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体生理特性-人机工程学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652086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人体生理特性-人机工程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第三章-人体生理特性-人机工程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第三章-人体生理特性-人机工程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第三章第三章 人体生理特性人体生理特性 第三章第三章 人体生理特性(人体生理特性(4 4)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第四节第四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第五节第五节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难点难点第六节第六节 疲劳疲劳人体是由呼吸、人体是由呼吸、运动、消化、泌尿、运动、消化、泌尿、循环、内分泌、神经循环、内分泌、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等组系统、感觉系统等组成。成。这些系统互相配这些系统互相配合、相互制约在中枢合、相互制约在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统一神经系统和体液统一支配和调节下共同维支配和调节下共同维持着人的生命和完成持着人的生命和完成人体的活动。人体的活动。一、人体系统的组成一、人体系统的组成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二、人机系统二、人机系统人机界面人机界面信息处理信息处理信信息息传传递递信信息息传传递递输输入入输输出出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感觉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显示系统显示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机器主体机器主体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人机界面人机界面人的三个主要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运动人的三个主要系统:感觉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其余为辅助系统,同时要考虑环境的影响。系统,其余为辅助系统,同时要考虑环境的影响。1.感觉系统感觉系统,接收信息,是最早能产生误差的部,接收信息,是最早能产生误差的部位,体现人的位,体现人的“感知能力感知能力”;2.2.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传导,识别,判断,记忆,决策,传导,识别,判断,记忆,决策,“决策正确性,反应快慢等决策正确性,反应快慢等”;3.3.运动系统运动系统,它执行各种操作,它执行各种操作,“操作效率操作效率”。第二节第二节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组成一、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脑脊髓脊髓脑神经脑神经脊神经脊神经二、中枢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1.1.脊髓脊髓 传导功能传导功能反射功能反射功能是脊神经和脑之间的神经传导通路是脊神经和脑之间的神经传导通路人对内外刺激作出的应答反应人对内外刺激作出的应答反应2.2.脑脑脑是中枢神经系统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由大脑半球、的高级部位,由大脑半球、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六部分组成。小脑六部分组成。脑桥脑桥 位于延髓的上方,小脑腹侧。它参与或完成头面部位于延髓的上方,小脑腹侧。它参与或完成头面部肌肉(眼外直肌、咀嚼肌、表情肌)的运动以及某些感觉肌肉(眼外直肌、咀嚼肌、表情肌)的运动以及某些感觉(面部肤觉、味觉、平衡觉、和听觉)的形成。(面部肤觉、味觉、平衡觉、和听觉)的形成。延髓延髓 它为脊髓的延续,它为脊髓的延续,它不仅是食物反射(如:唾液分泌、咀嚼、吞咽等)它不仅是食物反射(如:唾液分泌、咀嚼、吞咽等)和某些防御反射(喷嚏、咳嗽、呕吐)的中枢,而且是呼吸和某些防御反射(喷嚏、咳嗽、呕吐)的中枢,而且是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反射性调节中枢。和循环系统的反射性调节中枢。大脑半球大脑半球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被一条,被一条纵裂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半球之间通过联合神经纤维纵裂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半球之间通过联合神经纤维联合与沟通,半球表面被覆联合与沟通,半球表面被覆25mm25mm厚的灰质细胞层,厚的灰质细胞层,称为称为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成人的大脑皮质表面积约为。成人的大脑皮质表面积约为1/41/4平方米,平方米,约含有约含有140140亿个神经元胞体,它们之间有广泛复杂的联亿个神经元胞体,它们之间有广泛复杂的联系,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系,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中脑中脑 位于脑桥上方位于脑桥上方 是视、听、运动的中枢。是视、听、运动的中枢。间脑间脑 位于脑干上方,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位于脑干上方,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小脑小脑 位于颅后窝内,大脑的后下方,它的主要机能是位于颅后窝内,大脑的后下方,它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与校正肌肉的紧张度和协调肌肉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与校正肌肉的紧张度和协调肌肉的运动。的运动。躯体感觉区躯体感觉区 也称躯体感觉中枢、大脑皮质感觉区。它是皮也称躯体感觉中枢、大脑皮质感觉区。它是皮肤的触、压、冷、温、痛等感觉的高级中枢。肤的触、压、冷、温、痛等感觉的高级中枢。