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九世纪的西方近代史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4148223 上传时间:2024-10-0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十九世纪的西方近代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七章 十九世纪的西方近代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七章 十九世纪的西方近代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十九世纪的西方近代史学,一、,19,世纪西方史学的特点,1,、历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历史思想推陈出新,史学流派蕃衍不绝,3,、史学方法日趋科学化,“历史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英国史学家伯里,4,、对政治史的偏重,二、浪漫主义史学,1.,背景,(,1,)法国大革命的起伏使人们开始质疑理性主义,并引起对中世纪宗法生活的怀念之情。,(,2,)拿破仑战争引发欧洲各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高涨,浪漫主义的民族情绪开始取代,18,世纪理性主义者倡导的“世界主义” 。,(,3,)法国大革命其所引发的欧洲社会剧烈变革,促使了人们思想方法的转变。,2,、浪漫主义史学的特征,第一、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第二、强调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的直觉与情感的作用。,第三、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3,、浪漫主义史学的派别,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1790,年,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历史学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7,1797,年,),发表,法国革命论,。,1797,年,法国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1848,年,),发表了,论革命,激进派浪漫主义史学,法国的米什莱、瑞士的西斯蒙第、德意志的戚美尔曼、英国的卡莱尔,(,前期,),和科贝特等人,自由派浪漫主义史学,法国复辟时期的梯叶和基佐、米涅、梯也尔,英国的辉格派史学家麦考莱,德国的“海德堡学派”的领袖,F,施洛泽尔,美国的班克罗夫特,4,、浪漫主义史学的影响,促进了历史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历史进化理论的完善,促进了阶级斗争学说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促进了国别史研究和历史著作的普及,促进了近代语言学和近代史料学的发展,5.,地位,上承启蒙运动史学之前(包括启蒙运动史学)西方史学,发展的成果,下启西方史学专业化道路,远播种子于后现,代史学,它的影响早已超出它的时代,一直延续至今,伴,随着西方史学发展的进程,三、兰克与客观主义史学,(一)生平与著作,兰克(,1795,1886,年,),,德意志图林根人。,1818,年,莱比锡大学毕业 。,18251871,年,任教于柏林大学。,著作:,拉丁和条顿民族史,教皇史,、,宗教改革时期的德意志史,、,英国史,、,法国史,、,世界通史,兰克,(二)兰克客观主义史学产生的根源(背景,1,、普鲁士崛起与德国统一:史学与政治的联姻,2,、德国史学的(学术)渊源:,3,、,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三)贡献,1.,史观:核心,提倡客观主义态度,“如实直 书”,拉丁和条顿民族史,序言:“,人们一向认为历史学的职能在于借鉴往史,用以教育当代、以利于未来。本书并不企求达到如此崇高的目的,它只不过是要弄清历史事实发生的真相,如实直书而已,”;,2.,史学方法:,A.,系统归纳并总结出一整套历史研究方法,即 “,历史学家应批判地考证史料并系统地以此作为叙事的 依据。”,他强调一切历史研究活动基本原则是史料高于 一切。,(“,内证法”与“外证法”相结合,),内证法,(Internal Criticism),:,考察提供史料人的身世背景、性格与动机,并把史料与同时代其他作家记载的相同内容史料进行参照分析,确定史料可信度;,外证”法,(External Criticism),:,通过不同著作、版本的互相校勘,考察使用的语言语法、词汇结构、书写字体及编排体例等是否符合史料生成年代的习惯与规范,判断史料可信度。,最接近事件的证人是最好的证人;当事人的信件比史家的记录具有更大的价值”,;,B.,对档案资料的重视,决定性地改变了近代历史 研究的取材范围。,“我看到,这样一个时代正在到来,那就是,我们在编写近代史时,不再依靠当代史家的记载,当然也更少依靠他人的著作,我们撰史,将依靠目击者的叙述和原始的文献资料”。