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温度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625578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5.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磨削温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磨削温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磨削温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4 2.3.4 磨削力的测量与经验公式磨削力的测量与经验公式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可适用于各种磨削条件下的严密磨削力理论公式。对于磨削过程的详细研究,目前依然需依靠实验测试及在该实验条件下的经验公式来进行。磨削力的试验确定需借助测力仪进行,目前,用得较多的是在弹性元件上粘贴应变片的电阻式测力仪,也可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原理(压电效应是把应力互换为电信号的重要物理过程)以及各种传感器配置计算机进行测量。1.磨削力的测量磨削力的测量(1).(1).平面磨削力的测量 图2-33为平面磨削力的测量装置该装置属于一种电阻应变片式测力仪。电阻应变片1、2、3、4接成电桥可测量法向磨削力Fn,把电阻应变片5、6、7、8接成电桥可测量切向磨削力Ft。平面磨削力的测量平面磨削力的测量另一种平面磨削力测量装置,该装置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来测量,故称之为压电晶体测力仪。采用三个石英晶体传感器A、B和C,其中压电晶体传感器A用来测量切向力Ft,传感器B和C用来测量法向力Fn。平面磨削力的测量平面磨削力的测量(2 2).外圆磨削力的测量 电阻应变片测量外圆磨削力如图磨削时,磨削力使测力顶尖弯曲,其所承受的磨削力可通过粘贴在顶尖侧面的应变片测得。切向磨削力Ft使顶尖向下弯曲,使用电阻应变片1、2、3、4测量,法向磨削力Fn使顶尖向后弯曲,用电阻应变片5、6、7、8测量。外圆磨削力的测量外圆磨削力的测量除了采用电阻应变片对外圆磨削力测量之外,利用传感器进行力的测量也是生产和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图图2-38 2-38 外圆磨削工程陶瓷力测试系统外圆磨削工程陶瓷力测试系统 1陶瓷工件 2步进马达 3电控装置 4X-Y记录仪 5Y6D-3A电阻应变仪 6静压尾座 7电桥盒 8CYG-1压差传感器外圆磨削力的测量外圆磨削力的测量(3).(3).内圆磨削力的测量 下图为内圆磨削力的测量系统图图3 329 29 工程陶瓷内圆磨削力测试系统工程陶瓷内圆磨削力测试系统内圆磨削力的测量内圆磨削力的测量2.2.磨削力的经验公式磨削力的经验公式 在实际的工程计算中,当前仍以采用经验公式为主。多年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磨削力实验公式,这些公式几乎都是以磨削条件的幂指数函数形式表示的,形式如下:式中 Fp 表示单位磨削力;b 磨削加工宽度();按不同公式的幂指数值计算出的结果差别可能很大,为了生产中迅速得出这些关键的指数并使公式实用化,1992年,北京工业大学提出了一种磨削力实验公式中系数和指数的新求法。试验采用角正回归法。(1).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的求法已知磨削外圆时磨削力公式的数学模型为取对数可得回归方程为y=b0 x0+b1x1+b2x2+b3x3(2-77)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序序号号磨磨削削用用量量水水平平编编码码切向磨削力实测值切向磨削力实测值ap()()fa(m/min)vw(m/min)x0 x1x2x3Ft(N)lnFt10.0052.512+11+1146y1=3.8220.0051.048+111+175y2=4.3130.0201.012+1+11189y3=4.4940.0202.548+1+1+1+1454y4=6.12注:实验条件:MQ1350外圆磨床,砂轮A60GV,45钢正火HB190229、乳化液冷却。b0、b1、b2、b3 为待定系数;x0、x1、x2、x3 为FP、ap、fa、vw 的水平编码,大值为1,小值为1,并对磨削力的实验值取自然对数如表29所示: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以表29的数据代入式(277)可得如下方程 3.82 b0 b1 b2 b3 4.31 b0 b1 b2 b3 4.49 b0 b1 b2 b3 6.12 b0 b1 b2 b3求回归方程式(2-77)的四个系数组:b0 4.685;b1 0.620;b2 0.285;b3 0.530。