躯体运动区躯体运动区 也称躯体运动中枢、大脑皮质运动区。它接受也称躯体运动中枢、大脑皮质运动区。它接受来自肌、腱和关节等处有关身体位置、姿势以及各部分运动来自肌、腱和关节等处有关身体位置、姿势以及各部分运动状态的本体感觉冲动。状态的本体感觉冲动。运动越精细的部位,如手、舌、唇等代表区的面积越大。运动越精细的部位,如手、舌、唇等代表区的面积越大。除感觉区、运动区外,还有视区、听区、嗅区,以及语言代表除感觉区、运动区外,还有视区、听区、嗅区,以及语言代表区(书写、说话、听话、阅读中枢)区(书写、说话、听话、阅读中枢)三、三、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由脑和脊髓发出,其末梢分布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由脑和脊髓发出,其末梢分布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神经系统。它包括脑神经神经系统。它包括脑神经1212对、脊神经对、脊神经3131对、植物性神对、植物性神经。经。周围神经的功能:周围神经的功能:接受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并将其传导至中枢神接受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并将其传导至中枢神经。经。传递由中枢神经发出的指令并完成运动反应。传递由中枢神经发出的指令并完成运动反应。第三节第三节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一、概述一、概述视觉:形状、颜色嗅觉:香味或臭味触觉:光滑或粗糙程度味觉:甜、酸或苦1.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感觉与知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属性的反映。感觉感觉人脑对直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事物和主观状态的整观状态的整体的反映。体的反映。知觉知觉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2.2.感觉的类型感觉的类型依据感觉器官及其反映事物属性的特点,一般把感觉依据感觉器官及其反映事物属性的特点,一般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的感受器位于人体的外部,接受外界刺外部感觉的感受器位于人体的外部,接受外界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这一类感觉主要有: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这一类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动觉)、包括运动觉(动觉)、平衡觉平衡觉(静觉)和机体觉(静觉)和机体觉(内脏觉)(内脏觉)3.3.感觉的基本特性感觉的基本特性感感觉觉的的基基本本特特性性1)适宜刺激适宜刺激3)感觉适应感觉适应5)感觉对比感觉对比4)感觉相互作用感觉相互作用2)感觉阈值感觉阈值6)余觉余觉1 1)适宜刺激)适宜刺激 能引起感觉器能引起感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官有效反应的刺激称为感觉器官激称为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人的适宜刺激。人体的各种感觉器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各自最敏官都有各自最敏感的刺激形式,感的刺激形式,这种刺激形式称这种刺激形式称为相应感觉器的为相应感觉器的适宜刺激。适宜刺激。感觉感觉类型类型感觉感觉器官器官适宜刺激适宜刺激刺激刺激来源来源识别外界的特征识别外界的特征视觉视觉眼眼一定频率范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围的电磁波(可见光)(可见光)外部外部形状、大小、位形状、大小、位置、远近、色彩、置、远近、色彩、明暗、方向明暗、方向听觉听觉耳耳一定频率范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围内的声波外部外部声音的强弱和高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声源的方向低、声源的方向和远近和远近嗅觉嗅觉鼻鼻挥发的和飞挥发的和飞散的物质散的物质外部外部辣气、香气、臭辣气、香气、臭气气味觉味觉舌舌被唾液溶解被唾液溶解的物质的物质接触接触表面表面甜、咸、酸、辣、甜、咸、酸、辣、苦苦皮肤皮肤感觉感觉皮肤皮肤及皮及皮下组下组织织物理和化学物理和化学物质对皮肤物质对皮肤的作用的作用直接直接或间或间接接接接触触触压感、温度感、触压感、温度感、痛感痛感深部深部感觉感觉机体机体神经神经和关和关节节物质对机体物质对机体的作用的作用外部外部和内和内部部撞击、重力、姿撞击、重力、姿势势2 2)感觉阈值)感觉阈值感感觉类别阈值感感觉阈的直的直观表达表达(最低(最低值)最高最高值最低最低值视觉(2.25.7)X10-17J(2.25.7)X10-8J 在晴天夜晚,距离在晴天夜晚,距离48km处可可见到蜡到蜡烛光光(10个个光量子光量子)听听觉2X10-5Pa2X10Pa在寂静的在寂静的环境中,距离境中,距离6m处可听到可听到钟表表嘀哒声声嗅嗅觉2X10-7kg/M3一滴香水在三个房一滴香水在三个房间的空的空间打散后嗅到的香水打散后嗅到的香水味味(初入室内初入室内)味味觉4X10-7硫酸硫酸试剂(摩(摩尔尔浓度)度)一茶勺砂糖溶于一茶勺砂糖溶于9L水中的甜味(初次水中的甜味(初次尝试)触触觉2.6X10-9J蜜蜂的翅膀从蜜蜂的翅膀从1cm高高处落在肩的皮肤上落在肩的皮肤上1)感觉阈下限: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觉阈下限: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2)感觉阈上限:能产生正常感觉的最大刺激量,超过不但无效)感觉阈上限:能产生正常感觉的最大刺激量,超过不但无效且引起器官损伤(例长期听且引起器官损伤(例长期听MP3一种刑法)一种刑法)3)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差别量。)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差别量。能为感觉器官所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能为感觉器官所感受的刺激强度范围3 3)感觉)感觉适应适应感觉器官经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器官经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感觉会逐渐减小以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感觉的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例如视觉适应中,暗适应约为例如视觉适应中,暗适应约为45min45min以上,明适应约为以上,明适应约为1-1-2min2min;听觉适应约为;听觉适应约为15min15min;味觉适应约为;味觉适应约为30s30s。