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药用植物栽培学,常艳旭,中医药研究院药学部,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专业课,与,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生态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等相关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基本教学内容分为药用植物生理生态学基础、药用植物繁殖与良种繁育、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采收加工技术以及常用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两大部分。,掌握专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研究中药质量、开发中药资源和培养继承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本课程重点,掌握中药栽培学基本相关理论及常识,学会如何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中药栽培相关技术及思路,会进行中药栽培相关研究及实践,课程安排,教学过程包括教师课堂讲授、视频、课堂自主学习),考核方式,(笔试,50%+,平时成绩,20%+,自主学习成绩,30%,),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自主学习,:第七周,每,4,个同学为一组,选择一个中药,查阅最新研究资料与相关教材,撰写一味中药种植规范化流程(,SOP,),并围绕其种植规范化种植进行做,PPT,进行讲座,每组,20-30,分钟,.,参考教材,郭巧生主编,药用植物学栽培学,罗光明主编,药用植物学栽培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李敏主编,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管理(,GAP),方法及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一章 绪论,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药用植物栽培历史、现状与展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药用植物定义,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或具有保健功能,的一类植物。药用植物所含的生物活性成分是,中医药学的物质基础,。药用植物种类多,涉及范围广,许多农作物也是重要的传统中药材。,药用植物栽培学定义,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药用植物的群体,。,药用植物栽培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直接服务于中药材生产的科学。,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作物栽培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生产目的、产品的质量要求、栽培技术以及经营方式的特殊性,药物植物栽培学已成为一门颇具特色的新兴学科。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是根据药用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其遗传潜力,探讨并建立药用植物,稳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中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生产目标。,药用植物栽培涉及保证“,植物,-,环境,-,措施,”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各项农艺措施,包括了解,不同药用植物的特征特性,药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地整地、繁殖和播种、田间管理、防病治虫等各种,栽培技术措施,,满足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要求,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必备的知识,研究药用植物栽培,必须掌握与,药用植物群体,(生物学特征和生理特性)、,环境,(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及,措施,(调控措施和技术)三个环节有密切关系的各种知识,如: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和植物保护学,以及计算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方法。,只有将上述有关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到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中,才能顺利完成上述任务。,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条件的改善,将不断地赋予它新的研究内容。,中药材质量的控制是,多成分、多指标,的,强调其,活性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组合,强调其防病治病的实际效果。因此,在药用植物的栽培管理中,还要与,医药学,密切联系,需要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与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制药学等多学科协作研究,采取,研究、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中药材生产的管理规范化、技术指标化、产品标准化,。