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文化与现代化39625

上传人:xx****x 文档编号:243382474 上传时间:2024-09-2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 文化与现代化39625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传统 文化与现代化39625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传统 文化与现代化39625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传统 文化与现代化,1,引言: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1、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2、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3、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4、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发展;,5、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今天我准备讲四个问题,一、传统文化特点与构成,二、现代化的概念与内容,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3,一、传统文化特点与构成,(一)传统文化的概念,(二)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三)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三)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4,(一)传统文化的概念,1、何谓文化,2、何谓传统,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5,何谓文化?,众说纷纭,定义甚多。西方人统计,我国的争论:(1)广义与狭义(2)二因素说、三因素说、五因素说。,泰勒:文化是一个复合性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6,文化与文明?,文明是标志社会进步的范畴。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分为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物质文明是以生产工具的物质产品表明社会进步的程度。精神文明是从精神生产的角度表明社会进步的程度。,7,文化的一般特征,1.创造性与精神性,2.社会性与历史性,3.民族性与阶级性,4.整体性与综合性,5.传递性与习得性,8,2、何谓“传统”,一般认为,传统就意味着过去。,传统并非已经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至今仍然活着的文化生命,它渊源于过去,汇注于现在,又奔流于未来。,9,3.传统的一般特点,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10,4、“,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历史延续下来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典章制度等的总和。,从时限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文化传统是指民族文化中世代相延的被民族成员认同的具有共性的内容。,1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联系,文化传统由传统文化的传递积累而形成,没有传统文化便没有文化传统。,1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传统文化是外在于主体,历史地凝固了种种文化史实。,文化传统是内在于主体之中,支配着民族认知、判断和行为的观念形态或习惯势力。,13,(,二)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1.地理环境,2.经济条件,3.宗法制度,4.政治结构,5.外来文化,14,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天然地获得隔离机制的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中(东临茫茫大海、西北漫漫戈壁、西南险峻高原)形成的,15,三次较大的外来文化影响,一是东汉时期的佛教来传,二是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三是鸦片战争后的中体西用,16,(三)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1.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2.多元复合 儒学为主,3.伦理为先 政治至上,4.优劣同存 错综复杂,17,1.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有四“多”,即多源头、多流向、多侧面、多层次,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12类学科,即,1.天道学 2.法术学 3.政理学,4.伦理学 5.审美学 6.养生学,7.军事学 8.百工学 9.运筹学,10.农学 11.文艺学 12.语言学,18,2.多元复合 儒学为主,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过诸学峰起、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汉后出现儒学独尊的局面。,儒学的核心思想:三纲五常,儒学的特点:三“重”,重伦理以新民德,重政治以行统一,重教育以开民智,孔子思想的三个主要方面,:,现实主义的人生哲学,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人本主义的道德理想,19,3.伦理为先、政治至上,伦理为先对传统文化的影响,1.形成伦理型文化与政治型文化的结合,2.注重人际关系,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3.注重德治、轻视法治,4.形成重人意识(不同于西方的“天学”、印度的“鬼学”),5.生长出贵义贱利的价值观,20,政治至上对传统文化的影响,1、政治色彩浓厚,2、王权意识强烈,3、教育依附政治,21,4.优劣同存 错综复杂,近百年来的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否定论,肯定论,二分论,22,“恒常价值”,张岱年:“中国文化积五千年之历史,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虽衰复盛,证明其中必有一些积极的具有生命力的精粹内容,例如刚健有力、和与中、崇德利用和天人协调的基本精神等,都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23,四大“优点”论:,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博大的系统观;,鲜明的主体意识;,高度的辨证思维。,24,“封建遗毒”民族劣根性,三重“屏障”说,四大“消极因素”说,十大“冲突”说,25,十大冲突说:,1.建立网络型社会结构的要求同传统文化中大一统观念的冲突,2.平等原则同贵贱等级原则的冲突,3.法治要求与人治传统的冲突,4.现实民主制度与家长宗法观念的冲突,5.个性发展要求与共性至上原则的冲突,6.创造需求与保守心理的冲突,7.竞争需求与中庸信条的冲突,8.物质利益原则与伦理中心原则的冲突,9.开放需求与封闭意识的冲突,10. 