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4 4)感觉相互作用)感觉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应刺激的感受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应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能力都将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由此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如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相互作用。如同时输入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听觉信息对视觉信同时输入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听觉信息对视觉信息干扰就大,视觉对听觉干扰较小。息干扰就大,视觉对听觉干扰较小。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感觉信息,改善劳动者的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感觉信息,改善劳动者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5 5)感觉对比)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于同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刺激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一类的刺激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对比。称为对比。如:吃了糖以后接着吃带有酸味的食品会觉得如:吃了糖以后接着吃带有酸味的食品会觉得更酸。左手放在冷水里,右手放在热水里,过一更酸。左手放在冷水里,右手放在热水里,过一会,两手同时放在温水里,则左手感到热,右手会,两手同时放在温水里,则左手感到热,右手感到冷。感到冷。6 6)余觉)余觉 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一极小段时间的现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一极小段时间的现象,这种现象叫象,这种现象叫“余觉余觉”,如在黑暗的屋子里急速转,如在黑暗的屋子里急速转动已然烧的火柴,可以看到一圈火花,这就是由许多动已然烧的火柴,可以看到一圈火花,这就是由许多火点留下的余觉组成的。火点留下的余觉组成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看着图型,慢慢移动你的眼睛,中间的圆形部分看起来是不看着图型,慢慢移动你的眼睛,中间的圆形部分看起来是不是与其它的图形分离开来是与其它的图形分离开来?它是不是好像在不同的深度连贯它是不是好像在不同的深度连贯的移动的移动?二、视觉二、视觉1.1.视觉的产生视觉的产生 视觉的产生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共同视觉的产生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共同活动来完成的。活动来完成的。80%80%以上的信息来源。以上的信息来源。2.2.视觉三要素视觉三要素 光、视看对象、眼睛光、视看对象、眼睛 3.3.视角视角 物质上两点间光线射入瞳孔在光心处交叉物质上两点间光线射入瞳孔在光心处交叉所成的夹角。正常人眼能分辨的最小视角为所成的夹角。正常人眼能分辨的最小视角为1分角。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的大小小不仅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系还和物体到眼睛的有关系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系距离有关系观察距观察距离离被看目标物上两点被看目标物上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之间的直线距离4.4.视力视力 眼睛分辨物体细部的最大能力,此时分辨被眼睛分辨物体细部的最大能力,此时分辨被看目标物最近两点的视角称为看目标物最近两点的视角称为临界视角临界视角。人站在离视力检查表人站在离视力检查表5m5m处看清第十行处看清第十行“E E”,则视力为,则视力为1.01.0,即视力正常,此时的临界视角为,即视力正常,此时的临界视角为1 1。若视力下降,则临界。若视力下降,则临界视角值增大。视角值增大。1)一般视野)一般视野:当头部和眼当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眼睛观看正球固定不动,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到的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空间范围。垂直面内:垂直面内:最大固定视野最大固定视野115扩大视野扩大视野150有效视野水平有效视野水平线以上线以上25,以下,以下355.5.视野视野水平面内:水平面内:最大固最大固定视野定视野180扩大扩大视野视野190有效视野有效视野水平线以上水平线以上35,以下以下35在在水平面水平面的最大视野范围约为的最大视野范围约为190。1020可辨别字可辨别字530可辨别字母可辨别字母1最敏锐即以单最敏锐即以单眼计,以视中心线为准,向外侧为眼计,以视中心线为准,向外侧为100向内侧为向内侧为60两眼外侧视野范围即为最大视野范围两眼外侧视野范围即为最大视野范围在在垂直面垂直面的最大视野范围大约为的最大视野范围大约为120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标准视线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标准视线:站立站立:10坐坐:15很松弛很松弛:3038观看展示物最佳视区观看展示物最佳视区:30180白白。120黄黄。100蓝蓝。60绿红绿红。130。白白95。黄黄80。蓝蓝45。红红40。绿绿水平方向的色觉视野水平方向的色觉视野垂直方向的色觉视野垂直方向的色觉视野色觉视野色觉视野:指各种颜色在黑背景条件下,人眼所能看到的最大空间指各种颜色在黑背景条件下,人眼所能看到的最大空间范围。由于各种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人眼的色觉视野也不同范围。