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孔子下

上传人:t****d 文档编号:243343649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孔子下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先秦诸子孔子下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先秦诸子孔子下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欢迎选修,先秦诸子,哲学系 杨泽波,1,孔子以其创立的儒家学派(下),2,一、孔子礼的思想,2,、行中庸,3,春秋末年是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社会上新旧势力的矛盾非常尖锐,如何对待这些矛盾成了当时政治家和思想家不能回避的问题。孔子认为,当时之所以会有这些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中庸原则来办,无所不用其极。,4,“,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5,“,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二章),6,孔子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一个重要道理:中庸最原初的意义,是政治性的。,这个意思在孔子下面一段话中表述得最为鲜明:,“,礼夫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记,仲尼燕居,)。,7,孔子的政治主张是复周礼,周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依靠这种礼,整个社会可以得到合理的安排。但在当时,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纷纷超越礼的要求,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为了保证天下有一个合理的秩序,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礼,让礼来保证达到中。,8,孔子生于乱世,时刻忧民忧世,不可能没有事闭门闲坐在那里想什么黄金分割律。现在学界讨论中庸问题,普遍不重视中庸的政治意义和初衷,所以很难准确把握孔子的中庸思想。,9,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庸也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最合适的点。如果做事能够保持这个中间的点,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人们做事就应该尽可能达到这个中间的点。,10,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庸的,“,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就是用中。,11,与中不同的是,“,过,”,和,“,不及,”,,这两种情况都是对中的破坏。要做到中庸,就要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12,“,师(子张)也过,商(子夏)也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求(冉求)也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14,这种情况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确有不谋而合之处。亚里士多德讲:,“,我们首先必须注意,过度与不及,均足以败坏德行。,”,15,就普遍的方法论意义而言,中庸还有另外一个意义,这就是,“,时中,”,。,“,君子而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16,时中是将中纳入时间的范围之内,强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对中加以调整。,17,“,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孟子,万章下,),18,可能是因为时中的境界过于高超了,很多人将中庸与折衷主义混在一起。,中庸与折中有本质的区别。中庸是在肯定事物原则和性质的前提下,力争在其两端之间寻找最为合适的那一个量的点,折衷主义则是为照顾某种利益,而否认事物的原则和性质。简言之,中庸只涉及事物量的问题,折衷则涉及事物质的问题。,19,二、孔子仁的思想,20,孔子为什么要提出仁的思想呢?这是首先需要了解的。,孔子在复周礼的过程中认识到,要实行周礼,必须有内在的基础。因为礼在那里明摆着,有人却偏偏不去执行。这说明他们不是不知礼,而是内心没有行礼的基础。,21,这个关系孔子讲得很明白:,“,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22,仁字并不见于金文和甲骨文,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尽管如此,在孔子之前这个字就已经有了。,“,言仁必及人。,”,(,国语,国语下,),“,杀身以成志,仁也。,”,(,国语,晋语,),23,说文,“,仁,从人,从二,相人偶。,”,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往往根据这种说法来解释仁,使仁的含义一直不大清楚。,24,我们对于仁不能仅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研究,还应该从其思想内含上来了解。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分析孔子关于仁是怎么说的。,25,孔子关于仁的说法很多,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26,金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铜律:人施于己,反施于人。,铁律:己所不欲,先施于人。,27,学者们已经认识到,要想以孔子的某一个具体说法来界定仁,是不可能成功的。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对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加以分析,从中找出仁所具有的特点,再以这些特点为基础来界定仁。,28,第一个特点,仁是内在的。,29,“,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恭、宽、信、敏、惠,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30,由于是内在的,所以仁往往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31,宰我要求改三年之丧。,“,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依夫绵,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论语,阳货,),32,第二个特点,仁不是知识。,33,仁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一种知识。孔子对弟子随宜指点,对仁有多次具体的说明,列出了仁的许多表现,但其中从来不包含知识。,34,由于仁不包含知识,所以不能象学习知识一样靠学习来获得。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是学礼、学诗、学乐,但其中从来没有讲过学仁。,仁不属于知识,这是仁的一个重要特点,希望引起高度注意。,35,第三个特点,仁易于流失。,36,除讲过,“,殷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之外,孔子很少许人以仁。,“,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37,“,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38,仁的上述特点中,最为重要是的它的内在性。仁的内在性特点对儒家思想有重要意义,它直接决定了儒家思维方式的特点。,39,孔子关于仁有一个重要观点,这就是能不能做到仁,完全靠自己,而不靠别人。即:,“,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40,以此为基点,孔子进一步提出,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仁,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有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孔子的这一思想代表了一种内求的致思路线,是后来儒学心学提倡反躬内求、易简工夫的直接源头。,41,仁的内涵如此丰富,那么仁是不是有一个核心呢?如果有,那么这个核心是什么呢?为此学者有众多的争论。,42,有的说是,“,爱人,”,,有的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说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希望以此把众多仁的表现统一起来。但是这种作法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自圆其说。这是第一阶段。,43,仁的表现实在是太丰富了,其中每一个表现都是仁的一个子项,要想用其中任何一个子项,哪怕大一点的子项,去统一其他子项,都是不可能的。,44,于是,有人不再以孔子所说的某一个具体内容来概括仁,而是采取了一个新的办法,把仁叫做,“,全德之名,”,。这是第二阶段。,45,这种做法有效避免了前面一些做法的缺陷,一时成为广为流传。但这种做法也不行。原因有二,一是仁并不是全部德性的名称。二是这种说法无法表达仁是道德的根据的意思。,46,既然仁的任何一个子项都无法涵盖仁的全部内容,那么就应该以别的方式对仁加以说明。我认为,孔子的仁是,“,诸德之家,”,。这是第三阶段。,47,所以,“,诸德之家,”,有两个意义。其一是指,“,诸德之名,”,,而非全德之名,其二是,“,德性之源,”,,而非只是德性之名。,48,“,诸德之家,”,的方法较前人的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不仅说明仁是各种德性的总称,而且说明仁是各种德性之家,是道德的根据和源头,是道德的本体。,49,但是严格讲来,这种方法只是初步解决了仁的核心的问题,而不是从理论上说明究竟什么是仁的问题。要想了解究竟什么是仁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50,往深处说,,“,诸德之家,”,其实就是人心。根据我多年的研究,我把仁概括为,“,伦理心境,”,。,“,伦理心境,”,是我研究孔子、研究孟子的一个核心观点,从这个观点出发,很多理论难题都有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答。,51,这种解说也得到学界最新研究的佐证。近来的研究表明,仁字最初的原形是一个人在上,下面是一个心。从这个字形来看,仁就是指的人心。这个研究的新成果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它告诉我们,必须从人心的角度出发,才能对仁有一个真切的了解。,52,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仅把上述内容当作两千多年前的事情来看待。孔子礼和仁的思想尽管是针对他那个时代而发的,但这一思想有极大的普遍性,对于今天的社会生活仍然有其适应性。,53,这充分说明,尽管孔子创立儒学是两千多年之前的事,但其中所包含的一些基本道理,仍然不过时,在今天仍然适用。我们必须善于做这种时空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摆进去,才能把儒学学活,才能真正发现儒学在当代的价值。,54,思考题:孔子礼和仁的关系是怎样的?,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