,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3.,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注重产量更重视质量,4.,中药材的道地性与特产栽培,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药材市场与一般农产品的市场不同,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我国药用植物有,11 000,多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余种,依靠栽培的主要药用植物有,250,种左右。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各异,栽培方法各不相同。在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或食用菌中,许多也是具有,药用价值的药用植物,如传统中药麦芽、莱菔子、桃仁、乌梅、玫瑰、槐米、黄檗、香菇,等。,栽培时涉及到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农业气象学及微生物学等农学学科,知识,也涉及到,中药化学等中药学学科,知识。,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并逐步渗入现代科学理论的一门科学。它是祖国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部分。,药用植物栽培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2 600,多年前,诗经,记载有,枣、梅,的栽培,既供果用,又可入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药用植物的分类鉴定、选育与繁殖、栽培技术及加工贮藏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现代药用植物栽培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学科体系从建立至今只有,40,多年,的历史,国内从事药用植物栽培和研究的专业人员也相当有限,多集中于高校或研究院所,而,药材产区尚缺少专业技术人员,。,虽然药用植物栽培种类多,但多数药用植物主要依靠,采挖野生,资源。随着中药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许多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已,濒临灭绝,。因此,应积极开展野生变家种的研究,这不仅关系今后的药源问题,而且是整个生态环境问题。,红景天(高原),锁 阳(沙漠),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3.,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注重产量更重视质量,中药材是用于防治疾病的一类特殊商品,对质量要求严格,其,活性或有效成分,的含量必须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中药所含,药效成分、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及生物污染情况,等决定了中药材品质的好坏。,作为中药材主要来源的药用植物大多数活性成分还未能确定,尤其是传统中医的配伍用药。因此,对药材活性成分要有正确的认识,,应从传统的性状鉴别、检查到现代的活性成分含量测定进行综合评价,。用于配方的药材,要求药,效成分有效、稳定,;用于工厂化提取单一成分的药材,则,要求活性成分含量越高越好,。,中药材的,质量,与药用植物栽培区域的,生态条件、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贮藏运输方法,等有直接关系。栽培中还会出现各种成分组分的改变。,应在中药区划及产地适宜性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按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及有关准则和规范进行作业,确保中药材的品质。,在引种外地药材时,除注意植株能否正常生长发育外,还需注意,其活性或有效成分,的变化。,10,月丹参,12,月丹参,1,月丹参,采收时间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湖北 丹参,河南 方城丹参,种植区域对有效成分的影响,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4.,中药材的道地性与特产栽培,道地药材,是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由于受科技水平的限制,缺乏有效的检测标准和手段,人们很重视药材是否来自原产地,往往以道地药材作为质优的标志。将药材与地理、生境和种植技术等特异性联系起来,把药材分为,关药、北药、怀药、浙药、南药、云药及川药,等。,众多的药材品种中,有的药材道地性强,如,四川的川芎,、,重庆的黄连,、甘肃的当归、,吉林的人参,等。它们的道地性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大。,这些因素不仅限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有益元素种类和存在的状态。由于道地药材产品质量好,形成了商品化的专业生产。,中药材的道地性,并非所有种类药材都有很强的道地性,,有的种类是由于过去受技术、交通等原因限制形成的,这类药材引种后生长发育、质量与原产地一致,均可药用,如薯蓣(山药)、芍药、忍冬、菊花等。,此外,由于受环境条件或用药习惯改变的影响,所谓的,道地药材也会发生一定的变迁,,如地黄、泽泻及人参等。,随着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尊重传统道地药材的基础上,对中药材质量的评价将会有更加规范、科学的标准。,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药材市场与一般农产品的市场不同,药材生产的服务对象是中医院、中药制药企业等。目前,国家批准的药材专业市场主要有,河北安国、安徽亳州、河南禹州、江西樟树、四川成都荷花池等,17,家,。,药用植物栽培过程中,要强调品种全,种类、面积比例适当,才能满足中医用药要求。