由于各种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人眼的色觉视野也不同v由图可见,人眼对白色的视野最大由图可见,人眼对白色的视野最大,对黄对黄蓝蓝红依次减小红依次减小,而对绿色的视野最小。而对绿色的视野最小。2)色觉视野)色觉视野6.6.视距视距 指人在工作中正常的观测距离,视距的指人在工作中正常的观测距离,视距的远近直接影响着认读的速度和准确性。远近直接影响着认读的速度和准确性。视力范围与目标距离有关,目标在视力范围与目标距离有关,目标在560mm560mm处最为适宜;小于处最为适宜;小于380mm380mm时令人发生目时令人发生目眩;超过眩;超过760mm760mm时细节看不清楚。时细节看不清楚。7.7.眼球的运动规律眼球的运动规律眼球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眼球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 视线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运动,视线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运动,看圆形物体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看得迅速。看圆形物体总是沿顺时针方向看得迅速。人眼对左上方的观察优于右上方,对右上方人眼对左上方的观察优于右上方,对右上方的观察又优于左下方,右下方的观察最差。的观察又优于左下方,右下方的观察最差。两眼球的运动是协调的、同步的。两眼球的运动是协调的、同步的。8.8.人眼对色彩的认知规律人眼对色彩的认知规律-清晰的配色清晰的配色序号序号12345678910背景色背景色黑黑黄黄黑黑紫紫紫紫蓝蓝绿绿白白黑黑黄黄主体色主体色黄黄黑黑白白黄黄白白白白白白黑黑绿绿蓝蓝效果效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模糊的配色模糊的配色序号序号12345678910背景色背景色黄黄白白红红红红黑黑紫紫灰灰红红绿绿黑黑主体色主体色白白黄黄绿绿蓝蓝紫紫黑黑绿绿紫紫红红蓝蓝效果效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颜一般条件下一般条件下(不需要暗适应不需要暗适应)时以亮底暗字认读为佳时以亮底暗字认读为佳观察者在明处对象在暗处时需暗适应以暗底亮字为佳观察者在明处对象在暗处时需暗适应以暗底亮字为佳颜色的搭配及清晰程度颜色的搭配及清晰程度三、听觉三、听觉1.1.听觉系统听觉系统1)组成)组成听觉系统的组成:人耳为听觉系统,它由外听觉系统的组成:人耳为听觉系统,它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耳、中耳、内耳组成。听觉的产生由听觉的产生由耳、听觉神经、听觉中枢耳、听觉神经、听觉中枢 频率在频率在202020000Hz20000Hz的声波的声波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15%的信息来自听觉的信息来自听觉2)听觉的产生)听觉的产生外界的外界的声波声波通过外耳传到中耳的鼓膜,引通过外耳传到中耳的鼓膜,引起鼓膜振动。经过中耳杠杆系统的传递,引起起鼓膜振动。经过中耳杠杆系统的传递,引起内耳中的淋巴液及底膜的振动,并转变为内耳中的淋巴液及底膜的振动,并转变为神经神经冲动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从而产生,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从而产生听觉听觉。2.2.声音的度量声音的度量 1)声音的频率)声音的频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以次数,以f表示,单表示,单位为位为Hz。人耳能感。人耳能感受到的频率范围:受到的频率范围:2020000Hz人到人到25岁以后开始岁以后开始对对1500Hz以上的频以上的频率灵敏度显著降低。率灵敏度显著降低。其中对其中对500-4000Hz的频率较敏感。作为音响的频率较敏感。作为音响讯号显示的频率宜选在讯号显示的频率宜选在1000-3000Hz之间之间.2)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1 1)声压:声波通过传播媒介时产生的压强,用)声压:声波通过传播媒介时产生的压强,用P P表示,表示,单位是单位是PaPa。(2 2)听阀声压:人耳听到的最低声压,其值为)听阀声压:人耳听到的最低声压,其值为2x102x10-5-5 PaPa。(3 3)痛阀声压:使人耳产生痛觉的声压,其值为)痛阀声压:使人耳产生痛觉的声压,其值为20 Pa20 Pa。(4 4)声压级)声压级 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值取对数再乘以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值取对数再乘以2020,单位为分贝(,单位为分贝(dBdB)。)。辨别声强能力辨别声强能力人耳对声强的辨别力不甚灵敏,声强与人的主人耳对声强的辨别力不甚灵敏,声强与人的主观感觉的响度,不是比例关系,而是对数关系。当声强增加观感觉的响度,不是比例关系,而是对数关系。当声强增加10倍时,主观感觉的响度只增加倍时,主观感觉的响度只增加l倍;声强增加倍;声强增加100倍时,响度倍时,响度只增加只增加2倍,依次类推。倍,依次类推。通过上式可把声压绝对值表示的数百万倍的变化范通过上式可把声压绝对值表示的数百万倍的变化范围,转为围,转为0160dB的范围。的范围。人耳可听到的强度范围人耳可听到的强度范围是是0-120dB,超过,超过120dB耳朵会痛。耳朵会痛。声压,Pa基准声压表2-1 典型声压级与人耳的关系3 3.听觉的物理特性听觉的物理特性掩蔽效应掩蔽效应 掩蔽: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掩蔽: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掩蔽效应: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声的掩蔽效应声的掩蔽效应强的声音可以掩盖另一个弱的声音,尽管弱的声强强的声音可以掩盖另一个弱的声音,尽管弱的声强也远远超过听阈,但仍然听不见。对于两个音调接近的声音,人耳也远远超过听阈,但仍然听不见。对于两个音调接近的声音,人耳所能听到的不是两种频率的声音,而是被低频调制了的单频声音。所能听到的不是两种频率的声音,而是被低频调制了的单频声音。听觉的适应和疲劳听觉的适应和疲劳在声音连续作用的过程中,听觉敏感度会随时间在声音连续作用的过程中,听觉敏感度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叫做的延长而降低,叫做“听觉适应听觉适应”。若声强不大,作用时间又不太。若声强不大,作用时间又不太久,一般在声刺激停止后的久,一般在声刺激停止后的10-20s,听觉敏感度就会恢复到原来的,听觉敏感度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若声强很大,作用的时间很长,就不仅是听觉适应问题,而水平。