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培训教学

上传人:kfc****89 文档编号:243303516 上传时间:2024-09-20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资格培训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培训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中小学教师资格培训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流派,一、课程的含义与类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课程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二)课程的类型,课程类型是指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的范围以及课程的选择性等划分的课程种类及其具体表现形态。,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1,)国家课程,含义:,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它是一级课程,。,国家课程的特点,:,具有强制性,统一性、公共性,基础性、神圣性,,第一,,强制性,。,国家课程是为全国适龄儿童开设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合乎国家要求的公民,因而要求无条件执行,。,第二,,统一性,。,国家课程面向全国适龄儿童,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估方式都有统一的规定,。,第三,,公共性,。,国家课程追求公共性而不是差异性,。,第四,,基础性,。,国家课程是对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目的是保证每个公民都要具备最基本的素质,。,第五,,神圣性,。,国家课程具有法律的神圣性,所以必须开齐开足开好。,(,2,) 地方课程,含义:,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地方课的特点:,第一,,地方性,第二,,多样性,第三,,特色化,第四,,自主性,(,3,) 校本课程,含义:,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的特点,:,第一,,校本性,。,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学校中有本校师生共同开发的课程,其价值观上,只在于对本校有没有作用,而不考虑其他学校有没有用因而具有明显的学校本位的性质,第二,,多样性,。,校本课程的类型多种多样,在开发类型上有改编,选编、新编等,在内容上有兴趣类,生活类,技能类,学术类等,,第三,,灵活性,。,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上,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第四,,个性化,。,国家课程追求共性,而校本课程追求个性,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第五,,特色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追求是形成学校特色,避免千校一面的现象,。,第六,,自主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校方提供的课程,老师可以自主选择开发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开设相应的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第七,,动态性,。,校本课程不追求统一而固定的教材,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2.,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综合课程,(,1,) 学科课程,含义:,学科课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学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或分科课程,分科课程的主要特点:,第一,,科目化,。,分科课程强调科学知识的分门别类,因而要求根据不同的科目编制不同的教学内容,每一内容相对应于某一科学领域。,第二,,预设性,。,所有的内容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是预先设计的,这样可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严密性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第三,,结构化,。,内容编制时强调根据学科逻辑进行编排,强调某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与结构序列,而甚少考虑教学的逻辑,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发展,,第四,,学问化,。,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学问,只有学问中包含的知识才是课程的恰当内容,,第五,,专业化,。,文科课程强调独立的专门的学问,因为每门学科都有着不同的结构,因而不可能将各种学科进行整合,而必须采取专业化的方式。,(,2,) 活动课程,含义:,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立足儿童的经验并为改造儿童的经验而设计的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活动课程的特点:,第一,,活动性,。,既要活又要动,表现为身心愉悦,思维活跃,活动灵活而富有弹性,多种感觉,协调行动,。,第二,,经验性,。,注重学生现有经验,注重通过经验的获得与重构来学习,。,第三,,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目标,。,第四,,综合性,。,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第五,,开放性,。,包括活动内容的开放、活动时间的开放、活动空间的开放、师生关系的开放,。,第六,,心理学化,。,强调将教材恢复到他所被抽象出来的经验,变为直接和个人的经验,使其具有它的原状与意义,。,第七,,乡土性,。,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与开展活动。,(,3,)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含义,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把若干有关学科合并起来编订的课程,仍属学科课程的一种。,综合课程的特点,第一,整合性。,第二,整体性。,第三,开放性。,第四,适应性。,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1,) 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是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显性课程的特点,,,第一,,显露性,,显性课程都是通过公开的方式明确地列入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如通过课程表、教学计划的,。,第二,,计划性,,显性课程都是预先制定好的,经过严格审查的课程,所有的内容与实施方式都有详细的计划,而且不能随意改变,第三,,行政性,,显性课程又称官方课程,是国家与教育行政部门明确规定的学习内容,具有行政的不可抗拒性,,第四,,规范性,,显性课程的内容选择,编排方式,教学安排,评价手段,都有严格的规范,既要符合学科的逻辑,又要适应学生学习,,第五,,可评估性,,显性课程的所有内容,都有特定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手段,其结果是可预期的和可评价的,(,2,) 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隐性课程的特点,1.,整体性,。,隐性课程设计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质的自然环境,精神文化环境,正规课程的意识形态选择,老师的人格和行为,班级气氛的,。,2.,非公开性,。,隐性课程是非常直的,非公开的,国家或学校都不能强迫执行,,3.,依附性,。,隐性课程需要借助某种个体才能传递及孕含的价值,如通过校园环境,教师行为,学校组织文化等载体,对学生产生各种影响,,4.,潜隐性,。,它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潜隐的方式,在暗默中把有关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第五,,愉悦性,。,一般通过预约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接受他所传授的教育性经验,。,第六,,易接受性,。,隐性课程对学生没有硬性的要求,因而学生不必感觉到它的强制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相应的观念与意识,。