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讲座

上传人:唐****1 文档编号:243803740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项目符号文本,第三级项目符号文本,第四级项目符号文本,第五级项目符号文本,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二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主讲:庄木齐,主要内容,模式和教育传播模式的概念,教育传播的基本模式,网络教育传播模式,南北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英军准备进军列克星敦,夺取军火库。,被马房小伙计听到,告诉了里维尔,,他骑马连夜赶往列克星敦,,沿途通知所有村镇。,英军早上开始进军时,,遭到猛烈攻击。,南北战争爆发,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背景油画,“,马拉松,”,是古希腊的一个地名,位于雅典城东北,30,公里。公元前,490,年,波斯远征军入侵希腊,在马拉松这个地方布阵的消息传到雅典后,雅典就派出一名叫裴里匹底斯的信使前往斯巴达求援。这位信使用,35,小时走完了,150,公里的路程。但是斯巴达人却说,10,天之后才能出兵。信使把消息带回马拉松,失去救援的雅典人背水一战,结果以少胜多打败了波斯人。这位信使带着胜利的喜讯又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城的中央广场(距离为,42,195,公里),向雅典人民高喊:,“,我们胜利了!庆祝吧!,”,随即倒地身亡。为了纪念这位信使,人们把,“,马拉松,”,作为一项固定的比赛项目,一直延续至今,。,马拉松起源的故事,传播的过程,传播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对于传播过程的描述有多种理论。,通常认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5,个要素构成的。,早期的传播过程研究(,1,):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领导的小组,针对,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作调查研究开始的。发现大众媒介与人际影响(或者说其他人的影响)相比在选举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很小,受众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传播过程的“两级传播理论”,(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后又发展为多级传播理论。,认为“,观念首先从广播和印刷媒介流向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流向人口中不太活跃的部分。,” 而不是直接从传媒到大众。,两级传播理论对人们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心理过程做出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解释,看到了人们的信息行为及相应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对传播过程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两级传播理论,两级流动传播理论,早期的传播过程研究(,2,):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指那些社会系统中信息来源丰富、对其他人的认知和态度具有较大影响的人。,通过对,194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在帮助人们进行决策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大众媒介大得多。,早期的传播过程研究(,3,):创新扩散研究,通过对创新扩散的研究,两级 传播模式逐渐演变成常常在扩 散研究中使用的多级传播模式。,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提出创新扩散理论。对创新采用的各类人群进行研究归类, 它的理论指导思想是在创新面前,部分人会比另一部分人思想更开放,更愿意采纳创新。,创新扩散的传播过程可以用一条 “,S”,形曲线来描述。在扩散的早期,采用者很少,进展速度也很慢;当采用者人数扩大到居民的,10%20%,时,进展突然加快,曲线迅速上升并保持这一趋势,即所谓的 “ 起飞期 “ ;在接近饱和点时,进展又会减缓。整个过程类似于一条 “,S”,形的曲线。,创新扩散的,S,形曲线,图片来源:,创新的扩散,,,Everett M. Rogers,,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创新扩散包括五个阶段:,了解阶段、兴趣阶段、评估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纳阶段。,了解阶段:接触新技术新事物,但知之甚少。,兴趣阶段:发生兴趣,并寻求更多的信息。,评估阶段:联系自身需求,考虑是否采纳。,试验阶段:观察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采纳阶段:决定在大范围内实施。,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革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落后者。,创新者(,Innovators,) 他们是勇敢的先行者,自觉推动创新。 创新者在创新交流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 他们是受人尊敬的社会人士,是公众意见领袖,他们乐意引领时尚、尝试新鲜事物,但行为谨慎。,早期大多数(,Early Majority,) 他们是有思想的一群人,也比较谨慎,但他们较之普通人群更愿意、更早地接受变革。,晚期大多数(,Late Majority,) 他们是持怀疑态度的一群人,只有当社会大众普遍接受了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们才会采用。,抵制者(,Laggards,) 他们是保守传统的一群人,习惯于因循守旧,对新鲜事物吹毛求疵,只有当新的发展成为主流、成为传统时,他们才会被动接受。,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抵制者,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总是借助一定的社会网络进行的,在创新向社会推广和扩散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但在说服人们接受和使用创新方面,人际交流则显得更为直接、有效。,因此,创新推广的最佳途径是将信息技术和人际传播结合起来加以应用。,思考题:,假如你所在的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品味的饼干,作为企划部人员,请根据传播过程的特点,设计一个荐举新产品的营销方案,让消费者能够很快接受这个产品。,2-1-1,教育传播过程的概念,所谓教育传播过程,是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实例:,王老师(教育者)利用投影器(教育媒体)向学生(受教育者)讲授教育传播学的概念(教育信息),这就构成了一个教育传播过程。