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第一节 尿液检查,尿液是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排泌后所产生的终末代谢产物。,尿液的定义?,概 述,2,1,协助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2,协助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3,用药监护,概 述,尿液检查的用途,3,概 述,尿液检查的内容,1,2,3,一般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4,尿液一般检查,标本的采集与保存,容器要求,2.,避免污染,3.,无干扰化学物质,4.,标记,5.,收集尿量,100-200mL,6.,细菌培养用无菌容器收集,5,尿液一般检查,标本的采集与保存,1.,晨间尿,2.,随机尿,3. 24,小时尿,4.,清洁中段尿,6,尿液一般检查,一般性状检查,尿量,(1),多尿:,2500ml/24h,少尿,: 400ml/24h,或,17ml/h,无尿,:100ml/24h,(1),氨臭味:慢性膀胱炎、慢性尿潴留,(2),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蒜臭味:有机磷中毒,气味,外观,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脓尿和菌尿,7,尿液一般检查,一般性状检查,PH,降低,:酸性尿 见于酸中毒、高热、脱水、痛风及服用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者,PH,增加:,碱性尿 见于碱中毒、尿潴留、可分解尿素产氨的细菌所致泌尿系统感染、使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者,参考范围,:,1.0151.025,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肝功能严重损害、心衰和失水等致肾血流灌注不足,以及尿中含较多蛋白质、葡萄糖。,降低:,见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尿崩症、间质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影响尿浓缩功能的疾病,酸碱度,比重,8,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9,化学检测,蛋白,尿糖,酮体,尿胆素和尿胆原,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蛋白,参考范围,:,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0-80mg/24h,10,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蛋白,尿蛋白产生机制:,1.,肾小球基底膜损伤,2.,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3.,肾小管分泌增加,11,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蛋白,临床意义,:,轻度:,120-500mg/24h,尿,中度:,500-4000mg/24h,尿,重度:,4000mg/24h,尿,12,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蛋白,蛋白尿,生理性,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非选择性,肾小管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偶然性蛋白尿,13,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生理性蛋白尿,1,功能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因剧烈运动、发热、紧张等应激状态所致的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尿蛋白定性试验多不超过(,+,),定量检查为轻度蛋白尿。,2,体位性蛋白尿:出现于直立尤其脊柱前突体位,而卧位消失的轻、中度蛋白尿。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少年,可能与直立时肾移位及前突的脊柱压迫致肾瘀血和淋巴回流受阻有关。,14,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病理性尿蛋白,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球重吸收能力而致。,分为:,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损害较轻时,以中分子白蛋白为主,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时,尿内出现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肾小球性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继发性损害肾小球的病症。,15,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病理性尿蛋白,2,肾小管性蛋白尿:因近端肾小管病变,尿中蛋白重吸收受损为主要原因的蛋白尿。多为轻度蛋白尿,以,1,微球蛋白、,2,微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为主。见于肾盂肾炎等间质性肾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重金属盐和中药木通、马兜铃等中毒,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3,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病变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见于肾小球疾病后期(慢性肾小球肾炎)累及肾小管,肾小管间质疾病后期(如炎症、中毒)涉及肾小球,以及全身性疾病同时侵犯肾小球和肾小管(如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等)。,16,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病理性尿蛋白,4,溢出性蛋白尿: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所致的蛋白尿。多为小分子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5,组织性蛋白尿: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的蛋白所致的蛋白尿。多为轻度蛋白尿。,6,偶然性蛋白尿:又称假性蛋白尿,肾脏以泌尿道疾病产生大量脓、血、粘液等混入尿中,或阴道分泌物掺入尿中,两者均可引起蛋白定性试验阳性。,17,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糖,参考值:,定性试验:阴性反应,定量试验:,0.56-5.0mmol/24h,尿,18,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糖,19,尿糖,血糖增高性,血糖正常性,暂时性糖尿,其他糖尿,假性糖尿,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糖,临床意义:,1,血糖增高性糖尿:血糖超出肾小管重吸收阈值为主要原因,亦可同时伴有肾小管损伤而重吸收阈值下降。见于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或巨人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肝功能不全、胰腺癌、胰腺炎等。,20,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糖,2,血糖正常性糖尿:血糖正常,但肾小管病变导致葡萄糖重吸收阈值下降而致,也称肾性糖尿。可见于慢性肾小管肾炎、肾病综合征、肾间质性疾病及药物所致肾损伤等。先天性近端肾小管糖重吸收障碍所致的家族性糖尿症,常以正常血糖性糖尿为主要表现。,21,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糖,3,暂时性糖尿:非病理因素引起的一过性糖尿。