,第七,,持久性,。,作为隐性课程的载体的校园环境,学校传统的,在一定的时期内,他是稳定的,持久的,因而能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第八,,难评估性,。,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很难用量化的方式加以评估,。,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1,) 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目的而编制的,学校中所有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设置的课程。,必修课程的特点,1.,强制性,2.,基础性,3.,均衡性,(,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兴趣、爱好、个性及其发展方向而编制的允许个人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1.,自主性,2.,选择,性,二、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理论最先形成于美国。,1918,年,博比特出版了,课程,一书,主张建立课程的基本原理和采取编制课程的科学方法。这本专著是美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专论课程的第一部著作,是课程研究专门化的里程碑。,(一),学科中心论的观点,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宾赛,赫尔巴特,巴格莱、布鲁纳,要素主义课程论和永恒主义课程论是其主要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2.,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势,与缺陷,(,1,),优,势,第一,,按学科组织教学内容,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递,。,第二,,按学科教授相关知识,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第三 ,,根据学科逻辑安排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四,,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教育的主要任务,。,第五,,课程的构成比较单纯。容易教学和评价,。,(,2,)缺陷,第一,,按学科组织教学内容,容易把相关知识割裂,。,第二,,学科内容往往与社会关心的问题及发生的事件而相脱节,。,第三,,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二),活动中心课程论,1.,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第一,,课程设置应当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因为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的活动来进行,,而不是按学科的逻辑来安排,,第二,,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认为儿童的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因此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2.,活动课程论的优势与缺陷,(,1,),优势:,第一,,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二,,强调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主张以社会生活问题来统合各,种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第四,,教材编排应注意儿童的心理结构,主张教材的编,排不是学科的逻辑而应是儿童的心理结构,即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安排教材。,第五,强调,儿童是学习的主人,学习什么?在什么时候,学?如何学等?都应充分尊重儿童,教师,只,是儿童,学生的辅助者和引导者,(,2,)缺陷,第一,,过分地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忽视儿童思维能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系统知识水平,。,第二,,降低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儿童学习的参谋或顾问,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而不是执行有计划的教学任务,。,(三),社会中心课程论,1.,观点(见教材),2.,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优势与缺陷,,(,1,),优势,社会中心课程论重视教育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以社会需要来编排课程,有利于为社会服务,重视各门学科的综合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缺陷,不足之处在于,它片面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制约课程的其他因素,如:学科本身、学生本身的系统性及需要,忽视各门学科的系统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同时,社会中心课程论还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单靠教育是不能解决的,。,第二节 课程开发与设计,一、影响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因素,(一)社会需求,(二)科学知识的进步,(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和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四)文化传统,(五)课程理论的影响,二、课程开发模式,1.,目标模式(泰勒模式),(,1,)确定教育目标,(,2,)选择教育经验,(,3,)组织学习经验,(,4,)评价,2.,过程模式,代表人物是斯腾豪斯。主张:,(,1,)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2,)强调教育过程本身的价值。,(,3,)主张按学生的需要,相对灵活地选择和组织内容。,3.,情境模式,代表人物是斯基尔贝克和劳顿,(,1,)分析情境,(,2,)拟定目标,(,3,)设计教与学的课程方案,(,4,)诠释和实施课程方案,(,5,)评估、反馈和重新建构,三、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所要达到的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基本要求。,在课程理论发展史上有影响的课程目标类型有如下几种:,1.,行为目标,美国学者泰勒是行为目标的创始人。他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一书中提出的,布鲁姆从课程评价的角度出发,首先将教育目标,划分为三大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2.,生长性目标,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斯腾豪斯,3.,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形式,四、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通常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练习册等。,(一)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需要,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二)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1.,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指关于一定学段课程的整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3.,教材,教材是指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的主要媒体。,五、课程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含义与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二)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三)课程实施的层面,六、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一)目标达成模式,目标达成模式旨在确定课程方案达成目标的程度,由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倡导,(二)外貌模式,外貌模式是一种对课程进行比较全面评价的模式。