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教案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24370920 上传时间:2021-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钓鱼的启示》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钓鱼的启示教学教案一、引入【课前板书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钓鱼的启示齐读课题。 2、大家都读过课文了作者记述了他刚满十一岁时和父亲一次钓鱼的经历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启示以至于三十四年过去了却仍然不能让他忘怀。 3、请同学们打开书回顾课文内容找到钓鱼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指名读 【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4、大家都读读这句话想想:就钓鱼这件事来说“是”指的是怎么做?(把大鲈鱼放回水中)“非”指的是怎么做?(留下大鲈鱼)“实践起来却很难”指的是什么难?(把大鲈鱼放回水中) 5、看来同学们读懂了这个启示的字面意思。为什么“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呢?老师读这句读时强调大红的部分。读完后PPT画一张白的。我们还需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走近故事中的这对父子去深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整体感知懂得难处 1、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步入那月光如水的湖边吧。 2、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找找“我”不想放掉鲈鱼的原因换句话说就是把大鲈鱼放回水中为什么这么难?找到后用括号括出来。再用词语简单的概括一下写在旁边。 (学生读书思考、标注;老师巡视、指导发现普遍问题及出色的做到心中有数。) 3、指名汇报。方式:先读语句然后说出概括的词语教师进行提炼将关键词板书。 【来不易、诱惑大、无人知、错误小】 三、感同身受依依不舍 过渡语:语文学习不能只满足于知道了内容还要能够感同身受才够好。 (一)处理第2、3自然段。【打示第2、3自然段】 1、自己练练看谁能够将你的理解、你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老师要心中有数学生应围绕那些感受来谈、来读!不容易、时间长、兴奋、惊喜、喜欢鱼等) 2、指名读。叫起学生A后先问:你想让大家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什么?(如:我想让大家听出我钓这条大鲈鱼非常不容易。)学生A读问其他学生:你听出他钓到这条鱼不容易了吗?指名学生B结合前面A说的对A的朗读进行评价。如果评价A读得好就让大家都像A那样读读;如果评价A读的不到位可让B读读B若读得好让A学着读读再让大家都这样读读。 这少叫3个学生汇报读。(内容要不同的可用“谁愿意读读其他内容?或谁还想让大家听出不同感受?”引导)注意这个环节以学生读为主学生评价时可抓住重点词语老师不要拆出好多词让学生谈理解、体会。 (二)处理打示第4-7自然段。 1、过渡语:你钓上了一条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鲈鱼除了爸爸无人知道这是没有到捕捞时间钓上来。可是爸爸却让你把鱼放了这段对话适合用哪种方式朗读?分角色朗读。好同桌练习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融入关键词句中。【打示第4-7自然段】 2、指一组读。谁听出了这位父亲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用原文的话回答。(语气是平静的但是又是不容争辩的、没有商量余地的父亲在道德抉择和实践上毫不含糊。) 3、父亲的语言中有一个词表现了这种坚决、不容争辩哪个词? 【打示:孩子你得把它放回_去。“得”打红】 【在这句下方再出示:孩子你必须把它放回_去。“必须”打红】 既然这里这个“得”字就是“必须”的意思父亲为什么不用“必须”而用“得”呢? (父亲知道必须放掉鲈鱼但他没用强硬的语气“必须”而是给我自己选择“放掉”鲈鱼的机会。这样既教育了我又尊重了我。)这里难如学生说不到位老师直接告诉学生。 4、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呀?(慈爱、严于律己以及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教育有方) 5、谁来做这样的父亲读读描写父亲的内容?指名。 谁愿意与他配合读读“我”的内容?指名。 两人对读 6、问读“我”的学生:你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急切、不解、委屈、不愿意)评价:你读懂了文字、读懂了文中“我”的内心。 (三)处理第8、9自然段。 1、师朗读过渡: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在这“乞求目光”背后“我”有好多的话要说呀。