俗话说:“,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中药各单味药功效、性味归经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常用中药必须有一定规模的栽培面积,以保证供应。,但栽培面积又不能过大,否则不仅影响其他作物的生产,而且可能造成积压、损失和浪费。所以药用,植物栽培应以市场为导向,,随时调整栽培种类和面积的比例,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医疗、制药工业和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南禹州药材市场,河南卢氏县药材市场,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药用植物栽培历史、现状与展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药用植物栽培历史、现状与展望,一、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接触并了解到某些动植物对人体可以产生影响,进而逐步创造了原始医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的传说,则充分反映出我们祖先从十分遥远的时代,便开始在实践中认识药物、应用药物。这个时期没有药用植物栽培,也谈不上中药材质量,人们只是采挖野生植物资源供药用。,在我国古籍中有关药用植物及其栽培的记载可追溯到,2 600,多年,以前。,诗经,(公元前,11-,公元前,6,世纪中期)记述了,蒿、芩、葛、芍药,等,100,多种药用植物,对,枣、桃、梅,等当时已有栽培,既供果用,又可入药。,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山海经,(公元前,8-,公元前,7,世纪)记载药物达百余种,其中多数是药用植物,当时除供食用外,已兼药用。,尚书禹贡,(公元前,9-,公元前,6,世纪)、,尔雅,(公元前,3-,公元前,2,世纪)都有关于北方的枣和南方的橘类等作药用的记载。,秦汉时期,出现了,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名医,同时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和,世界上最古的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基本内容的确立。,神农本草经,载有,252,种植物类药材,并概括地论述了药材的生境、采集时间及贮藏等。,张骞(公元前,138,年前后)出使西域,把许多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引种栽培,,如将,红花、安石榴、胡桃、胡麻、大蒜,等在关内栽种,丰富了药用植物种类。,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6,世纪,40,年代),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竹、姜、栀子、桑、胡麻、,蒜等,20,余种药用植物栽培法。,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隋代(,6,世纪末,-7,世纪初)在太医署下专设,主药,、,药园师,等职,掌管药用植物栽培,并设立药用植物引种园,,以时种莳,收采诸药,。在,隋书,中还有,种植药法,的记述。,唐、宋时代(,7-13,世纪)医学、本草学均有长足的进步,如苏敬等编著的,唐,新修本草,(,657-659,)全书载药,850,种,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它比世界上有名的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对我国药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流传达,300,年之久,直到,宋代刘翰、马志等编著的,开宝本草,(,973-974,),问世以后才替代了它在医药界的位置。药用植物栽培也相应发展。在本草学及有关书籍,如宋代,韩彦直,橘录,(,1178,)等书中记述了橘类、枇杷、通脱木、黄精等数十种药用植物栽培法。,千金翼方,收载了枸杞、牛膝、萱草、地黄等药物的栽培方法,详述了选种、耕地、灌溉、施肥、除草等一整套栽培技术。,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明、清时期(,14-19,世纪)有关本草学和农学名著如明代王象晋,群芳谱,(,1621,)、徐光启(,1562-1638,),农政全书,(,1639,)、清代吴其濬(,1789-1847,),植物名实图考,(,1848,)、陈扶摇,花镜,(,1688,)等都对多种药用植物的栽培法作了详细论述,特别是明代李时珍(,1518-1593,)在,本草纲目,(,1578,)这部医药巨著中,仅,草部,就记述了,荆芥、麦冬等,62,种药用植物为人工栽培,为世界各国研究药用植物栽培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科学资料。,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药用植物的研究未能受到重视,药用植物栽培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许多栽培药材的产量和种植面积下降,中药材仍以采挖野生药材为主,栽培的种类和数量极为有限。,还出版了两本药用植物栽培方面的书籍,一是李承祜、吴善枢的,药用植物的经济栽培,,二是梁光商的,金鸡纳树之栽培与用途,.,二、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祖国医药遗产的继承和发展,大力支持中药材生产,加强人才培养,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药材生产方针和政策、建立了相应组织机构,中药材的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健康发展。,1.,中药材生产规律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1200,余种中药材,栽培产量占年收购总量的,40-50%,(年收购量,160,亿吨左右)。截止,2004,年,全国种植面积,1926,万亩,建立了,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栽培种类逐年增加。,目前人工种养成功药材有,250,余种。