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Center for Informatization Stud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IS/CASS,电子政务的目标设定与2004年展望,信息化研究中心 主任 研 究 生 院 教授,2004/1/8,中国社科院,汪向东,简介,作为中国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性领域,理论上电子政务的市场意义巨大,但2003年的实际发展存在明显差距,结合介绍我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讨论三个问题:,电子政务的市场走势与目标设定,我国电子政务阶段目标的定位,2004年电子政务的趋势展望,一、电子政务的市场走势与目标设定,E-gov:简要回顾,从政府,OA,开始,85年“海内工程”和92年国办通知,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国办“三网一库”,2001年底,“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方针,2002年7月,指导意见(17号文,,,提出了,“十五”电子政务的目标和任务,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平台(内外网平台),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2个业务系统:继续完善4启动加快8党务),规划和开发基础政务信息资源库(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培训、法规标准建设,随即“E-gov热”升温,为什么?,E-gov,的根据,国际,E-gov,背景,入世效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E-gov,的可实施性可控性示范性等,怎么干?17号文有明文规定,除了统一认识、分工、规划、试点外,就是,财政投入、政府工程、政府采购,尤其是关于拉动内需和产业发展的考虑,大大刺激了人们的市场预期,数千亿级的市场规模,提出“四个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制止重复建设”、“应对,WTO,后的,挑战”,和“拉动内需”,去年运行结果与期望差距明显,政府,IT,采购实际仅增长20%左右,Q1,约为76.8亿元(同比增长15.8%);,Q2,约为66.3亿元(同比增长-6.1%);,Q3,和,Q4,复苏,,Q3,补偿性增长;全年约329亿元,来源:,CCID,1-10月电子全行业销售收入1.36万亿元(34.6%)进出口2149.5亿美元(53.2%);计算机全行业64.7%、,PC,机92.6%、笔记本电脑增长了11.6倍,来源:,MII,数据背后原因的分析,原因是复杂的:表面原因,如政府换届;实际上,原定项目没全面铺开;深层看,阶段目标设定的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内外网12个应用4个资源库是已定目标,但问题关键不在于个体工程项目建设上,而在这些项目的整体结构和效能要求上。比如,如何把握“整合统一”、“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的要求?,金桥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良好愿望下设定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阶段目标定得不具体(目标抽象)、不清晰(相关因素和时间进度)、不实际(过高过急)时更难以成功,目标必须细化,目标不细化,操作上就难以落实,总目标需要分解,阶段目标直接影响市场走势,“一步到位”与目标的阶段性(技术与非技术因素,尤其是政务改革的渐进性),不同国家,电子政务的阶段目标不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场走势,受阶段目标设定的影响,目标与进度,基础环境,内容构成,市场,一个阶段目标清晰的案例,eEurope:,2005年将欧洲引领到信息社会,20个方面的应用:12个对公民;8个对企业,经济技术发达,ICT,程度高后工业化社会,欧洲e-gov发展进度,国别情况,需加强对E-gov目标的研究,电子政务如何走好、走实,阶段目标的设定非常重要,阶段目标设定的关键,在于总体结构和功能定位,从总体结构和功能定位上看,电子政务不仅是信息化工程、不仅是政府采购,而是政务上的革命,把握电子政务的阶段目标,必须分清手段与目的,必须切合特殊的政务环境和条件的特点,这是我们立项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二、我国电子政务阶段目标的总体定位,基于“电子”的E-Gov阶段划分,Stage 1:,Emerging web presence,起步,Stage 2:Enhanced web presence,单向,Stage 3:Interactive web presence,双向,Stage 4:Transactional web presence,实时处理,Stage 5:Seamless or fully integrated web,无缝,从基于“电子”到基于“政务”,从用户界面归纳四个阶段,单向发布/“政府上网”,用户不能或不方便上载信息,局部政务应用上的双向互动,双向在线实时政务处理,整合多种应用的在线“一站式”的电子政务(周宏仁),这样归纳电子政务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仅此是不够的,其弱点是过份侧重于“电子”,忽视从“政务”进行归纳和阶段划分,2003年联合国的报告的一个明显改进,就是加大了“政务”的份量,但仍有差距,基于“政务”的E-Gov阶段划分,技术应用型,管理信息化型:,由技术主导到管理主导,扁平服务型:从管理浅层进到结构重组和政务流程再造的深层,电子民主型:由“政务”进到“政治”,全面响应型:7*24个性服务,OSS,交互式服务,不同公共行政理论不同政务目标不同电子政务的策略选择,阶段策略目标的设立与行政环境,引入行政生态学的理论方法,电子政务阶段性策略,又与不同的政务环境相关,,是不同政务环境的产物,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政治构架,Fred W.Riggs:,政务环境是围绕行政系统主体开展行政活动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客观因素的总和,描述行政环境的指标,受行政生态学观点的启发,主要结合,APEC,基于,OECD,的信息化指标研究框架(,APECSEC,2002),,我们将电子政务的行政环境,概括为以下四大类,含20个二级和39个三级指标,经济要素,economic factors,沟通网,communication networks,创新基础,innovation