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分配制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4156220 上传时间:2024-10-0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讲分配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七讲分配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七讲分配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讲 分配制度,第,9,章第,2,、,3,节、第,15,章第,3,节,一、,收入分配一般原理,(,补充,),二、,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第,9,章第,2,、,3,节,),三、,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第,15,章第,3,节,),一、收入分配一般原理,(,补充,),教学目的和意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准确理解价值创造的源泉,各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中的作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范围,收入分配与价值创造的关系等;以便同学们利用学得的知识,分析和认识实践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一),收入分配的,涵义(补充),收入:,(,1,),会计要素之一;,(,2,),个人所得。,分配的定义,:,(,1,),按一定标准或方法分。,(,2,),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即国民收入或体现这部分价值的产品在不同阶级、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环节。,分配与生产的关系:,分配由生产决定,,没有产品的生产,便没有产品的分配,生产的性质怎样,分配的性质便也怎样;但,分配又反过来影响生产,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分配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这属于生产过程本身,并决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我们这里讲的是指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二),收入分配的内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还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这就是,国民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1,)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根据政府的职能和活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国防支出,,,转移支付的支出。,(,2,)通过税收、调整再贴现率以及价格等手段实现。,(,三,)收入分配的原则,一是要妥善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确定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原则有三个:,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积累和消费都要有所增长,即积累和消费必须同时兼顾,二者不能偏废。,积累和消费的增长要和其物资形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增长相适应。,必须安排好积累和消费的内部比例关系,。,如生产性基本建设的积累与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的积累、各种消费品结构的合理安排等等。,二是要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效率,作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具体来说,效率,是指资源最合理的配置,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最有效率的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公平,本是伦理学上的概念,,是指人们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公平有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平之分。,由于经济是基础,因此对经济关系的评价是公平的核心。,衡量经济公平的有用工具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分配中存在着效率和公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总的原则是效率与公平兼顾。,第一,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效率决定公平的产生。,历史上,只有当效率提高到剩余产品产生以后,社会才会出现公平问题。在效率极低、根本没有剩余产品的情况下谈公平没有任何意义。,效率提高是公平增长的条件。,“蛋糕首先要做大”,注意:,在效率优先原则下要尽可能考虑公平的要求,让差距保持在合理的限度中。,第二,要,针对公平和效率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倾向来协调两者关系。,第三,要首先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某些原则,,如消除进入壁垒及就业歧视、反对行业垄断等,,以,降低效率与公平替代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存在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过程,两个分配主体。,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二、,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第,9,章第,2,、,3,节,),教学,目的和意义,通过本,部分的,学习,正确理解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以及资本家与地主之间的分配关系,使同学认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实质。,(一)关于“价值转形理论”及其争论,1867,年发表的,资本,论,第,1,卷,,,论述的是按,价值,来进行,商品,交换,,1894,年,资本,论,第,3,卷问世,论述的是按生产,价格,来交换,商品,。,西方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为这是,资本,论,的“破绽”,企图以此作为突破口,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对西方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的攻击进行抵制和批判。,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批驳所谓,资本,论,存在“破绽”的错误观点;(,2,)关于“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和“,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这两个总额等式能否同时相等的问题。,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153,),商品,的,价值,(,W,),包括三个部分:,W,c,v,m,这是按劳动耗费计算的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他的,资本价值,c,v,,,剩余,价值,m,是,资本,家无偿获得的,c,v,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用,K,表,示,这样,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W=K+m,。,显然,,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为剩余,价值,。,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抹杀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掩盖了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53,),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p,)。,剩余,价值,和,利润,质上不同,量上相等。,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153,),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m),与可变,资本,(v),的比率,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m),与全部预付,资本,(c,v),的比,率,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质上不同,量上不等,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由于全部预付,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因此,利润,率在量上也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154,),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两者成正比例变化。,资本有机构成(,C,:,V,)的高低。,在剩余价值率和劳动力价值不变的条件下,两者成反比例变化。,资本周转速度。,两者成正比例变化。,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已定的情况下,它将导致利润率的提高。,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54,),(1),平均,利润,的形成,:,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不同部门之间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利润率。,生产部门之间若利润率不同,便会发生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从而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这种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与此同时,,利润,率便转化为平均,利润,率。,(,2,)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实质上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155,),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3,)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用公式表示,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155,),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家所获,利润,的多少似乎只与他所拥有的,资本,量有关,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不仅受本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3,、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56,),(,1,),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2,)生产价格的定义,由商品的成本价格,(K),和平均利润(,p,),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注意,生产价格不是市场价格。,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标准的价格。,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波动。,(,3,)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156,),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绝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为:,第一,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第三,生产价格随着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生产价格就会提高。,总结,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这时已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影响。,(二)关于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地租的真正来源,1,、,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商业,资本,就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157,),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2,),商业,利润,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把,商品,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买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商业,利润,。(,158,),(,3,),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158,),商业,资本,家所获商业,利润,的多少,仍要受社会平均,利润,率形成规律的支配。,2,、借贷资本和利息,(,1,),借贷,资,本(,159,),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资本,形式,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是,最具有资本拜物教性质的资本。,拜物教:“拜神教”的对称,指神灵观念明确产生之前,原始人把某些特定物体当作具有意志的物体而加以崇拜的宗教。拜物教一词也用来比喻对某种事物的迷信。如,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等。,借贷,资本,的借贷对象主要是职能,资本,家。,(,2,)利息和,利息率,借贷,资本,的报酬,利息,本质上仍是产业雇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率就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160,),(,3,)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利息等于股息),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股票持有者凭借股权从股份公司的盈利中分得的,股息,实质上也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1,),3,、资本主义地租,(,1,),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一种非劳动收入。(,161,),(,2,)地租的来源,资本,主义地租是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被农业,资本,家让渡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