成功实现了天麻、甘草、五味子、龙胆等药用植物野生转家种;实现了西洋参、番红花、白豆蔻、丁香、越南清化桂等,20,多种国外贵重药用植物的引种和规模化生产。,3.,产业化经营得到重视,。近年来各地出台了扶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政策,加大了对中药材生产龙头企业支持和扶持力度,积极尝试和推进公司加农户、基地带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等多种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模式。,二、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现状,4.,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已见成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4,月,17,日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并从,2002,年,6,月,1,日起执行。截止,2006,年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材,GAP,检查公告共,5,号,先后,5,批,44,家中药材企业的,45,个中药材品种符合,GAP,论证要求。,我国中药材生产还长期存在许多问题,如种,质不清,种植、加工技术不规范,质量问题可溯性不强,药材质量低劣,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等。因此,通过规范化的中药材生产提升中药材及其中成药的质量,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且紧迫的工作任务。,重庆武夷山制药青蒿育苗基地,江苏康缘药业青蒿基地,三、 药用植物栽培的展望,目前我国临床常用中药材有,500,余种,其中仅有,250,多种主要依靠人工栽培来满足医疗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市场日益扩大,大力发展药用植物栽培已成为,必然趋势,。,中药材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实施中药材,GAP,生产时促进中药产业化重要措施之一。要逐步改变落后、分散的药材生产模式,把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企业组织引入药材生产,,建立规范化、现代化的中药精细农业,。,(,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利用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实现药用植物栽培科学化,药用植物栽培研究设计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成果的综合运用。,中药材栽培技术与其产量和质量的关系涉及植物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转化、积累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生,境之间,相互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多学科(农学、植物学、遗传学、植物化学)紧密结合,,综合研究,(,2,)加强道地药材生产,培育品牌产品,道地药材在整个中药材中所占比例很大,,发展道地药材生产,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措施。,在道地药材研究基础上,按照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3,)加强绿色栽培技术研究,从,生产基地布局、生产技术,等各环节加强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的防范和控制。,在并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着力培育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实施生物防治,建立健全农药残留检测和控制体系,保护生态及生物圈的动态平衡。,(,4,)大力开展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材生产中应用研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如试管育苗、快速繁殖、脱毒等新技术培育优良品种,通过诱变、杂交、选择突变体等技术创制新品种,应用组织工程大规模生产特定有效成分;,应用发酵工程发展真菌类中药多糖类产品;,开展药用植物工厂化栽培、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加强优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选育研究。,开展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机制及调控研究,对药用植物的连作障碍问题,应重点攻关、逐步解决,三七药材,(,5,)加强中药材可持续性发展研究,连作,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同一植物的栽种方式,连作减产的原因:,a,、化学方面,土壤营养物质的偏耗和有毒物质的,积累,b,、生物方面,伴生杂草增多,病菌害虫侵染源,增多,c,、物理性状方面,连作同种植物,因自身代谢,,分泌某些物质增多,使土壤,PH,值等理化性状,变差,施肥效果降低,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药用植物栽培历史、现状与展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一、 中药材,GAP,概述,中药材,GAP,的概念,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for Chinese Crude Drugs,)此过程的简称。其中,,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的缩写,是由我国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行业管理法规。