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达标测试(8)ppt课件

上传人:o**** 文档编号:244527600 上传时间:2024-10-04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达标测试(8)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专题达标测试(8)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专题达标测试(8)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以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专题达标测试,解析,分子动理论包括三个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永不停息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颗粒做布朗运动,是对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A,正确;由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象可知,如果是分子距离从很小开始逐渐增大,则分子力由斥力逐渐减小到零,再表现为引力先增大后减小,直至减小到零,,B,错误;由以上过程可以分析,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由于分子的扩散,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当然可以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D,正确,.,根据以上分析,本题应选,B.,答案,B,2.,(2009,福建省第二次质检,),小草、树叶上的小,露珠常呈球形,其主要原因是 (),A.,受到重力的作用,B.,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C.,重力和大气压力的同时作用,D.,重力和表面张力互相平衡,B,3.,(2009,南平市适应性考试,),根据下面哪组数据,可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B.,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D.,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B,4.(,2008,北京,15),假如全世界,60,亿人同时数,1 g,水的分子个数,每人每小时可以数,5 000,个,不间断地数,则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6,10,23,mol,-1,)(),A.10,年,B.1,千年,C.10,万年,D.1,千万年,解析,所需的时间,=,选项,C,正确,A,、,B,、,D,错误,.,C,1 g,水中所包含的水分子个数,60,亿人一年内所数的水分子数,5,.(2008,全国,19),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4,10,16,m,3,B.4,10,18,m,3,C.4,10,20,m3D.4,10,22,m,3,解析,设大气的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分别为,M,、,V,0,其体积为,V,对于大气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4,R,2,p,0,-,Vg,=0,又因为,:,=,大气的体积为,:,=m,3,4,10,18,m,3,答案,B,6,.(2009,北京,14),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原子发光现象,解析,粒子散射现象表明了原子有核式结构,;,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的粒子性,;,原子发光现象表明原子中电子的跃迁,;,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故选,B.,B,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7.,(2009,洛阳市第二次质检,),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B.,分子之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引力增大得比斥力快,C.,紧压两块铅块后它们会连接在一起,这说明铅,分子间存在引力,D.,压缩气缸内气体时要用力推活塞,这表明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斥力,解析,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选项,A,正确;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且斥力增大得快,选项,B,错误;紧压两块,铅块后它们会连接在一起,说明铅分子间存在引力,,选项,C,正确;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可以近似看做零,选,项,D,错误,.,答案,AC,8.,(2009,茂名市第二次高考模拟,),按照玻尔的理论,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当一个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B.,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C.,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不同波长的光,D.,氢原子可能辐射,3,种不同波长的光,解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总能量减少,A,、,B,对,;,因为是一个氢原子,不可能辐射,6,种不同波长的光,C,错,.,BD,9.,(2009,陕西师大附中第五次模拟,),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线包含,射线、,射线和,射线三种成,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层厚的黑纸可以挡住,射线,但不能挡住,射,线和,射线,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核本身的因素有关,还与它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有关,C.,三种射线中对气体电离作用最强的是,射线,D.,粒子是电子,但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BC,10.,(2009,茂名市第二次高考模拟,),元素除天然的外,还可以通过合成的方法获得新的人造元素,如,1996,年德国的达姆施特重离子研究所就合成了一种新,的人造元素,它是由 撞入一个 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出一个中子后而形成的,则该新元素的,(),A.,原子序数为,113 B.,原子序数为,112,C.,中子数为,165 D.,核子数为,278,解析,核反应方程为,:,中子数为,:277-112=165,个,B,、,C,正确,.,BC,11.,(2007,全国,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8-1),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A.,n,=1,13.22 eV,E,13.32 eV,B.,n,=2,13.22 eV,E,13.32 eV,图,8-1,C.,n,=1,12.75 eV,E,13.06eV,D.,n,=2,12.75 eV,E,E,6,-,E,1,=,13.22 eV,同时应满足,E,E,4,-,E,1,=12.75 eV,同时,E,E,5,-,E,1,=13.06 eV,故,B,错,D,对,.,答案,AD,12.,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则,(),A.,当用频率为,2,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当用频率为,2,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C.,当照射光的频率 大于 时,若 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当照射光的频率 大于 时,若 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h,=,h,+,E,km,知,当入射光频率为,2,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其最大初动能,E,km,=,h,-,h,=2,h,-,h,=,h,故,A,、,B,正确,D,错误,;,逸出功与金属材料有关,与入射光频率无关,故,C,错,.,答案,AB,三、解答题,(13,题,6,分,,14,题,10,分,,15,、,16,各,12,分,),13.,(2009,宁阳模拟,),(1),已知某物质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则该物质的分子,质量为,,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2),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500 J,的热,量,同时对外做了,100 J,的功,问:,物体的内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变化了多少?,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答案,(1),M,/,N,A,N,A,/,M,(2),增加,400 J ,增加,14.(2008,广东,13)(1),如图,8-2,所,示,图,8-2,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作用,.,(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现象,是由于分子的,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的方向进行的,.,答案,(1),大 分子引力,(2),扩散 无规则运动,(,热运动,),增加,图,8-2,15.(2008,山东,36),如图,8-3,所示,喷雾器内有,10 L,水,上部封闭有,1 atm,的空气,2 L.,关闭喷雾阀门,用打气筒向喷雾器内再充入,1 atm,的空气,3 L(,设外界环境温度一定,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1),当水面上方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等时,求气体压强,并从微观上解释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2),打开喷雾阀门,喷雾过程中封闭气体可以看成等温膨胀,此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图,8-3,解析,(1),设气体初态压强为,p,1,体积为,V,1,;,末态压强为,p,2,体积为,V,2,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由,p,1,=1 atm,V,1,=2 L+3 L=5 L,V,2,=2 L,代入式得,p,2,=2.5 atm,微观解释,:,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所以压强增加,.,(2),吸热,.,气体对外做功而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答案,(1)2.5 atm,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加,所以压强增加,(2),吸热 气体对外做功而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16,.(2009,济南市,5,月适应性练习,)(,1),原子处于基态,时最稳定,处于较高能级时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13.6 eV,激发态,的能量,E,n,=.,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被激发的氢原子只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色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eV.,用这种光照射逸出,功为,3.34 eV,的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eV.(,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2)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粒子轰击铝可以生成磷的同位素,.,若静止的 核受到一个速度为,v,1,=2.0,10,4,m/s,的,粒子轰击,生成的 核的速度为,v,2,=3.0,10,3,m/s,其方向与反应前,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同,.,写出上述反应方程,判断另一生成物是什么,?,求另一生成物的速度,.,解析,(1)12.1 8.76,(2),核反应方程式为,另一生成物是中子,设,粒子、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v,2,、,v,3,根据核反应过程中动量守恒有,m,1,v,1,=,m,2,v,2,+,m,3,v,3,v,3,=-1.0,10,4,m/s,负号说明中子与 核运动方向相反,.,答案,(1)12.1 8.76 (2),中子 ,1.0,10,4,m/s,与,P,核运动方向相反,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