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知识主要易错易混点唯物论 认识论

上传人:少*** 文档编号:243307237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知识主要易错易混点唯物论 认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活与哲学》知识主要易错易混点唯物论 认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活与哲学》知识主要易错易混点唯物论 认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二、唯物论部分,1.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可知性。/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注意:世界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注意:“客观存在”应为“客观是在”。),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客观实在)。,4.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的思想也是物质。,5.,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注意: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6.,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是具体科学中物质的总和。/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注意: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7.,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9.生产力是客观的,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而是主观的。,10.物质可以被创造、被消灭。,1.,静止是事物性质没有变化。,/静止就是没有运动变化的状态。,2.,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注意: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不变论);只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和不可知论。),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水往低处流,、,白天黑夜昼夜循环、地球绕太阳运转,都,是自然界的规律。(注意: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2.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3.,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注意:,具体,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4.,规律有好坏之分。(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5.,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6.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6.,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注意: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7.,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注意: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8.,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注意: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9.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注意: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10.规律的客观性,就是人们不可以发现、发明、创造、制定、改变、废除、消灭规律。(注意: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1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不会改变的。,1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注意:应把二者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13.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14.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注意: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有正确与否问题。),15.,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2.,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意识来源于人脑,。,3,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注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宗教等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5.,正确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意识、神话、宗教等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注意: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5.,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注意:认为意识决定存在,是唯心主义观点。),6.机器人/人工智能具有主观能动性。,7.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7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注意:“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8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主观的,(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9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注意: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而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10所有正确意识都是相同的。(注意:认识角度、知识构成等差异决定形成的正确意识不尽相同。),11.正确意识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客观实际),1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注意:“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12.,发挥了意识能动性,就能促进实践的发展,办事情就能成功。,(,注意:,意识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注意:要在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13,意识能动作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对客观事物起直接的推动作用。,14.,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决定作用。,15.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16.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17.意识促进事物发展。,14.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注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15.,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注意: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16.,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注意: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1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与主观相符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8.,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注意: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19.,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分清意识的起源、根源、来源和决定因素,起源: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根源:根源于客观存在,来源:人类的社会实践,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劳动,三、认识论部分,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注意: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注意: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注意: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不能说盲目的实践不存在。盲目的实践是指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因而实践也是一种主观活动。,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和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间接经验。),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注意: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来源于实践。),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动认识的直接动力。(错,实践才是直接动力,人的好奇、兴趣等都只是意识或认识类现象),认识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错,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的根本任务。),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在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间接经验。),物质是认识的来源。(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现象属于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实践。(注意:现象、本质是客观的,认识属于主观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注意: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重要标准。(注意: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正确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在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注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间接经验。),物质是认识的来源。(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现象属于认识,本质和规律属于实践。(注意:现象、本质是客观的,认识属于主观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注意: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注意: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注意: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注意: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注意: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注意: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注意: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注意: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必定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注意: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或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注意:颠倒因果关系),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注意: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界限,两者不可混淆),真理是永恒不变的。(注意: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是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因此被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会被推翻。(注意: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追求终极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错。追求真理永无止境,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是无限发展的,因此,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圆圈式的上升过程。,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从单个人或某代人看,认识是有限的,从一代一代延续的生命看,认识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错,理由参看上题),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注意:认识是主客观条件共同影响的结果;实践受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的认识能力的影响。),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新的正确认识不是推翻已确定的真理,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认识具有上升性,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既不能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也不能说真理掌握在多数手中,真理具有客观性,不管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谁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真理就掌握在谁手中。),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客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