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2016版,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2016版中小学教育管理自考2016版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2、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说明: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5%,应用占45%。,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2,、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说明: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5%,,应用占,45%,。,第一章管理与教育管理,考核要求:,一、管理的内涵,1,、识记:(,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意义。,2,、领会:向管理要质量。,二、教育管理的基本范畴,1,、识记:(,1,)教育管理的含义;(,2,)教育行政的含义;(,3,)学校管理的含义。,2,、领会:教育管理的二重性。,三、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1,、识记:教育管理的特点。,2,、领会:教育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区别与联系。,第一节管理,1,、管理:就是,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益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管理的意义(领会:向管理要质量。 ),管理是一种社会的一种基本职能,通过管理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所以管理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巨大的的资源,并提出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口号。由于重视管理,人类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且推动了文化、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任何集体活动都离不开管理,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人类才能组织起来,实现对社会和自然的改造,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二节教育管理,1,、教育管理: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行动过程 。,包括: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微观教育管理),2,、教育行政:就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政策,对教育工作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和领导。,3,、学校管理就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带领并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一种,组织活动,。,4,、教育管理的二重性: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P34,最后一段和,P35,第一段),第三节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 简答题、论述题 ),1,、管理的共性:(,1,)要有正确的目标、,(,2,)要有合理的组织措施、,(,3,)要讲效率。,2,、教育管理的特性:,(,1,)管理内容的教育性,(,2,)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3,)管理过程的复杂性,3,、二者的关系:,教育管理是一般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反映一般管理的本质,即教育管理也有明确的目标和严密的组织措施,科学的教育管理应是高效率的管理。同时,教育管理是一般社会管理的特殊部分,,有自己的特性。,第二章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考核要求:,一、古典管理理论,1,、识记:(,1,)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2,)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3,)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2,、领会: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启示。,二、人本主义管理理论,1,、识记:(,1,)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3,)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的主要观点; (,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2,、领会: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3,、应用:运用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分析学校管理案例。,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1,、识记: (,1,)社会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2,)组织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 (,3,)系统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4,)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2,、领会: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其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应用。,3,、应用: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学校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一、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的科学管理理论,( 单选、简答题、论述题 ),最为著名的试验有“搬运生铁”和“使用铁锹”,泰勒认为,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标准的劳动方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强调工作定额原理与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劳动方法标准化原则,2,、选择、培训工人科学化原则,3,、管理合作原则,4,、分工负责原则,教育活动应该建立严格的、标准化的、合理的的学校教育质量标准、教师教学质量标准、学生发展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财政预算、决算的控制方法。