由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克于,1967,年提出,(三),CIPP,模式,CIPP,模式是一个摆脱传统的局限于目标的评价模式。,CIPP,模式又称背景,输入,过程,成果模式,是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费尔比姆倡导的。,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趋势,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一)促进课程的适应性和管理的民主化,(二)重建课程结构与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三)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总目标,(二)具体目标,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一)重建课程结构,1.,课程结构应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体现综合性,逐步实现从学科走,向领域,从分科走向综合。,3.,课程结构的设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4.,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差异。,5.,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6.,改建和重建分科课程,加强内容的综合性。,7.,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课程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二)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三)改善课程实施(教学)过程,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4.,加强师生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四)规范教材的开发与管理,(五)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七)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八)加强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一)实施的准备与过渡,(2000,年至,2001,年,9,月,),(二)国家级实验区的启动与推进,(2001,年至,2002,年,),(三)省级实验区的启动与运行,(2002,年至,2003,年,),(四)大面积快速推进,(2004,年至,2005,年,),(五)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2005,年以来,),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一)以学生发展为本,(二)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三)课程培养目标,(四)课程综合化,(五)课程社会化与生活化,(六)课程个性化与多样化,(七)课程管理民主化,(八)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九)课程教材改革法制化,第八章 教学(上),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过程,一、教学及其功能,(一)教学定义,狭义上的教学,指的是学校教学,是教师组织、,管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的总称。,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引导和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双边活动 。,(二)教学的功能,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3.,关注、发展学生的个性,4.,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二、教学过程的本质,(一)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二)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不同观点,1.,认识发展说,2.,双边活动说,3.,多重本质说,4.,交往说,(二)教学过程本质,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2.,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的特殊交往活动,(,1,)交往性(,2,)人为性(,3,)双边性(,4,)目的性,3.,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1,)教学过程是一种人类认识的过程,(,2,)教学过程是教学内容的教授过程,4.,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完善的过程,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与原则,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1.,教学以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二)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1.,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2.,能力是知识学习和积累的前提,3.,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促进,(三)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3.,建立平等、民主、友爱、互助的师生关系,(四)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树立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教学观念,2.,学习知识是提高学生思想的基础,3.,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思想品德的主观条件,二、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述,1.,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2.,直观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量力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基本环节,一、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对教学的人员、时间、空间等要素整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形式。,(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历程,1.,个别施教主导的古代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2.,注重集体学习的近代教学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2,)贝尔,兰卡斯特制,3.,趋向多样化的现代教学组织形式,(,1,)道尔顿制,(,2,)文纳卡特制,(,3,)设计教学法,(,4,)分组教学制,(,5,)特朗普制,(三)教学的组织形式,1.,基本形式,班级授课制,(,1,)班级授课制的含义及基本特点,班级授课制,又称班级教学,是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文化程度进行分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课时数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教学人员安排以“,班,级”为活动单位。,教学活动程序安排以“,课,”为组织单位。,教学时间安排以“课,时,”为基本单位。,(,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2.,辅助形式,(,1,)个别教学,(,2,)现场教学,3.,特殊形式,复式教学,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个教师在同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四)课的类型和结构,(,1,)课的类型,(,2,)课的结构,二、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一)备课,1.,备课的内容,备课的内容包括做好三项工作,写出三种计划。