,实施中药材,GAP,,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中药材,GAP,的研究对象是生活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各生态因子),也包括人为的干预。它既包括栽培物种、饲养物种(品种),也包括野生物种。,所谓,中药材的生产全过程,,以植物药为例,即指从种子经过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到形成商品药材(产地加工或加工的产物)为止的过程。此过程一般不包括饮片炮制,除非在产地连续生产中已形成饮片(如附子加工成黑顺片、白附片)。一般炮制可看作是中药制剂的前处理。,中药材,GAP,的主要内容,中药材,GAP,是对中药材生产中各主要环节提出的要求。在,GAP,中,对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是:“宜”或“不宜”、“应”或“不应”、“不得”、“必须”或“严禁”等字样。,GAP,在国际上已有先例,如,1997,年欧共体的,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生产管理规范,和,1992,年日本厚生省药物局组织编撰的,药用植物栽培与品质评价,。,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是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4,月,17,日颁布,并于,2002,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本规范共分,10,章,57,条,(见表,1-1,和附录,1,),其主要内容有:,章名,项目,条款数(条款编号),主要内容,第一章,总则,3(13),目的意义,第二章,产地生态环境,3(46),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条件要求,第三章,种质和繁殖材料,4(710),正确鉴定物种,保证种质资源质量,第四章,栽培与养殖管理,植物类:,6(1116)动物类:9(1725),制定,SOP,对用肥、用土、用水、病虫害的防治控制要求,第五章,采收与初加工,8(2633),确定适宜采收期,对产地的情况、加工、干燥三项提出具体要求,第六章,包装、运输与贮藏,6(3439),每批有包装记录,运输容器洁净,贮藏处通风、干燥、避光等条件,第七章,质量管理,5(4044),对质量管理及检测项目、性状、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等提出具体要求,第八章,人员和设备,7(4551),受过一定培训的人员及对生产基地、仪器、设施、场地的要求说明,第九章,文件管理,3(5254),生产全过程应详细记录,有关资料至少保存,5年,第十章,附则,3(5557),术语解释和实施时间等,表,1-1,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基本内容,1.,产地生态环境,中药材生产企业必须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条件进行检测,各项环境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2.,种质及繁殖材料,。,对养殖、栽培或野生采集的药用动植物,应准确鉴定其,物种,包括亚种、变种或品种,;对种子、种畜,(,动物种,),等繁殖材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实行检验和检疫制度;加强中药材良种选育、配种工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栽培与养殖管理,据各种药用植,(,动,),物的习性,确定生产适宜区,并尽量避免不良环境的干扰。制定药用植,(,动,),物,栽培,(,养殖,),技术的标准操作规程,(SOP),。,(,4,) 收获,包括药用部分的确定,尽量减少非,药用部分或异物,(,特别是有毒杂草,),混入;最佳采收期的研究与确定;采收机械、器具应干燥洁净,无污染,(,5,) 初加工或称产地加工,指从药用部分采收到形成商品药材的过程,不包括饮片炮制。,初加工的目的是清除异物,尽快灭活、干燥,(,鲜用药材除外,),,以便贮存和运输,。采收后药用部分通常要经过清洗,(,不宜用水洗的应说明,),及加工,(,如催制、晒干、蒸煮等,),,并应迅速干燥。干燥器械必须干净无污染,并严格按规范操作。干燥后的产品临时摊放在晾架上,防止生霉,并应尽快包装。,(,6,) 包装,包装前应再次检查并清除劣质品及异物。包装材料,(,袋、盒、箱等,),最好是新的或清洗干净、充分干燥、无破损的。,易碎药材应装在坚固的箱盒内,毒剧、稀贵药材应采用特殊包装,并贴上明显标志,加封。,(,7,)运输与贮藏,成品药材运输应防晒、防雨淋,易碎药材应轻装轻卸。药材仓库应通风、干燥、避光,并应有防鼠、防虫及防鸟等措施。成品药材应层架堆放,防止生霉变质,并定期检查。,(,8,)质量管理,对有关质量管理的部门及人员,与药材质量有关的检测项目等必须提出具体要求,不合格的中药材不得出场和销售。,(,9,) 人员及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药学或农学、畜牧学等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并有药材生产实践经验和药材质量管理经验。从事中药材生产的有关人员应具有基本的中药学、农学或畜牧学常识,并按本,规范要求,定期培训与考核,。中药材产地应设有厕所或盥洗室。,(,10,),文件管理,每种药材的生产全过程均应详细记录、存档后由专人保管,GAP,认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于,2003,年,9,月,19,日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和,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附录,2,和附录,3,),并于,2003,年,11,月,1,日起开始正式受理中药材,GAP,的认证申请工作。中药材,GAP,认证检查项目共,104,项,其中关键项目,19,项、一般项目,85,项。其中,涉及植物类药材的检查项目,78,项、关键项目,15,项、一般项目,63,项。,标准操作规程,(SOP),关于标准操作规程中药材,GAP,的制定与发布是政府行为。它为中药材生产提出应当遵循的准则,对各种中药材和生产基地都是统一的。