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发热发疹性皮肤病,定义:全身泛发性皮疹同时伴有发热的皮肤疾病,儿童皮肤病重要的组成部分,多数常见,但彼此相似容易混淆,少数罕见疑难,分类,最常见,根据病因可分为,:,分类,根据皮疹形态可分为:,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湿疹样皮疹,荨麻疹样皮疹,多形红斑样皮疹,水疱、脓疱、紫癜,最常见,以麻疹样皮疹为主的,发热发疹性皮肤病,共同特点,起病急骤,有一定的出疹顺序,病程自限,痒感,无或轻,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升高,病种,麻疹,风疹,幼儿急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红斑,肠道病毒感染,1.病毒感染,2.川崎病,3.麻疹样,药,疹,麻疹:诊断要点,1.发热后第4天出疹,(全身中毒症状达高峰,高热),2.麻疹样红斑,(鲜红色,暗红色融合,色沉脱屑,病程2周),3.卡他症状,畏光羞明,,结膜充血,4.颊粘膜Koplik斑,5.抗麻疹IgM抗体阳性,(皮疹出现后 3-4天),风 疹:诊断要点,发热后1-2天出疹,(轻度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粉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稀疏分布,,2-3天消退不留痕迹),颈后、枕骨下或耳后淋巴结肿大,,轻压痛,Forsheimer斑,(1/5患者,,出疹第1天或前驱期,软腭、颊、悬雍垂等处有暗红色斑点或瘀点的粘膜疹,),幼儿急疹:诊断要点,热退疹出,(,突然高热3-5天,后,下降,,退热当日出疹),玫瑰色,斑丘疹,(,1-2天后完全消退,,,不留痕迹,),除食欲不振外,无全身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要点,持续发热 (多为,中度发热,有时为高热,常持续5-10天,重者2周或更久,),鲜红色,麻疹样皮疹,(,1/3,患者,,发病后4-6天出疹,几天内消退,,还可有,猩红热样、,荨麻疹,样、,紫癜,样,、多形红斑样发疹,,使用氨苄西林、四环素后发生率增高),咽痛,弥漫性,膜性,扁,桃体炎,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软腭和硬腭接合处的瘀点或瘀斑,(1/4患者),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绝对数增多和单核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占10%,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起病1周),传染性红斑:诊断要点,发热:无或轻度,仅有,皮疹,,,分为三期,第一期:颊部无症状性水肿性,玫瑰色,斑,称为“掌击颊”,蝶形分布,境界清,第二期:1-4天后进入,四肢近端,、,躯干和臀部,呈花边状或网状红斑,第三期(复发期):持续5-9天后进入,具有特征性,皮疹显著减少甚至消退,但遇热、日晒、哭吵和运动后可复,肠道病毒疹,(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发热、皮疹、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临床十分常见,可有,麻疹样,、,荨麻疹,样、,紫癜,样,、,湿疹样、水疱性,发疹,可有呼吸道症状(可见疱疹性咽颊炎表现)、肠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以猩红热样皮疹为主的,发热发疹性皮肤病,共同特点,不同程度发热,常可找到感染灶,白细胞与中性白细胞升高,主要病种,猩红热,/猩红热样红斑,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略),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略),1.细菌感染,2.病毒感染,3.川崎病,4.猩红热样药疹,猩红热:诊断要点,突然高热,发病后1天出疹,皮疹为全身弥漫性鲜,红色基础上细小密集的斑丘疹,粗砂纸样质感;消退时,(1周后)开始,脱屑,,可呈,手套、,袜套样,咽痛,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见,点状红斑和瘀点,,有时为链球菌性脓疱疮引起),颈淋巴结肿大压痛,口周苍白圈、草莓舌,、帕氏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咽拭培养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引起猩红热样红斑的病原体,1.,某些产红疹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引起“金葡菌性猩红热样综合征”。其特点为:,尼氏征可能阳性,皮肤触痛,一般不伴咽部症状,大多有局限性或迁移性病灶,取血、化脓性结膜炎、鼻咽部分泌物培养阳性,脱屑发生在早期(第2天),皮疹消退快,2.某些病毒,川崎病,诊断要点,按日本,MLNS研究委员会1971年制定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中发热这一项必须具备,其余五项中具备,四,项以上即可,诊断本病,发热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高热,2周内下降),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燥、潮红、皲裂、杨梅舌,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早期手足硬肿、掌跖潮红,恢复期,指趾末端,膜状脱皮,(肛周也可有,脱皮,),躯干部多形性皮疹,(猩红热样、麻疹样、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样),无水疱或结痂,急性非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大,,,直径,1.5cm,,轻,压痛,,常为单侧,川崎病 诊断要点,除此之外,其他特征性改变有:,心血管系统变化:冠状动脉炎、动脉瘤、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等,实验室:WBC,,核左移,ESR,CRP,PLT(发病1周后),药疹的特点,1.发热和发疹的关系,:,通常发热与皮疹严重程度相关,轻型药疹一般没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重型药疹则往往伴有高热,发热与皮疹往往同时发生,可先于皮疹,药疹的特点,2.,发疹与用药时间的关系,初发药疹的致敏期:,6天到4个月,82为6,-,12d,平均9,d,,因此,又称药疹为“九日红斑”,复发药疹:,6,-,48h,73为12,-,24h。,药疹的特点,3.,皮疹特点:,瘙痒明显,:相比而言,感染性皮疹多无瘙痒或程度较轻。,多样性,:如红斑夹杂有风团样损害、麻疹样发疹伴湿疹样皮损及紫癜,这种皮疹混于一起多见于药物热,皮疹与发热同步。而感染性皮疹多较单一。,药疹的特点,相对对称性,:,通常一侧偏重,皮疹较密,另一侧偏轻,皮疹较稀;而感染性发疹多绝对对称。,药疹皮疹呈疏密相间状态,即在某局部可见稀疏皮疹与密集皮疹(分散皮疹与融合皮疹)交互存在,随处可见;感染性发疹的皮疹,则在同一部位上的分布比较均匀,即使能见到疏密不均现象也有一定规律可循,如近心端密集而远心端稀疏或与此相反,而位置相对固定,如风疹的融合皮疹见于面颊且对称,幼儿急疹的融合皮疹见于腰骶部。,药疹的特点,疹间水肿:,感染性皮疹无此现象。,皮疹移位现象,:,皮疹在某处隐退后、又在另处复起,呈无定位的迁移现象,主要见于药物热,皮疹与发热同步。这种无定位的迁移现象与感染性发疹所固有的发疹顺序显然是不同的。,药疹的特点,4.药疹与病毒疹交互存在,有时,抗感染治疗后的药疹和病毒疹的鉴别是很难的,一些病毒的感染本身就可以促进药疹:比如传单使用氨苄西林100%会引起麻疹或猩红热样药疹;抗惊厥药物引起的药物超敏反应患者血液监测到高滴度的HHV-6 IgM,皮损中发现HHV-6 DNA;感染CMV时服用特比奈芬容易出现药疹;但是以上情况治愈原发病后再服同一药物不会发疹。,5.儿童药物过敏的发生率明显较成人低,儿童药疹的诊断需要慎重。,治疗高热惊厥的苯巴比妥药疹,传单患者使用氨苄西林后出现的麻疹样皮疹,DRESS,综合征,DRESS,综合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发热:温度、热型、前驱症状、持续时间,皮疹:形态、分布、发生秩序、持续时间,发热与发疹的先后关系,系统受累:内脏器官、淋巴结和其他系统表现,实验室检查,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哪几种发疹性疾病有杨梅舌?,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