用这些标准和方法来管理各种教育活动,可以提高教育效率。,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 单选、简答题、论述题 ),1,、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命令;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3,、法约尔还指出进行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人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应该建立为大家所接受的经验教训通过概括形成的管理理论。管理可以是应用于一切事业的一种独立活动,并且,管理知识可以传授,。,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简答题、论述题 ),以法律权力为特征就是韦伯所说的,行政组织或者官僚组织,这种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1,、明确的组织目标;,2,、明确的职能分工;,3,、层级节制的权力链条;,4,、专业的培训机制;,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6,、合理合法的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7,、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8,、业务处理和传递以书面文件为准。,这种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结构层次,1,、最高领导层即高级管理层,2,、行政官员层即中级管理层,3,、一般工作人员即基层管理层,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科层制模式是运用到教育管理中的一种主要制度模式,其可以保证教育组织的秩序、理性、稳定运转。,第二节人本主义管理理论,一、梅奥人际关系理论,梅奥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其观点有:,1,、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2,、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3,、在组织中,除了正式群体外,还有,非正式群体存在,。,4,、领导者在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的同时,还必须了解不合乎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使正式群体的经济需求和,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求取得平衡。,5,、在一个组织中,各个不同等级之间,尤其是上下级之间都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注重民主管理而非权威管理。,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使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过去单纯重视组织本身和教育工作分析,转变为注重组织成员的心理倾向和价值观念的分析。,有助于学校民主决策,改善学校上级关系,教师们还开始向学生教导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但在教育管理也出现了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下降的现象。,二、行为科学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三个主要观点,(,1,)个体的需要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按照一定层次排序的。,(,2,)个体专注于他们没有实现的需要。,(,3,)低层次需要充分满足后才会感知并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二),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P45,),这是一种激励理论,X,理论是说员工对待工作是消极的,而,Y,理论中员工是积极对待工作的,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的假设更实际,更有效,建议组织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麦格雷戈将,Y,理论看作引导管理思维的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P46 1-3,段),所谓“,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不是治疗性的,而是预防性的(甜点),所谓“,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 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产生激励作用(主食),在教育管理领域,行为科学理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管理中,人们十分重视组织与个人的互动,重视教职工对决策的参与、合作计划、共同目标、自主性、个人在教育或者学习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但行为科学理论过分重视组织中的个人,忽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学校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因而受到人们的批判。,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一、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2,、关注管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要有,合作的意愿,和,信息的沟通,,,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3,、组织的有效性取决于个人接受命令的程度,提出了权力接受论。,在教育管理领域,学校组织也是一个协作的社会系统,同样具备,共同的组织目标、合作的意愿以及信息的沟通,这三大要素,并且在学校组织中,强调学校管理人员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组织中信息沟通的中心,并通过信息沟通来协调教师们的协作活动,保证学校组织正常运转,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二、西蒙组织决策理论,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决策论认为决策是管理的中心,决策贯穿着整个管理过程。,决策分为四个阶段:收集情报、拟定计划、选定计划和评价计划。,学校组织活动的全部过程也贯穿着决策,组织决策理论为更好决策所提供的一系列方法在教育管理中也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和运用,决策的有限理性原则和满意原则也为教育管理打开了新的思路。