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的民族交融》课件3 中图版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244219576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的民族交融》课件3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的民族交融》课件3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北方的民族交融》课件3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教学目标,:,1,、知道北魏建立和统一北方的时间,2,、了解北魏迁都的目的,3,、能够说出孝文帝改革采取的措施,4,、了解北朝朝代更替的情况,2,自主学习,1,、谁在哪一年建立了北魏?北魏又是在哪一年统一,北方?,3,、孝文帝改革的原因(目的,),是什么?,2,、孝文帝是谁?改革的时间是?,4,、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5,、这些措施有何作用?,6,、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了几个王朝?历史上把它们统称为什么朝?南北朝指的是哪两个朝的合称?,3,1,、谁在哪一年建立了北魏?北魏又是在哪一年统一,北方?,拓跋珪在,4,世纪后期(386年),439,年,2,、孝文帝是谁?改革的时间是?,拓跋宏,是在,494,年,改革,3,、孝文帝改革的原因(目的,),是什么?,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4,、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同汉族贵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法治理国家,4,5,、这些措施有何作用?,鲜卑族和汉族迅速融为一体,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6,、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了几个王朝?历史上把它们统称为什么朝?南北朝指的是哪两个朝的合称?,四个,北朝,南朝和北朝,5,方凳,圆凳,烧饼,蒸馍,烤肉,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6,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什么叫做民族融合?,7,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吗?,-,敕勒歌,8,9,386年,,鲜卑拓跋珪,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族拓跋珪:,(317409年),即魏,道武帝。,北魏的建立者,10,北魏统一北方,初步结束了前秦瓦解后北方的分裂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11,12,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年在位)是,我国历史上对促进民族,大融合贡献最突出的一,个少数民族皇帝,13,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是我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太后,。她出生于十,六国的北燕,是皇,族、汉人。,14,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15,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影响,1,、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16,材料一:,(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资治通鉴,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用汉语,17,身着汉服(左)和胡服(右)的陶俑,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穿汉服,18,鲜卑族姓,汉族姓,拓跋,元,拔拔,长孙,达奚,奚,丘穆棱,穆,步六孤,陆,贺赖,贺,忽忸于,于,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帝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代(代郡)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改汉姓,19,材料三,: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通汉婚,20,俸禄制:,孝文帝规定官史按季度领取俸禄,严禁,官史贪污,均田制:,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规定“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开始,向政府领种土地,到了不能劳动或者身死,时,再把土地还给政府。,材料四:,采用汉族的官制和法律治理国家,用汉制,21,用汉制,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鲜卑族和汉族迅速融为一体,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2,23,说明:,中华民族是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有其他民族的特征。,探究活动,寻找我们身边所带有的,民族融合的特征,24,涮羊肉,烤肉,25,葱,胡椒,大蒜,26,胡床,方凳,27,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28,依据上述图片,,请你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29,北方出现民,族融合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婚、,用汉制,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课堂小结,30,31,B,D,1,、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A,、长安,B,、洛阳,C,、许,D,、殷,2,、下列对于民族融合的理解,错误的是(),A,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民族界限逐渐缩小,B,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逐渐趋同,C,在各民族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融合,D,少数民族都变成汉族,课堂练习,32,3,、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A,4,、北魏孝文帝实施的各项措施中,最能够促进,民族融合的是(),A,、迁都洛阳,B,、采用汉族的管制和律令,C,、开凿龙门石窟,发展佛教,D,、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人通婚等,D,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