,见于大量进食糖或输入葡萄糖时发生的饮食性糖尿;应激状态时,因肾上腺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大量分泌所致的应激性糖尿;新生儿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发育不全可出现新生儿糖尿;妊娠期肾小球率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部分中、晚期孕妇可出现妊娠性糖尿;使用糖皮质激素、茶碱、咖啡因、大剂量阿司匹林等有升高血糖作用的药物期间发生的药物性糖尿。,22,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糖,4,其他糖尿:肾小管重吸收乳糖、半乳糖、果糖、核糖等的能力远低于葡萄糖,当上述糖类摄入过多或体内代谢紊乱大量生成时,可出现相应的糖尿。哺乳期妇女乳糖生成过多发生的乳糖尿;肝功能不全者对果糖和半乳糖利用障碍,可发生果糖尿、半乳糖尿;大量进食水果偶可致果糖尿、戊糖尿。,23,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糖,5,假性糖尿:尿中有较多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水杨酸盐等,药物如氨苄西林、阿司匹林、黄柏、黄连、大黄等可致假阳性。而青霉素、羧苄西林、多种头孢菌素可致假阴性。,24,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酮体,参考值:,定性试验阴性,-,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酮体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三者都是脂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主要由糖代谢提供,仅少量脂肪分解,血和尿中酮体微量存在。但各种原因致糖分解代谢绝对或相对不足时,脂肪和蛋白分解增加,肝内产生酮体的速度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速度,引起血酮过多而出现酮尿。,25,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酮体,1,糖尿病性酮尿:因糖利用障碍而致,并同时有酮体血症。,2,非糖尿病性酮尿: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食、过分节食等,均可因糖代谢相对或绝对不足,产生暂时性酮尿;孕妇早孕呕吐、进食少,对能量需求增加可致酮尿;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者因糖代谢障碍出现酮尿;嗜铬细胞瘤患者肾上腺素异常增多,影响糖代谢,也能产生酮尿。,26,尿液化学检查,化学检测,尿胆原和尿胆素,临床意义:,尿胆素增加: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胆汁淤积等,尿胆原增加: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尿胆原减少:阻塞性黄疸,参考值:,尿胆素,(urine bilirubin),定性阴性,尿胆原,(urobilinogen),定性阴性或弱阳性,27,尿液显微镜检查,概述,28,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结晶体,病原体,对尿液离心沉渣中有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查。,29,尿液显微镜检查,细胞,1,2,3,红细胞,上皮细胞,白细胞,尿液显微镜检查,细胞,红细胞,30,参考范围:,0-3,个,/HP,尿液显微镜检查,细胞,白细胞,31,参考范围:,0-5,个,/HP,尿液显微镜检查,细胞,上皮细胞,泌尿生殖道不同部位的上皮细胞脱落而来。,32,尿液显微镜检查,管型,概念及形成条件,以尿蛋白为基质,在肾小管和集合管腔中形成的圆柱状体。,管型的形成条件:,有足以形成管型基质的尿蛋白;,肾小管仍有浓缩及酸化尿液功能,前者可使形成管型的成分浓缩,后者则促进蛋白变性凝聚;,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下段内原尿液瘀滞,有足够的时间形成管型,当其重新开通时,已形成的管型随尿排出。,33,尿液显微镜检查,管型,分类,1,透明管型:两端钝圆的较规则圆柱形,无色半透明。偶见于健康人;剧烈运动、高热、心功能不全时,可见少量;肾实质病变时,明显增多。(复合性透明管型:透明红细胞管型是肾出血的标志,透明白细胞管型是肾炎症的标志,透明脂肪管型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标志。),34,尿液显微镜检查,管型,分类,2,细胞管型:细胞成分超过管型表面积,1/3,者。红细胞管型:常和肾小球性血尿同时存在,主要见于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血型不合输血、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肾梗死及肾静脉血栓形成等。白细胞管型: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或脓细胞的细胞管型。主要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肾实质感染性疾病,并可作为上尿路感染的标志物。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主要为肾小管腔面成片或分散脱落的上皮细胞。在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管损伤时出现,如急性肾小管坏死、肾淀粉样变性、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药物及重金属盐中毒等。混合管型:同时含有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及颗粒物质的管型。多在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肾梗死、肾缺血性病变及肾病综合征等时出现。,35,尿液显微镜检查,管型,分类,3,颗粒管型:肾实质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或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质凝聚而成。,(,1,)粗颗粒:主要为白细胞碎片,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药物毒性所致肾小管损伤。,(,2,)细颗粒:多为上皮细胞碎片,少量细颗粒管型可见于正常人尿中,特别在应激、运动后,发热或脱水时。大量出现见于肾小球肾炎等肾病变。,36,尿液显微镜检查,管型,分类,4,脂肪管型:外观与透明管型类似,但含有大小不一、折光性强的卵圆形脂肪小球。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及其他肾小管损伤疾病者。,5,蜡样管型:由肾小管中长期停留的颗粒管型、细胞管型变性,或直接由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溶解后形成。预后不良,见于肾小球肾炎晚期、肾功能衰竭、肾淀粉样变性。,6,肾衰竭管型:由损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碎裂后,在明显扩大的集合管内凝聚而成。在急性肾衰竭多尿早期,此种管型大量出现;慢性肾衰竭少尿期,预后不良。,7,细菌管型:含大量细菌、真菌及白细胞的管型。见于感染性肾疾病。,37,尿液显微镜检查,结晶体,成因及分类,原尿中溶解的各种物质在不同,PH,值、浓度及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当某种溶质浓度超出所处环境的溶解度时,将形成晶体析出。,1,易在碱性尿中出现的晶体:磷酸盐晶体、碳酸钙晶体、尿酸盐晶体等。,2,易在酸性尿中出现的晶体:尿酸晶体、草酸钙晶体、胆红素晶体、亮氨酸晶体、胱氨酸晶体等。,3,磺胺药物晶体:易在酸性尿中形成结晶,多在肾小管内析出,如大量磺胺结晶伴有红细胞或管型,有发生泌尿道结石的可能。,38,尿液显微镜检查,病原体,无菌操作留取清洁中段尿,直接涂片镜检或细菌定量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菌落计数,10,4,CFU/ml,有诊断意义。,39,THE END,THANK YOU!,4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