,三、系统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1,、组织是一个由许多分系统组成的,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分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2,、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同时,企业还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内部条件,还取决于企业外部条件,如资源、市场、社会技术水平、法律制度等,它只有在与外部条件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3,、企业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投入的是物资、劳动力和各种信息,产出的是各种产品,(,或服务,),。运用系统观点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学校组织,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效率。学校管理人员有了系统观点,更易于在学校各部门需要和学校整体需要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使得学校的管理人员不至于因为只注意一些专门领域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了学校的总目标。在系统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学校组织更倾向于是一种开放的系统组织,学校要发展,目标要实现,就要协调好学校组织内部的各要素与学校组织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四、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建立型组织的技能可以通过,5,项修炼获得(,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学校外界环境瞬息万变,学校组织也要随时学习、调整和改变,学习型组织理论便为此提供了巨大的启迪。,第三章学校组织特性及其管理,考核要求:,一、组织的定义,1,、识记:(,1,)组织的定义;(,2,)组织的要素; (,3,)组织的特征。,2,、领会:组织各要素对于组织的意义。,二、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1,、识记:(,1,)开放系统的基本特征; (,2,)作为开放系统的学校的关键要素;,2,、领会:(,1,)开放的系统观; (,2,)学校的开放性。,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1,、识记: (,1,)前瞻性原则; (,2,)动态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效益性原则;,2,、领会:学校管理原则对学校管理的指导意义。,第一节组织的内涵与分类,一、组织的内涵( 单选、名词解释、简答题),(一)组织的含义,1,、动词:表示一系列的行动与过程,在这些行动与过程中,作为实体的单位或者个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管理活动。,2,、名词: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宗旨组成的社会实体,在这一社会实体中,实现人力分工与资源分配,如学校、医院、企业等社会组织。,3,、广义: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系统。,4,、狭义: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和任务,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团体或机构。,(二),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目标,组织目标是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只有确立了科学正确的目标,,组织才能实现持续性的发展。,2,、组织环境,任何组织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等各种交换关系,脱离环境的组织是不存在的。,3,、管理主体,管理主体在组织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组织的发展方向,,甚至决定着组织的生死存亡。,4,、管理客体,管理客体在管理主体的作用下,依据一定的规律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三)组织的特征,1,、组织的目的性,2,、组织的开放性,3,、组织的系统性,4,、组织的复杂性,二、组织的类型,(一)根据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可以把组织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和规范性组织。,(二)根据组织的规范化程度,可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三)根据个体参与组织活动的程度,可把组织分为:疏远型组织、精打细算型组织、道德涵养型组织。,第二节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一、开放的系统观,组织不仅受环境的影响,而且依赖于环境。组织从环境中获取原料,如人员、物质等,经过转化,向环境输出产品与服务,甚至可以通过最终的产出调节转化过程,使之得以优化。,学校的开放性:学校组织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建立的,与社会环境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和转换,也就是说,学校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二、开放系统的主要特征,:1,、开放系统具有相互作用性,2,、开放系统具有边界性,3,、开放系统具有动态平衡性,三、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关键要素,1,、结构,2,、个体,3,、文化,4,、政治,5,、教学,第三节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简答题、论述题),一、前瞻性原则,1,、含义:就是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准确地预见教育的未来,并根据教育规律适时调整学校发展战略,创造性地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2,、要求:(,1,)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2,)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二、动态性原则,1,、含义: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根据管理环境和管理条件的不断变化及时收集信息,保持反馈,有效调整管理过程和环节的行为准则。,2,、要求:(,1,)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2,)及时反馈,积极回应与变革。,三、系统性原则,1,、含义:就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学校系统中的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之间以及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与学校系统之间关系时能实现整体目标为主进行协调,使局部服从与整体,促进管理效果最优化的行为准则。,2,、要求:,(,1,)树立全局观点,强化整体意识。,(,2,)分工合作,协调配合。,(,3,)建设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指挥。