三项工作既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2.,教案的构成:,(,1,)课题名称。,(,2,)授课班级。,(,3,)授课时间。,(,4,)课的类型。,(,5,)教学目标。写明本课时具体的教学目的,包括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智力发展和思想品德方面的具体目标。,(,6,)教学方法和手段。写明本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具的名称以及媒体的选择、互动的方式等。,(,7,)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要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8,)教学进程。(教学过程)包括内容、步骤、方式和时间分配等。这是教案的主体,必须精心设计。,(,9,)教学后记:课程实施后,对教学实施情况的检查、回顾,需要在教学结束后写出。,3.,备课应注意的问题(要求),(,1,)要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进行备课。,(,2,)要考虑教材内容的规定性。,(,3,)要考虑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4,)要考虑教学方法的适宜性。,(,5,)要考虑教学活动的教育性。,(,6,)要把握教学过程的实质,遵循教学规律。,(,7,)要结合学科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全面贯彻教学原则。,(二)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课前的必要准备,2.,上课过程中的基本要求,(,1,)明确的教学目的,(,2,)科学、准确的教学内容,(,3,)有效的课堂组织与管理,(,4,)活跃的教学氛围,(,5,)适量、适度的课外作业,3.,下课后的总结完善,(三)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1.,作业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2.,适量,难易程度适度,作业时间要控制。,3.,知识复习与运用相结合。,4.,作业目的性要明确,要求要具体。,5.,教师对学生课外作业的批改应该认真、及时、客观、公正。,(四)课外辅导,要求:,1.,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出发。,2.,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和方法,课外辅导的内容也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3,)正确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辅导为辅,课外辅导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不能代替课堂教学。,(,4,)教师要做好辅导记录,以便跟进学生学习提高情况。,(五)学业考评,主要有两种方法:考查和考试,学业考评的基本要求,1.,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2.,公正、客观的评价态度。,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评价宗旨。,第四节 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含义及特征,(一)含义,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为目标而设计或选择的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授法和学习法的合称。,(二)特征,1.,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2.,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3.,教学方法具有发展性,4.,教学方法具有可补偿性,二、教学方法的意义,(一)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二) 教学方法是联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纽带,(三) 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四)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三、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一) 与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教学原则相符合,(二) 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相符合,(三) 与教材内容相符合,(四)与学生的发展特点相符合,(五) 与教师的特质相符合,(六)与各种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相符合,(七)和学校的实际相符合,四、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一) 讲授法,1.,讲授法的概念及分类,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讲读四种形式。,2.,讲授法的优缺点,讲授法的优点:,(,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教师通过讲授将系统的知识分析、传授给学生,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4,)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讲授法的缺点:,讲授过程中,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其主导作用突出,容易忽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的局面,妨碍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3.,讲授法的实施要求,第一,讲授的内容要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要力求概念明确、判断准确、内容具体、深浅适度。,第二,讲授的过程应是有计划地依逻辑顺序进行,使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有系统性和逻辑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第三、注意启发,要善于设疑和激疑,随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讲授的语言要清晰、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通俗易懂,绘声绘色,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幽默诙谐。,第五,应适当配合演示直观教具,并做好板书设计,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二) 谈话法,1.,谈话法的概念,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深化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方法。,2.,谈话法的实施要求,(,1),做好谈话的问题准备和谈话计划;,(,2,)提问方式应尽可能适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通俗易懂;,(,3,)问题及引导提示语要赋予启发性;,(,4,)谈话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要对全班提出。,(,5,)提问的形式应多样化。,(,6,)对谈话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三) 讨论法,1.,讨论法的概念,讨论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相互补充或争论,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2.,讨论法的实施要求,(1),设计适合教学的讨论主题。,(2),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讨论。,(3),保持讨论不偏离主题。,(4),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做好讨论小结。,(,四,),演示法,1.,演示法的概念,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展示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最大特征是具有直观性,形象生动。,2.,演示法的实施要求,(,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演示的目的,(,2,)演示应该和相应的语言解释相配合。