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与皮肤(精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4157225 上传时间:2024-10-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与皮肤(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口腔与皮肤(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口腔与皮肤(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打好口腔、皮肤保卫战,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糖尿病患者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口腔内的牙龈及牙周组织易发生感染,导致牙石、牙龈炎、龋齿显著增加。,1,同时,口腔内组织的炎症又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令血糖难以控制。,2,如此,就形成了糖尿病,-,口腔疾病的恶性循环。,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2.,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17(5):292-5,牙齿的构造,糖尿病口腔疾病的防治,科学牙齿护理,严格血糖控制,定期口腔检查,及时酌情就医,合理对症防治,糖尿病新世界,2007;9:8-11,科学牙齿护理,应该勤刷牙,每天早晚(起床后与睡前)各刷,1,次,要使用柔软的刷毛且毛端是圆的牙刷,让刷毛与牙龈线倾斜成,45,,然后轻柔地上下刷,还要刷咀嚼面及舌头上面的粗糙面,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机构,官方网站,http:/, 刷牙或吃东西时反复牙龈出血, 牙龈发红、肿胀或发软, 牙龈与牙齿分离, 一碰牙龈,在牙龈和牙齿间有浓液, 托牙或部分托牙板发生改变;, 吃东西时,牙齿咬合及与舌头的配合有所改变, 持续的口臭或口味不正常,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机构,官方网站,http:/, 。,通常口腔科医生会建议进行牙槽摄片,以了解牙槽骨嵴骨质吸收的程度。,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08;2,:42-43,正常牙槽骨,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应对,重在预防,牙齿保健操:,早起锻炼后,进行牙齿空咬运动,30,次, 前,20,次进行快速冲击咬合,后,10,次进行强力持续咬合,牙龈按摩:,洗漱后, 用拇指、食指轻度按摩牙龈内外两侧, 内侧用拇指,外侧用食指,每次每面,30,次,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08;2,:42-43,牙齿松动,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牙齿松动、移位或颌骨错位,进而诱发牙周感染,严重者引起牙齿脱落。,糖尿病患者的牙齿松动呈多发性相继松动,且进展较慢,早期可能不被注意。,一旦到了晚期,不仅影响人体健康,丧失咀嚼功能,而且会影响到容貌。,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08;2,:42-43,牙齿松动的应对,治疗应越早越好,进行综合治疗。,应尽可能保存牙齿,千万不可轻易拔除牙齿。,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应在高血糖得到控制以后,,无明显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拔牙。,糖尿病患者拔牙前后,应给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08;2,:42-43,牙根面龋及应对,主要表现:,牙龈萎缩,同时有多颗蛀牙,对冷热刺激敏感、疼痛,出现这一症状,,应在血糖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引起牙髓炎及牙周炎, 使治疗的难度更大。,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08;2,:42-43,鹅口疮及应对,“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临床表现为口腔内颊、舌、上腭等部位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的斑膜,不易去除,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婴儿或身体虚弱者易感染,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08;2,:42-43,鹅口疮的应对:,应及时就医,根据医嘱应用制霉菌素液含漱或涂抹,颌面疖痈及应对,龋齿和牙周组织发生的感染极易波及颌骨及颌周软组织。,1,糖尿病患者易出现颌面部疖痈,尤其是发生在 “危险三角区” 的疖痈,最易引起全身并发症。,2,颌面疖痈的应对:,切记不能随意搔抓或挤压、热敷或弄破,及时就医,积极接收抗感染治疗,与此同时,应积极做好血糖的控制,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2.,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08;2,:42-43,健康牙齿,美好人生,定期口腔健康检查,规范护齿,纠正不良习惯,控制血糖,消除不利影响,均衡营养,牙齿更健壮,WHO,口腔健康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皮肤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覆盖在人体最外层,直接与外界接触,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器官,,皮肤总面积约为,1.6m,2,,其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皮肤性病学,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皮下附属器,4,个部分组成。