,四、效益性原则,1,、含义: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以最小的消耗,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有效成果的行为准则。,2,、要求:,(,1,)重视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优先。,(,2,)勤俭办学,提高经济效益。,(,3,)合理配置资源。,学校管理原则对学校管理的指导意义(,P55,第,4,段),第四章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考核要求:,一、方法论,1,、识记:(,1,)方法论的含义;(,2,)方法论与具体方法的关系。,2,、领会: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二、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1,、识记:(,1,)哲学方法论是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系统方法论对教育管理研究的指导作用。,2,、领会: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三、教育管理研究中的哲学方法论,1,、识记: (,1,)教育管理研究中的实事求是观点; (,2,)教育管理研究中的普遍联系观点; (,3,)教育管理研究中的动态发展观点; (,4,)教育管理研究中的质量结合观点。,2,、领会:哲学方法论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四、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系统方法论,1,、识记:(,1,)系统方法论的基本思想;(,2,)系统方法论对教育管理研究的指导作用。,2,、领会:系统方法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五、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运用,1,、识记: (,1,)了解各具体方法的含义; (,2,)把握具体方法的综合运用。,2,、应用:设计一个某种或几种具体方法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综合运用的方案。,第一节教育研究方法论概述,一、方法论,1,、方法论:以认识论为基础,以科学研究过程为线索,以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内容所建立的体系。,2,、方法论与具体方法的关系:具体研究方法即方法论的运用,接受方法论的指导。,3,、,哲学方法论,是教育管理研究中最高级最抽象的方法论层次,是基础,保证了教育管理研究的正确方向。,4,、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哲学方法,1,、实事求是的观点,2,、普遍联系的观点,3,、运动发展的观点,4,、矛盾统一的观点,5,、质量结合的观点,一般方法,1,、反馈原理,2,、有序原理,3,、整体原理,具体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叙事研究法、文献法、案例研究法。,第二节教育管理研究的哲学方法论,( 论述题),1,、实事求是的观点:,按规律办事;即在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过程中、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时、最后对研究论文论文进行评价时都要贯彻实事求是精神。,2,、普遍联系的观点,:教育与家庭及社会联系;,3,、运动发展的观点,:教育改革发展;,4,、矛盾统一的观点,:教与学、学校与社会与家庭等的矛盾的对立统一;,5,、质量结合的观点,:量的分析主要是定量方法,质的分析主要是定性方法。,第三节教育管理研究的系统方法论( 单选、简答题、论述题),1,、系统方法论:指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2,、基本思想:按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来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3,、三条最基本原理:,反馈原理,:信息反馈达到控制。,有序原理,:系统通过开放、交流实现有序。,整体原理,:,E,整,=E,部分,+E,联。,4,、对教育管理研究的指导作用,教育是个大系统,反馈原理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否达标,需随时了解现状,找出差距以做好改进),应用有序原理,持开放的观点对教育的发展有极大的意义,整体原理要求教育中要把德智体美等联系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教管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第四节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运用( 单选、名词解释),一、文献法,1,、含义: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问题解决的需要,通过对 文献进行搜集、查阅、鉴别、整理、分析,从而全面、正确地了解所需要研究的问题,了解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掌握有关的科研动态前沿进展,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或者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研究方法。,2,、环节:搜集文献、整理文献、提出课题或者假设、进行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二、调查法,1,、含义:主要是指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研究的问题,通过问卷、访谈、列表以及测量等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研究资料,从而对教育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据此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系列实践活动。,2,、类型:按照调查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分为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照调查功能,分为现状调查和历史调查。,按照调查手段,分为问卷法、访谈法和测验法。,3,、过程:确定调查课题、制订调查计划、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及撰写调查报告。,三、观察法,1,、含义:主要是指教师在自然情境下,用自己的感官和相关的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2,、常见的观察法有:核对清单法、记叙性描述法。,四、实验法,1,、含义:是指教师以科学的理论素养为指导,秉持严谨的实验态度,根据研究的目的,按照规范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经验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也就是通过控制来寻找教育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的方法。,2,、类型:单项单科实验与整体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3,、过程:准备,实施,总结。,五、比较研究法,1,、含义: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2,、类型: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同类比较、相异比较。