,(,3,)演示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进度。,(,4,)演示材料的展示不宜过多、过繁琐,应该适当,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五) 参观法,1.,参观法的概念,参观法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2.,参观法的实施步骤,(,1,)参观前的准备工作,(,2,)参观的进行教师组织学生按照参观流程安排观察并思考,指导学生做好参观笔记。,(,3,)参观结束后做好参观总结。,(,六,),练习法,1.,练习法的概念,练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巩固知识,形成新技能和技巧而对新习得的知识进行基本训练的教学方法。,2.,练习法的实施要求,(,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传授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3,)保证练习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4,)适时检查和反馈练习结果,(七) 读书指导法,1.,读书指导法的概念,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参考书的阅读和学习,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新知,并巩固已有知识的教学方法。,2.,读书指导法的实施要求,(,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传授正确的读书方法,教授学生朗读、默读和背诵等方法。,(,3,)讲读结合,教师根据教材的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的设疑解难。,(,4,)检查阅读情况,发现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八,),实验法,1.,含义,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2运用实验法的要求,第一,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课前认真设计,教师要先做一遍,摸清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时给以解决,;,第二,,实验前要讲清实验的方法和要求,准备好实验用品和工具,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提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第三,,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巡回指导,加强个别指导;,第四,,实验后要对实验进行总结,并及时引导学生从中得出结论;教师要检查实验结果,指导学生写作实验报告,评阅实验作业。,(,九,)实习作业法,1.,含义,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或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以获得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2.,运用实习作业法的要求,第一,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师在实习前和实习过程中加强指导。,第二,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实习的目的任务,提出实习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讲明其使用的方法。,第三,课前做好实习的有关准备。如度量和测量的用具;室外实习要事先选择好场地;复习与实习作业有关的知识。,第四,实习后,教师要检查实习作业,指导学生写出实习报告或体会,并进行评阅和评定。,(十)操作实验法(小学),1.,含义,操作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些设备或学具,由学生独立操作,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一种方法。,2.,运用操作实验法的要求,第一,学具操作要有明确的目的,,第二,学具操作要选择恰当的内容,,第三,操作实验要与语言相结合,,第四,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第五,学具操作要注意适时、适量和适度。,(十一),研究,性学习,1.,含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者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这种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问题是影响探究性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性学习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一是作为一种课程领域。,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第一,研究性学习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超越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书本中心。,第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第三,研究性学习是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偏重结果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3.,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范围,内容范围: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范围大致涉及四个方面,即人与自然关系领域、人与社会关系领域、人与文化关系领域、人与自我关系领域。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内容逐步综合、深化和开拓。,4.,过程,研究性学习的展开一般分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1)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或课题,(2)制定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案,2进入问题情境阶段。,3实践体验、解决问题的阶段。,4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五、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接受学习,1.,接受学习定义,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条件、问题以及推导过程以叙述清楚,不需要学生独立发现,只要学生能主动从自己原认知结构中检索恰当的知识与之相联系,进行加工,从而扩大或改组、重建认知结构。,2.,接受学习的优点,(,1,),接受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2,),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3,),接受学习的教育成本低。,(,4,),接受学习有利于大规模地培养学生。,3.,接受学习的局限,由于受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当他们接触一个新的学科或领域时,仍需要以自己的具体经验为依据,因此仅靠接受学习是不够的。,接受学习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不如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二),发现学习,1.,发现学习概念,发现学习是指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特点是在学习中教师不把学习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要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答案。,2.,发现学习的优点,(,1,),有助于开发利用学生的智慧潜能。,(,2,),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3,),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端正其创造发明的态度。,(,4,),有利于保持学生的记忆。,3.,发现学习的,局限,(,1,),就教学效率而言,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因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再发现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因此,教学过程长。