若声强很大,作用的时间很长,就不仅是听觉适应问题,而会引起听觉疲劳。听觉疲劳后,要经过几小时,直至几天才能恢复会引起听觉疲劳。听觉疲劳后,要经过几小时,直至几天才能恢复听觉敏感度、严重的引起听力减退或丧失。听觉敏感度、严重的引起听力减退或丧失。四、皮肤感觉四、皮肤感觉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触觉、痛觉和温度变化的感觉触觉、痛觉和温度变化的感觉1.1.触觉(压力觉)触觉(压力觉)触觉触觉微弱的机械刺激触及了皮肤浅层的触觉感受器微弱的机械刺激触及了皮肤浅层的触觉感受器压觉压觉是较强的机械刺激引起了深部组织的变形是较强的机械刺激引起了深部组织的变形触觉的触觉的生理意义生理意义是能辨别物体的是能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硬度、大小、形状、硬度、光滑程度光滑程度等机械性质的触觉。多数情况下,人都是利等机械性质的触觉。多数情况下,人都是利用手和指头作为信息的主要感受体。用手和指头作为信息的主要感受体。肤觉是仅仅次于听觉的一种感觉,可感受多种外界刺激,形成多种感觉。肤觉是仅仅次于听觉的一种感觉,可感受多种外界刺激,形成多种感觉。手和手指是信息的主要感受体之一手和手指是信息的主要感受体之一手的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度不一样手的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度不一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视觉和听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替代视觉和听觉温度降低时,手的敏感度也会降低温度降低时,手的敏感度也会降低2.2.温度觉温度觉 冷觉和热觉。冷觉和热觉。3047 人体的温度觉对保持机体内部温度的稳定与维持正常人体的温度觉对保持机体内部温度的稳定与维持正常的生理过程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非常重要。3.3.痛觉痛觉 凡是剧烈性的刺激,不论是冷热接触,或是压力等,凡是剧烈性的刺激,不论是冷热接触,或是压力等,肤觉感受器都能接受这些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而肤觉感受器都能接受这些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而引起痛觉。引起痛觉。每种不同的感觉在皮肤上占有不同的点。这些点每种不同的感觉在皮肤上占有不同的点。这些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单位面积内,各种点数目也是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单位面积内,各种点数目也是不同的,下面是每平方厘米内含有各种皮肤觉的点数不同的,下面是每平方厘米内含有各种皮肤觉的点数 。热点:24个冷点:623个痛点:100200个第四节第四节 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的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组成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组成:骨、关节(骨连接)和肌肉组成:骨、关节(骨连接)和肌肉 运动的产生:运动的产生:骨和关节构成人体的骨和关节构成人体的杠杆系统杠杆系统骨架。肌肉附着在骨架上,并受到神经系统的骨架。肌肉附着在骨架上,并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能牵引着骨绕关节转动,人体便产生各种支配。能牵引着骨绕关节转动,人体便产生各种各样的运动。各样的运动。人体运动的杠杆原理二、骨骼二、骨骼 成人共有成人共有206206块骨,其中块骨,其中177177块直接参与运动系统。块直接参与运动系统。据其所在部位:据其所在部位:躯干骨(椎骨,肋骨,胸骨)躯干骨(椎骨,肋骨,胸骨)、颅骨、颅骨和四肢骨和四肢骨 据其形态:据其形态: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作用:作用:构成人体支架构成人体支架 形成体腔壁形成体腔壁 人体运动杠杆人体运动杠杆 造血、储藏脂肪的功能造血、储藏脂肪的功能三、关节三、关节1.1.分类:分类:可分为不动关节和动关节可分为不动关节和动关节 1 1)不动关节。两骨之间无任何间断,即无腔隙的骨连接。)不动关节。两骨之间无任何间断,即无腔隙的骨连接。可分为韧带连接、软骨连接和骨性结合三种,不动或微可分为韧带连接、软骨连接和骨性结合三种,不动或微动。见于颅骨和椎骨。动。见于颅骨和椎骨。2 2)动关节。人体大部分的骨连接形式。具有腔隙,两骨)动关节。人体大部分的骨连接形式。具有腔隙,两骨间借骨性膜连接,如四肢骨。间借骨性膜连接,如四肢骨。椎间盘属不动关节,它夹于椎体两端的透明软骨(椎间盘属不动关节,它夹于椎体两端的透明软骨(A)间,)间,其周围部为纤维环(其周围部为纤维环(Af),成于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板,),成于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板,其纤维插入上下透明软骨内;中央部为胶状而有弹性的髓其纤维插入上下透明软骨内;中央部为胶状而有弹性的髓核(核(Np)。本图中胶原成分染成红色,基质成分染成蓝色)。本图中胶原成分染成红色,基质成分染成蓝色动关节由关节软骨(为透明软骨,动关节由关节软骨(为透明软骨,C)、关节囊()、关节囊(Cp)和关节腔(和关节腔(Jc)构成。关节腔中含少量滑液,为透明粘)构成。关节腔中含少量滑液,为透明粘性液体,可减小关节运动时的摩擦力。性液体,可减小关节运动时的摩擦力。E肌腱,肌腱,S滑膜,滑膜,M和和T中节和末节指骨。指间关节中节和末节指骨。指间关节1 1)滑动运动滑动运动。相对关节面的形态基本一致,活动微小。相对关节面的形态基本一致,活动微小。如腕骨或跗骨(脚背骨)之间的运功。如腕骨或跗骨(脚背骨)之间的运功。2 2)角度运动角度运动。临近两骨绕轴离开或收拢,可产生角度的。临近两骨绕轴离开或收拢,可产生角度的增大或减小。增大或减小。A A、屈伸运动:肘关节的前臂骨与肱运动。角度减小为、屈伸运动:肘关节的前臂骨与肱运动。角度减小为屈肘;角度增加为伸肘。屈肘;角度增加为伸肘。B B、内收外展运动:如手在腕关节的内收和外展运动。、内收外展运动:如手在腕关节的内收和外展运动。3 3)旋转运动旋转运动。胳膊绕肩关节的转动。胳膊绕肩关节的转动。4 4)环绕运动环绕运动。腿做环绕运动。腿做环绕运动。2.2.关节运动的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旋转运动角度运动滑动运动四、肌肉四、肌肉.分类:分类: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的物理特性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收缩性收缩性 伸展性伸展性 弹性弹性 粘滞性粘滞性五、作业五、作业姿势姿势立姿立姿端坐姿端坐姿靠椅坐姿靠椅坐姿卧姿卧姿1.