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

上传人:焦** 文档编号:242552643 上传时间:2024-08-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更好服务企业和群众,促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推动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印发的xx省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和xx市委、市政府印发的xx市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十大行动”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xx工作部署要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大抓改革、大抓服务、大抓效能,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项目服务保障效率化、产业链群建设生态化,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努力打造“政府最诚信、企业最舒心、办事最高效”三张名片,加快建设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信贴心的政策环境、支撑有力的要素环境、公平普惠的法治环境、亲清统一的政商环境、风清气朗的舆论环境,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xx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二、活动目标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推动企业群众办事更便利,项目服务保障更高效,产业发展生态更优化,经营主体满意度达到xx%以上,打造新的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企业群众办事更便利。企业开办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不动产登记实现3个工作日办结,企业年均纳税时间压减到65个小时以内。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好做法,一网通办成为全省服务标杆。项目服务保障更高效。优化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并联审批协同机制,社会投资工业、住宅类,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进一步压减,省级以上开发区80%以上新增工业用地实现“标准地”供应。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时间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一半以上。“项目管家”服务实现全覆盖。产业发展生态更优化。推进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省级上市后备企业x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xx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xx家以上,实际使用外资增速保持全省第一。三、重点任务1.提升企业开办和注销便利度。支持企业名称依法转让,规范企业正常迁移,深化企业开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和“一业一证”“一照多址”改革,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证照联办”,营造更加便利的市场准入和退出环境。2.推进公平市场准入。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严禁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3.加强准入准营政策宣传引导。加大准入准营改革措施和办事指南宣传力度,推动登记注册、变更等更多事项“线下办”向“线上办”转变,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4.深化规划用地改革。落实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要求,探索建立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围绕各类建设项目,主动向前延伸不动产登记服务,提前介入对接,开展地籍调查,打通上游相关业务环节,实现土地供应、规划许可、不动产登记等并联办理。5.深化生态环境准入改革。支持省级高新区争取全省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工作。对除“两高”行业项目外满足“标准地”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项目探索施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6.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对省市重点项目,落实“一对一”专人服务,及时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具备受理审批条件的重大项目环评,环评按期办结率达到xx%。7.提高文物勘探效率。积极争取推行国有土地“先考古,后出让”政策机制。深化文物勘探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文物勘探效率。8.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测绘成果汇交和互认机制,优化测绘成果资料提交、利用、共享流程,巩固提升一站式施工许可、综合竣工验收、“多测合一”等改革成效。9.推进分阶段施工许可和联合验收。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前提下,依法依规加快推进分阶段施工许可。开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联合验收,除住宅以外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可申办单位工程竣工联合验收。10.推行项目全程帮办代办制度。支持各单位组建“项目管家”服务团队,培养代办专员队伍,围绕从项目引进到投产运营的全周期,提供政策咨询、资金、税收等全方位“管家式”服务。11.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落实xx省“标准地”改革工作指引,聚焦省级高新区,不断提高“标准地”质量。持续提升“亩均论英雄”评价指标填报质量,发挥亩均综合效应。12.完善融资支持政策体系。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支持体系。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动“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全覆盖。加大融资产品创新力度,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新非抵押类信贷产品,提升境外人员来兴支付便利性。13.提升市政公用服务改革协同性。建立水电气网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联合报装机制和联合服务“一支队伍”,设置联办服务专窗,实现“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对市政接入工程涉及的建设工程规划、绿化、涉路施工等事项,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14.深化劳动力市场监管。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持续深化劳动争议化解机制。全面推行人社事项“网上办”“提速办”“打包办”,实现xx%以上服务事项即时办结。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开展各类招聘活动,落实校园招聘补贴政策,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15.