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临床研究

上传人:cel****303 文档编号:243714277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9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十一章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十一章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一章,临床试验,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牟李红,实验性研究可分为:,现场试验,field trial,个体,individual trial,社区,community trial,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实验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的异同:,相 同,(1)都要设立比较组;,(2)都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访(与队列研究比较)以确定结局。,不 同,(1)实验性研究中的处理因素(干预因素)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施加给受试对象的,而队列研究中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是各队列人群自然形成的;,(2)实验性研究中研究对象分组须遵循随机化原则,而队列研究相比较各组是根据客观现时中暴露因素的有无或暴露程度的不同而自然区分开来的。,三种实验性研究的特点:,种 类 研究现场 研究对象 干预措施施加,现场试验 社 区 尚未患病的健康 针对个人,(,个体,),人群或高危人群,社区(干预) 社 区 同 上 针对社区,试 验,临床试验 医 院 到医院就诊的已 针对个人,患某病的患者,经典性实验研究,如:,James Lind,关于坏血病病因的研究;,George Baker,关于铅与腹绞痛因果关系的研究;,Goldberger,关于,糙,皮病的研究;,大型的人群实验:,1955年,Francis,进行的疫苗现场试验;,1979年前后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在东北地区开展向人群投硒制剂的现场试验;,1979年苏德隆等在江苏启东进行关于水源与肝癌发生关系的类实验;,临床试验概念:,临床试验,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将所研究的干预措施,人为地,给予试验组人群,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随访观察一段时间并比较两组人群,结局效应的差异,,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多用于临床防治性研究、药物不良反应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一个好的临床试验必须经过严谨的设计(,D,esign,)、,客观而精确的衡量(,M,easurement,),及科学的评价(,E,valuation,),,这也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DME,)。,结构模式图:,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实验组,对照组,追踪一段,时间,比较结局,差异,(病人),干预措施,临床科研的特点:,研究因素外的非研究因素多,且不易控制;,临床科研对象的复杂性;,观察指标中存有大量的“软”指标,影响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环节与参与人员多,不易掌握统一的标准;,实验性研究的医德与伦理学问题;,对照设置若不严格,不合理,会导致结果偏性。,临床科研设计的“,三要素,”与,“,三原则,”,研究对象,三要素 处理因素,效应指标,随机化,三原则 设立对照,盲法观察,1.研究因素(处理因素),研究因素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需要研究的某干预措施。,临床试验设计中,确定处理因素时应明确以下几方面:,(1)处理因素的数量,一般一次研究只观察一个处理因素,使其作用明确、突出且简单、易实施。在需要和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亦可同时观察几种因素,这样可节约对照组,还可进行组间的互相比较。,(2)处理因素的性质和强度,如在药物疗效考核中应订出药物的剂量、给药方法、疗程等。,(3)处理因素的效应期,处理因素要在一定观察期内产生明显而特异的效应,且效应期越短越好。,(4)处理因素的标准化,在对处理因素的使用作出细致具体的规定的同时,还需使处理因素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如一,保持不变,如药品的生产厂家、批号等必须一致,如观察的是某新的手术方法,则试验中所有手术的程序、熟练程度也应保持一致。,(5)注意区分处理与非处理因素,即把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非处理因素及其效应区别开来,控制其对处理因素效果的干扰。,2.研究对象(受试对象),按规定条件所选出的参加临床试验的病人。,选择研究对象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有明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统一的纳入标准筛选出来的受试对象基本条件一致,分组后组间有较好的可比性。根据不同目的,一般需对病人的病情、病程、分类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其中最重要的是诊断标准,最好采用国际或国内统一诊断标准。,排除标准:,为了排除已知的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需将具有某些特征的患者排除于试验之外。,(2)要有代表性,最好从人群普查中找病人。,(3)要选对研究因素有较高反应性的病人,如症状发作频繁、明显者。,(4)应注意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安全性。应选绝对服从试验安排并坚持合作到底者,否则受试对象若不遵守规定或中途退出,则会影响研究结果;同时应保证受试对象试验期间的安全,禁止使用危重病人。,(5)不选接受处理因素后易发生不良反应者。,即根据研究目的所选定的反映处理因素效应的观察或测量指标。,选择效应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1)与处理因素有特异相关性,如抗结核治疗应选用痰菌阴转为指标。,(2)尽量选用客观性强的硬指标,如易于量化(经仪器测量和检验)的硬指标,而少用凭主观感觉而来的软指标。,(3)选灵敏度高的指标。即对处理因素的效应反映灵敏,能最大限度反映处理效应的指标。,(4)选用重复性强的指标。,三原则,随机化,(,randomization,),一、概述,1、随机抽样,应保证目标人群中每一个体均有同等被抽取的机会;,提高代表性,避免选择偏倚。,2、随机分组,保证每个研究对象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某一组。,提高可比性,避免混杂偏倚。