然后求回归方程(2-77)中的三个变量值: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将x0、x1、x2、x3及b0、b1、b2、b3代入回归方程(2-77)得:取反自然对数后可得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2 2).平面磨削力的实验公式求法 平面磨削力公式的数学模型为取对数可得回归方程为同样,对磨削用量进行水平编码,大值为1,小值为1,对磨削力的试验值均取自然对数。同外圆磨削求法步骤相同,最后得到平面磨削力公式求解平面磨削力实验公式求解平面磨削力实验公式(3 3).内圆磨削力的实验公式求法 内圆磨削力公式的数学模型为fr 径向进给量();fa 轴向进给速度(m/min);vw 工件速度 (m/min)。取自然对数可得回归方程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求解外圆磨削力实验公式b0、b1、b2、b3 为待定系数;x0、x1、x2、x3 为FP、fr、fa、vw的水平编码,并对磨削力的试验值取自然对数如表2-11序号磨削条件水平编码切向磨削力(N)Fty=lnFt10.005318+111176y1=4.4320.005248+111+1126y2=4.8330.010218+1+11198y3=4.8540.010348+1+1+11232y4=5.44注:条件:vs 30m/s;nw 120650;45钢正火;48内孔镗床MZ120;冷却求解平面磨削力实验公式求解平面磨削力实验公式x0 x2x3x1Fr/mmFa(m/min)Vw(m/min)同外圆磨削求法步骤相同,最后得到内圆磨削力公式(284)实验公式的准确度验证:将表211中的试验序号1,2,3,4的磨削条件代入式(284)得:Ft1 75 N;Ft2 124 N;Ft3 96 N;Ft4 228N。与表37中对应的实验值相对照,可得各试验序号磨削力的相对误差为:磨削力的平均准确度为1.52.01.7求解平面磨削力实验公式求解平面磨削力实验公式2 24 4 磨削温度磨削温度 金属切学时所作的功几乎全部转化为热量,这些热传散在切屑、刀具和工件上。对于车削和铣削等加工方式,大约7090的热量聚集在切屑上流走,传入工件的约占1020,传入刀具的则不到5。但磨削加工与切削加工不同,由于被切削的金属层比较薄,大约6095%的热被传入工件。传入工件的热量在磨削过程中来不及传入工件深处,而聚集在表面层里形成局部高温。工件表面温度可高达1000以上。1.磨削的热效应对工件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影响极大。2.磨削区的磨削热影响砂轮的使用寿命。1.磨削区的温度在工件上的分布状况 2.磨削时砂轮在磨削区的有效磨粒的温度 3.烧伤前后磨削温度的分布特征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内容:2 24 41 1磨削热的产生和传散磨削热的产生和传散磨削热来源于磨削功率的消耗。磨削加工时,磨除单位体积(或质量)金属所消耗的能量称为比磨削能Ee。单位:N.m/mm3或J/mm3公式中逆磨取“+”,顺磨取“-”。磨削能量绝大部分消耗在加热工件、砂轮和磨屑以及辐射散逸。普通磨削与切割磨削时磨削热的扩散如图:磨削热的产生和扩散磨削热的产生和扩散2 24 42 2磨削区温度分布的理论解析磨削区温度分布的理论解析 1 1磨削区的热模型磨削区的热模型 为了估计磨削区的温度分布情况及讨论有关磨削参数对磨削温度影响的规律,必须建立一种可以用数学计算而又模拟磨削实况的理论模型。磨削时由于切削深度较小(与工件尺寸相比更小),接触弧长也很小(与磨削宽度相比),因此可以将磨削的热问题视作带状热源在半无限体表面上移动的情况来考虑。有些讨论也常用三角形热源模型。实验表明,由三角形热源计算的温度分布情况,更接近实际测定的情况。如图为J.C.Jaeger在1942年提出的磨削运动热源的理论模型。磨削运动热源的理论磨削运动热源的理论模型模型2 2带状运动热源引起温度分布的理论解析带状运动热源引起温度分布的理论解析下图为干磨削条件下磨削区面热源及其运动面热源的坐标系统。设磨削接触弧区AABB为带状热源,其y方向可视为无限长,热源强度为qJ/Ks;其接触弧长lc与砂轮直径和磨削深度有关,热源AABB可视为无数线热源dxi的综合。取某一线热源dxi进行考察,其热量为qdxi,并沿x方向以速度v运动。