消费需求与传统的崇俭反奢观念的冲突,26,优劣同存的内容很多,如“忠孝节义”、“中庸之道”等,怎样认识“忠”,孔子:“为人谋而不忠乎”,孟子:“教人以善为之忠”,孙中山:“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忠君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古时所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比较为一人去效忠要高尚得多”,今天仍然要提倡忠,但不能要愚忠。,27,怎样认识“孝”,孔子:“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孝经:“夫孝,德之本也”,古人讲:“欲求忠臣,必于孝子”,蔡元培:“人之难能可者惟此孝亲之心 耳”,今天仍然要提倡孝道,但不能要愚孝。,28,怎样认识“节”,一是指“气节”,二是指“贞节”,民族气节要弘扬;束缚妇女的所谓贞节要反对,29,怎样认识“义”,“义”指道义,也就是关心对方、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替对方着想的崇高的道德境界。,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舍生取义”,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现在对“义”要辨证分析,30,怎样认识“中庸”,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也乎,民鲜久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至道而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31,朱熹、程颐解释“中庸”,朱熹:“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用现代语言来表示,中庸之道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从道德方面讲,二是从处世方面讲,三是从认识论方面讲,32,(四)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1.基本精神,2.思维方式,3.价值观念,33,1.基本精神,历代哲人都有不同的概括,江泽民提出四种精神,有人概括为八个方面,34,2.思维方式,传统思维方式的三个特征:,圆道思维:,孟子:“五百年心有王者兴”,邹衍:“五德终始说”,康有为:“公平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同一思维:,直觉思维:,35,3.价值观念,(1)重视整体利益,(2)崇尚仁义道德,(3)注重内在修养,(4)追求建功立业,36,(1)重视整体利益,孔子仁学,墨子公利,康、梁世界大同,孙中山天下为公,毛泽东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7,(2)崇尚仁义道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孔子、孟子的仁义观,董仲舒: “,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38,(3)注重内在修养,儒家提出“内圣外王”之道,大学提出“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赞颜回:“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9,(4)追求功成名就,“功”指建功立业;“名”指流芳百世,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40,二、现代化的概念与内容,(一)现代化的相关概念,(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三)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41,(一)现代化的相关概念,1、现代,2、现代社会,3、现代化,4、社会现代化,5、中国社会现代化,42,中国社会现代化,1、历史上的三次努力及失败原因,2、新中国成立后的追求及曲折,3、应怎样认识中国社会现代化,43,(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经济发展的现代化,3、政治体制的现代化,4、文化发展的现代化,5、生活方式的现代化,6、社会结构的现代化,7、人的现代化,44,(三)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1、什么是人的现代化,2、为什么说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3、西方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研究:,英国学者韦伯斯特的观点;哈佛大学英格尔斯的观点,4、台湾学者的观点,5 、我们的观点,45,我们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解,1、价值观念现代化,2、思维方式现代化,3、人格品质现代化,4、情感方式现代化,5、行为方式现代化,46,人格品质现代化,远大的理想抱负,独立的人格尊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的性格特征,强烈的改革意识,顽强的拼搏精神,47,(四)影响人现代化的主要因素,现代化的工厂生产,现代化的教育制度,传统文化,大众传媒,城市生活,家庭氛围,48,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百年争论,(二)我们的观点,49,百年争论 三种观点,肯定论,否定论,二分论,50,我们的观点:,1、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前提、立足点与出发点,2,、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有相互适应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3,、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泉,51,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三),高校是弘扬和批判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四,),高校弘扬和批判传统文化的主要措施,52,(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国际背景:,1.经济全球化的结果,2.世界文化格局变化的影响(全球意识、寻根意识),3.国际风云变幻的教训,4.亚洲四小龙腾飞的启示,国内背景:,1.市场经济中的道德沦丧,2.科技发展中的人文精神失落,3.民族凝聚力的呼唤,53,(,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提高民族整体的文化素质,2、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3、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4、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5、有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6、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54,(三),高校是弘扬和批判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1,、 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2,、 高校是现代文化功能最齐全的机构,3,、 高校是忠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4,、 高校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55,(四).高校弘扬和批判传统文化的主要措施,1.坚持一条原则,2.克服两种倾向,3.强化三大功能,4.处理好四种关系,5.做好五方面的工作,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