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依托政务服务平台网上统一受理端,推动办件信息实时共享、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实现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取”。加快推进出生医学证明、新申领的结(离)婚证、不动产权证书等个人常用证照电子化应用,推动办事所需相关信息免填写。16.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在政务服务事项基本要素“四级四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实现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结时限、办理结果等要素统一,重构跨部门办理业务流程,优化前后置环节,推动政务服务平台事项标准统一、业务协同联动、服务同质高效。17.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在市镇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涉企服务专区、涉企服务窗口,有条件的单位可引入专业服务机构,深化金融、法律、帮办代办等相关服务,为经营主体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支持。探索涉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推行“全生命周期树”等政务服务新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兜底服务。18.简化证明事项。编制公布依法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深化拓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告知承诺事中事后核查。完善虚假承诺信用惩戒机制。19.优化办税缴费体验。加强全国统一新电子税务局的宣传推广。推进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等工作。推进企业社保缴费“网上办”、个人缴费“掌上办”,健全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进一步落实动态“信用+风险”监管。20.创新不动产登记服务。推行“交地即交证”模式,为符合条件的项目用地“一站式”办理土地交付和土地不动产。试行“验登合一”,建设单位申请项目竣工规划用地核验时可同步申办不动产首次登记。推行“税费同缴、后台清分”改革,全面开展不动产“带押过户”。21.开展审批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紧盯审批互为前置、政策掐架、擅设门槛等突出问题,聚焦立项审批、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关键环节和群众身边的具体问题、关键小事,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优化办事流程,严格规范审批程序,着力解决审批流程不优、办事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22.实现产业政策精准可及。落实全省新一轮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科技创新“八大行动”,加快建设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按照行业性质和经营状况对中小微企业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鼓励链上企业参与“揭榜挂帅”、产业链项目、链主及配套企业奖励申报,对符合要求的进行支持。2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加强高价值知识产权创造,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和公共服务体系,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积极推出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市。24.营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共享”“校招共用”机制,配合召开第三届人才兴咸大会,举办秦创原未来产业论坛,升级人才政策,壮大科技四支队伍。围绕秦创原、重点产业链发展关键岗位,坚持“引育留用”结合,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科研等配套支持,加快打造机制活、政策优、环境好的高水平人才聚集地。25.促进税收大数据补链助企。运用国家税务总局“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功能,为有需求的企业做好供应链查询服务,将供应链平台匹配结果第一时间推送给企业,做到精准服务。26.建立产业链“金融辅导员”机制。基于“16+8+3”产业链,从链主企业的最大授信银行或最大贷款存量银行中确定xx家银行机构,专门对接各产业链,每家银行至少配备x名金融辅导员,为链上企业提供服务。27.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大力宣传中国(xx)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全面承接国家“单一窗口”各项应用功能推广使用,推动“单一窗口”逐步成为企业面对口岸管理部门的主要接入服务平台。28.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深化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改进异地医保报销流程,推进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或以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方式就近入学。开展“社保政策服务进园区”专项行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强化城市功能建设,降低企业用电、用水成本,着力打造最优的宜居宜业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29.学习借鉴“数智高新”建设经验。复制xx高新区立足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整合开放、区域经济洞察、产业布局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等方面的建设经验,推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30.加强政策兑现服务。依托“陕企通”“咸企通”平台,提升惠企政策发布数量,建立健全政策发布、解读、宣传机制,加强政策精准推送,推广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着力提高政策供给的精准度。31.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持续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支持力度。对涉企税费普惠政策分类梳理和标签化管理,对企业进行分类“画像”,同步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归集力度,依托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推送政策,促进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32.加快涉企资金拨付进度。及时拨付工业转型升级、企业纾困帮扶、工业稳增长等涉企资金,不得挤占、挪用和延压、截留或滞留财政,推动财政助企纾困资金早下达、早拨付、早见效。33.加强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设。聚焦合同协议不履行、规划决定不落实、招引政策不兑现等“新官不理旧账”和开“空头支票”等突出问题,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加大政府失信线索监测发现力度,持续跟踪办理情况,着力解决政务失信行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34.深化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专项整治行动。在交通物流、水电气暖、地方财经、金融、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开展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自查自纠、联合检查,及时开展“回头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35.