【打示句式:“( )。”我( )。“( )。”父亲( )。】 想想:我还会怎样向父亲乞求呢?父亲又会怎样说呢?想好后写下来。 2、找同学提醒大家不再说什么?(大、漂亮)可以借助哪部分内容来说?(第8、9自然段) 3、学生写老师巡视、指导。在巡视过程中选出要汇报的2-3人(记住也可告诉该生“一会你读”“你第2个读”等)要想好顺序:应一个比一个好。 写完的同学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4、指名汇报。2-3人 预设:(“根本就没有人看到把鲈鱼带回家也没有人会知道!”)我(哽咽)地说。 (“即使无人知晓也要放回去因为这是道德问题!”父亲(坚定)地说。 (“就只差两个小时了没人知道我们是什么时候钓上鲈鱼的。”)我泣不成声了。 (“即使是差一分钟也要放回去必须要按规定做。“)父亲依旧平静地说。 评价语:联系上下文确定内容;用词准确、丰富;提示语富有变化 5、但是这些话我并没有说出来因为“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 点一学生接。学生可能顺着接“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可再问一次“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再点一学生接“我得把大鲈鱼放回_去”如学生还说不到这儿老师就自己说出来。 6、过渡语:尽管我对大鲈鱼是那样的依依不舍但爸爸坚定的表现让我明白必须舍掉这大鲈鱼这就是道德行为中的“是”! 7、师小结:我们通过读下文获取了信息将作者没写出来的话没有展现出来的内心、情感补充出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了解人物这样就把书读厚、读透了。 四、静心内省有舍有得 1、过渡语:细细品味了钓鱼、争辩、放鱼的全过程我们再来看看钓鱼带给“我”的启示。 【打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自己读读指名读你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即使道德中的“是”是什么应该放掉大鲈鱼但因为钓到这条鲈鱼不容易、它又大又漂亮而且离允许捕捞时间只差两小时而且没人知道说到这4条时指相应的板书。所以我还是不愿意放。这就是实践起来真的是很难!) 2、小结:你们看作者通过钓鱼、争论、放鱼的具体事件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传神地写出了道德实践真的是很难!这样写启示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话语而是扎根在我们每一个读者内心让我们深有感触了。 3、师读:“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 【打示:第10自然段】 指名学生接读: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4、指名说说:钓鱼这件事给我的人生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学生自由谈) 5、发现了吗?这段话中三次提到了“鱼”【打红“鱼”】这三处写到的“鱼”含义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鱼指的是那条放回_的大鲈鱼。 第二个鱼不是真正的鱼指的是诱人的大鲈鱼一样的诱惑人的金钱、名誉和地位。 第三处写到鱼是那条诱人的大鲈鱼。 小结:1、3个鱼字指的就是这条鲈鱼而第2个“鱼”指的是像这条鲈鱼一样的会诱使人做错事的各种诱惑不是指真正的鱼所以用双引号引了起来。 再读读这段话。自由读 6、大鲈鱼放回水中的情形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他时刻警示这我每当遇到诱惑我的事物我就会想起它。它指引我进行正确的道德抉择给予了我做出正确抉择的“勇气和力量”。 六、【机动】拓展:君子慎独事理入心 1、过渡语:你们知道吗?这篇短文原名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其实这种遵守道德的朴素思想在我国2000多年前的著作礼记 中庸中就已经提到。 【打示: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我们中华传统道德规范中就有“慎独”一词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品味一下这两个字谈谈自己对“慎独”一词的理解? 【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细微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而品德高尚有修养的人往往能够严于律己表里如一即使在一个人独处时也能做到谨言慎行不做坏事。】这部分内容要说得再浅显些否则学生听不懂。 2、 结束语:人前人后言行一致才是真正的君子。掩卷而思生活这本无字之书有心人总能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多更美的篇章呢。 附:板书设计13 钓 鱼 的 启 示无人知 难 非 来不易 是 勇气、力量 错误小 放 诱惑大 4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