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概论-

上传人:gp****x 文档编号:243384829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抗菌药物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抗菌药物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应用药物对,病原体,(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进行预防或治疗称化学治疗(化疗)。,化学治疗 (,chemotherapy,化疗),概述,病 原 体,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瘤细胞,抗肿瘤药,抗寄生虫药,抗微生物药,病 原 体,概述,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定义:,化疗过程中所用药物称化疗药物,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抗肿瘤药,化 疗 药 物,抗菌药,抗真菌,抗病毒药,概述,G,+,球 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G,+,杆 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白喉杆菌,G,-,杆 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属(伤寒、副,伤寒、肠炎杆菌)、志贺菌属(痢疾、福氏、鲍氏、宋,氏菌)、鼠疫杆菌、结肠炎杆菌、霍乱杆菌;流感杆菌,副流感杆菌、假单胞菌属(绿脓杆菌)、布鲁菌属、百,日咳杆菌、军团菌属,G,-,球 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分枝杆菌属,:,结核杆菌、麻风杆菌,螺 旋 体,:,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斑疹伤寒、恙虫病,支原体,衣原体,常见病原体种属,概述,耐药性,抗菌作用,致病作用,宿主,抗菌药,病原体,宿主、抗菌药与病原体间的相互作用,抗病能力,体内过程,不良反应,理想的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对致病菌有高度的选择性,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对机体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很少,具有优良的药动学条件:,迅速吸收达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等等.,性状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概述,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抗生素,概念,天然、人工半合成的抗生素,抗菌谱,抗菌范围,广谱抗菌药,四环素、氯霉素,窄谱抗菌药,异烟肼,抗菌活性,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药物可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抑菌药,四环素、红霉素,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药物杀死培养基内99.9%的细菌所需的最低浓度,杀菌药,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基本概念,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CI,),LD,50,/ED,50,或,LD,5,/ED,95,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后,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去除抗菌药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常以小时计)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该现象亦称抗生素后效应。,CI,药物治疗效果,对机体的毒性,临床价值,基本概念,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分类,-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阿奇霉素 罗红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等,四环素类,金霉素 土霉素 四环素 氯霉素,地美环素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其他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多粘菌素B、E,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吡哌酸,氟哌酸,环丙沙星,磺胺类药物,磺胺异噁唑 磺胺嘧啶 柳氮磺胺吡啶,复方新诺明,其他类合成抗菌药,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痢特灵) 小檗碱(黄连素),抗生素分类,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2.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3.抑制蛋白质合成,4.影响叶酸代谢及核酸合成,第二节 抗菌药的作用机制,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N-乙酰胞壁酸,胞浆,胞浆膜,胞浆膜外,环丝氨酸,N-乙酰胞壁酸五肽,N-乙酰胞壁酸五肽,N-乙酰葡萄糖胺,双糖五肽,双糖十肽,双糖十肽交叉联接,+,磷霉素,杆菌肽,-内酰胺类,2.影响胞浆膜( 细胞膜)的通透性,多烯类:,真菌胞浆膜中的,麦角固醇,结合,多粘菌素:,细菌胞浆膜中的,磷脂,结合,3.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核糖体为70s,由30s和50s亚基组成;,哺乳动物,细胞核糖体为80s,由40s和60s亚基组成,影响全过程,氨基糖苷类,与30S亚基结合,四环素类,与50S亚基结合,氯霉素、林可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四氢,叶酸,合成,蛋白质,二氢叶酸还原酶,甲氧苄啶,4. 抗叶酸代谢,PABA,4. 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阻碍DNA复制,利福平,与RNA多聚酶结合,阻碍mRNA合成,氯霉素、林可霉素,抑制核糖体肽酰基转移酶,抑制细胞壁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蛋白质,影响蛋白质合成,(氨基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影响RNA合成,(利福霉素类),影响叶酸合成,(磺胺类),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中介体,抑制DNA合成,(喹诺酮类),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resistance),1.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天然耐药性,基于药物作用机制,染色体介导的代代相传的耐药性,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厌氧菌对氨基糖苷类,2. 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耐药基因后天获得,耐药性的产生机制,降低外膜通透性,革兰阴性菌膜孔蛋白数量、孔径减小,产生灭活酶,-,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改变靶位的结构,1.,改变靶蛋白,降低与抗菌药的亲和力,2.,增加靶蛋白的数量,维持微生物正常形态与功能,3.,新合成功能正常、与抗菌药亲和力低的靶蛋白, 加强药物外排作用,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内酰胺类, 改变代谢途径,药物耐药方式,病原菌,抗菌药物,灭活酶,改变靶位结构,胞浆膜通透性,代谢途径,链霉素,利福霉素类,青霉素,G,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某些广谱青霉,素类及头孢类,磺胺类,-,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第四节 抗菌药应用的原则,1. 根据致病菌和药物的特点选用抗菌药,每一种抗菌药物各有不同抗菌谱与适应证。此外,还应根据病人全身情况,肝、肾功能,感染部位,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不良反应和价格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2. 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对此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仅用于经临床实践证明确有效的少数情况。,3.抗菌药的联合应用,优点:,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 延迟或减少耐药菌的出现;,对混合感染或不能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联合用药可扩大抗菌范围;,联合用药可减少个别药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联合用药的指征: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或混合感染,如肠穿孔后腹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者,如结核、慢性尿路感染等;用以减少药物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合用治疗深部真菌,前者用量可减少,从而减少毒性反应;临床感染一般用二药联用即可,常不必要三药联用或四药联用。,抗菌药物依其作用性质可分为四大类:,类为繁殖期杀菌,,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类为静止期杀菌,,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等,它们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杀灭作用;,类为速效抑菌,,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等。,联合用药可获得四种效果,协同,(,+,)、,拮抗,(,+,),相加,(,+,)、,无关或相加,(,+,)。,4.防止药物的不合理应用,(1)病毒感染,(2)病因或发热原因不明,(3)局部应用,杆菌肽、磺胺米隆和磺胺嘧啶银,(4)剂量,(5)常规性使用广谱抗菌药或新上市的药物,5.其他因素与抗菌药的应用,(1)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时,避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且对肾有毒的药物,如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及氨基苷类等。,(2)肝功能减退,避免或慎用氯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类等。,(3)新生儿禁用氯霉素、呋喃类和磺胺类药物,以免造成灰婴综合征、溶血、核黄疸; 儿童应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四环素、氟奎诺酮类;孕妇应禁用四环素类、氯霉素、依托红霉素、氨基糖苷类、氟奎诺酮类、磺胺类,思考题,理解概念并简述名词术语,试述抗生素联合应用的指征及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