,(,2,),就教学内容而言,它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内容均可由学生发现。,(,3,),就教学对象而言,它更适合中高年级。因为发现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为发现的前提条件,年级越高的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也就会越强。,(三),奥苏贝尔对学习方式的分类,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如果教师讲授教学得法,并不一定会导致学生机械接受学习;同样,发现学习也并不一定是保证学生有意义学习的灵丹妙药。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的步骤”,而对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却稀里糊涂,他们也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这并不比机械学习或机械记忆更有意义。,第五节 教学改革,一、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一)转变教学观念,(二)转变学习方式,(三)转变教学评价,(四) 转变学生评价,(五) 转变教学管理,二、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一) 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主题,(二) 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三)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教学改革的重心,(四)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第九章 教学(下),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设计含义,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要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实施后的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过程。,二、教学设计的原则:,(一)系统性原则,(二)目标性原则,(三)程序性原则,(四)反馈性原则,(五)具体性原则,三、教学设计的依据,(一)课程标准,(二)教材,(三)教学对象,(四)教师素质,四、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一)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二)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四)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设计,(五)教学过程:教学的整个流程。,(六)评价修改阶段: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节 中小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组织创设,一、教学情境,(一)含义,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创设的一种适教和适学的情感氛围,从而为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奠定基础。,(二),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2.,创设实验情境,3.,创设交流情境,4.,创设生活情境,5.,创设活动情境,二、课堂教学组织策略,(一)充分利用实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二)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三)让学生有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第三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第四节 课程标准与小学数学,第五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第六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第七节 小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的认知特点,一、小学生在语文领域的认知特点,1.,依赖于实践,2.,依赖于生活经验,3.,依赖于重读、摘抄、诵读、背诵等方式积累语言材料,4.,学习语文具有思维性,5.,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二、小学生在数学领域的认知特点,1.,依赖直观或操作,,2.,依赖于生活经验,,3.,偏重于明显要素和局部,,4.,小学生数学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5.,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思维发展的不平衡,第九节 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对作用,(一)促进教师对自我教育,(二)提高教师对教学理论素养,(三)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二、教学反思的类型和方法,(一)反思的类型,1.,纵向反思: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一个认识对象放在历史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梳理。,2.,横向反思: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个体反思:个体反思的形式有:,“课后思”:一节课,,4.,集体反思,(二)反思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2.,比较法(观摩交流),3.,总结法(写教学日志),4.,对话法,5.,录像法,6.,档案袋法,三、教学反思的内容,(一)课堂教学指向,(二)学生发展指向,(三)教师发展指向,(四)教育改革指向,(五)教育教学的影响因素指向,四、教学反思过程,第一,确定内容,第二,观察分析,第三,重新概括,第四,验证假设,第五,改进完善,五、如何写教学反思,(一)写成功之处,(二)写不足之处,(三)写教学机智,(四)写学生创新,(五)写再教设计,第十章 德 育,第一节 品德结构与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一、品德结构及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品德发展规律,创设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教育环境,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实践,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一)品德结构,品德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知、请、意、行四要素构成。,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知行转化的催化剂。,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解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品德行为习惯,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品德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1,外在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影响,(,4,)学校教育,2,自身因素,(,1,)智力因素,(,2,)教育程度,(,3,)情绪因素,二、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一)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二)自我意识增强,(,三,),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四)功利化,(五)意志薄弱,(六)自控能力差,(七)自我为中心,三、品德发展的方法,(一)教育说服法,(二)情感陶冶法,(三)实践锻炼法,(四)榜样模仿法,第二节 中小学德育内容,一、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二,),理想教育和传统教育,(,三,),集体主义教育,(,四,),劳动教育,(五)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二、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新发展,(一)生存教育,(二) 