲青坂,:描写陈陶和青坂惨败景象,告诫反攻不要焦急,要等待条件成熟。,(,2,),春望,:充分表达了山河破碎和个人的生活与心境。,(,3,),哀江头,:给曲江唱出哀婉动人的挽歌。,(,4,),北征,: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相媲美,表现了杜甫惊人的写实才能。,解读,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解读,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小结,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时间:,757,年,11,月,758,年,6,月;,758,年,7,月,759,年,7,月,社会状况,唐军收复长安,肃宗也回到长安。但胡人势力还相当相当猖獗、长安物价一天比一天高涨。回纥抢掠,吐蕃扰边,阿拉伯围攻广州,“大唐”便从征服外族转变为被外族侵略,正是民生凋敝、外 族入侵、国力空虚之时。,杜甫经历,杜甫和家属再次回到长安,这是杜甫在长安的最后一次居留。,758,年,6,月他离开长安,再也没有回到长安,他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诗歌特点,表达唐军胜利的兴奋的心情;开始顾虑到人民的负担,表达两方面的积极精神:既对胜利有绝对的信念,又揭露朝廷的种种缺陷。走向人民后,除去为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严重危机。,代表作品,(,1,),洗兵马,:王安石说它是杜诗中的“压卷”。,(,2,),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于从洛阳回到华州的路上,这六首诗自成一组,是杜甫诗中的杰作,从白居易开始就不断被人称赞为诗的模范,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影响了后代的进步诗人。,解读,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小结,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渡。,总结,“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