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剩余价值概述bwgk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4383259 上传时间:2024-10-04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8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和剩余价值概述bwgk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资本和剩余价值概述bwgk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资本和剩余价值概述bwgk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本章的中心是通过阐释资本主义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即资本和剩余价值,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以及运动规律,本章就是通常所称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流通公式,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商品)-,G(,货币)-,W(,商品),资本流通公式:,G(,货币)-,W(,商品)-,G(,货币),1、共同点,W-G(,卖)和,G-W(,买)两个阶段的统一,每个阶段都有买者和卖者相对立,三个当事人(一个买者,一个卖者,一个又买又卖者),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2、主要区别,流通的形式不同,流通的内容不同(资本流通公式的修正:,G-W-G,G=G+G),流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流通的界限不同,二、资本运动的总公式及其矛盾,矛盾指的是资本运动总公式同价值、货币、价值规律相矛盾,1、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不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2、剩余价值的产生不能离开流通,剩余价值既不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三、劳动力的买和卖,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它的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所有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劳动力所有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3、劳动力的价值,生产劳动者必需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括:,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培养及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包含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4、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量还大的一个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资本家雇用工人看中的是工人的什么?,“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资料,2-1,:人力资本,概念:,指现有的和潜在的劳动能力及其创造能力的总和。它,体现在劳动者身上,是通过投资形成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所构成的特殊形态的非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不等于劳动力或人才,其含义更深,它强调人的巨大潜能及其可开发性,并将劳动力提高到最宝贵的经济资源高度来认识。,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以及对人力资本的实际支配权只能归人力资本所有者所有。,人力资本在交易中无法让渡所有权只能让渡使用权,但对人力资本的实际支配权还是在人力资本所有者手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由市场来配置。,特点:,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一、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和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劳动者的劳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资本家,劳动过程的成果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一方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抽象劳动过程,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二、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1、价值形成过程,第二节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举例说明,资本家雇用工人1天支付劳动力价值10元,工人 劳动4小时即可将其等价创造出来;4小时工人消耗棉花10斤,价值15元;消耗纱绽1个(包含磨损),价值2元。,工人4小时劳动生产的棉纱价值为15+2+10=27元,物质形态改变了,但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与垫支资本相等)。,2、价值增殖过程,劳动时间延长一倍,棉纱的价值为30+4+20=54元,但资本家垫支30+4+10元=44元,剩余价值10元,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劳动二重性示意图,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大于预付价值,等于预付价值,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劳动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标准:不同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作用的不同,1、不变资本,投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价值以不同形式转移到新产品中,价值量不发生变化,2、可变资本,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价值量会发生变化,产生一个价值增殖,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理论的意义,揭露了剩余价值的实质和真正来源,即只有,V,能带来,m,。,为考察资本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四、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率公式:,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公式,m=m/v,不同表示方式:,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价值量公式:,M=m/vv=mv,五、资本的本质,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物的外壳掩盖下的生产关系,资本是历史范畴,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六、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第一、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第二、它体现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第三、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趋势。,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的一大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内容:,通过扩大和增加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的一大发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要求。,决定着社会资本运行的各个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矛盾发展全过程。