,3.,在历史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做出重大贡献,(,继承发展了 “习明纳尔” 教学法),我也听过兰克的课,他是一个圆脸的小个子,前额光秃,头发稀疏,嗓子很尖;他的头刚刚露出讲桌,在讲台上打转转,看着天花板,突然间像机关枪似的满不在乎地讲上一段话,,花园里的喷泉,时而喷发出一点儿毫无用处的水,然后又停了下来。,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四)兰克史学的特点,1.,(研究对象),以民族国家为研究单位的政治史是其主要内容,精英政治在西方史学中占主流,2.,(方法论 ),重视对史料的考证,力求应用原始资料,在表述上进行如实的、个别化的描述 ,反对根据各种理论或抽象原则概括历史。,3.,认识论,在历史认识上强调依靠“直觉”。其特性是: 坚信史学家通过对档案资料的考证与鉴别便可以再现真实的历史 ;相信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与写作中可以不掺杂任何主观因素,做到绝对客观,缺陷:,1,、恪守政治传统,以政治军事史为主;主张西欧中心论。,2,、 “历史实际上是一种上帝显现的历史。”,体认上帝的方式,直觉。(一种内在的感情),(,五)兰克史学在中国,A,、传入中国的途径:,.,取自日本:明治时期,兰克史学的传 入日本。王国维、梁启超、罗 振玉等。,“,现代中国历史学的发源地其实是东 京,”,转道美国:何炳松翻译鲁滨逊的,新史学,。,径自欧洲:梁启超,1919 - 1920,在欧洲 游历)、傅斯年(伦敦大学、柏林大学),B,、对中国史学界的影响:,a.,在史学方法上,兰克倡导的史料批判原则成 为中国现代史学的重要原则。,傅斯年“史学即史料 学”。,姚从吾(,1894-1970,),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 ),陈寅恪(,1890-1969,),陈寅恪与兰克史学,(,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1,期,),“一份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历史本是一个破罐子,缺边掉底,折把残嘴,果真由我们一起整齐了,便有我们主观分数加进去,。,”,“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作艺术的建设,不是作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傅斯年,所谓乾嘉朴学,是朝夕挂在嘴上的。到德国后,情形大变了,始而惊异,继而佩服。三年之后渐有创获,觉得,Ranke(,兰克,),及,Bernhim,(,斑汉穆,),的治史,实高出乾嘉一等。他们有比较客观的标准,不为传统所囿,有各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启示、指导,可以推陈出新,他们很有系统的、切实的、客观的治学方法,他们有意想不到的设备,意想不到的环境,合理的人生观,与合理的社会生活,。,姚从吾,b.,在历史撰述上,兰克所主张的客观、超然的 叙述原则在中国现代史学界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响应。,c,、兰克研讨班教学研究形成对中国现代史学研 究与教学工作影响至深。,(六)深入认识兰克,关于“如实直书”,(词源、来源),(一)史学方法,1,、考察历史事实、搜求史料、撰述时有主观假设意图,2,、运用史料须有选择性,3,、应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不掺杂个人好恶),4,、除了史料、客观叙述外,还要有洞察能力,发掘出“时代精神”。,(二)史学理论,崇奉“万有神论”,“所有的历史中都有上帝在居住、生活。每一项行动都在证明上帝他的存在,;,每一个重大的时刻也在宣扬着上帝名字,最能证明上帝存在的,我认为是,历史的伟大连续性,。,”,1,、并非完全排除哲学思想,阐述历史的特性,两种途径获取知识,“,那种认为我没有哲学的、宗教的兴趣的想法是多荒谬,!,正是哲学的、宗教的兴趣将我引导到历史研究,。”,2,、反对理性主义史学的历史进步观念,定义难以确定(因时因民族);进步不能涵盖所有人类知识;,“进步”涵义,:,各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可能被归在相同的“进步”模式中,每个民族的历史进程并不总在“进步”,;,“,进步”观念,:,不能用来概括人类知识积累过程,古代的艺术、诗歌往往能与现代媲美,有的甚至超过现代水平,即使能在物质方面找出“进步”趋势,在文化知识、道德意识方面很难找出这样的“进步”;,人类历史的进程:不是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因为“每一时代都直接与上帝沟通,它的价值根本不在于能够留给后人多少东西,而在于它的存在、它的自身”,:,历史并非从低级到高级(上帝面前),3,、历史学的性质:科学与艺术,4,、史学家六条标准,对真理的热爱;对材料的深入研究;广泛的兴趣;对因果联系的洞察力;不偏不倚的态度;整体的观念,兰克史学,收集史料,(第一与第二手史料),史料辨析(内证、外证),整理、编排史料(直觉),历史著作,(客观公正),四、实证主义史学,是19世纪在德国发展起来的由哲学及于史学的以实证主义方法和信念为指导的史学派别。