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年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2020年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法,目,录,CONTENTS,1,学习目标,2,新课导入,3,新课讲解,4,课堂小结,5,当堂小练,6,拓展与延伸,7,布置作业,目 CONTENTS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感受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2.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和我国的刑法体系。,3.明确违法行为的类别,正确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树立不违法的底线意识。,4.本框体现了“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要求我们掌握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以及要求,从而加强对自己的管理,避免做出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学习目标1.感受法律的尊严,树立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警惕身边,新课导入,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新课导入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新课导入,(1)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2)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新课导入(1)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新课讲解,1.法不可违的原因,(1)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引导作用,。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评价作用,。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一、违法无小事,新课讲解1.法不可违的原因一、违法无小事,新课讲解,(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3)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2.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新课讲解(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探究与分享,镜头一,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的情况,或者向失主索要报酬。,我国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上述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民事违法,新课讲解,探究与分享镜头一 生活中经常出现捡到失物据为己有,探究与分享,镜头二,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看到他人喧闹起哄,扰乱公共秩序。,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镜头二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行政违法,新课讲解,探究与分享镜头二 我们经常在公众场所看到他人喧闹,探究与分享,镜头三,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新闻里报道持刀抢夺他人财物的事情。,我国刑法规定,抢劫他人财物的应判处刑罚。,镜头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刑事违法,新课讲解,探究与分享镜头三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新闻里报道持刀,新课讲解,(2)违法行为的分类,新课讲解(2)违法行为的分类,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法律讲堂上,小伟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研究:,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已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小萍:“他的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B.小忠:“他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C.小金:“他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D,.,小莉:“他会被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A,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 法律讲堂上,小伟所在的学习小,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新课讲解,1.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1)举例,: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2)误区,:有的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类似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新课讲解1.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新课讲解,2.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1)民事活动,举例,: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2)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新课讲解2.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新课讲解,3.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1)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新课讲解3.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新课讲解,什么是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新课讲解什么是民事主体?,新课讲解,新课讲解,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当堂小练,1.八年级(2)班的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A. 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B. 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C.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D.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C,当堂小练1.八年级(2)班的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当堂小练,2,.,拾得东西不归还失主属于( ),A,.,违法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B,.,正确行为,因为他不违法,C,.,犯罪行为,要判死刑,D,.,偷窃行为,因为不是自己劳动所得,A,当堂小练2.拾得东西不归还失主属于( )A.违法行,拓展与延伸,民事侵权行为,(1)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2)侵权行为发生后,在侵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产生了特定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拓展与延伸民事侵权行为,布置作业,请完,成对应,习题,布置作业请完成对应习题,感谢聆听,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