,构成要素,包含于定义中:,教育传播系统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四个要素组成,构成要素,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传播过程的,4+5,构成要素,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编码、译码、噪声、反馈和效果,等。,(即教育传播系统的静态要素,+,过程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编码,译码,噪声,反馈,效果,教育传播过程:教育者把信息编码,通过某种教育媒体传播出去;受教育者收到受噪声干扰的信号,经过译码了解信息的意义,并且产生一定的效果和反馈。,(,过程与系统,:,过程具有动态性和时序性;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编码和译码,在发送端将信息转换为可以发送的信号。,编码:,信息,符号,信号,编码,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把信息转换为符号叫信源编码,把符号转换为信号为信道编码。,编码过程:,发送端的工作,译码,:,在接受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信息意义。,包括信道译码和信宿译码,。,把接受到的信号转换为符号叫信道译码。将符号转换为信息意义的过程叫信宿译码。,译码过程,:,信号,符号,信息,译码,信道译码,信宿译码,接收端的工作,信号,符号,噪声,:,在传播过程中,除了传输有目的的信息外,还会出现各种干扰信号,这种干扰信号被称为噪声。,噪声、效果和反馈,噪声,效果,:,传播在受教育者身上引起的变化。,传播效果可以表现为知识信息的增加、态度行为的改变和创造力的增强等多个方面。,效果,将传播效果传递给传播者的过程成为反馈,*反馈是体现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是现代传播的重要特点。,反馈,我会了,我也会了,懂了啦!,反馈,2-1-2,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确 定,信 息,选 择,媒 体,通 道,传 送,接 收,解 释,评 价,反 馈,调整再传送,1,确定信息阶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具体内容知识点的侧重与顺序的选择。,2,选择媒体阶段,将信息编码的过程:即信息应该用何种符号和媒体来呈现与传送。,原则:,准确呈现内容,是否符合学习者的经验和水平,是否容易取得、付出代价的大小,3,通道传送阶段,根据信号要传多远、多大范围的接收来选择传送通道。,4,接收与解释阶段,受教育者接收信号并将其解释为信息,也就是,“,译码,”,,受教育者通过视、听等感觉器官接收到信号后,然后在大脑中进行分析转换成符号,根据自身经验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5,评价与反馈阶段,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知识、能力、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采用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考试等形式。,6,调整再传送阶段,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效果和反馈的信息作比较,发现传播过程中的哪一环节出现了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后,再进行新的传播过程,然后再得到新的反馈信息来不断地改善教学过程。,2-1-3,教育传播过程的设计,设计的价值,教育信息的设计,受教育者特征的分析,教育媒体的设计,教师与学生活动的设计,(一)、 教育信息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分析内容,找出知识点,组织内容,安排顺序,内容为王,:选择好你的内容,决定你的价值有多大,3.2,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提出先行组织者,逐步分化,综合贯通,先行组织者策略,: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渐进分化:演绎性,逐级归纳:归纳性,整合协调:综合、重新组合,奥苏贝尔,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举例,在解释动物生命形式中骨骼关系前,先用图表说明人类的骨骼进化,在介绍有关直角的概念之前,画出直角、等边、和等腰三角形的例子,先展示和解释元素周期表的起源和形式,再介绍单个元素,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利用谜语将学生以有的对荷叶形状、颜色、作用等某一方面的片面认识加以整合,促使学生对荷叶重新认识。,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就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有意思的谜语,听好了:“圆圆大绿盘,浮在水面上,水珠拿它当摇篮,小鱼拿它当凉伞。”猜一猜,这是什么?(荷叶),奥苏贝尔,戴维,奥苏贝尔认知结构理论的具体化的实用者 ,是意义学习论的创始人,心理学家、教育家,。,(,1918,至今)主要关注学校学习理论的研究,同样深受皮亚杰(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思想的影响。,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奖。,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期。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怎样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等。所有这些,就是皮亚杰心理研究所企图探讨和解答的问题。,皮亚杰,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指的是把新获得的信息与记忆中的已有知识相联系(非人为的、实质的联系),从而习得观点、概念和原理(,Ausubel, 1977,);接受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奥苏贝尔提倡,讲授式教学,,即以一种有组织的、有意义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师生之间需要大量互动;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决定学生能否找到学习的意义。,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赫尔巴特 凯洛夫,优点,:,比较容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教学效率,.,缺点,:,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得积极性,.,五段教学策略,赫尔巴特学派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后经前苏联凯洛夫的改造而传入我国。