,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建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把钥匙。,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m(,利润)来源的理论,(,1,)节欲说,-,西尼耳,利润是资本所有者节制享乐(消费)的报酬。,评:节欲是一种主观意志,不能计量,也不能创造财富;积累与享乐并不矛盾。,(,2,)“最后一小时说”,-,西尼耳,利润是工人在最后一小时创造出来的,“劳动时间每天缩短一小时,纯利润就会消失,缩短一小时半,总利润也会消失。”,评:从价值创造看,先生产和后生产的产品,其价值都包括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工资和剩余价值。劳动日减少一小时或一小时半,只会使资本家减少这一小时或一小时半抽象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会使其余劳动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消失。,(,3,)劳动说、管理工资说,-,一般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利润是资本家进行监督和指挥劳动的报酬。,评:抹煞了管理的二重性,混同了剥削活动和一般劳动,剥削收入和劳动收入的区别。,不是消耗体力、脑力都是劳动,强盗、抢劫不是劳动而是抢劫活动,资本家指挥监督劳动是 为了获取利润,具有剥削性质。,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作为共同劳动的指挥者,其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必要的,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可取得收入。,作为剥削活动的劳动是为了获取利润,具有剥削性质。,(,5,)人民资本主义说,-,贝利、加尔布雷斯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实现了“资本民主化”,人民大众都持有股票,人人都是资本家,利润归人民大众所 有,不存在剥削。,评:股份资本是资本集中的工具,本身不改变资本所有制的性质。人民大众持有少量股份不会改变其经济地位。,(,4,)“时差利息”说,-,庞巴维克,现在能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的价值大于未来能满足人们欲望物品的价值,其差额形成剩余价值。未来时差的存在,要求同一商品的“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进行交换时,“未来物品”的所有者必须付给“现在物品”的所有者等于这个差价的“贴水”。,评:心理感觉、时差不可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心理感觉、时差是永恒现象,但利润不是。,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含义,在工人必要咚咚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m=4/4=100%,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m=8/4=200%,2、,劳动日的长度界限,劳动日的最低限,劳动日的最高限,劳动日的长短最后取决于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含义,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m=4/4=100%,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6/2=300%,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生活资料价值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生产率提高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部门的生产率提高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部门的生产率,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相对剩余价值是全社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3、超额剩余价值,含义: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它的社会价值而多得的剩余价值,举例:,一个工人劳动8小时生产2双皮鞋,每双皮鞋社会价值120元,其中生产资料价值100元,新价值20元(工人4小时劳动创造),2双皮鞋共240元,其中新价值40元,,V=20,元,,m=20,元;,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8小时生产4双皮鞋,个别价值440元,社会价值480元,生产资料价值400元,新价值80元,其中,V=20,元,,m=60,元(包括超额,m40,元),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4,、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1)超额,m,个别资本家取得,相对,m,每个资本家都能得到,(2)超额,m,暂时的,相对,m,普遍的,(3)超额,m,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自觉的;,相对,m,是这个目的的结果,是自发形成的,(4)超额,m,既表现劳资关系也表现,k,家之间的关系,相对,m,主要表现劳资关系。,第三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起点和出发点,就静止的观点看,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是难以区分的,绝对的象是相对的,相对的也象是绝对的;,从实际如何提高剩余价值率看,区别是明显的:是靠延长劳动日,还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第四节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与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变化,一、相对剩余价值发展的三个阶段,(一)资本主义简单协作,(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三)机器大工业,二、劳动对资本隶属关系的变化:形式隶属和实际隶属,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使劳动直接从属于资本。,实际隶属:由于,技术条件,的变化,劳动更深入地隶属于资本,第五节 资本主义工资,一、工资的本质,1、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不是商品,,在市场上与资本家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1)劳动在出卖之前不能,独立存在,(2)任何商品只有它的,所有者,才能出卖,(3)劳动的价值量是根本无法计量的(使用价值价值),(4)劳动是商品,不是否定价值规律就是否定剩余价值规律。,第五节 资本主义工资,2、工资歪曲地反映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必然性,(1)等价交换的买卖关系,(2)工资的支付方式(劳动完后支付),(3)工资的实际运动(劳动时间长工资多),(4)劳动的性质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5)劳动力与劳动计量单位的同一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衡量单位都是时间。,3、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第五节 资本主义工资,奴隶制度:奴隶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无酬劳动,封建制度: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区分十分清楚,资本主义制度: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4、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错误,劳动的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二、工资的基本形式,1、计时工资,含义:按照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要考察计时工资的运动,不能只考察工资数量,还必须考察劳动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第五节 资本主义工资,劳动价格:马克思借用的一个概念,指工人每小时劳动力价格,即劳动价格=劳动力日价值/劳动日时数,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利用小时工资加强剥削,压低劳动价格,加剧工人之间的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