运动线热源在半无限大导热体中的温度场温度m可用下式计算K0(u)零阶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线热源dxi,对m点影响所导致的温升:对上式积分,得 若令zm=0,可得到工件表面温度分布的公式:(2-88)带状运动热源引起的工件温度分布带状运动热源引起的工件温度分布3 3三角形分布热源引起的温度分布理论解析三角形分布热源引起的温度分布理论解析 在三角形热源分布的情况下,可将整个磨削区的热源看成无限个不断增大的,热源强度为q的线热源从xi=0到xi=l形成的。其热量Qm可表达为:代入(2-88),得 令z=0,可得工件表面温度分布公式令利用数值解法可解得:(2-94)三角形运动热源引起的工件温度分布三角形运动热源引起的工件温度分布令则得在单向导热计算中,max出现在x/l=1/2处,在双向导热计算中,估计结果相差不会太大,因此可近似地令A=L/2。利用贝塞尔函数渐近展开式取前两项,近似计算得:根据式(2-94)按不同的L及x/l值进行计算,给出了按双向导热计算的工件表面温度分布的情况。三角形运动热源引起的工件温度分布三角形运动热源引起的工件温度分布三角形运动热源引起的工件温度分布三角形运动热源引起的工件温度分布4 4工件表面的平均温度及其简化计算工件表面的平均温度及其简化计算(1)Jeager模型分析JeagerJeager模型分析模型分析当 L20时,沿着滑动体的温度变化可近似为线性的。若所有热能都传人工件,砂轮与工件接触的单位宽度上的平均表面温度为:(2-100)式中与热特性有关的参数是,该参数是一个尚未被命名的热特性综合参数,由于它表示了 和cp的几何平均,故称之为几何平均热特性。JeagerJeager模型分析模型分析(2)Jeager模型的线性化 图 2-48给出对于 L20时滑动体被线性化的模型。实线表示包括误差函数在内的经典非稳态传热解,虚线表示线性化的等效解。模型的线性化模型的线性化可类比得到laeger模型的线性等效方程为:用线性化模型计算出的工件表面平均温度和经典解的平均温度除系数不同外,其余均相同,两种计算的误差仅在6%之内,即由线性模型求出的工件表面平均温度比经典解略低6%。模型的线性化模型的线性化(3)能量比例系数R进入工件的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为R,不考虑其它散失的热量,进入砂轮的热量比例可近似为1-R砂轮与工件的名义接触面积为A,实际接触面积为AR。(不考虑磨削液)平面磨削条件下的能量比例系数R为对于平面磨削用水冷却的能量比例系数R为:得出比例系数后,工件表面平均温度可近似表示如下:求能量比例系数求能量比例系数R R考虑磨削液5 5磨削磨粒点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磨削磨粒点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1)磨削磨粒点的平均温度 为了分析方便,根据磨削情况作如下假设:假设砂轮为一直径为ds宽度为bs的盘状铣刀,在铣刀上分布着和砂轮磨粒数相等的切削刃。切削刃以均等的间隔分布在刀具的外圆周上。由单颗磨屑的体积 得出一粒磨屑所需的磨削能量E为 最终得出求磨削磨粒点的平均温度求磨削磨粒点的平均温度Ft切向磨削力 Nl单位长度上的有效磨刃数 传入磨粒的比例系数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那么传入磨粒的热可看作与能量E成正比,得到磨粒磨削的平均温度为:上式似乎于磨削条件的vs、vw、ap无关,但是由于Ft和Nl是vs、vw、ap的函数,根据第三节的计算公式,可以从理论上得到Ft和Nl的解析值。由于磨削过程的复杂性,由理论解析式所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因此Ft和Nl采用实验方法来选取。根据实验结果如图(2-118)求磨削磨粒点的平均温度求磨削磨粒点的平均温度F Ft t、N Nl l的实测值的实测值根据实验结果,可得(2-120)把(2-120)代入(2-118),令工件磨削宽度等于砂轮宽度,得出磨削磨粒点的平均磨削温度为:由上式可见:磨削磨粒点的平均磨削温度取决于砂轮速度VS及砂轮和工件材料的特性C3,而与工件速度和磨削深度ap关系不大。下图给出了平均温度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F Ft t、N Nl l的实验表达的实验表达式式磨削磨粒点磨削磨粒点温度的实测值温度的实测值下图给出了三种不同砂轮磨削55钢时的磨粒点的平均温度分布:磨削点的平均温度与砂轮的磨料有关。(2)磨削磨粒点的最高温度1993年TUeda等人用三种不同的砂轮(白刚玉、CBN、金刚石)对三种不同材料的实验结论指出,磨削点切削磨粒的最高温度大约等于磨削钢质工件材料熔点的温度。下图为磨削时磨粒上的温度与频率数的关系。结合图2-51可以看出:磨削磨粒点最高温度与磨削参数的关系和平均温度的变化大致相同,最高磨削温度随磨削深度增加略呈现增大趋势。在ap=0.04mm时,磨粒磨削点的实际磨削温度可达到1500左右,接近钢的熔点温度1520。因此可以认为磨削磨粒点的最高温度的极限是工件材料的熔点温度。