作业姿势的基本类型和影响因素作业姿势的基本类型和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作业空间的大小及照明条件,变换姿势的可能作业空间的大小及照明条件,变换姿势的可能性。性。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作业要求的准确体力负荷的大小及用力方向,作业要求的准确度和速度。度和速度。工作场所的布置、工具设备与材料的位置及取工作场所的布置、工具设备与材料的位置及取用、操作的方法。用、操作的方法。作业的方式、方法以及操作时的起坐频率作业的方式、方法以及操作时的起坐频率工作台面与座椅的高度,有无足够的容膝间。工作台面与座椅的高度,有无足够的容膝间。2.确定作业姿势的一般原则确定作业姿势的一般原则一般以坐姿为好,其次一般以坐姿为好,其次是坐是坐立姿,除非立立姿,除非立姿不可,才选择立姿。姿不可,才选择立姿。3.立姿立姿1)1)适宜情况适宜情况常用控制器分布在较大区域。运动超出坐姿的最大可及范围时。常用控制器分布在较大区域。运动超出坐姿的最大可及范围时。需要较大肌力的作业。而坐姿达不到时。需要较大肌力的作业。而坐姿达不到时。没有容膝空间的机器作业,坐着反而不如站着舒服时。没有容膝空间的机器作业,坐着反而不如站着舒服时。需要频繁坐立的作业时,站着比频繁的起坐动作消耗能量少。需要频繁坐立的作业时,站着比频繁的起坐动作消耗能量少。单调的作业易引起心理性疲劳,立位时可以适当走动,有助于维单调的作业易引起心理性疲劳,立位时可以适当走动,有助于维持工作能力持工作能力2 2)危害:)危害:较长时间的立姿作业会引起下肢肌肉酸痛、较长时间的立姿作业会引起下肢肌肉酸痛、下肢肿胀(静脉曲张)下肢肿胀(静脉曲张)3 3)措施:)措施:不宜长期停留在原位,操作者应经常变换不宜长期停留在原位,操作者应经常变换体位,同时脚下应铺垫木板,橡胶板、弹性垫子。体位,同时脚下应铺垫木板,橡胶板、弹性垫子。站立时应力求避免不自然体位,以免肌肉做不必站立时应力求避免不自然体位,以免肌肉做不必要的静力功。要的静力功。4.4.坐姿坐姿1 1)适宜情况)适宜情况 持续时间长的静止作业。持续时间长的静止作业。精密度较高而由要求细致地作业。精密度较高而由要求细致地作业。要求手足并用地作业。要求手足并用地作业。要求操作准确性高地作业。要求操作准确性高地作业。正确的坐姿应是使身体上身各部分保持正直,避免腰部弯曲或变形。正确的坐姿应是使身体上身各部分保持正直,避免腰部弯曲或变形。2)危害:)危害:坐姿作业不易改变体位,施力受限制,工作坐姿作业不易改变体位,施力受限制,工作范围也受限制,久坐可导致脊柱变形。范围也受限制,久坐可导致脊柱变形。3)措施:措施:在作业中,适当变换放松坐和直腰坐两种姿在作业中,适当变换放松坐和直腰坐两种姿势,既可改变椎间盘的内压力,又可使肌肉得以放势,既可改变椎间盘的内压力,又可使肌肉得以放松,使脊柱变形减小。松,使脊柱变形减小。5.坐坐立姿立姿 指在作业中既可以坐也可以站立,坐立交替但指在作业中既可以坐也可以站立,坐立交替但以坐为主。以坐为主。第五节能量代谢第五节能量代谢一、概念一、概念1.1.能量代谢能量代谢:人体能量的产生与消耗人体能量的产生与消耗 人体代谢产生的能量等于消耗于体外的做功的能量和体人体代谢产生的能量等于消耗于体外的做功的能量和体内直接间接转化为热的能量总合。内直接间接转化为热的能量总合。2.2.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能量代谢和气体代谢之间存在特定的量的联系。测能量代谢和气体代谢之间存在特定的量的联系。测气体代谢量就可算出能量代谢量。气体代谢量就可算出能量代谢量。测定方法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测定方法可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笨重不便,已为间接测量法所代替。直接测量法笨重不便,已为间接测量法所代替。间接法是通过对氧耗量和间接法是通过对氧耗量和CO2产生量的测定,计算出产生的热量。产生量的测定,计算出产生的热量。间接测定法又分为开放式测定和闭合式测定两种方法。间接测定法又分为开放式测定和闭合式测定两种方法。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储气袋、气量计和气体分析器。储气袋、气量计和气体分析器。方法:方法:受试者通过面罩吸入空气,呼气时将呼出的气受试者通过面罩吸入空气,呼气时将呼出的气体收集在贮气袋里,并用气体流量计测量呼出的气量。体收集在贮气袋里,并用气体流量计测量呼出的气量。然后从气袋中采取呼出的气样,测定其中的氧和二氧然后从气袋中采取呼出的气样,测定其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体积百分比)。根据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中氧化碳的浓度(体积百分比)。根据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中氧和和CO2含量之差及呼气总量,就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含量之差及呼气总量,就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氧耗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氧耗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开放式测定法。开放式测定法。优缺点:优缺点:此法可测定任何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此法可测定任何状态下的能量代谢。但贮气袋(亦称道格拉斯袋)须背在人的身上,但贮气袋(亦称道格拉斯袋)须背在人的身上,作业时很不方便。作业时很不方便。我国新开发的肺通气量仪附有新型流量计,可以我国新开发的肺通气量仪附有新型流量计,可以累计测定时气量,完全不用道格拉斯袋采取气样。累计测定时气量,完全不用道格拉斯袋采取气样。德制造的德制造的EDS型心肺能量代谢仪和型心肺能量代谢仪和ER-40型电脑型电脑功率车是实验室测定的最新设备。功率车是实验室测定的最新设备。3)乳酸系列)乳酸系列体力劳动时,骨骼肌活动的能量有三个途径供给:体力劳动时,骨骼肌活动的能量有三个途径供给:l)ATPCP系列系列2)需氧系列)需氧系列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TP)迅速分解而直接提供)迅速分解而直接提供中等强度以上的劳动过程中等强度以上的劳动过程糖类和脂肪的氧化分解来提供糖类和脂肪的氧化分解来提供ATP肌肉中肌肉中ATP的贮存量很少,由磷酸肌酸(的贮存量很少,由磷酸肌酸(CP)分解及时补充)分解及时补充无氧糖酵解产生无氧糖酵解产生ATP和乳酸来提供能量和乳酸来提供能量应避免静态肌肉施力二、能量代谢与能量代谢率二、能量代谢与能量代谢率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安静代谢率安静代谢率安静代谢率安静代谢率活动代谢率活动代谢率活动代谢率活动代谢率1.