,3,、步骤:,P66,倒数第,2,段。,六、行动研究法,1,、含义:是指研究者把行动研究的理念、方法和策略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的一种研究方法。,2,、行动研究严格来说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教师开展研究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所说的行动研究法更多的是采纳它的精神和思想,而非具体的固定模式。,七、案例研究法,1,、含义:是对个人、人群或者现象进行调查的术语总称,可采用多种技术,包括质和量两种方法。,2,、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和研究内容的深入性,3,、步骤:确定研究问题的性质、确立研究假设、确定分析单位、连接材料命题、解释研究发现的准则。,八、叙事研究法,1,、含义: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叙述事情,是人们将各种实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法,它是一种了解世界和向别人讲述对世界的了解的途径。,2,、前提:必须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提交实验研究的报告。,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1,、要重视理论研究,2,、要研究教育管理的历史,3,、要提倡调查研究,4,、要拓宽眼界,站到全球化的高度,进行教育管理的比较研究,5,、要开展实验研究,第五章学校规划,考核要求:,一、学校规划制定的基本原则,1,、识记:(,1,)学校规划的内涵;(,2,)科学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5,)激励性原则; (,6,)民主性原则; (,7,)连续性原则;,二、学校规划制定的程序,1,、识记:学校规划制定的程序。,2,、应用:根据学校规划制定的程序和方法帮助学校制定发展规划。,三、学校规划制定的方法,应用: (,1,)问题树分析法;(,2,),SWOT,分析法;(,3,)德尔菲法;(,4,)标杆分析法,第一节学校规划,一、学校规划的内涵,1,、内涵:即学校发展规划,又称为学校蓝图、学校远景计划、学校策略规划等,是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需要,结合校情分析和设计的,有一定目标导向的,学校全面改革发展和持续改进的行动计划。,2,、内容:学校对于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和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的安排。,3,、周期:,3-5,年。,二、学校规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简答、论述),(一)科学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可操作性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民主性原则; (六)连续性原则,第二节学校规划制定的程序,( 简答、论述、案例分析),一、学校现状的调查分析,(一)学校历史分析,(二)学校发展优势分析,(三)学校发展问题分析,二、定位学校发展的目标,(一)学校发展目标的体系,(二)学校发展目标的维度:方向、程度、时间。,(三)学校发展目标的原则,三、制定各部门行动计划,(一)确定优势发展项目(二)制定规划方案,(三)完善规划实施系统(四)健全规划保障系统,四、制定评价机制,(一)建立评价标准(二)建立自评机制,(三)重视过程性评价(四)注重多方参与,问题树分析法的模型,问 题,结果,1,原因,2,原因,原因,原因,原因,1,原因,原因,原因,3,原因,原因,原因,结果,2,结果,3,原因,第三节学校规划制定的方法,一、问题树分析法,是一种以树状图系统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描绘树状图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案的方法。,二、,SWOT,分析法,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基本步骤:,1,、明确相关要素,确定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及可能的机遇与挑战。,2,、组合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构建矩阵,形成策略。,STRENGTHS,WEAKNESSES,S,W,SW,部分:分析内部环境条件(优势和劣势),OT,部分:分析外部环境条件(机会和威胁),3,、对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策略,绘制,SWOT,矩阵模型,(,九格图,),。,4,、运用,SWOT,分析法诊断学校发展的注意事项。,(保持空白),优势,列出关键优势:,劣势,列出关键劣势:,机会,列出主要的机会:,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利用机会,克服劣势:,威胁,列出主要的威胁:,利用优势,规避威胁:,减少劣势,规避威胁,:,三、德尔菲法,德尔菲法又名专家小组法、专家会议预测法或专家调查法,是一种用来征询专家们意见的主观预测与分析方法。,步骤:,1,、确定学校问题,2,、选择教育专家并组成专家团队,3,、实施调查,4,、统计反馈,5,、汇总处理调查结果,四,、,标杆,分析,法,标杆分析法又名基准分析法,是将学校所从事的活动与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优质校、品牌校、知名校进行比较,找出差距,针对差距学习先进经验并制定改进方案,达到提高自身水平的管理方法。,步骤:,1,、分析学校自身现状,2,、确定标杆学校,3,、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4,、实施行动方案并进行跟踪评价。,第六章学校沟通,考核要求:,一、沟通的一般模式,1,、识记:(,1,)沟通的内涵;(,2,)有效沟通的内涵; (,3,)有效沟通的障碍。,2,、应用:学会在与他人沟通中自觉排除沟通障碍,二、,学校沟通,的类型,1,、识记(,1,)非语言沟通; (,2,)语言沟通;,2,、领会:不同沟通方式在沟通中的作用,理解倾听和表达在沟通中的意义。,三、,学校沟通,的渠道,1,、识记:沟通的“,RULE,”法则。,2,、应用: 学会在实践运用“,RULE,”法则。,第一节沟通的一般模式,一、什么是沟通,1,、含义:是指在特定情境或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利用言语的、非言语的方式进行协商谈判,以达到一致的意见或共识的过程。,2,、沟通的基本要素,P85,3,、沟通的基本过程,P85,图,发送者,(信息源、发言者,、沟通者),接收者,(读者、听众,、沟通者),编码,解码,沟通渠道,中的信息,反馈,三、排除有效沟通的障碍( 单选、简答、论述),1,、过滤,2,、选择性知觉,3,、缺乏反馈,4,、信息超载,5,、信息不当,6,、消极评价,7,、预防心理,8,、焦虑心态,二、什么是有效沟通,1,、含义:有效沟通的过程使信息源(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传递和理解有效信息的循环过程,也就是说,沟通是信息传递的双向过程,这保证了信息发送者所传递的信息与接收者所理解的信息含义是一致的。,2,、作用: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提供表达情绪、情感的机会;,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调控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第二节学校沟通的类型,一、沟通的类型( 单选、名词解释),(一)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言语的方式(主要是表情、比如面部表情、身体表情、言语表情)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方式。