各生产基地应根据各自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这就是,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pperating procedure, SOP,)。,农业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动态变化;,药用动物、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良种选育与复壮等;,物种鉴定及种子、种苗标准;,栽培技术经验总结及优化组合;,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研究;,农药使用规范及安全使用标准;,农药最高残留及安全间隔期的确定;,肥料的合理使用及农家肥的无害化处理;药用植物专用肥的研制;,活性成分和指标成分的积累动态及最佳采收期的确定;药材采收、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与改进;药材质量的检测与认证(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药材的包装、运输与贮藏;文件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注重研究和制定的,SOP,制定,SOP,原则,安全性原则,:,在中药材生产过程中若涉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引入,首先应遵循安全性原则,区域性原则,中药材的自然属性一个重要内容是,区域性,,中药材质量优劣与其环境密切相关,始终应围绕中药材质量及可能影响质量的生产要素加以调控。,可操作性原则,实验研究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相结合,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认证,确定中药材,GAP,基地和品种,两个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品种制宜,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经济规律。,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基地选点与规划(,P10,),环境质量要求(,大气、土壤、水质,),品种选择与配置(,调查、整理、系统评价优良种质或栽培类型,选出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基地的分类与功能(,小试基地、种植示范基地和大规模种植基地,),中药材,GAP,基地认证,中药材,GAP,认证管理,中药材,GAP,规范组织体系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主,结合有关部门组建了中药材,GAP,生产、研究、组织管理的专门机构,包括,专家组成,GAP,基地环境检测机构,,,中药材生产质量检验机构,,,中药材品种种质、鉴定和注册管理结构,中药材生产机构认证机构。,中药材,GAP,认证实施过程,申请中药材,GAP,认证中药材生产企业,其申报品种至,少完成一个生产周期,。申报时须填写中药材,GAP,认证表,并向所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如符合规定的,省局应将初审意见及认证资料转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形式审查,必要时申请专家论证。,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并转,局认证中心,,局认证中心提出技术审查意见,制定现场检查方案。现场检查介素后形成,现场检测报告,。局认证中心在收到现场检查报告后进行技术审核,符合规定的,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符合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发中药材,GAP,证书并予以公告。,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药用植物栽培历史、现状与展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我国中药材资源概况,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其种类之多是一大特点。,中药资源包括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矿物药材三大类,。我国是中药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据,1985-1989,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中国中药资源,,,1995,版,),,我国,中药资源物种数已达,12 772,种,除其中不足,1,的矿物药材外,,99,以上均为可更新的生物再生资源,尤以,药用植物为最,占全部种数的,87,,,涉及,385,科,,2 312,属,计,11 118,种,(,包括,9 905,种、,1 208,个种以下单位,),。可以说,,药用植物是所有经济植物类中种类最多的一类,。,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据调查,我国市场上流通的中药材有,1 000,1 200,种,其中,来自于野生中药材的种类占,7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30,左右。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80,种。,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有,200,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有,180,230,种;,全草类药材有,160,180,种,;花类药材有,60,70,种;叶类药材有,50,60,种;皮类药材有,30,40,种;藤木类药材有,40,50,种;菌藻类药材有,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25,种。