从图中最高温度与砂轮速度的关系可以看出:随着vs的增加,最高温度减少。所以采用高速磨削比低速磨削对砂轮的磨削特性更有利。关于磨削磨粒点最高温度的结论关于磨削磨粒点最高温度的结论2 24 43 3断续磨削时工件表面层温度解析断续磨削时工件表面层温度解析在机械制造中,为了解决磨削烧伤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磨削方法和措施,其中镶块砂轮和开槽砂轮是方法之一。l.l.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方法之一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方法之一 在断续磨削中,由于砂轮工作表面的间断,导致磨削升温规律如图曲线 为简化问题,先作如下几点假设:v砂轮凸出部进入磨削区时的温升符合JCJaeger的移动热源理论。v开始磨削时,总是认为砂轮凸出部前沿首先进入磨削区,即在=0时,砂轮某一凸出部前沿正好位于x/=-l处。v砂轮每个凸出部的长度均相等,同样每个沟槽的长度亦均等。(1)磨削温升公式 根据移动热源理论,砂轮的凸出部进入磨削区时,工件上任一点M(x,y,z)的温度TS为:t1 开槽砂轮凸出部经过磨削区所需要的时间b1 砂轮凸出部轴向长度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1 1整理得干磨削条件下断续磨削温度的解析式 其中无量纲数群若考虑磨削冷却液的影响,则参照DesRuisseaux的模型,经推导得在冷却条件下断续磨削的温升公式为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1 1(2)理论与实验的对比 为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试验取5号砂轮对其断续磨削温升规律进行实测与计算,在H=0.10.3时理论与实验结果十分相似。需要指出的是,断续磨削不仅在干磨条件下可有效降低磨削温度,对于湿磨时,由于沟槽的存在,可将更多的磨削液带入磨削区,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减轻磨削烧伤。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1 1的验证的验证2 2关于断续磨削工件表层温度场的解析方法之二关于断续磨削工件表层温度场的解析方法之二对断续磨削工件表面温度场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是通过建立周期变化运动热源模型,运用卷积概念,推导出可以包容连续磨削和任意时刻瞬态温度分布的断续磨削条件下工件表层温度场的理论解析。(1)、热源模型与温度卷积原理 图2-55a为所构造的断续磨削时弧区工件表层受热的模型。即表层受热情况可用其热流密度在时域上以断续频率周期变化的无限长带状热源,沿半无限体表面以速度vw移动加速的情况进行模拟。热源沿弧长的温度分布则可按均匀和三角形分布来考虑,图中为均布情况。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2 2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2 2由图容易看出,图示热源模型可综合描述如下 式中 T断续周期(S);断续比,即砂轮齿齿部长度所占相对比例;q轮齿部磨削时弧区的平均热流密度;lc 接触弧长度。(2-128)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2 2(2)断续磨削在均布热源下的解析设想由式(2-128)表达的热源(见图2-55)在t=0时自半无限表面上某初始位置A点开始作用,同时以恒速vw 沿x方向移动并经过时间后t达到图中B中的位置,则上述问题就归结为求解在时刻t时热源位置B附近点(x,z)上的温度(x,z,t)。在图中初始位置并在t=0作用的单位瞬时线热源经过时间t后,在点(x,z)上的温升为(看作是瞬时线热源输入激励下温度的脉冲响应函数)则瞬时线热源在图中初始位置并在时域0,t上持续作用的周期变化移动热源在点(x,z)上所引起的温升,用卷积综合表示为: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2 2将分布在-l,l上的无穷多个这样的热源温升叠加起来,经过积分及必要化简后,最终得到均布模型下断续磨削温度场的计算公式 式中数群为(3)断续磨削在三角形分布热源模型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关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2 2(2-135)(4)理论公式的应用与断续磨削温度场的分析1)断续磨削时工件表层二维温度分布 上面说明断续磨削时的温度场是随时间脉动的。