,优势:沟通各方提供可观察的情绪或情感表达,更好地达成共识。,劣势:信息把握不全面会产生误解。,(二)言语沟通,是人们在沟通过程中,运用言语符号进行信息交流、传递观念、态度和情感等,从而达到共识的沟通方式。,1,、口头沟通:比如对话、会谈、讨论、演讲等。,优势:速度快,及时反馈。,劣势:可能被歪曲或失真,2,、书面沟通:以书写文字的方式交流或传递信息。,优势:沟通的准确性和持久性比较高。,劣势:耗时长,难以及时反馈。,二、打破传统的沟通方式,强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三、倾听(,L,),倾听作为一种非语言沟通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相对表达而言,沟通应首先重倾听。倾听是主动的行为。,四、表达(在沟通中非常重要) (,E,),(一)消极表达方式影响沟通质量,(二)避免消极评价:指责,拒绝,1,、否定指责,2,、冷淡拒绝,3,、讽刺抱怨,4,、轻视贬低,(三)积极评价:真诚赞美、鼓励,1,、真诚赞美和表扬,2,、真诚鼓励,(四)表达内心感受,第三节学校沟通的渠道,一、开放的思维是沟通的心理前提,(一)教师是发展的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二)教师是有个性的人,用独特的眼光看待教师,(三)教师是系统的人,用系统的眼光看待教师,二、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R,),(一)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1,、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础,2,、尊重是使教师感受到平等、安全的氛围,3,、尊重使教师感到被接纳,获得自我价值感,(二)尊重教师就需要接纳教师,(三)尊重不等于赞同,三、理解是有效沟通的保障(,U,),(一)理解就是换位思考、通情达理,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二)单项沟通导致缺乏理解,(三)换位思考:从教师的角度看问题,(四)积极传达对教师的理解,四、积极情绪是沟通的催化剂,(一)如何看待“教学回避办法”。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管理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二)管理者要关注教师的积极情绪,(三)管理者要关注自身的积极情绪,(四)情绪调节的,ABC,理论:为教师着想,不要为教师着急。,第七章学校效能评价,考核要求:,一、学校效能,1,、识记:学校效能的内涵。,2,、领会:不同学校效能观所关注的内容的差异及其区别和联系。,二、效能学校及其特征,1,、识记(,1,)效能学校的内涵; (,2,)效能学校的基本特征。,2,、领会:效能学校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效能学校建设的启示。,三、学校效能评价,1,、领会:学校效能评价的主要模型和指标。,2,、应用:用学校效能评价的主要指标来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第一节学校效能,效能,从语义学上来看,是指事物所蕴含的有利的作用。一个事物的效能是指该事物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内在能力及实际结果。,学校效能: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荷兰等用于评价学校的一种新的综合质量指标与方法的统称。从效能研究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对效能学校的认识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学校效能观所关注的内容的差异及其区别与联系,( 单选),一、以学生为关注点的学校效能观,(一)学业成绩论(二)综合影响论,总结:学校效能的内涵,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其实际结果。,1,、学校优秀工作的成果。,2,、学校对所面对的公众的基本满足。,3,、通过改革创新而实现的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即学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意义及其基本特征),二、以学校为关注点的学校效能观,(一)学校投入,产出论(二)学校目标达成论,(三)学校环境适应论(四)学校可持续发展论,(五)内部和谐满意论(六)满足外部群体需要论,第二节效能学校及其特征,一、效能学校的含义,又称“有效学校” 就是在质与量的两个方面都有优秀的工作成果,能够基本满足学校所面对的公众的合理要求,校内组织结构合理和人员素质高,通过改革创新能适应环境变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校。具体的说,效能学校是指有现代管理理念和教育观念,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专业得到发展,校园安全,环境和谐,教师工作敬业,学生学习努力,学生状态良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教育质量或“教育加工能力”高于同类学校的学校。,二、对效能学校特征因素的相关研究,P110-113,第三节学校效能评价,一、学校效能评价模型的演进,P114,二、学校效能评价模型在我国中小学绩效评估中的借鉴与运用,P114,图,7-1,三、中小学学校效能评价的主要指标( 单选、简答),(一)目标效能评价指标,目标效能评价假定学校具有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并通过最后实现的结果情况来检验学校的效能。,(二)成本效能评价指标,1,、学校输入的指标,2,、,1,、学校输出的指标,(三)关键人群满意度评价指标,1,、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2,、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3,、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4,、高一级学校(或工作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5,、社区对学校的满意度,6,、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满意度,第八章学校人员管理,考核要求:,一、校长管理,1,、识记:(,1,)我国中小学校长任用、选拔与考核的基本要求;(,2,)我国中小学校的职责和职权。,2,、领会:,(,1,),不同国家对校长素质的认识。(,2,)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意义;(,3,)校长负责制与职责民主管理。,二、教师管理,1,、识记:(,1,)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与任用的基本规定;(,2,)教师激励的主要策略。,2,、领会: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途径。,三、学生管理,1,、识记:(,1,)学生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2,)学生常规管理的要求。,2,、领会:英、美、日三国学生管理的特色。,3,、应用: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个学生社团活动和管理方案。