,皮肤的“七大”生理功能,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分泌排泄功能,体温调节功能,代谢功能,免疫功能,皮肤性病学,糖尿病与皮肤,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神经病变引起的,血管病变引起的,糖尿病慢性退行性变相关的,其他:湿疹,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5):316-8,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1,),细菌感染,通常有疖、痈、麦粒肿,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疖好发于发根及易摩擦部位;,痈好发于颈、项、背、大腿;,麦粒肿则是眼睑的腺体发生感染,细菌感染的对症处理,应尽早就医,配合医生积极抗感染治疗,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痈,糖尿病合并皮肤感染,(2),真菌感染,癣症:手癣、足癣、甲癣(灰指甲)、体癣、股癣,1,阴道感染:,1,女性糖尿病患者易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外阴瘙痒,白带明显增多,患者可因并发外阴感染就诊而发现糖尿病,2,真菌感染的,对症处理,1,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的药物,1.,享受健康人生,糖尿病细说与图解,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1),神经病变引起的皮肤改变,皮肤瘙痒症:,是糖尿病的起病症状之一可以是全身泛发性瘙痒,多见于高龄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不定,发病程度、时间也不一致也可以是局限性的瘙痒。,无汗症:糖尿病也可出现皮肤干燥,特别是小腿伸侧有小皱褶状表浅性干燥破裂,同时伴无汗症。,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5):316-8,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1),瘙痒症与无汗症的对症处理,瘙痒症:,避免用手搔抓、摩擦及用刺激性药品来止痒;,在医生指导下服抗组胺药物改善症状,可局部用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等,无汗症:,洗澡次数不易过多,适量涂抹护肤品,保持皮肤滋润,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2),血管病变引起的皮肤改变,糖尿病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下肢皮肤溃烂,肌肉坏死,皮肤发紫甚至发黑,感觉麻木,创口久久不愈,严重者可破坏骨质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而致残,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2),糖尿病坏疽的对症处理,基础疾病的治疗:尽量使血糖、血压正常,1,如有小创面,应及时就医适当处理避免发生坏疽,2,如若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早期、足量、高效联合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3,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2.,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5):316-8,3.Diabetes Care 2003;26(6):1856-61,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3),糖尿病慢性退行性变相关的皮肤改变,胫前色素斑,胫前(即小腿前侧)色素斑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皮肤病变。,早期表现为小而扁平的、无痛性暗红色丘疹,散开分布。,几周后进展为萎缩的、不规则的斑片状褐色色素沉着在双下肢胫前皮肤上。,无须特殊处理。,糖尿病之友,2007,;,12-33,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3),糖尿病慢性退行性变相关的皮肤改变,糖尿病性大疱病,好发于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和全身营养状况差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神经病变患者,多发生于肢端,尤其好发于小腿与足,多发性水疱边缘清楚,疱壁紧张,疱周围皮肤正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易破溃。,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5):316-8,糖尿病相关的皮肤改变,(3),糖尿病性大疱病的处理,若无继发感染,多在几周内自愈。,易反复,水疱消退后可遗留斑痕。,加强局部处理,保持局部不发生感染。,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5):316-8,糖尿病皮肤病变慎用激素,激素类药膏是最常见的皮肤病外用药,激素类药膏不是治疗皮肤病的万能药,长期外用激素类药膏可使血糖升高,如必须用激素时,则应严密监测血糖,糖尿病之友,2007;3,皮肤基本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湿润,局部皮肤的干燥,避免阳光暴晒,35,治疗从源头抓起,糖尿病口腔及皮肤病变的治疗,首先应治疗原发病,关键在于,降低血糖水平,控制好血糖,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5):316-8,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基础胰岛素是口服药物失效时,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首选用药,理想的基础胰岛素的作用应该能覆盖,24,小时,无明显峰值,避免空腹和餐前低血糖,200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胰岛素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第一步,生活干预,二甲双胍,HbA1c,7,第二步,基础胰岛素,磺脲类,第三步,强化胰岛素治疗,或,启用基础胰岛素,2009,年,ADA,和,EASD,共识,有并发症再打,-,悔之晚矣!,遵循指南建议,尽早启用基础胰岛素,HbA1c,7,3,个月血糖未达标,3,个月血糖未达标,甘精胰岛素,理想的基础胰岛素,Lepore,M et al. Diabetes. 2000;49:2142-2148,.,甘精胰岛素,一天一次,作用长达,24,小时,平稳无峰,低血糖发生率小,有效降低空腹血糖,促进,A1C,达标,时间(小时),4.0,3.0,2.0,1.0,0,0 4 8 12 16 20 24,mg/kg/min,NPH,葡萄糖输注率,甘精胰岛素,重塑健康肌肤,拒绝皮肤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