,我国药用植物生产的规模,据,1998,年统计,全国已有,600,多个中药材生产基地,药材生产专业场万个,中药材专业户达,34,万户,种植面积达,1 100,多万亩,其中林木药材,500,多万亩,其他家种药材,600,多万亩;民族地区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收购量占全国的,20%,。家种药材产量最大的品种依次为地黄、山药、茯苓、党参、当归等。,药用植物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四川省,其次为陕西、甘肃和河南省。,家种药材生产量最大的省份是甘肃,,主要为,当归和党参,等。,主要药用植物的分布,我国各主要区域适宜发展的药用植物种类,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以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广大地区以喜暖、喜湿润种类为多,叶类、全草类、花类、藤木类、皮类和动物类药材所占比重较大。,我国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一般为,200,300,种;南方各省、区收购的家、野药材,300,400,种。东北地区栽培种类以人参、辽细辛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檗、防风、龙胆等为代表。,华北地区的栽培种类以,党参、黄芪、地黄、,薯蓣、忍冬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芩、柴胡、远志、知母、酸枣、连翘等为代表。,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浙贝母、忍冬、延胡索、芍药、厚朴、白术、牡丹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夏枯草、侧柏等为代表。,华中地区栽培种类以茯苓、,山茱萸、,望春花、独活、续断、酸橙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半夏、射干为代表。,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阳春砂、巴戟天、益智、,槟榔、佛手、广藿香,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何首乌、防己、草果、石斛等为代表。,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乌头、三七、郁金、麦冬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为代表。,西北地区栽培种类以天麻、杜仲、,当归、党参、宁夏枸杞,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甘草、麻黄、大黄、秦艽、肉苁蓉、锁阳等为代表。,海洋药物以,昆布、海藻,等为代表种。,(,二) 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适宜发展的主要药用植物种类,北京黄芩、知母、苍术、酸枣、益母草、玉竹、瞿麦、柴胡、远志等。,天津酸枣、菘蓝、茵陈、牛膝、北沙参等。,上海番红花、延胡索、栝楼、菘蓝、丹参等。,重庆黄连、杜仲、厚朴、半夏、天冬、金荞麦、仙茅等,。河北知母、黄芩、防风、菘蓝、柴胡、远志、薏苡、菊、北苍术、白芷、桔梗、藁本、紫菀、金莲花、肉苁蓉、酸枣等。,山西黄芪、党参、远志、杏、小茴香、连翘、麻黄、秦艽、防风、猪苓、知母、苍术、甘遂等。,内蒙古甘草、麻黄、赤芍、黄芩、银柴胡、防风、锁阳、苦参、肉苁蓉、地榆、升麻、木贼、郁李等。,辽宁人参、细辛、五味子、藁本、黄檗、党参、升麻、柴胡、苍术、薏苡、远志、酸枣等。,吉林人参、五味子、桔梗、党参、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黄精、玉竹、白薇、穿山龙等。,黑龙江人参、龙胆、防风、苍术、赤芍、黄檗、牛蒡、刺五加、槲寄生、黄芪、知母、五味子等。,浙江浙贝母、延胡索、芍药、白术、玄参、麦冬、菊、白芷、厚朴、百合、山茱萸、夏枯草、乌药、益母草等。,安徽芍药、牡丹、菊、菘蓝、太子参、女贞、白前、独活、侧柏、木瓜、前胡、茯苓、葛、苍术、半夏等。,福建莲、泽泻、乌梅、太子参、酸橙、龙眼、栝楼、金毛狗脊、虎杖、贯众、金樱子、厚朴、巴戟天等。,江西酸橙、栀子、荆芥、香薷、薄荷、钩藤、防己、蔓荆子、青葙、车前、泽泻、夏天无、蓬蘽等。,山东忍冬、北沙参、栝楼、酸枣、远志、黄芩、山楂、茵陈、香附、牡丹、徐长卿、灵芝、天南星。,河南地黄、牛膝、菊、薯蓣、山茱萸、辛夷、忍冬、望春花、柴胡、白芷、桔梗、款冬、连翘、半夏、猪苓、独角莲、栝楼、天南星、酸枣等。,湖北茯苓、黄连、独活、厚朴、续断、射干、杜仲、白术、苍术、半夏、湖北贝母等。,湖南厚朴、木瓜、黄精、玉竹、牡丹、乌药、前胡、芍药、望春花、白及,(,白芨,),、吴茱萸、莲、夏枯草、百合等。,广东阳春砂、益智、巴戟天、草豆蔻、肉桂、诃子、化州柚、仙茅、何首乌、佛手、橘、乌药、广防己、红豆蔻、广藿香、穿心莲等,。,广西罗汉果、广金钱草、鸡骨草、石斛、吴茱萸、大戟、肉桂、千年健、莪术、天冬、郁金、土茯苓、何首乌、八角茴香、栝楼、茯苓、葛等。,江苏桔梗、薄荷、菊、太子参、芦苇、荆芥、紫苏、栝楼、百合、菘蓝、芡实、半夏、丹参、夏枯草等。,海南槟榔、阳春砂、益智、肉豆蔻、丁香、巴戟天、广藿香、芦荟、高良姜、胡椒、金线莲等。四川川芎、乌头、川贝母、川木香、麦冬、白芷、川牛膝、泽泻、半夏、鱼腥草、川木通、芍药、红花、大黄、使君子、川楝、黄皮树、羌活等。贵州天麻、杜仲、天冬、黄精、茯苓、半夏、吴茱萸、川牛膝、何首乌、白及、淫羊藿、黄檗等。,云南三七、云木香、黄连、天麻、当归、贝母、千年健、猪苓、儿茶、草果、石斛、诃子、肉桂、防风、苏木、龙胆、木蝴蝶、阳春砂、半夏等,。西藏羌活、胡黄连、大黄、莨菪、川木香、贝母、秦艽、麻黄等。 陕西天麻、杜仲、山茱萸、乌头、丹参、地黄、黄芩、麻黄、柴胡、防已、连翘、远志、绞股蓝、薯蓣、秦艽等。,甘肃当归、大黄、甘草、羌活、秦艽、党参、黄芪、锁阳、麻黄、远志、猪苓、知母、九节菖蒲、枸杞、黄芩等。,青海大黄、贝母、甘草、羌活、猪苓、锁阳、秦艽、肉苁蓉等。宁夏宁夏枸杞、甘草、麻黄、银柴胡、锁阳、秦艽、党参、柴胡、白鲜、大黄、升麻、远志等。新疆甘草、伊贝母、红花、肉苁蓉、牛蒡、紫草、款冬、枸杞、秦艽、麻黄、赤芍、阿魏、锁阳、雪莲等。,小结,掌握:,药用植物栽培学内涵、中药材,GAP,的内容 及,SOP,制定应遵循的原则,熟悉:,药用植物栽培特点、意义、目的及任务,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现状、发展趋势、,GAP,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