,第一节校长管理,一、校长素质,(一)美国对校长素质的规定,P120,(二)日本对校长素质的规定,P120,(三)我国对校长素质的规定,1,、思想道德素质,2,、专业知识基础,3,、能力基础,4,、健康基础,二、我国中小学校长任用、选拔与考核( 单选、简答、论述),(一)校长的选拔,1,、基本条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维护四项基本原则;必需的文化和专业基础;身心健康,能胜任校长工作。,2,、素质要求:思想素质要求;岗位知识要求;岗位能力要求。,(二)校长的任用:委任制、考任制、招聘制、选举制、综合制,校长任期:常任制、任期制(,3-5,年,可以连任。),(三)校长的考核:中央组织部,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包括德、能、勤、绩四方面,以考核实绩为主。,(四)校长职级制改革,1,、取消校长行政级别。,2,、制定各等级校长的任职资格条件。,3,、校长职务等级自成序列。,4,、建立比较科学的校长素质测评指标、考评标准和方法。,5,、建立与校长职务等级系列相匹配的校长职级工资制度。,三、我国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和职权( 单选、简答、论述),(一)校长的职责:校长应尽的责任。,1,、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2,、执行党的知识分子和干部政策,充分发挥民主,依靠教职工办学。,3,、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实施全面管理,提供教育和管理质量。,4,、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民主监督作用,正确地实行校长负责制。,5,、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建立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校长的职权:校长拥有的权力。,教育改革自主权、人事权、经费支配权,四、校长负责制与学校民主管理,(一)校长负责制:是指在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校长全权代表学校负责学校重大事物决策和日常事物管理的一种组织制度。,(二)实施校长负责制的意义,1,、有利于责权对应,2,、有利于发挥校长办学的创造性,3,、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四、校长负责制下的民主管理,1,、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职权,避免校长的独断专行,提高教代会工作的有效性。,2,、管理机构要下移,让教职员工真正参与学校管理。,3,、要构建社区人士、家长及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第二节教师管理,一、教师的基本素养,(一)基础性素养,1,、个人价值取向和发展的内动力,2,、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3,、实践创生的思维能力,(二)专业素养,1,、学科专业素养,2,、教育专业素养,二、教师的资格与任用( 简答、论述),(一)教师的资格,法定的教师资格证书;,思品方面,政治立场正确,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团结同志,工作勤奋具有奉献精神;,必须具备相应的最低学历。,在健康方面,教师要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能胜任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二)教师的任用,派用制、聘用制、代用制,三、教师激励,1,、物质激励,2,、目标激励,3,、成长激励,4,、情感激励,5,、榜样激励,6,、信息激励,7,、团队激励,四、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性、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1,、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P130,2,、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专业理性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新教师的入职辅导,2,、在职培训:教师发展学校、校本培训、反思性教学、教师行动研究,第三节学生管理,一、学生常规管理,(一)学生常规管理的原则,P132,(二)学生常规管理的内容: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三)学生常规管理的要求:,1,、注重实践,2,、加强经常性检查,3,、开展遵循常规的评比,4,、树立先进典型,二、学生社团管理,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按自己的原则自由组成的课外群众组织的总称。,(一)学生社团类型:教师主导型、自发尝试型、自觉发展型。,(二)学生社团的组建与社会活动的开展,三、各具特色的学生管理,(一)英国的学舍制(二)日本的生活指导(三)美国的家长参与,第九章学校财产和财务管理,考核要求:,一、学校财产管理,1,、识记:(,1,)学校财产管理的内涵;(,2,)学校财产管理的要求。,2,、领会:,(,1,),学校财产管理的意义。(,2,)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和制度;(,3,)学校设备购置和维护的要求。,二、学校财务管理,1,、识记:(,1,)学校财务管理的内涵;(,2,)学校预算管理的主要环节;(,3,)学校预算编制的依据与原则;(,4,)学校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构成;(,5,)学校支出管理的内容。,2,、领会:(,1,)学校预算资金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2,)学校现金管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3,)学校支出管理的原则;(,4,)学校财务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 (,5,)学校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3,、应用:编制一个项目预算方案。,第一节学校财产管理,一、学校财产管理的意义,1,、学校财产管理:是对学校物质财务的计划组织、使用保管的活动。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2,、学校财产管理意义:学校财产是教学、科研、办公、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教育的现代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学校财产管理的要求,1,、学校领导对财产设备管理工作要重视,2,、做好清产核资的基础请坐,做到心中有数,3,、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4,、在管理要渗透思想工作做到管理育人,5,、管理中渗透思想教育,做到管理育人,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一)学校国有资产界定和管理目标,即国家所有的经济资源,(二),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和制度,1,、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原则:总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物尽其用,减少浪费,防止流失,保值增值。