主要思想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最大的特点是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一)实证主义史学的背景,1.,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史学和历史哲 学以及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史学,主要从主观的角度研究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法国历史家古朗治认为,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但这些理论都不是依照文献或史料。,2,、实证主义的出现与自然科学对社会历史研究的影响分不开。,17,世纪起,科学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哈维证明血液循环,,莱布尼茨发现微积分计算法,牛顿提出物理学的三大定律,3,、实证主义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渊源是孔德的学说,他的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理论对历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最终形成一个史学流派,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1,)实证主义的涵义,实证,(Positive),一词在孔德看来应包含有六种含义:,(1),现实的与空想的对立;,(2),有用的与无用的对立;,(3),确实的与虚构的对立;,(4),正确的与暧昧错误的对立;,(5),建设的、肯定的与破坏的、否定的对立;,(6),相对的与绝对的对立。,一是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同类),二是认识论的经验主义;,(经验和感性,思辨与形而上),三是方法论的客观主义;(实验逻辑的自然科学方法),四是关于价值问题主张价值无涉,强调“价值中立性”的要求。(是什么,应是什么,),(,2,),人类知识的发展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精神、知识),a,、神学、虚构阶段,:,假定所有现象都是由超自然的存在直接作用造成的,.,此阶段家庭是主要的社会单位,实行君主专政,社会组织上属于军事社会类型,是一种权威的时代。,b,、形而上学、抽象和思辩阶段,:,相信抽象观念产生各种现象的存在,.,用理性怀疑和批判一切,政治上追求抽象原则,实行共和制,“法学家”居统治地位,民族国家是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可称为法制社会的时代。,c,、实证和科学阶段,:,不寻求绝对概念和终极原因,致力研究自然规律,用推理和观察相结合建立可靠和有效的知识。实行实证政治体制,注重工业等实业,科学家、工业家地位崇高,属于工业,/,产业社会时代。,(,3,)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与精神文化方面相对应,也存在着三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组织形式:军事社会、过渡社会和工业社会。,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阶段:,军事阶段(神学阶段),远古至中世纪早期(,1300,年之前),过渡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从,1300,年到,1800,年,工业阶段(实证阶段),社会发展的顶峰,军事阶段是智力的神学阶段,它从远古至中世纪早期。,祭司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军人则具体管理着国家。,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组织则是军事或武力形成的组织,所以社会内聚力也是由武力和军事形成的。,为了更充分地说明当时的具体社会状况,孔德又进一步将神学阶段划分为若干亚阶段:拜物教、多神教和一神教。,军事阶段,在拜物教时期,人们将外在与自己的物体赋予生命力,并敬奉为神;,在多神教时期,人们从外部世界中抽象出各种虚假的存在物,取代原先的具体事物而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再后,在一神教时期,人们只崇拜唯一的一个全知、全能、主宰整个世界的神,,过渡阶段,过渡阶段,相当于智力的形而上学阶段,.,孔德认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用防御性的军事组织代替进攻性的组织,有抽象的概念及原则取代神学,由对神灵与军事的崇拜转向对自然与科学的崇拜。