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2592034 上传时间:2024-08-28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6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注释:,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览:观览。旧苑:指苏台。苑:园林。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注释: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1,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做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练而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所以后两句便点出,只有悬挂在从西方流来的大江上的那轮明月,是亘古不变的;只有她,才照见过吴宫的繁华,看见过象夫差、西施这样的当时人物,可以做历史的见证人罢了。,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2,诗中出现了两种景物:荒台、杨柳,两种景物分别用“旧”和“新”进行修饰,体现了今与昔、盛与衰的对比。昔日宫苑,今日荒台,昔日繁华,今日寥落,物是人非,对比也非常强烈。,表达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同时寄寓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讽喻。这一点可以从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中看出来。,诗中出现了两种景物:荒台、杨柳,两种景物分别用“旧”和“新”,3,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苏台一首则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杨柳)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现手段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此两诗都是览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近似,但越中一首,着重在明,4,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云:“两首诗皆吊古之作。前首,(苏台),从今月说到古宫人,后首,(越中),从古宫人说到今鹧鸪,皆以见今昔盛衰不同,令人览之而生感慨,而荣华无常之戒,即寓其中。”这是说两首诗格局虽异,而意蕴相同。然而反复吟诵,便见正由于格局各异,其韵味亦不尽相同。,越中览古以今日之凄凉反衬昔日之豪华,,既吊古,又伤今,。苏台览古则写吴苑苏台虽已荒废,而杨柳又发新绿,船娘们竞唱菱歌,春色宜人,春意盎然,除了西江明月而外,谁还记得吴宫往事?,吊古而并不伤今,,蕴含深广,远非“荣华无常之戒”所能概括。 (出自超纯斋),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云:“两首诗皆吊古之作。前首(苏台)从,5,艺术手法:,越中览古采用了对比反衬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对比,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笔,振起全篇。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昔日的繁华,引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图画。,苏台览古通过对比的手法。以两种不同的事物,写出古今盛衰之感。,诗人的感慨:,越中览古着重在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抹杀之,转出主意。,苏台览古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艺术手法:诗人的感慨:,6,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课件,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