计算温度时t=nT可算得脉动场的峰值温度分布,若取t=(n+1-)T则算得的便是脉动场的谷值温度分布,实际的温度分布将在算得的峰值和谷值之间以磨削的断续频率脉动。当n亦即t取足够大温度脉动幅度趋于恒定时按式(2-135)得到的断续磨削二维的峰谷值温度分布的一个算例。其中虚线表示谷值分布,实线为峰值分布。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2 2的分析的分析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2 2的分析的分析断续比(开槽因子)对工件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及开槽砂轮的降温效果图2-57是按式(2-135)计算得到的不同断续比下工件表面最终的峰谷值温度分布曲线,对断续磨削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温度场的理论解析解析2 2的分析的分析峰谷温度的极值均随的减少而直线下降,不考虑两端点附近的情况,两者下降的斜率也相同。通常为不致明显砂轮的型面保持特性,多取0.6左右。计算出峰谷温度的最大值,相当于连续磨削的最高温度下降了32%和48%。由于很可能只有谷值温度才影响工件表面的变质和烧伤,因此理论解析结果无疑证明断续磨削在防止工件烧伤的效果上确实是十分显著的。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2 2的分析的分析(3)断续周期T对工件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由图2-58表示。对断续磨削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温度场的理论解析解析2 2的分析的分析图2-59是在MM7125平面磨床上用开槽砂轮所得到的实验曲线。实验条件为:干磨、砂轮WA46EVP300mm 15mm127mm,断续比(开槽因子)=0.5,工件材料45钢,磨削用量:vS=20m/s,vm=90mm/s,ap=003mm。不计反映磨粒磨削点的温度很大的尖脉冲,理论曲线给出的峰谷温度分布曲线理想地包络了实验曲线上几乎所有的以断续频率脉动的峰值和谷值点,且分布形态吻合的十分理想,证明了理论解析结果是符合实际磨削情况的。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对断续磨削温度场的理论解析2 2的验证的验证2 24 44 4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分布特征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分布特征关于缓进给磨削工件表面烧伤问题,这种烧伤是在正常的缓磨过程中突然发生吗?深入研究缓进给磨削中的工件表面温度特性,对于烧伤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1 1 正常缓进给磨削时弧区工件表面的平均温度分布正常缓进给磨削时弧区工件表面的平均温度分布(1)缓进给磨削时热流密度沿弧长的分布是连续的,且接近三角形分布的热源模型。(2)弧区工件表面平均温度数值很低,弧区低端温度更低,说明正常缓进给磨削时已加工表面的实际生成的温度是很低的。(3)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磨削用量条件重复上述试验表明,所测得的平均温度只是有相应的比例变化,但均未超过130。这说明正常缓进给磨削工件时表面平均温度低这一点是可确认无疑的。正常缓进给磨削时弧区工件表面的平均温度分布正常缓进给磨削时弧区工件表面的平均温度分布2.2.使用与不使用磨削液时弧区温度的对比使用与不使用磨削液时弧区温度的对比 实验是在使用普通刚玉砂轮及常压磨削液的条件下进行的,这就说明缓进给磨削低温并不只是大气孔超软砂轮与高压喷注磨削液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是缓进给磨削本身特具有的现象。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分布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分布3.3.烧伤前兆烧伤前兆弧区温度分布的特征变化弧区温度分布的特征变化 为了清楚地研究缓进给磨削中磨削液成膜沸腾(磨削热流密度超过磨削液的临界热流密度,弧区磨削液出现成膜沸腾引起二相流换热曲线上热平衡点的跃迁,工件表面从正常低温跃升到新热平衡点的温度,从而导致工件突发烧伤。)存在的事实及成膜沸腾而导致工件发生烧伤的实际演变过程,研究者进行了缓进给磨削实验(1)在约占接触弧长1/10的相当局限的区段上出现了明显高于正常缓进给磨削低温的高温区,且高低温区截然分开(2)成膜的高温段出现在弧区高端,这与通常认为的磨削热源呈三角形分布的假设相吻合。