,孔德称这一阶段为,“,西方革命,”,的时期,其表现是,:,A.,上帝不复存在,科学思想将支配现代人的才智,B.,封建机构或君主制组织与神学一起正在消亡,国家政治组织由君主专政转向共和制,C.,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科学思想成为新社会秩序的精神和道德基础,D.,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不再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战争,而成为人与自然的斗争,E.,学者和实业家,(,企业家和银行家,),将统治我们时代,.,总之,在这一时期,由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使社会由神学阶段到形而上学阶段逐步地向实证社会过渡,.,这一时期,是以自然法学理论为根据的重视人权和法制的社会,.,3.,工业阶段,智力发展的实证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顶峰,.,工业发达,“把注意力从剥削其他社会转到开发自然上来了”。追求实证知识。工业社会表现如下特征:,A.,工业是科学的劳动组织形式,生产的目的是获得最大的效益。,B.,工业的发展使人类资源获得大量的开发与利用,C.,工业的发展使财富不断增加,工厂里集结着大量的工人,D.,在工厂里工人和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矛盾或公开的对立,E.,由于工业生产劳动的科学性不断增强,生产过剩的危机日益增多,其结果是在物质丰富的情况下制造了贫困。,F.,与劳动组织工业化和科学化相联系的经济制度的特点是自由贸易及企业主和商人追逐利润。它是开发财富的根本条件。,学术界通常把孔德看成是实证主义史学的奠基人。 实证主义史学的问世标志史学科学化过程的基本完成 。,(二)主要的实证主义史学家,1.,巴克尔,(,1821-1862,):英国史学家,,英国文明史,。,英国文明史,被后人视为实证主义的宣言书。,认为:历史学家应该向自然科学家学习,从社会现象中发现支配社会历史运行的规律。,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历史同样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必须注重对人类历史中规律的认知。(,历史进步的过程中有,3,种规律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其一是自然规律;其二是道德规律;其三是知识规律。),另外,,伊波利特,A,泰纳、菲斯泰尔,德,古朗,治 、兰普勒希特、特奥多尔,蒙森,(三)与客观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对比,1,与客观主义对比,区别:,a.,首先,对,历史探究的层次,上来看,兰克史学仅停留在对史料考证的基础上尽可能叙述出真实。实证主义研究方法除了确定事实之外,还要从可见的、确定的经验事实推理出事物之间的恒定联系。,b.,其次,在,运用史料为研究服务,上,兰克史学主张如实直书,拒绝分析史料的深层内容,拒绝对结构关系进行分析,仅对独特的历史现象以直观的方法去理解,不去了解历史人物的动机、意图。,实证主义史学家要求突破以较开阔的眼光审视各事实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研究之中,即要在确定史料的真伪上下功夫,但又不停留在揭示具体历史事物的真伪上,而是要进一步解释、概括史实。,C.,其次,从,研究成果对现实的价值,上来看,兰克史学强调如实直书,在撰写史书中要消灭自我。而实,证主义史学则是十分强调史学在道德上的作用。,D.,在,历史哲学问题,上,兰克及其学派没有深入从事历史哲学方面的探讨,而实证主义史学是史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物。,联系:,A.,在方法论上,客观主义史学和实证主义史学都强调史料的重要性。,B.,在治史原则上,都主张如实直书。,C.,历史研究范围都很狭隘,2.,与理性主义史学比较,理性主义史学与,19,世纪的实证主义史学推崇自然科学、反对宗教愚昧有相同之处,但两者各有侧重。,a,.,理性主义史学强调批判过去历史的停滞,实证主义史学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强调探索规律;,b.,前者重视理性的创造力,后者重视理性活动的结果即科学知识。,c.,前者受牛顿物理学的影响,重在认知自然,后者受实验科学的影响,重在征服自然;,d.,前者将进步看作改革和改变现状,后者将进步看作过程,发展重于改革。,e.,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理性主义史学所处的时代需要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鸣锣开道,以彻底战胜封建主义的旧制度,同时也需要建立近代科学。,实证主义史学所处的时代则需要全面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化和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四)实证主义史学的影响与困境,1,、影响:,首先,促进史学家对史料审查和考辨,促进了历史研究进一步严谨化,其次,促进历史学和自然科学靠拢,更新了历史研究的方向,2,、困境,抹煞了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本质区别、简单地将历史学与已经确立了其独立学科性质的自然科学诸学科进行类比。 