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3讲 从个人心理到人际关系,1,一、以人际关系理解问题,一个病人所烦恼、操心或生气的事,虽然表现在个人的精神状态里,但往往与人际关系有密切的关系。而且,病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与跟别人的交往相处有关,所以需要时时去探索症状后面所呈示的人际关系问题如何。,2,二、个案分析,【案例一】:好斗但又怕人的“小公鸡”,【案例二】:依赖父亲而交男友有困难的女儿,【案例三】妈妈的“儿子”不是妻子的“丈夫”,3,【案例一】:好斗但又怕人的“小公鸡”,病情分析,当事人从小处在两种相对的家人,令到他形成两面矛盾性格,一方面很依赖任性,但另一方面又很胆小没有安全感,怕凶的对方,害怕被人欺负或伤害。因此当事人上学后,在外面采取依赖会打架的强者,来得逞,保护自己。可是一旦失去强者的保护,就很怕特别凶的人,恐惧、焦虑、回避,形成恐怖症。,4,个案讨论:,对凶的人发生恐怖症状的动态心理机制,乃是首先自己向对方发生攻击性敌意,经由“外射作用”反而认为对方有敌意,发生害怕与恐惧的心理反应。换句话说,乃是对攻击欲望无法恰当处理的结果。,5,至于攻击欲望处理不妥的情况,是因病人自小一方面被宠坏,被容许可随便发脾气,而另一方面发了脾气又很怕受到对方的报复,特别是遭遇比自己更强的对手的攻击。因此在此种矛盾情况下,容易发生外射作用,怀疑凶的对象都对他不怀好意,甚至有攻击性的敌意。,6,治疗技巧,治疗的着眼点可以放在人际关系的改善上。因攻击欲望会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纠正其行为。,7,【案例二】:依赖父亲而交男友有困难的女儿,病情分析,当事人所患的是青年期的“心理发展适应障碍”,是反应性的精神障碍。,8,个案讨论:,当事人从小很依赖且爱慕父亲,缺乏独立自主的性格,情绪较幼稚。遇到可能与父亲疏远的情况,就产生心理恐慌的反应。犹如孩童离别父母时所发生的离别焦虑反应一样。而且,在心性发展方面,迟慢且畸形不正常,难于进入“异性期”。,9,治疗的方向,此案例涉及到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可以考虑从家庭治疗的角度出发。,10,【案例三】妈妈的“儿子”不是妻子的“丈夫”,病情分析,当事人所患的是抑郁症,是婚姻问题而产生的心情问题。,11,个案讨论,刘先生夫妻的婚姻问题,隐藏着几种婚姻心理上的问题:,择偶情况和婚姻动机有问题;,两人都存在一些个人心理问题;,刘先生与母亲的特殊情感关系。,12,从婚姻发展的角度来说:两人在婚前阶段并未建立感情。结婚后,在婚姻初期阶段,最重要的心理课题乃是结婚夫妻要逐渐与自己各自的原本家庭逐渐疏远分离,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而与自己的配偶亲近,建立自己的夫妻关系。但是,刘先生夫妇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夫妻联盟”,即认为他们夫妇是一体,共同应对外在的力量,包括母亲与姐姐的干涉与影响。,夫妻角色问题。,13,治疗的方向,此个案要从个人、夫妻及全家人的三个层次进行系统考虑,进行治疗。,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