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率)1)1)概念概念基础代谢量:基础代谢量:人在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人在基础条件下的能量代谢。基础条件:基础条件:生理学将人清醒、静卧、空腹(禁食生理学将人清醒、静卧、空腹(禁食10h10h以上),室温在以上),室温在2020左右这一条件定为基础条件,人左右这一条件定为基础条件,人体代谢的速率随人所处的条件不同而不同。体代谢的速率随人所处的条件不同而不同。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量。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量。它反映单位时间内人体维持最基础的生命活动(心率、它反映单位时间内人体维持最基础的生命活动(心率、它反映单位时间内人体维持最基础的生命活动(心率、它反映单位时间内人体维持最基础的生命活动(心率、呼吸、体温)所消耗的最低限度的能量。通常以每小呼吸、体温)所消耗的最低限度的能量。通常以每小呼吸、体温)所消耗的最低限度的能量。通常以每小呼吸、体温)所消耗的最低限度的能量。通常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消耗的能量表示。单位: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消耗的能量表示。单位: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消耗的能量表示。单位: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消耗的能量表示。单位:年龄年龄性别性别11-15 16-1718-1920-3031-4041-5051以上以上男性男性195.5193.4164.9157.8 158.9154.1149.0女性女性172.5181.7154.1146.5 146.9142.3138.6正常人基础代谢率平均值正常人基础代谢率平均值安静代谢量:安静代谢量:在未进行工作或运动,仅保持身体各部位在未进行工作或运动,仅保持身体各部位平衡和各种姿势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所消耗的能量(它平衡和各种姿势条件下的能量代谢所消耗的能量(它包括基础代谢量)。包括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率:安静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安静代谢量。单位时间内的安静代谢量。安静代谢率安静代谢率 =1.2=1.2 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常温下)(常温下)2.2.安静代谢(率)安静代谢(率)3.3.活动代谢(率)活动代谢(率)活动代谢量:活动代谢量:它是人在从事特定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它是人在从事特定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量。活动代谢率:活动代谢率:从事工作单位时间消耗的能量。从事工作单位时间消耗的能量。活动代谢率实际代谢率安静代谢率活动代谢率实际代谢率安静代谢率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能量代谢量不会超过安静代谢量的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能量代谢量不会超过安静代谢量的10%,而肌,而肌肉活动的能耗量却可高出基础代谢的肉活动的能耗量却可高出基础代谢的1025倍。倍。它和体力劳动强度直接相关,对研究劳动管理(工资、定额、制度它和体力劳动强度直接相关,对研究劳动管理(工资、定额、制度等)和劳动卫生学都是极为重要的。等)和劳动卫生学都是极为重要的。三种代谢的关系三种代谢的关系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维持身体平维持身体平衡消耗的能量衡消耗的能量活动代谢率活动代谢率安静代谢率安静代谢率实际能量代谢率实际能量代谢率4.4.相对代谢率相对代谢率RMRRMRRMR RMR=活动代谢率活动代谢率/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总代谢率总代谢率 =安静代谢率安静代谢率+活动代谢率活动代谢率 =1.2=1.2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RMR+RMR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1.2+RMR1.2+RMR)总能量总能量=(1.2+RMR1.2+RMR)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人体表面人体表面积积活动时间活动时间(Kcal或或KJ)1 cal=4.18J人体表面积人体表面积=0.00061*身高身高+0.0128*体重体重-0.1526其中,身高其中,身高cm;体重;体重kg RMRRMR可测或查有关表可测或查有关表。如学生听课:。如学生听课:RMRRMR0.20.2,一般记录一般记录 RMRRMR0.40.4;全身体力劳动:激烈劳动全身体力劳动:激烈劳动 不能超过不能超过5 5分钟分钟 RMRRMR101012 12,拼出全力拼出全力 不能超过不能超过1 1分钟分钟 RMR12RMR12。解:查表得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为查表得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为157.8 157.8 RMR RMR3 3,体表面积为,体表面积为1.8 m1.8 m2 2 基础代谢量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量基础代谢率表面积表面积 157.81.8157.81.8284.04 284.04 KJ/hKJ/h 2 2小时连续作业的能量消耗为:小时连续作业的能量消耗为:总能量代谢总能量代谢(1.2+RMR1.2+RMR)基础代谢基础代谢量量活动时间活动时间 (3+1.23+1.2)284.042284.0421817.86 1817.86 KJKJ例题例题:某某2525岁男性青年,体表面积为岁男性青年,体表面积为1.8 m1.8 m2 2,当,当RMRRMR3 3时,试时,试问问2 2小时连续作业的能量消耗是多少?(作业时增加的代谢为小时连续作业的能量消耗是多少?(作业时增加的代谢为多少?)多少?)三、劳动强度三、劳动强度 以能量消耗或相对代谢率作为指标制定的劳动强度分级,以能量消耗或相对代谢率作为指标制定的劳动强度分级,只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只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1.1.