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复习版ppt课件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244472106 上传时间:2024-10-04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复习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宋明理学复习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宋明理学复习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创立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二)创立过程,创立:北宋五子,成熟: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宋明理学,(三)历史影响,(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困境,表现:,汉末、魏晋、儒学地位进一步动摇,原因,佛教、道教的兴起与传播,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发展,唐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儒佛道并行,吸收佛道精华解释儒家义理,推动儒学的理论化和思辨化,宋统治者为改变五代以来分裂、动荡局面,迫切,需要加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树纲常伦纪,宋代重文轻武,对学术较少干涉,书院讲学兴盛,学术活跃,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宽松环境:,经济基础:,儒学家推动,复兴儒学活动,二、宋明儒学的发展,理学形成和发展,儒学形成完整,理论,体系,思想渊源:,政治需要:,主观努力:,基本史观:,1.,文化的发展由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和状况决定,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政治变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并对经济、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作用,(一)理学的创立:,1,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以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2,、基本含义,:,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理(性)和气(形)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万物,先有理后有气,三、程朱理学,理气论:,格物致知,2.,南宋:朱熹主张,心性论:,核心:理之源在于,天理,(宇宙之心),客观唯心论,把天理和社会伦理规范、个性道德品质结合,人们应克制感情、欲望,让道德理性(天理)来支配和指导行为,对象(物):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循序渐进,局限:,1.,不利于自然科学探究,2.,崇尚探究义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性最高境界,人性与天理一致,即性本善,人性(善)被后天欲望(心)蒙蔽,目的:明道德之善,不是求科学之真,评价:,创立,继承、发展,,完整体系,二程和朱熹的关系:,三、程朱理学,3.,影响:,适应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成为官方哲学,维护专制统治,强化纲常礼教,束缚人性,影响远及日本、朝鲜(朱子学)以至欧洲,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利于,加强道德修养,约束自我言行、欲望,建立理想人格,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三)理学的发展,心学,1.,心学的特点:,(,1,)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2,)主张扫除细枝末节,直奔主题,四、陆王心学,1.,南宋:陆九渊主张,心学奠基人,核心:,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心即理”,“,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主观唯心论,2.,明中期: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背景:,明朝中期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程朱理学官方化和成为科举教材以后,,功利,逐渐掩盖学术应有的探究精神,,崇尚空谈,不务实际,,无法解决社会问题,继承和发展陆九渊的心学,,吸取,佛教禅宗“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必须整治人心,课堂活动,1,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材料一 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风吹旗动,一位僧人说是旗动,另一位说是风动,慧能过去跟这两位僧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仁者心动。,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偈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和尚们的谈论,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惠能禅师听到了。惠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子,惠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偈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偈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子可以看出惠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弘忍看到这个偈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惠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惠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子。然后在惠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惠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惠能,让惠能连夜逃走。于是惠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5,年之后在曹溪宝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在第二天众人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惠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护国法师,形成“南能北秀”的格局。,核心:,“心即理”,人心是世界的本源,将人心与伦理、道德结合,“,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主动性、发奋进取,但不能科学说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内心反省,,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本性,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去人欲,致良知,四、陆王心学,王阳明主张:,主观唯心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认识论:“致良知”,知行合一,性善论、仁爱,二、理学的影响,1,、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2,、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创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同,学派,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内容,实质,影响,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异,认识“理”,实现“理”,哲学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天理),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更加绝对,更加极端,更加主观,更加唯心。,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评价:,消极,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约束自我言行、欲望,加强道德修养,建立理想人格,塑造民族性格,3.,根本目的,:用封建纲常礼教来,遏制人性、,约束人们的言行,服从统治的需要,,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秩序,4.,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与,(,社会进步,),人本精神背道而驰,将“天理”与“人欲”完全对立,2.“,天理”的实质是,封建伦理道德,5.,积极意义,:,11,醉翁亭记,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关于“醉翁”与“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是在这个时期写就的。目标导学二:朗读文章,通文顺字,1,初读文章,结合工具书梳理文章字词。,2,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奏划分思考“山行,/,六七里”为什么不能划分为“山,/,行六七里”?明确:“山行”意指“沿着山路走”,“山行”是个状中短语,不能将其割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为什么不能划分为“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明确:“蔚然而深秀”是两个并列的词,不宜割裂,“望之”是总起词语,故应从其后断句。【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目标导学三:结合注释,翻译训练,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文义,并画出不解之处。【教学提示】节奏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