具体来说:,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管住管活原则;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结合;效益原则;法定原则;动态平衡原则。,2,、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验收制;财产保管制度;固定资产报废报修制度;固定资产索赔制度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低值易耗品制度。,执行制度的具体要求:要使财产统一调配;学校设备不得任意拆改,必须拆改的,单价在,500,元以上由上级主管部门审批,,500,元以下的要校长审批;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每学期末应对全校财产进行清理。,(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财务处理,1,、记账要求,2,、记账方法,3,、固定资产的核算记账,4,、固定资产的增置,5,、固定资产的减损,6,、固定资产的分类,7,、妥善保存,四、学校设备的购置与维护,(一)学校设备的购置,1,、注意,4,个问题:及时性、适用性、预见性、正确执行合同,2,、订立合同的注意事项: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价款和酬金;履行合同的期限。,(二)学校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专人保管,责任到人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及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建立维修制度,第二节学校财务管理,一、学校财务管理的内涵,学校财务管理即指学校资金运转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是利用价值形式,通过资金运转,组织财务活动,处理校内外财务工作的一项管理工作。,二、学校预算管理,(一)编制预算,1,、依据和原则( 单选、简答),依据: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上级下达的关于编制预算的指令性文件;学校计划年度内的事业发展计划,学校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其分析;学校人员编制和费用标准;学校各部门为完成计划目标和任务对资金的需求情况等。,原则:量入为出,略有节余;保持重点,照顾一般;依靠群众,民主理财;量力而为,尽力而行。,2,、内容与编制方法:预算包干,结余留用。,具体:(,1,)预算和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2,)核实基本数字。(,3,)正确核算各项收支指标。(,4,)严格划清资金界限。,(,5,)正确运用经费包干结余,即要加以合理安排。(,6,)以上各项工作经调查无误之后,分别填制预算表格。(,7,)预算初稿编成后,经主管校长审阅,提交校务会议讨论通过或教代会审议,校长签署核定,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核发。,(二)执行预算,(,1,)严格按计划办事。(,2,)严格控制好经费的使用。,(,3,)预算执行中为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可以按有关规定和必要的程序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查。(,4,)执行中应依靠群众,实行民主理财。(,5,)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三)检查监督(四)编报决算,三、学校资金管理,(一)学校预算内资金管理,行政费、事业费收入,除按国家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外,均作为学校预算内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存储和计划管理。各学校按隶属关系到同级财政部门办理专户存储手续。,1,、凡属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除国家规定使用的专业票据外,均使用行政费、事业性统一收费票据,或使用财政局批准的专用收费票据。,2,、各学校在购领收费票据时,必须将已使用过的票据收费金额统计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并按时报送资金平衡月报表和票据使用情况季报表。,3,、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各单位统计上报的收费金额,结合资金平衡月报表和票据使用情况季报表,核定其存入财政专户存储的金额,各学校在办完专户存储手续后,方可购得新的收费票据。,4,、各学校的行政费、事业性收费,凡不按规定办理专户存储或弄虚作假、隐瞒不报、转移资金的,同级财政部门将停止其购新的收费票据,并按违反财政纪律处理。,5,、财政部门必须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并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6,、各学校在财政专户存储的资金,按规定用途支配。支用时,向同级财政部门编制用款计划,经审查批准后给予支付。,(二)学校预算外资金管理,1,、学校预算外资金构成,(,1,)按国家或地方行政部门规定的收费部分:如学杂费、住宿费等。,(,2,)按规定为学生代办的收费部分:如书费、作业本费等。,(,3,)学校创收部分,(,4,)国内有关单位与个人、国外友好团体与个人的捐款。,(,5,)有偿服务的收入。如教学服务的收入等。,2,、预算外资金管理应遵循的要求,(,1,)严格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办事。,(,2,)各项收入应由学校集中管理。,(,3,)划清资金渠道,坚持专款专用。,(,4,)管好收入凭证。,(,5,)实行计划管理,应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三)现金管理,1,、现金的使用范围: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动报酬、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等。,2,、现金的库存限额,开户行经单位申请,核定开户单位,3-5,天的库存限额。,3,、现金收支的规定,(,1,)学校收入应给交款人开具国家统一规定的正式收据,并应于当日将款项送存银行。,(,2,)学校支付现金,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坐支)。,(,3,)学校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按现金使用范围签发支票,写明用途,由学校财务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付给现金。,4,、现金核算的要求,(,1,)现金的收支保管要由指定的出纳人员负责,建立健全现金账目,逐项记载现金收付。会计出纳要分开,不得兼任。,(,2,)严格办理现金收支手续,收付现金要日清月结,每天核结库存,按期与会计核对账目,保证账目相符,账款相符。,(,3,)任何人不能挪用现金,不能以借据白条抵顶现金,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不准将单位收入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所,不准保留账外公款。,(,4,)在规定标准下的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都应按来源渠道分别办理现金支付,若发生留用,应立即予以调整。,四、银行存款管理,P147,1,、支票结算,2,、汇款,3,、委托收款,(五)外来款项管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