忽视了历史学独特性,五、历史主义史学,一种成长于世纪,在世纪上半叶得到充分认识的存在于诸多历史学家思想中的史学思想。希望在确定真实的历史事实之后,通过寻找个体事件中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解释从历史中之所以孕育出现实的原因,以德国最为发达。,主要特点:,强调历史因素的连续性、个别性、独特性、具体性;,主张深入挖掘和考证史料;,用情感取代理性,通过著史抒发情感和理想,强调直觉沟通,要求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各时代的历史文化;,注重伟大人物与政治斗争;,不独树一帜与其它史学思想共存共荣。,代表人物:,法的历史学派,:萨维尼(,Savigny,1779-1861,),中世纪罗马法,论我们这个时代的立法和司法的使命,艾希霍恩(,Eichhorn,1781-1854,),德意志国家与法律史,民族本位的历史主义,:洪堡(,Karl von Humboldt,1769-1859,),论历史学家的任务,德罗伊森(,Droysen,1808-1884,普鲁士政治史,政治本位的历史主义,:柏克(,Edmund Burke,1727-1797,),法国革命论,托克维尔,(,Tocqueville,1805-1859,),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黑格尔(,1770-1831,),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认为人类历史是世界精神的外化,是世界精神借以展现自己和表现自己的场地。,认为世界精神是历史发展的经线,主观能动性历史发展的纬线,二者互相交错,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将世界历史的发展分为东方历史、希腊历史、罗马历史、日耳曼历史,4,个阶段,日耳曼是历史发展的顶峰。,六、各国的历史,(一)美国,1,、美国史学之父,班克罗夫特(,1800-1891,),美国史,10,卷,第一个试图广泛全面研究美国经验的史学家。,杨生茂:,论乔治,班克罗夫特史学,(,历史研究,1999.2,),2.,希尔德烈斯(,18071865,),白奴,3.,盎格鲁撒克逊学派,以海伯特,亚当斯、菲斯克为例(种族主义),4.,美国本土史学的出现,特纳与边疆学派,1893,年特纳(,18611932,)写出了著名的,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1,)边疆学派提出的历史背景,A.,西进运动的兴起、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托,B.,美国综合国力的变化成为内部原因,C.,十九世纪初二十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狂潮为外部因素,D.“,欧洲生源论”的旧史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2,)内容:,特纳认为:“直到现在为止,一部美国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对于大西部的拓殖史。一个自由土地区域的存在,及其不断的收缩,以及美国定居的向西推进,可以说明美国的发展。”,A.,边疆说:,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美国在西部有一条不断向前移动的边疆;美国居民不断向西移殖,使美国社会经常处于流动与创造状态,带来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及美国精神。西部自由土地起着“安全阀”作用。,B.,地域说:,所谓“地域”,就是由来已久的地理环境与拓殖于该区的人群相互作用的产物,多半具有一定的经济结构和民众的心理结构,文化认同。因此,西进运动出现后的美国历史“主要是地域冲突、地域联合和地域妥协”的历史。,其他著作:,新西部的兴起,(,1906,年)、,美国历史上的边疆,(,1920,年)、,地域在美国历史上的意义,(,1932,年)以及,1830,1850,年的美国:这个国家及其地域,(,1935,年),特纳和他的弟子用关于边疆的理论来解释美国历史,被称为边疆学派。,参考书目,1,、王利红:,诗与真,-,近代欧洲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研究,,三联书店,2009,年版。,2,、易兰:,兰克史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4.,杨生茂:,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边疆学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5.,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何新译,6.,蒙森:,罗马史,,商务印书馆,2004,7.,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思考题,1.,十九世纪西方史学特征,2.,浪漫主义史学,3.,兰克史学思想,4.,实证主义史学,5.,边疆学派的史学思想,6.,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