,二、随机化的方法,(一)简单随机法,1,、抛硬币法,2,、掷骰子法,3,、抽签随机法,4,、随机数字表法,见表,5-2,5,、电子计算机或计算器随机分组,(二)分层随机法,(,stratified rondomization,),含义,选择分层因素的原则,不考虑分层的三种情况,举例如下图:,注意:,在未作分层随机分配的研究中,如两组的总体间的最终效应不能反应真实情况,而影响总的结果评价时,则可用分层分析法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但分层随机和分层分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方法:,分层随机,是在研究设计阶段考虑到疾病的危险因素或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对结果有影响,故先分层再随机分组,以使两组间主要的基线状况一致,增强可比性。,分层分析,是研究工作已结束,考虑到某些因素可能对结果的影响,而采用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三)区组随机法,(,block rondomization,),含义,分配方法及结果,见表,5-5,能保证区组内和组间的病例数相等,且随时保持两组间例数的平衡。,要注意的是每个区组内人数不宜过多;,(四)系统随机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五)多级抽样法,(,multi-stage sampling,),三、随机化的优缺点,随机分配可提高可比性,防止混杂偏倚;,随机抽样可提高代表性,减少选择偏倚;,缺点是设计和实施较难。,四、非随机分配,(一)定义,分配患者到治疗组或对照组的方式是由主管患者的医生决定,或者根据患者或家属的意见,是否愿意接受某种疗法或药物而分组。,(二)优缺点,1,、优点:,实施较为容易,比较简单;,2,、缺点:,缺乏可比性,结论不可靠。,对 照,(,control,),一、概述,1,、设置对照组的目的 (意义),消除非研究因素的干扰,鉴定研究因素的效应,。,原因:,不能预知的结局,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潜在的未知因素的影响,2、设置对照的原则,齐同,即对照组与试验组除研究因素,外的其他条件应均衡可比。,随机,提高均衡性。,对等,对照组与试验组在人数上应相,等,以保证较高的统计效能。,二、对照组的类别,同期随机对照,(,concurrent randomized control),自身对照(,self control),历史对照(,historical control),非随机同期对照,(,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配对对照 (,matching control),(一)同期随机对照,1,、注意点:,(,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诊断一致,具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纳入研究的标准;,(,2,)纳入研究的对象无偏倚地、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3,)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要同步;,(,4,)设立多中心对照:每个协作中心都应设立对照组。,2,、对照组试验措施的选择,(,1,)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2,)治疗药物对照,3,、优点,可比性强,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二)自身对照(,self control),受试者要接受前后两个阶段、两种不同的处理措施,然后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合格的 对照措施 + 洗脱期 研究因素 +,研究对象 (第一阶段),(,wash-out) (,第二阶段),可比性好、节约样本量,但 难以做到双盲。,(三)历史性对照 (,historical control),1,、含义,也称文献对照。试验期间不专门设立对照,而是将该次试验的结果与过去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它是非随机分配的非同期对照。,2,、资料来源,(,1,)医学文献,(,2,)未经正式发表的常规治疗的病案资料,3,、优缺点,(,1,),优点,节省时间和开支,不存在医德问题;,(,2,),缺点,可比性差,4,、应用,对照组与试验组可比性很差,一般不提倡。,但如恶性肿瘤疗效的评价,由于非研究因素的作用较弱,且不同时期的诊断标准都比较统一和严格。,(四)非随机同期对照,是指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同时间、同地点选择的,但受试者不是用随机的方法分配的。他们是由观察者主观指定的,或者按照受试者要求而分组的。,可比性差。,(五)配对对照,为了消除某些混杂因素干扰组间的可比性,可将受试对象按配对因素与对照组相匹配。,有利于提高可比性。,盲法试验,(,blind trial,),一、概述,1,、含义,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有目的地使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一方或双方不知道实验设计内容和分组情况,即让其处于“盲”的状态。,2、意义,消除主观心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所谓的“霍桑效应”。,减少失访和不依从,病人知道服用的是安慰剂则可能拒绝合作。,3、盲法的分类,()单盲法 (,single blind),含义,研究人员知道设计及分组情况,只是研究对象不知道。,优点,方法简单,容易进行;,安全性较高;,可减少研究对象对研究结果带来的影响。,缺点,不能避免观察者主观愿望的干扰。,()双盲法 (,single blind),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执行者都不知道实验设计及分组情况,只有研究设计者知道。,优点,有利于减少在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时的偏倚。,缺点,不适用于危重病人;,有特殊副作用的药物容易被破密。,注意事项,a.,在执行中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方法;,b.,通常用于随机对照试验;,c.,应充分考虑保密措施;,d.,一旦患者出现严重副作用或病情加重时,应立即停止盲法,改用其它药物。,有利于减少在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时的偏倚。,()三盲法 (,triple-blind),含义,即受试者、观察者和资料分析及报告者都不知道参与受试的对象分在哪个组和接受哪种干预措施不力,全部采用编号密封。,优点,偏倚减少到最小的程度。,缺点,执行时较为困难。,临床试验效应的评价,评价原则,1.,是否采用了同期随机对照的方法;,2.,是否采用“盲法”进行随访和评价;,3.,是否如实报告了全部临床结果;,4.,是否详细介绍了受试对象的情况;,5.,是否同时考虑到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6.,干预措施在临床上是否有实用性;,7.,评价指标是否客观、稳定;,8.,失访率是否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