国外的劳动强度分级国外的劳动强度分级克里斯坦森(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mchristensem)标准)标准(欧美人,(欧美人,70kg70kg,1.84m1.84m2 2)分等级:分等级:轻、中等、强、极强、过强轻、中等、强、极强、过强能耗量下限:能耗量下限:2.5 5 7.5 10 12.52.5 5 7.5 10 12.5氧耗量下限:氧耗量下限:0.5 1 1.5 2 2.50.5 1 1.5 2 2.52.2.我国的劳动强度分级我国的劳动强度分级 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劳动强度指数25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I=3T+7MI=3T+7M式中式中 I I劳动强度指数;劳动强度指数;T T劳动时间率;劳动时间率;M M8 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劳动时间率劳动时间率T T的计算:的计算:T T劳动工作日时间劳动工作日时间/工作日总工时()工作日总工时()能量代谢率能量代谢率M M的计算:的计算:将某工种一个工作日内各种活动和休息加以归类;将某工种一个工作日内各种活动和休息加以归类;求出各项活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各项活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求出各项活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各项活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谢率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分别乘以相应的累计时间,分别乘以相应的累计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得合计能量消耗动和休息时得合计能量消耗总值。总值。再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再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当肺通气量 值在3.07.3 时 能量代谢率当肺通气量 值在8.030.9 时 每平方米表面每分钟呼气量当肺通气量 值在7.38.0 之间时 则采用两式的平均值。第六节第六节 疲劳疲劳一、疲劳的概念一、疲劳的概念 疲劳是指在劳动中,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或疲劳是指在劳动中,作业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或由于厌倦而不愿意继续工作的一种状态。由于厌倦而不愿意继续工作的一种状态。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肌肉疲劳和精神疲劳 1.1.肌肉疲劳(也称体力疲劳):肌肉疲劳(也称体力疲劳):指过渡紧张的肌肉局部指过渡紧张的肌肉局部出现酸、痛现象。肌肉出现疲劳不但做功减少,而且运出现酸、痛现象。肌肉出现疲劳不但做功减少,而且运动速度也减慢,肌肉运动不协调,易出差错。动速度也减慢,肌肉运动不协调,易出差错。2.2.精神疲劳(也称脑力疲劳):精神疲劳(也称脑力疲劳):精神疲劳则与中枢神精神疲劳则与中枢神经有关,它是一种弥散的、不愿意再做任何活动和懒惰经有关,它是一种弥散的、不愿意再做任何活动和懒惰的感觉,意味着机体迫切需要休息。的感觉,意味着机体迫切需要休息。特征:精神疲劳表现为特征:精神疲劳表现为全身乏力、头晕、思睡或失眠,全身乏力、头晕、思睡或失眠,心情压抑、思维能力减弱及活动减少心情压抑、思维能力减弱及活动减少。若得不到休息,。若得不到休息,会感到非常苦恼。会感到非常苦恼。二、疲劳的测定方法二、疲劳的测定方法测量劳动者身体状况测量劳动者身体状况观察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观察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记录受测者的感觉。记录受测者的感觉。精神测验。精神测验。研究动作的变化研究动作的变化疲劳问卷调查疲劳问卷调查日本产业卫日本产业卫生学会疲劳研究生学会疲劳研究会提供了自觉症会提供了自觉症状调查表。状调查表。疲劳驾驶实时检测系统疲劳驾驶实时检测系统通过检测司机的眼皮来精确可靠地确定驾驶者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如果是,主机就会发出警报,当超出安全域限时,第二个警报就会拉响。三、三、防止疲劳的措施防止疲劳的措施 适当休息适当休息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尽可能减轻劳动量尽可能减轻劳动量 改善工作环境改善工作环境 坚持锻炼身体坚持锻炼身体 加强人体营养加强人体营养 转移和消除心理疲劳转移和消除心理疲劳 选择有利的工作姿势选择有利的工作姿势 选择适当的工作速度和负荷选择适当的工作速度和负荷 要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要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思考题思考题1.1.人的神经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人的神经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2.2.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各由那些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各由那些部分组成?3.3.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脊髓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4.为什么说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为什么说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5.5.人类主要的感觉类型列举三种,各有何特点,机械加工人类主要的感觉类型列举三种,各有何特点,机械加工操作需要哪几种感觉类型?操作需要哪几种感觉类型?6.6.什么是疲劳?对于汽车司机为什么不能疲劳驾驶?什么是疲劳?对于汽车司机为什么不能疲劳驾驶?7.7.已知基础代谢率为已知基础代谢率为37.737.7千卡千卡/(小时(小时平方米),劳平方米),劳动(活动)代谢率为动(活动)代谢率为142.8142.8千卡千卡/小时小时平方米。问平方米。问RMRRMR值为多少?若人体身高为值为多少?若人体身高为1.70M1.70M,体重为,体重为70Kg70Kg,工作,工作4 4小时,问人体总能耗为多少?小时,问人体总能耗为多少?鲁宾之壶男人和少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