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第11章 财政政策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4382294 上传时间:2024-10-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 第11章 财政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财政学 第11章 财政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财政学 第11章 财政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008-03-18,谢玉球,证券投资模拟,*,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一章,财政政策,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含义与分类,第二节 财政政策工具及财政政策乘数,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四节 宏观经济调控与财政政策,本章重点:,本章主要介绍财政政策的目标、种类、工具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等问题,并简要介绍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重点掌握财政政策工具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问题。,2,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含义与分类,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分类,3,一、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一国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相应的措施。,具体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4,二、财政政策目标,(一)经济增长,一国不仅要保持宏观总量上的平衡,而且在规模上还要不断扩大,才能生产和消费更多的商品,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一般用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表示。,5,(二)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从理论上说意味着一国的资源配置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也意味着宏观经济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充分就业一般指将失业率维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平,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这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一般在,5%,左右。,6,(三)物价稳定,物价水平是否稳定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物价稳定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基本稳定,避免过渡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7,(四)收入的合理分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同时收入分配公平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8,(五)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财政政策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应该同时注重社会的发展。发展是通过物质生产的不断增长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基本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不仅取决于个人消费需求的实现,而且取决于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这种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综合地表现为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9,三、财政政策的分类,(一)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1.,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也称“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扩大社会总需求的措施,从而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达到宏观经济平衡的目标。,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时也称为赤字性财政政策,这是因为当政府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一般会使当年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形成财政赤字。,10,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措施,从而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达到宏观经济平衡的目标。,紧缩性财政政策有时也称为盈余性财政政策,这是因为当政府推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时会有意识地使当年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形成财政盈余。,11,3.,中型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也称均衡性的财政政策,是指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作用、又不产生紧缩作用的财政政策。实施中性财政政策要力求使财政收支保持平衡,从而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以维持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高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当经济发生波动时,能自动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稳定经济增长,从而熨平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最典型的两个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税收和政府的转移支付。,13,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需要政府的干预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财政政策。一般来说,这种政策需要政府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采取不同的财政措施来实现,这是政府利用自身财力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14,第二节 财政政策工具及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乘数,15,一、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工具是指政府所选择的用于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财政政策工具一般包括税收、国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政府预算。,16,(一)税收,税收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控制社会资金的流动,对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税收的具体调节作用,主要通过税率的确定、税负分配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体现出来。,17,(二)国债,国债最初的功能是弥补财政赤字,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制度和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国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和金融的重要财政政策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排挤效应、货币效应和收入效应上。,18,(三)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按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作为一项财政政策的工具,是实现合理配置资源和稳定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购买性支出的作用机制在于:该部分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因此,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和结构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转移性支出主要是直接影响收入分配,其作用机制与增减税收的作用机制相反。,19,(四)政府投资,政府的投资能力与投资方向对经济结构的调节起关键性作用,它对民间投资应该起到弥补和调节作用,民间投资不足的项目和方向正是政府投资的重点。,政府投资支出对社会总供求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公共投资支出,可以刺激投资需求,促使经济复苏;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减少公共投资支出,可以抑制经济增长。,20,(五)政府预算,政府预算是一种贯彻政府意图的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体现在财政收支规模、收支结构以及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对应关系上。,21,二、财政政策乘数,财政政策乘数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具体包括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22,(一)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由于税收增加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国民收入,故,K,T,为负数。,23,(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由于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会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进而消费会增加,国民收入也增加,故,K,TR,为正数。注意,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相同,但符号相反。,24,(三)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政府购买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因此,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故,K,G,为正数。,25,(四)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由上式可知,平衡预算乘数为,1,。,26,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货币政策简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7,一、货币政策简介,(一)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各种政策手段。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28,(二)一般性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依法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从而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控制全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措施。,再贴现政策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转让。中央银行可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率和再贴现业务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29,(三)货币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货币政策(膨胀性货币政策):也称“松”的货币政策,它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带动社会总需求,启动闲置生产要素,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缩性货币政策):也称“紧”的货币政策,它是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进而收缩社会总需求,最终使币值稳定的一种政策。,均衡性货币政策,:,也称“中性”货币政策,指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基本一致,以维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政策。,30,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一)作用机制不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的,而需求往往要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说货币政策对总量的调节功能较强。,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化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其中,政府支出和政府投资的调整能有效地调整经济结构,且这种行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因而财政政策在结构调节方面优势明显。,31,(二)政策时滞不同,内在时滞只涉及经济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研究,这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说,大体一致。,就外在时滞而言,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和执行时滞比货币政策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可能优于货币政策。,32,(三)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价格水平,中央银行通过其货币发行权的垄断以及货币供给机制的运用,在价格调节方面较有优势,因此,可以说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财政政策与总需求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财政的收支活动来影响总需求和社会的收入分配,能直接影响投资、资源配置、经济结构、产出和就业水平等各方面,也就是说,它在投资和生产调节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因此,财政政策的政策目标侧重于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33,(四)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而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中央银行。,34,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功能上存在着差异,因而需要二者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除此以外,二者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也需要相互弥补。,35,(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式,1. “,双松”模式,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以及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从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带动市场利率下降进而刺激社会总需求。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36,2.,“双紧”模式,即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以及卖出有价证券来减少货币的供给,从而使利率上升并抑制社会总需求。,37,3. “,松”“紧”搭配,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在于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可以刺激需求,增加并提高就业率,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可以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快增长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但是,如果财政政策过紧,将会过度地抑制社会总需求,影响经济的增长和充分就业;如果货币政策过松,又容易产生通货膨胀。,38,4. “,双中性”政策,即中性的财政政策与中性的货币政策搭配,也就是一种财政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货币供给与社会总产值增长保持大体一致的配合模式。一般适用于社会总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39,第四节,宏观经济调控与财政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与财政政策,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一)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3,1997,年),(二)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2004,年),(三)稳健的财政政策(,2005,2008,年,10,月),(四)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11,月至今),41,二、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与财政政策,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一个是财政政策,一个是货币政策,两者一般都搭配运用。根据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出现经济过热时,货币政策的作用比较明显;而经济出现萧条时,财政政策可以直接扩大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调控手段,对经济发展中的波动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