生活教育,(三)生命教育,(四)安全教育,(五)升学就业指导,第三节德育过程规律与德育原则,一、德育过程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二)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三)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二、德育原则,(一)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二)知行统一原则,(三)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接结合的原则,(四)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五)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六)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的原则,(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八)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九)疏导性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第四节 德育途径与方法,一、德育途径,1.,教学,2.,活动,3.,劳动,4.,班主任工作,5.,学习环境,6.,家庭教育,7.,社会教育等,二、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时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一)说服教育法,(二)榜样示范法,(三)实际锻炼法,(四)情境陶冶法,(,五,),指导自我教育法,(六)品德评价法,第五节 现代德育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一)道德发展是儿童积极思维的产物,(二)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受认知结构水平的制约,(三)从他律到自律是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四)活动(特别是协作活动)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一)关于道德发展的基本观点,1.,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2.,个体的判断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二)道德教育的设想与实施,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1,)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两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第十一章 班级管理,第一节 小学班级管理,一、小学班级管理概述,(一)班级,1.,班级组织的概念,班级组织是学校按照教育培养目标,把年龄特征和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组合起来,分成不同的级别,再分成具有一定人数的班,以便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组织。,2.,班级具有的特点,(,1,)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2,)班级的划分和编组遵循一定的规律。,(,3,)班级具有学习性。,(,4,)班级具有不成熟性。,(,5,)班级具有教育性。,(,6,)班级具有社会性。,(二)班级管理及其功能,1.,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带领班级学生按照班级教育管理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班级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活动。,2.,班级管理的功能,(,1,)社会化功能,第一,提高学生的“做事”能力,第二,让学生学习“做人”之道,第三,为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奠定基础,(,2,)选择功能,为学生在多重社会角色和不同的职业结构中,选择较为合适的社会角色和职业。,(,3,)个性化功能,第一,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形成和发展学生各具特色的能力。,第二,通过性质和内容各异的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塑造学生的性格,形成各具特点的个性品质。,第三,通过同班学生间的相互比较和评价,促使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个人的独特个性。,(,4,)保护功能,社会生活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5,)调整功能,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可以调整学生的行为。,2.,班级管理的目标,(,1,)含义:班级管理目标是指对管理对象所期望达到的成绩或效果。,(,2,)班级管理目标的作用:,指向作用,推动作用,标准作用,3.,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目标管理,(,2,)班级常规管理,(,3,)班级活动管理,(,4,)班级德育管理,(,5,)班级学习管理,(,6,)班级环境管理,(,7,)班级心理管理,二、班级管理原则,1.,尊重学生的原则,尊重学生原则是指在班级管理中一切从学生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开展管理,以学生人格的,wn,和学业的成长为指向。,落实这一原则的要求:,(,1,)尊重学生的人格,(,2,)积极的期待,(,3,)对学生一视同仁,(,4,)严格要求学生,2.,民主性原则,是指管理者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老师和学生互相尊重,不报偏见,畅所欲言,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调动学生参与各种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规范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规范开展,要遵守一定的步骤有理有据地开展。,4.,主体性原则,是指承认、重视并坚持学生主体在班级管理、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5.,集体性原则,6.,协调一致原则,三 、班级管理的资源与方法,(一)班级管理的教育资源,1.,人力资源,2.,物理资源,3.,制度资源,4.,心理资源,(,二)班级管理的方法,1.,激励法,2.,扬长避短法,3.,批评和惩罚法,4.,谈话交流法,5.,行为强化法,6.,心理暗示法,四、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途径与方法,(一)班级活动的基本类型,1.,晨会,2.,班会活动,3.,少先队活动,4.,主题教育活动,(二)班级活动开展的途径与方法,1.,确定教育目的,富有教育性,2.,不拘一格,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3.,充分做好发动、准备工作,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5.,要善于深化主题、巩固成果,五 、小学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一)小学课外活动的类型,第一类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和专一内容的课外活动,第二类是群众性的课外活动。,第三类是属于个人的课外活动。,(二)小学课外活动的特点,1.,自主性和独立性,2.,自愿性和选择性,3.,灵活性和多样性,4.,伸缩性和多面性,5.,实践性和开放性,6.,轻松性和娱乐性,7.,竞争性和激励性,8.,针对性和层次性,(三)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2.,小组活动,3.,个人活动,(四)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途径和方法,1.,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2.,要根据活动指导教师的特长组织开展,3.,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4.,活动体现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5.,落实开展课外活动的各项措施。,6.,争取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和帮助,六、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与素质,(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