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系统知识,能体现“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所以在实践中长盛不衰,至今仍是学校教育中的主要教学策略之一。其缺点是,学生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为此,多年来在这方面一直受到批评与指责。,九段教学策略,加涅(,R.M. Gagne,),教学事件,学习过程,引起注意,接受各种神经冲动,准备,告知学习目标,激活执行控制过程,激发回忆,把先前的学习提取到工作记忆中,呈现刺激材料,突出有助于选择性知觉的特征,操作,提供学习指导,语义编码,提取线索,引发作业,激活反应组织,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建立强化,评估作业,激活提取,使强化成为可能,迁移,促进保持和迁移,为提取提供线索和策略,“九段教学策略”由于有认知学习理论作基础,所以不仅能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将,认知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过程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此教学策略把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九个阶段,相应地教学策略也包含九个步骤。,案例:,“,什么是梯形,”,教学事件,媒体,教学处置,引起注意,直接教学;黑板,在黑板上画出多种形状的图形,告知学习目标,同上,边呈现多对关键特征(四条边)各异的图形,边说哪些是梯形、哪些不是。随后呈现一组图形,问“你能从中挑出梯形吗?”,加涅,加涅,(,Robert.M,. Gagne),是,20,世纪最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之一,关注的重点是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教学设计。,被称为,“,学习分类和促进学习手段的权威,”,。,Robert M. Gagn,(1916-2002),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认知策略,动 机,假设,-,推理教学策略,步骤:,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结论,目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做科学实验,这是一种着眼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它的主要步骤是,:,问题假设推理验征结论,。,在“,问题,”阶段,教师应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并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在“,假设,”阶段,教师应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努力提出各种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从而逐步形成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概念;在“,验证,”阶段,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进一步提出事实来说明刚获得的概念;在“,结论,”阶段,由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教学活动,分析思维过程,总结学习收获。 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之处在于比较局限于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示范,-,模仿教学策略,步骤: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目的:培养技能,例:体育、舞蹈、音乐教学等,我国学者将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归纳为以下四种:,归纳型:适用于事实、概念的学习,演绎型:适用于原理的学习,发现型:适用于概念、原理和问题解决的学习,示范型:适用于技能的学习,(二)、受教育者特征的分析,即了解受教育者的情况,一般特征: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原有知识基础,目的: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育传播设计提供依据。,从三个方面分析:,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初始能力分析,1,、一般特征分析,指影响受教育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的心理特点和社会特点。主要包括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年龄特征可分为,8,个阶段,),个性差异,个性差异,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生活经验、,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影响学习效果的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动机与兴趣、智力与认知、性格与气质,学奕的故事,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注:鸿鹄古代对天鹅的称呼,分析:,同一个老师,同样的课堂环境,学习动机和兴趣却不一样,一个意志坚定,一个三心二意;一个好动,胡思乱想,一个安心学习;结果一个成为奕中佼佼者,一个一事无成;是两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差别太大吗?不是,两者的智力差不多。得出,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由此可见,教育要分析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制定适合受教育者学习特征的教学计划。,2,、学习风格的分析,学习风格的含义,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做出反映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性。,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对学习时间的偏爱:清晨型、上午型、下午型、夜猫型。,感知觉通道的偏爱: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混合型。,其他的:对声音、光线、温度等的偏好。,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例:飞行员根据什么线索来确定自己是否坐直。,思维方式差异:具体而有序的思维者、具体而随机的思维者、抽象而随机的思维者、抽象而有序的思维者。