fundamentals,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对国际样本的测评,我们选择了来自世界银行4个收入分组的共40个经济体的样本进行测评,建立新的,E-Gov,发展座标系,横轴:,CIS“5,阶段”,纵轴:,UNPAN“5,阶段”,样本测评结果(,见附表,),四个收入分组各取10个国家,要求有较完整的数据:,人均,GDP,高于9206美元的高收入国家,人均,GDP,介于2976-9205美元的中高收入国家,人均,GDP,介于746-2975美元的中低收入国家,人均,GNP,少于745美元的低收入国家,主要收获和基本结论,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关于电子政务策略与行政环境互动的观点,提前一步得出了与联合国2003年报告相类似的基本结论,对四大类环境要素对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和策略的影响范围和方式、相关程度、重要性程度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电子政务发展阶段,,与一国行政环境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低收入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往往超过其收入发展阶段。中低收入到高收入国家中,不同程度存在电子政务发展阶段滞后情况,主要结论和启发(续),经济因素:,起关键的影响作用,正比关系。,收入水平-生产方式(后工业化、工业化中或农业化)-社会组织方式(扁平化组织、科层制组织或家庭式组织)-政府结构与运作方式(政务流程再造,往往出现于后工业化国家,而在农业家族式社会中,政府改革主要还集中在从家长制向科学管理转变上),沟通网:,与收入组档次从低到高保持一致。组间保持基本同步;但在同组内不同国家间不一定一致(不一定“电子”好,“政务”也发展得好)。中间两组沟通网水平相似,而与高、低收入组差距较大,表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管理信息化到扁平服务型电子政务阶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沟通网水平低于本组平均值的国家,会抵消部分经济要素优势的作用,如泰国,主要结论和启发(续),创新基础:,组间比较,收入越高,创新基础越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越高;组内比较,创新基础与电子政务发展关联程度不明显。但若创新基础太低,会对电子政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泰国和印尼。中国创新基础水平,仅在平均线上,应予以关注,人力资源:,组间比较也是明显呈正比关系,组内比较,除高收入组外,其它组内人力资源环境值差别较大。说明在电子政务的中低阶段,人力资源因素作用还不很明显。但人力资源值如过低,也会抵消其它因素的正面影响。中国人力资源环境值低于本组平均值,这表明,人力资源条件差,将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大环境因素,以此考虑我国,E-Gov,的阶段定位,不能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不要强求超越环境条件的目标(并不等于“唯条件论”),不能照搬照抄;,e-readiness,不是投入越多越好,必须讲求实效,发展得快,效果好:,Availability,Use,,,关键是环境条件能否配合,环境条件的改善是具体的,针对关键的制约因素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研究国外是为了我们自己进行正确的目标定位,对我国,E-Gov,阶段的基本判断,目前发展不平衡,整体上处于从技术应用向管理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少数地区和部委,正尝试政府扁平化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政府技术应用和管理信息化,适时全面推进到政府流程再造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以及结合我们的国情,有重点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扁平服务型电子政务策略,是我们未来最主要的可选发展空间;目标模式:是要建立“双棱柱型”模式(双过渡或双转变),关键是与政务改革的配合,阶段目标却不可能订得过高,三、对2004年电子政务的趋势展望,一、指导思想要有一定调整,不能,把“拉动内需”作为目标的政策诉求点。尽管在客观效果上会起到这种作用,但作为指导思想则是不对的,不能用创造了多少内需,作为评价电子政务成效的依据。它与“政务”目标无关,将“拉动内需”纳入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经济运行本身存在着周期波动,需求不足时用它来拉动内需,需求过热时难道就不需要电子政务了?,指导思想的调整和务实,会表现在市场的需求面上:即会约束政府拔高目标、盲目采购的行为,二、重心继续向应用转变,关于监管、效率、服务的顺序,实践上不会一刀切:部门和地区的不平衡和应用的多样性;转变政府职能需要和历史演进,政府不同层次上的政务内容区别,公共服务实质是面向最终服务对象:从,G2G,到,G2B,和,G2C,需要关注细分市场上的不同产品服务与不同的目标用户,全国97%以上地区和部门已建成办公业务网,;,85%以上建了政府公众信息网,75%的地区建立了联接,到,地市,和,县的网络系统,43%的国务院部门分别建了本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总体方案,经,审议通过,已开始立项及筹建,(9月国办贵州会议),三、政务改革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分项工程的进展难度相对小得多(政府换届、部门的利益和积极性、很少触及体改),技术标准问题也容易解决,关键是协同业务资源共享,困难仍在于总体结构和功能层面上,而它涉及跨体制的协调,触及既得利益和现有权力,需要有体改,政务改革(行政和政治)的进展还不清晰,在此情况下也能推动,其进展与成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推动与协调机构的执行能力,2004年分项建设与总体结构的矛盾会进一步显现,四、政府采购规模稳健增长,政府采购很难进行定量预测,在,CCID,的分析中,从2004年开始伴随采购规模的继续增长,增长率会由递增转为递减。考虑到项目建设与支出滞后的因素,上述转变可能会顺延,但实践中的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注意:政府采购的实际支出往往会低于应有的水平。而它会减少政府采购实际的支出规模,另外,电子政务毕竟不等于政府采购,电子政务预算的一部分,可能不表现为政府采购,五、需求结构优化但不明显,软件和服务需求进一步突出,支出比重会增长,但仍不会成主体,信息资源开发与整合仍滞后。立法将起重要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有了原料,也不等于形成合用的产品,除技术性障碍外,体制障碍有待改革,市场的培育、制度的安排乃至观念的转化需要一个过程,投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