这也提示了烧伤的先发部位也一定在弧区高段。(3)成膜高温区温度虽高,在此条件下试验证明该无烧伤发生。因此,缓进给磨削时弧区磨削液确已沸腾但工件并不产生烧伤。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变化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变化4.4.烧伤的过程烧伤的过程烧伤前后温度的时空分布烧伤前后温度的时空分布 为了观察烧伤演变的全过程,采用一个特长型多块组合夹丝测温试件,使之能在一次连续缓磨中等间隔地观察到不同阶段的弧区工件表面的平均温度分布。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变化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变化5.5.弧区工件表面固定点上温度的瞬变特性弧区工件表面固定点上温度的瞬变特性 就弧区工件表面上某一点而言,其温度在其进入成膜区前后是有突变的,特别是当该点距弧区高端足够远时,其温度完全有可能自正常低温瞬时跃增到烧伤温度以上,这是因为当成膜区扩展到该点时,成膜区内温度已经达到或超过烧伤温度的缘故。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变化缓进给强力磨削的温度变化补充:高效深磨的三种解析热模型高效深磨以高砂轮速度、高工件速度和大切深为特征,与常规的浅磨削和缓进给磨削对比有非常不同的磨削状态,需要合适的热模型来预测磨削温度并控制工件表面完整性。磨削热模型的建立v圆弧热源模型v均匀分布热源模型v三角形分布热源模型 2 24 45 5 磨削温度的测量磨削温度的测量 研究磨削区的温度分布,除了采用分析法外,采用实验方法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结论。1 1 热电偶测量法热电偶测量法 1 1)测温试件的结构)测温试件的结构 利用热电偶原理测量磨削温度的试件有利用热电偶原理测量磨削温度的试件有夹式及顶式夹式及顶式两种。两种。两试件本体间夹入热电偶丝材或箔材,热电丝(箔片)与本体间有绝缘材料相隔。夹式测温试件用以测量磨削表面温度。如果把它装得与磨削件同样高度一起磨削,就可以方便地测量出磨削温度随磨削过程(时间)的变化情况。夹夹式式热热电偶电偶磨削过程中,孔与顶面的距离在改变因而每次磨削所输出的热电势是反映磨削表面下不同深度处的温度。顶式热电偶顶式热电偶2.2.红外辐射测温法红外辐射测温法 红外辐射是由构成物质的各种原子及亚原子的旋转和振动产生的。这些粒子经常发射出频率与振子共振常数相对应的红外辐射。温度是由热流形成,热是一种能量,它构成基本粒子(分子、原子、亚原子粒子)的功能。温度表示这些粒子骚动的程度,骚动越大,产生的电磁场的波动也越大;即温度越高,由辐射发出的能量也越大,这就是红外测温的主要依据。(1)、红外辐射测温原理 用光导纤维传输红外信号的测量装置示意图。磨削区的高温使工件上开着的测量底孔部相应地发热,产生较强的红外辐射,红外信号通过光导纤维传输到接在电桥中的PbS传感元件上,产生微弱的电压信号。这些信号经调制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光线示波器或其他记录仪记录。红外辐射测温法红外辐射测温法 利用红外辐射高温计与光导纤维测量有效磨粒的磨削温度的新方法 红外辐射测温法红外辐射测温法用有限元法进行低温磨削钛合金温度场的研究用有限元法进行低温磨削钛合金温度场的研究建立平面磨削时工件的传热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原理,利用工程数值模拟软件ANSYS对钛合金(TC4)工件在常温和使用液氮冷却的低温条件下的磨削情况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磨削钛合金时的磨削温度场分布情况。有限元法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磨削温度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得磨削温度场的研究工作能够日趋完善。出现的分析系统其一般计算过程:建立几何模型 输入计算参数 划分网格和处理边界条件 计算温度场 分析结果p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p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学习总结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Failure Is Great,So DonT Give Up,Stick To The End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