,左右脑的差异:,左脑型(言语、逻辑性强),右脑型(形象,直观),左右脑混合型,3,、初始能力分析,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初始能力分析,包括三方面的分析:,1,、预备技能:学生在开始新的学习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2,、目标技能:在教学目标中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3,、学习者学习态度:对教学内容是否存在疑虑、偏爱或误解。,例如:,有些大学的英语课程,设置,A,、,B,、,C,三个等级班,这是以学习者的初始能力为划分依据。,在三个班的教学过程中,尽管,C(B),班的预备技能、目标技能不如,B(A),班,但有可能因为,C(B),班的学习者在学习态度上很积极上进,期末时有可能超过,B(A),班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教育媒体创设的情境主要有:,事实性情境:提供有关科学现象、物体形态结构、史料、文献等。,例:细胞的生长过程。,(三)、教育媒体的设计,意境性情境:提供有关情节、景色、现象的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相近的画面。,例:语文课堂上的情境表演,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背景情境,如音乐、视频、图片,示范性情境:提供一些标准的行为模式以供学习者模仿学习。,例:体育课上练习太极拳,播放视频给学习者观看模仿。,来,跟我学太极!,原理性情境:提供某一事物的运行、生长核发展的完整过程,帮助学习者了解事物原理,掌握科学原理。,例:原子核裂变,宇宙的大爆炸,探究性情境:提供某一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和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活动的设计(,1,),问题,/,项目的设计:提出为达到学习目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或研究项目),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完成单元学习的过程。,例:以一个旅游胜地进行活动设计,如九寨沟、黄山,要求:有适当难度、解决方法多样、有助于单元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好需要合作完成。,教师与学生活动的设计(,2,),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支架式教学:教师提供指导性的“概念框架”;,抛锚式教学:围绕真实问题或真实事件学习;,随机进入教学法:围绕事物多面性的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活动的设计(,3,),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设计,问题解决,角色扮演,总结:,客观方面,容易理解的知识,采用自主学习;,复杂、难度大的,采用协作学习;,复杂、多面性的,采用随机进入学习;,主观方面:,认知水平高、意志力强的高年级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反之协作学习;,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培养合作能力,采用协作学习。,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的作用:,信息导航者;,情境观察的引导者;,问题的设计者;,协作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辅导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新墨西哥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系主任。曾任国际传播协会会长。他的著作包括,传播研究史,(,1994,),,传播技巧,(,1986,),创新的扩散,的第一版于,1962,年正式出版。在那个时候,这方面的出版物大概有,405,种。第二版,创新的沟通,一个跨文化的方法,(与弗劳德,肖梅克合著)于九年后出版,也就是,1971,年。那时有关扩散学的出版物已增至,1500,种,差不多翻了,4,倍。,12,年后,,创新的扩散,第三版正式问世,到这时有关的出版物又翻了一番,达到,3085,种。如今,,12,年过去了,这类出版物已达到了,4000,种。从研究者及其所涉及学科的数量及国家来看,扩散研究远远超过行为科学的其他研究领域。,第一章 练习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C,二、填空题,1,、沟通、协调、教育、娱乐,2,、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受教育者,3,、整个传播系统和教育信息传播活动的全过程,三、简答题,1,怎样正确理解传播的概念?,答案要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正确理解传播的概念:,(,1,)传播一般是在两个以上的若干人中进行的。,(,2,)传播是一种过程,以发出刺激为开头,以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应,不算传播。,(,3,)传播是一种互动,只有传播者的传递活动,没有受传者的接受活动,是不会有传播产生的,反之也一样。,(,4,)传播者、受播者、信息和通道是传播的基本条件。,(,5,)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音乐、图画、戏剧、舞蹈甚至所有人的行为都可以是传递信息的媒体。,(,6,)传播的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互相影响,建立共事,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7,)广义的传播,包括机器传播,自然传播、动物传播和人的传播。,2,、简述人类传播发展的主要历程。,答:人类传播发展的主要历程:,(,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2,、 教育传播,答案要点:,教育传播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3,、谈谈你所理解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答案要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有:,(,1,)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3,)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4,)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5,)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6,)教育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7,)教育传播环境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8,)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9,)教育传播的应用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