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导论第一章概论-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746525 上传时间:2024-07-2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学导论第一章概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考古学导论第一章概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考古学导论第一章概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概论第一节第一节 考古学的基本涵义考古学的基本涵义第二节第二节 学科分类学科分类 第三节第三节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考古学的基本涵义考古学的基本涵义一、什么是考古学?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三、考古学的研究目标Archaeology源于希腊文,意为古代或古代的事物和科学。考古学考古学:用实物资料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即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文化遗存文化遗存(遗迹和遗物),来研究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恢复人类的历史。一、什么是考古学?各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英国为诺曼人的入侵(1066)法国为加洛林王朝的覆灭(987)美洲各国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中国为明朝的灭亡(1644)。考古学定义的3种涵义1.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2.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搜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3.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遗迹遗迹: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如宫殿、住宅、寺庙、作坊、矿井、运河、都市、城堡、墓葬等建筑和设施。遗物遗物: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可移动的遗留物,如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和装饰品等器物。实物资料=文化遗存遗迹遗物遗址墓葬工具、武器生活用具、礼器遗址遗址遗物、遗迹在一定地理范围内连续分布和堆积。根据性质和功能,可分为聚落址、城址、宗教址、矿冶址、作坊址、洞穴址,贝丘址等。聚落址聚落址是古人生活居住而形成的遗址。城址城址一般指人口多而集中,是某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或宗教中心的大型聚落遗址,通常有城墙。宗教遗宗教遗址址是宗教祭祀的遗址、矿冶址矿冶址是开矿冶炼遗址、作坊址作坊址是手工作业遗址。洞穴洞穴常被石器时代人们作为居所,通常称为洞穴遗址。贝丘址贝丘址多分布于古海洋、湖泊、河流沿岸,是古人采集各种贝类作为食物,丢弃贝壳形成的。墓葬人类将死者的尸体或尸体残余按一定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葬。用以放置尸体或其残余的固定设施,称为墓墓。中国考古学上,两者常全称为“墓葬”。墓葬中往往还包含有葬具和随葬器物。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葬式、葬制、葬俗、葬法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三、考古学的研究目标最终目标是阐明历史发展规律,既要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探索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及其成因。1.重建文化历史2.重建文化形态3.解释文化发展过程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三个目标代表了考古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反映考古学认知主题上的递进与深化。复原文化史侧重于从纵向即时间的角度描述各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工作,提供历史前提。重建文化形态强调从横向即空间关系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原因,是研究深入的结果,又是系统理解和阐释古文化的基础。解释文化过程需要同时在时空二重关系来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是对前述成果的综合运用,也是考古学目标的内在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考古学的学科分类考古学的学科分类 按照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具体年代范围、具体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对象、所用手段和方法等的不同,考古学可以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及各种特殊考古学等分支。主要分支: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田野考古学传统分支(研究对象):古物学、古钱学、甲骨学、宗教考古学、美术考古学按方法论分:民族考古学、实验考古学、科技考古学、航空考古学、水下考古学按地区分为:埃及考古学、中国考古学按时代分为: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学新兴分支:环境考古学、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一、史前考古学研究未有文字文字之前的人类历史。二、历史考古学研究有了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三、田野考古学田野考古学:是为了研究人类历史而进行实地考察和发掘、获取实物资料的学科。使用特殊的器材和设备,广泛采用自然科学的手段,运用考古学方法论进行调查发掘以发现古代遗迹和遗物。主要是以发掘发掘为中心,同时勘察地面上的遗存。四、美术考古学 从历史科学的立场出发,把各种美美术品术品作为实物标本,研究的目标在于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五、宗教考古学 以有关宗教的文化遗存宗教的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基督教考古学 伊斯兰教考古学 佛教考古学六、水下考古学是田野考古学在水域的延伸。水下考古是对各类水域内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存进行调查、发掘和研究。主要是发现、打捞和研究水底的古代沉没物、沉船以及淹没于江河湖海中的都市和港口等的遗址。为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海上交通和贸易提供了重要资料。七、航空考古学 用飞机等从空中向地面摄影,通过对所得照片的观察、分析,判定遗迹和遗物的形状、种类及它们的分布情形。遥感考古利用波谱和可见光认识、探测地表或地表以下保存的古代遗迹,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数字化的分析,再利用考古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遥感技术,人们就可以对大范围的遗址进行调查,可以节省成本,有利于对遗址的宏观把握。遥感考古:遥感考古:是以航天飞机、卫星、飞机等不同空间位置上运用摄影机、扫描仪、雷达等成像设备获取考古遗址的影像资料,再运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增强和处理;并根据遗址范围内地表状况和光谱成像规律等的相互关系对其色调、纹理、图案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判定遗迹或现象的位置、分布、形状、深度等特征,并进行遗址探查、考古测量、古地貌和古遗址复原等工作、为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重要线索。考古物探:将地球物理学理论结合电子学探测方法,间接探测地下所埋藏古代遗存的各种方法称为考古物探。包括密度、湿度、磁性、导电、弹性、放射性、地震等多种方法。简分电法和磁法两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第三节第三节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考古学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科学,与其他许多学科都有关系,必须得到这些学科的支持和协助,才能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三大方面。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民族学民族考古学历史学历史考古学动物学考古动物学植物学考古植物学第四纪地质学一、人类学人类学人类学:以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考古人类学考古人类学(Archaeological Anthropology)通过物质遗存重建、描述和解释人类行为和文化模式与过程,通常称为史前学,也称为考古学(特别是史前考古学)。考古学与人类学联系的主要方面1.研究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2.考古学文化阐释的理论大多来源于人类学,二者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相通。基本研究单位都是文化。3.考古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提供的知识可以互补、互渗、互证。二、体质人类学考古学领域中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研究古代人类群体的人口学构成和人种学类型的划分;运用DNA方法揭示古代人骨之间在种系演化上的相互关系;运用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各地区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关系的内涵与模式;运用古病理学方法研究各古代人类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体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食性与生活方式等。经过性别、年龄鉴定的墓葬中的人骨资料,是探讨当时的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和社会组织形态的重要线索;对研究原始氏族社会的发展和解体过程也有重要的意义,还有助于了解当时居民的劳动分工和某些特殊的习俗。分析同时代墓群中死者年龄的分布,还可以从一个侧面观察当时居民生活条件的优劣情况。三、民族学民族学是将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及消亡的过程。民族学以现代民族的现实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及资料对考古学研究某一文化阶段的社会制度有帮助。考古学以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成果及资料对民族学研究各个民族史有很大的作用。四、历史学作为历史学的考古学1.共同点:同样注重时间共同目标(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成果互用(互相借鉴和利用)2.不同点(与狭义历史学比较)考古学侧重人类社会早期,历史学侧重后期 考古学研究人类群体文化行为,历史学评介历史人物和事件 考古学重视田野实物资料,历史学重文献五、植物学在遗址和墓葬中,常见木材、纤维和种子等植物遗存。木材鉴定:了解木器材质,推定它们的制法和效用。纤维鉴定:了解纺织品质料,探讨农业和纺织业的情形。种子鉴定:了解农作物品类,论证农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条件。六、动物学 动物群的特征、组合及更替,及其中绝灭种与现生种之间的比例统计,有助于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划分地层和进行各遗址之间的对比研究,还可以分析出当时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气候条件。出土的兽骨可作为研究家畜起源的依据。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最初是怎样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通过对各地遗址出土兽骨的对比研究,还可以探明各种家畜饲养业在地域上的发展和传播,进而推定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数量比例可以作为判断狩猎经济与畜牧经济何者更为发达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