深化拖欠企业账款专项治理行动。加强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梳理排查,强化投诉处理,建立账款拖欠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绿色通道”。对重大拖欠违纪违法案件进行通报,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36.规范招标投标,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深化全流程电子化招标投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等改革,构建招标投标领域全链条监管机制。公开透明开展政府采购,畅通供应商维权渠道,稳步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37.开展施工围挡专项整治。全面整治无证围挡、超期围挡、超量围挡、围而不建等给周边市民、商户造成不便的问题,对已完工或即将完工的施工围挡,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尽快拆除,积极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38.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的监管事项,建立市县两级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并实施动态更新管理。加强行业监管,探索建立综合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综合查一次“一业一查”等改革。39.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市场监管系统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压缩自由裁量空间,落实“首违不罚”“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相关规定,推行涉企柔性执法。40.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广行政执法检查“白名单”制度,完善联合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非现场执法等工作机制,实施“企业平静日”制度,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41.加快涉企案件办理。建立简易破产案件快速审理机制,压缩破产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建立破产人管理协会,健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42.强化法律服务保障。认真落实xx市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和保障项目建设若干条措施(试行),健全政法部门包联主要工业园区制度,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开展企业及周边环境专项治理,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43.用好“陕企通”平台。运用“陕企通”与“xx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秦云就业”等平台信息,拓宽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形成诉求办理全程闭环,着力提高平台知晓率、应用率。44.提升*热线服务质效。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流程,健全跟踪督办机制,加强数据分析,定期通报企业和群众诉求办理情况,提高办理质效。45.破解营商环境诉求难题。常态化开展遍访“五上”企业活动,对企业反映问题建立问题清单,细化解决方案,明确办理期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企业反映问题解决到位、销号清零。按照xx市民营企业月度恳谈会实施方案要求,每月召开会议,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响应解决。充分运用*政务服务便民热线、“陕企通”“xx营商”等平台中的诉求难题,建立全市营商环境问题仓,构建热点问题研判机制和诉求难题联动机制,不断提升问题线索办理质效。46.建设园区营商环境示范区。以抓基础要素提档、载体平台升级、品牌服务创新为主线,围绕企业服务、政策服务、诉求解决、监管执法、纠纷解决、融资对接等领域,探索建立园区营商环境服务体系,打造“一园一策”特色营商服务品牌。47.加强改革试点成效推广。积极争取全省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试点,推动试点事项落地见效。建立营商环境典型示范激励机制,发掘优秀优化营商环境案例,创造凝练更多可推广、能复制、叫得响的示范性经验。48.推动营商环境一体化。学习借鉴广佛、成渝营商环境一体化先进经验,主动对接西安、xx,开展营商环境互学互鉴,推进政务服务同质、企业服务同享、综合监管同治、市场环境同建、法治环境同优。49.强化营商环境感知体验。巩固“坐窗口、走流程、跟执法”“双包一解”等活动成效,定期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特约监督员体验日等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结果分析运用,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满意度。50.营造风清气朗的舆论环境。依法对恶意抹黑炒作、严重影响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坚决打击。加强改革举措宣传引导,主动讲好企业、企业家正面故事,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实施。各相关单位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促进深化“三个年”成果相互转化运用,工作任务一体推进落实。要制定细化措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形成任务清单,坚决清理废止不合理规定,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市营商办要健全推进工作机制,抓好对标整改提升,督促相关任务落地落实。(二)加强创新示范。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同上级对口部门的对接,建立健全总结一批、推广一批、谋划一批典型经验做法的工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发挥首创精神,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具体措施,打造各具特色的亮点工作,推进营商环境迭代升级、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三)加强督导考核。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将营商环境突破年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市纪委监委机关定期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营商办要加强工作衔接,强化日常考评,定期督导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建立清单台账,抓好整改落实,以工作实绩推动各项任务取得实效。(四)加强总结宣传。各相关单位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做法,加大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成果宣传力度和舆论引导。市营商办常态化通报负面典型案例。市营商办要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作用,健全完善营商环境宣传工作通报机制,大力营造优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各单位在每月15日前将工作进展情况及台账报送至市营商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